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杼並不是不信蒼森,隻是原以為蒼鬱一定會阻攔他,誰知她竟答應了。
夜裏他去了長信宮,許多次想問一問此事,卻都被蒼鬱輕描淡寫地將話題移開了。
一直到夜深,他才終於尋到機會問:“朝議郎欲隨軍伐吳,阿鬱一點也不擔心麽?”
蒼鬱垂下眸子避開他的視線,以免叫他看到自己眼中恨意。是他要蒼森去的!一整晚都在得意洋洋地炫耀還不夠,一定要看到她的反應才算完麽?
“他那樣大的人了,臣妾有什麽好擔心的?”她淡淡地說:“何況他是兄長,擔心這種話也輪不到臣妾一個做妹妹的來說。”
她這樣的迴答是姬杼全然沒想到的,他納悶得很:“怎麽就老猜不準你的心思?朕原以為你無論如何都會阻攔。”
你還猜不到我想殺了你呢,蒼鬱心道。阻攔有什麽用,她想攔就攔得了麽?
“陛下向劉太醫問起方子的事了麽?”她不願意再同他討論這個話題,她怕自己會按捺不住心裏的憤怒,和他撕破臉。
這是姬杼最不願意提起的話題,因為到現在一點結果也沒有。
在給了人希望之後,又告訴她那是假的,實在太殘忍;偏至今仍是一點進展也沒有。
“方子倒是找著了,隻是略兇險,劉太醫還在細看是否會對你身子不好。你身子弱,近來事情亦多,便是他也不敢輕易下藥。”姬杼明知自己在給自己挖坑——要是以後被她發現自己騙了她,不知要怎麽鬧——可他一時也想不到別的法子。
這麽些日子過去了,要是再說劉太醫沒找著方子,更容易被她識破。
謊話果然說不得,一個要用許多個來補。
“那陛下同左美人生一個孩子吧?臣妾若是自己生不了,就想要一個像她一樣可愛的女兒。”她又舊話重提。
這個話題並不比前一個令姬杼輕鬆,他決定耍賴:“朕就想要阿鬱替朕生孩子。阿鬱再耐心等等,朕再催催劉太醫。若是生了女兒,也該是像阿鬱這樣的——像左美人那樣呆的女兒有什麽好的?真不知你為何那麽喜歡她。”
末了,他又忍不住抱怨,因為他喜歡聰明機靈一點的小孩。
“和她說話不累,聽她講那些偏門的東西也挺有意思的,陛下不覺得她是宮裏最有意思的人嗎?”蒼鬱一點兒也不能認同他說左美人呆。
姬杼頓時很有危機感。
“若是女兒,像她那樣也就罷了,終歸朕能護著。”姬杼不得不先讓一步:“若是兒子可不行,朕與阿鬱的兒子必是太子,養成那樣的性子如何駕馭那幫老臣?”
他竟然隨口就允諾了太子之位。
“臣妾才不要兒子,有蒼氏血脈的孩子,對陛下並不是好事。”蒼鬱並沒有忘記自己立足之本。便是真能生兒子,她同兒子都沒有命活下去吧?
他也未必真心想讓她生個兒子。
“夜深了,睡吧。”這迴卻是姬杼選擇了主動結束話題。
蒼鬱在心裏冷笑。原來也不過話說得好聽,她稍稍一較真,他便立即迴避。
這天趙常侍很有壓力。
剛剛結束了對長秋宮宮人的審訊,仍舊什麽結果也沒有——除了湯圓異常的反應,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皇後受傷之事與長秋宮有關係。
按說他應該鬆一口氣,因為若兇手與長秋宮無關,後宮就不會有太大動蕩;可他輕鬆不了,隻因若兇手並非長秋宮中之人,又能是何人?
因著皇後始終未能想起當時發生了什麽,至今尋不到別的線索。犯案之人很聰明,離去前清理了現場所有痕跡,一絲一毫也沒留下。
眼看又要到該向皇帝陛下匯報進度的時候了,趙常侍壓力更大了,每天都沒有新的消息,隻怕陛下對他的耐心也要用完了。
就在這時,一個寺人前來通傳:“趙常侍,漪瀾殿蒼美人求見。”
每個月姬杼總要檢閱一迴玄甲軍,因著他總是突然襲擊,玄甲軍每天都繃緊了神經,生怕被他挑出錯處。
每迴檢閱他也總是喜歡找幾個人練練拳腳,大部分人礙於他的身份,便是身手比他好,也得裝出比他差的樣子,挨一頓揍了事。
其實姬杼何嚐不知道他們在應付自己?但他也不能苛責他們,畢竟自己是天子,玄甲軍俱是他的部下,誰不怕出手重了丟了飯碗甚至性命?
