“不知大人的第二點是什麽?”


    在得到了劉楓對於丹陽現狀不進行大規模改變的保證後,鄧衡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大半。


    他最怕的就是,自己這些人做出了如此大的讓步,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迴報,這是他們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


    好在,州牧大人還算好說話,隻要自己等人做得不要太過,他也並不會對自己怎麽樣,能夠相安無事,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至於第二點嘛,你也應該聽說過,我柴桑辦有學堂,從孩童的蒙學,到仕子們的大學,無有不包。


    既然丹陽郡已迴歸揚州治下,那麽,官員的提拔晉升,自然也就要按歸州牧府的規矩來,各級官員的晉升,除了要考評其任上功績,還必須進柴桑大學學習至少半年,兩點缺一不可,不然,三年任期滿後,要麽降職,要麽去職,這點是不可更改的。”


    “啊?”


    鄧衡有些傻眼了,合著,隻是保證三年內不作改變啊!三年一過,就得全部推倒重新開始!


    不過,聽劉楓言外之意,好像是隻有徹底的投靠與他,才能保證以後的地位不失。這個消息到也不是太難接受,對於自己來說,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家族的長盛繁衍,最要對家族有利,投靠也就投靠吧。


    “下官遵令,定會向下麵各縣好好傳達大人政令!”


    鄧衡略作權衡後,最張還是接受了劉楓的這個政策。


    ......


    就在劉楓恢複對建安郡和丹陽郡的管轄時,中原的各路諸侯也同樣不安份。


    迴到渤海郡的袁紹,在群雄討董之戰中,雖然得到了聯軍盟主的名號,可也因些連累得自己的生父袁逢一門盡沒。


    在聯軍分崩離析後,迴到自己的起兵地渤海,想到雖然董卓已經西遷至長安,可天子卻依然在他的手上,而且,現在有了潼關天險,徹底的把關東諸多的諸侯擋在了關外,再也拿不得他怎麽樣,實力並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反而更加的穩固了。


    而自己卻龜縮在渤海這彈丸這地,總感光憋屈的不行,為了破解眼下的困境,於是便召來了手下商量應對之策。


    “諸公,如今董卓將小皇帝擄去了長安,而聯軍現也已經解散,天下分崩,我等該何去何從,大家可有良策?”


    大堂上,袁紹居中高坐,下麵是一應文臣武將,文有逢紀、郭圖、許攸、荀諶等,武有顏良、文醜、高幹、焦融、淳於瓊、張南。呂曠、眭元進、韓猛等,以袁氏四世三公的威望,自然是不缺少投靠之人,所以場麵上到是人才濟濟。


    “主公,那小皇帝劉協乃是董卓所立,我們大可不必理會,既然他董卓能立個小皇帝來撐場麵,我等又為何不可?”


    首先開口的是謀士逢紀,當初袁紹初來渤海時,跟在身邊的謀士就隻有逢紀與許攸二人,可謂算得上是袁紹的心腹。


    “元圖所說大善,我等隻需在宗室中尋一人,將他捧上皇帝位,由他來代表漢室正統,而我等隻需將他控製住,這天下,必將為我等說了算!”


    逢紀話音落下,許攸也開口應道。


    “哦?那依爾等所見,我們應該立誰人為帝?”


    逢紀與許攸的話讓袁紹心中一動,董卓為什麽能夠大權在握,不就是因為他掌握了朝廷嘛,如果自己這邊也掌握一個朝廷的話,那他的那個朝廷是不是就沒有用了呢?


    “迴主公,臣心中到是有這麽一個人選!”


    既然已經逢紀與許攸已經開始表現了,自然有人不會讓他們專美於前,這時,荀諶出列迴道,他是前不久才投到袁紹的門下。


    近些年來,穎川先是在太平道叛亂時遭到重創,後來聯軍討董,穎川又是首當其衝,於是郡中大族紛紛外逃,荀氏也不例外,而荀諶就是荀氏外遷的一支,隻不過他選擇的是河北的袁紹。


    “不知友若所說是何人?”


    人多就是好辦事,自己這邊才剛拋出一個想法,這裏人選就都有了,袁紹心裏自是非常的愉悅。


    “臣所說的,乃是幽州牧劉虞,其原本為漢室宗正,又有德望,可以服天下之眾,最為重要的是為人寬厚,若是奉他為帝,對我等行事最為有利。”


    “劉虞?到是不錯,那我等便奉他為帝!”


    一聽是劉虞,袁紹當即拍板下來,劉虞此人他當然是知道的,當初在洛陽時,劉虞可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從不與人為惡,對誰都是客氣相對,若是奉他為帝,也確實能夠方便自己掌握。


    “不知何人願意為使,去麵見幽州麵見劉虞?”


    “主公,若隻是我們一家去見劉虞,怕是他不肯答應,何不多串聯幾家一起去勸諫與他?”


    這時,一直沒有撈到說話機會的郭圖趕忙開口說道。


    “嗯,公則言之有理,也確實不能隻有我們一家去勸諫,這樣吧,我這修書一封,爾等分別趕赴鄴城與宛城,將他交由韓馥與袁術。


    韓馥為冀州刺史,在河北的勢力為最大,袁術乃我袁氏本家,由他們兩家一起聯名,再加上我們,想必份量也是夠了!”


    此時的袁紹,實力並不起眼,對於下麵人的建言,自然是從善如流。


    ......


    很快,使者帶著袁紹的親筆信,分別去見了韓馥和袁術。


    韓馥雖然名為冀州刺史,卻是一個性子軟弱之人,並沒有多少主見,在見過袁紹的使者後,當即便答應了袁紹的要求,與他一起聯名向劉虞進諫。


    隻不過,作為袁紹本家的袁術,對於袁術的提議卻不怎麽感冒,在他想來,現今天下,漢室已經到了未路窮途,皇帝既然到了可以任人擺布的地步,何人幹脆自立門戶,哪還用得著再看他人眼色,非要在自己的頭上再立一座大山?


    再說,你袁紹隻不過是一個袁氏庶子,又有什麽資格來命令我來做事?


    於是,他十分幹脆的拒絕了袁紹的提議。


    時間一晃就是大半個月過去了,從鄴城和宛城迴來的使者,也將各自得到的答複帶給了袁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一把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一把火並收藏縱橫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