盡管每迴都不盡興,他還是要找人練手——因為除了玄甲軍,他確實也找不著別的人練手了。身為皇帝,並沒有那麽多時間練拳腳,自然身手比不得他們。好在玄甲軍習慣了這種事,演技越來越高超,輸給他的姿態看著也越來越真。
姬杼一直很遺憾,這輩子大概也沒辦法和誰淋漓盡致地打一場了吧?
直到他遇到一個叫元樂的二愣子,被狠狠揍了一頓,除了沒打臉,渾身上下都像散了架了。
看慣了虛與委蛇,姬杼素來欣賞直來直去的人,譬如曾經的元故、譬如蒼森,又譬如元氏這個走後門硬塞進來的小夥子。
“臣下幼弟元樂意欲赴往邊疆,父親憂心他的安危,托臣下給他尋個安全之所,臣下不得不冒昧請求,望陛下能將他留在京城,便是看守城門臣下亦無怨言。”他記得元故是這麽說的。
世族子弟都避著上戰場,不願去送死,這個元樂反倒上趕著要去,倒也是條漢子。
尤其事後元樂自己向他坦誠:“家兄偶然告知是托了陛下,卑職才能留在京城,心中鬱憤多時,心想憋屈一輩子與死無異,才不管不顧下了狠手。陛下要殺要剮,卑職俱無怨言,隻望別連累卑職家裏。”
他痛痛快快地揍完了皇帝才想到可能連累母親,不得不後怕,否則他絕不會向姬杼道歉。
元故與元千月兩兄妹俱是謹慎之人,姬杼素來以為那邊是元氏家風,哪知突然蹦出來個與眾不同的元樂,有意思得很。
第一迴是泄憤也就罷了,第二迴再找他練手,又是挨了一頓揍,隻是輕了許多,還能以平常的樣子走出去。
“陛下要麽別找卑職練手,卑職不會演戲,裝不出他們那樣子。”揍完皇帝,不怕死的元樂這麽說。
果真是二愣子,姬杼心想,丟到別處隻怕早死了。
有個人和他動真格地對打,雖說每次都輸挺丟臉,但也因此都很期待下一次,因為他實在很想贏迴來……
打著打著,沒事找揍的皇帝陛下和這個老揍他的下屬就成了朋友。
元樂從不輕易提起自己的家事,也從不過問元故與元千月。
姬杼本也不在意,隻是為著這次封鎖長秋宮之事,連元故都忍不住向他問起元千月近況如何,元樂卻一點動靜都沒有,便是站在長秋宮門前,也絕不往裏麵看一眼。
這麽奇怪的反應,皇帝陛下自然不會錯過,但他便是問起,元樂也打死不說。
皇帝陛下更好奇了,就問他在玄甲軍中關係最好的葉卿。
葉卿嘴巴也很緊:“元樂家中之事,若他不肯說,臣下也不好說什麽,但望陛下恕臣下知情不報之罪。”
姬杼不知怎地想到了近日發生的事情,便叫趙常侍通知阿憶再去打聽。
過去的幾天裏,元千月想盡了法子,也未能見上姬杼一麵,而宮人亦未被放歸,心裏不是不著急。趙常侍安排了旁的宮人來服侍她,都是不熟悉的人,元千月總疑心那些人是被派來看著自己的——看著自己一舉一動,好尋出什麽破綻。
尋常宮人,哪有那樣精明的眼神?
好在壞運氣並沒有持續下去,這日方用完午膳,便聽得外頭宮人來報:“陛下駕到——”
他來得突然,但元千月每日都想法子見他,梳妝打扮並未輕忽,因而心中僅有驚喜,並無慌張。
“陛下……”她行過禮,起身望著他,未語淚先流。
“你們都出去,朕有話與貴妃說。”姬杼淡淡地吩咐身後宮人。
宮人俱都退下了,室內隻餘姬杼與元千月兩個。元千月這迴當真是滿腹委屈:“嬪妾還以為再也見不到陛下了,誰也不肯告訴嬪妾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嬪妾做錯了什麽……”
她倚在姬杼胸前,隻是落淚。
她從前做過的事,趙常侍都查不到什麽;這迴她什麽也沒做,自然不怕他查。滿以為姬杼會像從前一樣擁她在懷中安慰,誰知等了許久,也未等到姬杼抬手。
“陛下……”她仰起頭,淚眼盈盈地望著姬杼,楚楚可憐。
卻見他冷著臉,一言不發地緊盯著自己。元千月心裏一驚——他極少如此冷淡,除了上迴為著蒼鬱出入文華殿之事,幾乎再也沒有過。
“陛下為何如此看著嬪妾?”她怔怔地問:“究竟發生了什麽?”
姬杼薄唇緊抿,隻盯著她看,並不迴答。
“陛下若是生氣,能否叫嬪妾知道是為何生氣?”得不到迴答,元千月隻能主動發問。
夜裏他去了長信宮,許多次想問一問此事,卻都被蒼鬱輕描淡寫地將話題移開了。
一直到夜深,他才終於尋到機會問:“朝議郎欲隨軍伐吳,阿鬱一點也不擔心麽?”
蒼鬱垂下眸子避開他的視線,以免叫他看到自己眼中恨意。是他要蒼森去的!一整晚都在得意洋洋地炫耀還不夠,一定要看到她的反應才算完麽?
“他那樣大的人了,臣妾有什麽好擔心的?”她淡淡地說:“何況他是兄長,擔心這種話也輪不到臣妾一個做妹妹的來說。”
她這樣的迴答是姬杼全然沒想到的,他納悶得很:“怎麽就老猜不準你的心思?朕原以為你無論如何都會阻攔。”
你還猜不到我想殺了你呢,蒼鬱心道。阻攔有什麽用,她想攔就攔得了麽?
“陛下向劉太醫問起方子的事了麽?”她不願意再同他討論這個話題,她怕自己會按捺不住心裏的憤怒,和他撕破臉。
這是姬杼最不願意提起的話題,因為到現在一點結果也沒有。
在給了人希望之後,又告訴她那是假的,實在太殘忍;偏至今仍是一點進展也沒有。
“方子倒是找著了,隻是略兇險,劉太醫還在細看是否會對你身子不好。你身子弱,近來事情亦多,便是他也不敢輕易下藥。”姬杼明知自己在給自己挖坑——要是以後被她發現自己騙了她,不知要怎麽鬧——可他一時也想不到別的法子。
這麽些日子過去了,要是再說劉太醫沒找著方子,更容易被她識破。
謊話果然說不得,一個要用許多個來補。
“那陛下同左美人生一個孩子吧?臣妾若是自己生不了,就想要一個像她一樣可愛的女兒。”她又舊話重提。
這個話題並不比前一個令姬杼輕鬆,他決定耍賴:“朕就想要阿鬱替朕生孩子。阿鬱再耐心等等,朕再催催劉太醫。若是生了女兒,也該是像阿鬱這樣的——像左美人那樣呆的女兒有什麽好的?真不知你為何那麽喜歡她。”
末了,他又忍不住抱怨,因為他喜歡聰明機靈一點的小孩。
“和她說話不累,聽她講那些偏門的東西也挺有意思的,陛下不覺得她是宮裏最有意思的人嗎?”蒼鬱一點兒也不能認同他說左美人呆。
姬杼頓時很有危機感。
“若是女兒,像她那樣也就罷了,終歸朕能護著。”姬杼不得不先讓一步:“若是兒子可不行,朕與阿鬱的兒子必是太子,養成那樣的性子如何駕馭那幫老臣?”
他竟然隨口就允諾了太子之位。
“臣妾才不要兒子,有蒼氏血脈的孩子,對陛下並不是好事。”蒼鬱並沒有忘記自己立足之本。便是真能生兒子,她同兒子都沒有命活下去吧?
他也未必真心想讓她生個兒子。
“夜深了,睡吧。”這迴卻是姬杼選擇了主動結束話題。
蒼鬱在心裏冷笑。原來也不過話說得好聽,她稍稍一較真,他便立即迴避。
這天趙常侍很有壓力。
剛剛結束了對長秋宮宮人的審訊,仍舊什麽結果也沒有——除了湯圓異常的反應,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皇後受傷之事與長秋宮有關係。
按說他應該鬆一口氣,因為若兇手與長秋宮無關,後宮就不會有太大動蕩;可他輕鬆不了,隻因若兇手並非長秋宮中之人,又能是何人?
因著皇後始終未能想起當時發生了什麽,至今尋不到別的線索。犯案之人很聰明,離去前清理了現場所有痕跡,一絲一毫也沒留下。
眼看又要到該向皇帝陛下匯報進度的時候了,趙常侍壓力更大了,每天都沒有新的消息,隻怕陛下對他的耐心也要用完了。
就在這時,一個寺人前來通傳:“趙常侍,漪瀾殿蒼美人求見。”
每個月姬杼總要檢閱一迴玄甲軍,因著他總是突然襲擊,玄甲軍每天都繃緊了神經,生怕被他挑出錯處。
每迴檢閱他也總是喜歡找幾個人練練拳腳,大部分人礙於他的身份,便是身手比他好,也得裝出比他差的樣子,挨一頓揍了事。
其實姬杼何嚐不知道他們在應付自己?但他也不能苛責他們,畢竟自己是天子,玄甲軍俱是他的部下,誰不怕出手重了丟了飯碗甚至性命?
盡管每迴都不盡興,他還是要找人練手——因為除了玄甲軍,他確實也找不著別的人練手了。身為皇帝,並沒有那麽多時間練拳腳,自然身手比不得他們。好在玄甲軍習慣了這種事,演技越來越高超,輸給他的姿態看著也越來越真。
姬杼一直很遺憾,這輩子大概也沒辦法和誰淋漓盡致地打一場了吧?
直到他遇到一個叫元樂的二愣子,被狠狠揍了一頓,除了沒打臉,渾身上下都像散了架了。
看慣了虛與委蛇,姬杼素來欣賞直來直去的人,譬如曾經的元故、譬如蒼森,又譬如元氏這個走後門硬塞進來的小夥子。
“臣下幼弟元樂意欲赴往邊疆,父親憂心他的安危,托臣下給他尋個安全之所,臣下不得不冒昧請求,望陛下能將他留在京城,便是看守城門臣下亦無怨言。”他記得元故是這麽說的。
世族子弟都避著上戰場,不願去送死,這個元樂反倒上趕著要去,倒也是條漢子。
尤其事後元樂自己向他坦誠:“家兄偶然告知是托了陛下,卑職才能留在京城,心中鬱憤多時,心想憋屈一輩子與死無異,才不管不顧下了狠手。陛下要殺要剮,卑職俱無怨言,隻望別連累卑職家裏。”
他痛痛快快地揍完了皇帝才想到可能連累母親,不得不後怕,否則他絕不會向姬杼道歉。
元故與元千月兩兄妹俱是謹慎之人,姬杼素來以為那邊是元氏家風,哪知突然蹦出來個與眾不同的元樂,有意思得很。
第一迴是泄憤也就罷了,第二迴再找他練手,又是挨了一頓揍,隻是輕了許多,還能以平常的樣子走出去。
“陛下要麽別找卑職練手,卑職不會演戲,裝不出他們那樣子。”揍完皇帝,不怕死的元樂這麽說。
果真是二愣子,姬杼心想,丟到別處隻怕早死了。
有個人和他動真格地對打,雖說每次都輸挺丟臉,但也因此都很期待下一次,因為他實在很想贏迴來……
打著打著,沒事找揍的皇帝陛下和這個老揍他的下屬就成了朋友。
元樂從不輕易提起自己的家事,也從不過問元故與元千月。
姬杼本也不在意,隻是為著這次封鎖長秋宮之事,連元故都忍不住向他問起元千月近況如何,元樂卻一點動靜都沒有,便是站在長秋宮門前,也絕不往裏麵看一眼。
這麽奇怪的反應,皇帝陛下自然不會錯過,但他便是問起,元樂也打死不說。
皇帝陛下更好奇了,就問他在玄甲軍中關係最好的葉卿。
葉卿嘴巴也很緊:“元樂家中之事,若他不肯說,臣下也不好說什麽,但望陛下恕臣下知情不報之罪。”
姬杼不知怎地想到了近日發生的事情,便叫趙常侍通知阿憶再去打聽。
過去的幾天裏,元千月想盡了法子,也未能見上姬杼一麵,而宮人亦未被放歸,心裏不是不著急。趙常侍安排了旁的宮人來服侍她,都是不熟悉的人,元千月總疑心那些人是被派來看著自己的——看著自己一舉一動,好尋出什麽破綻。
尋常宮人,哪有那樣精明的眼神?
好在壞運氣並沒有持續下去,這日方用完午膳,便聽得外頭宮人來報:“陛下駕到——”
他來得突然,但元千月每日都想法子見他,梳妝打扮並未輕忽,因而心中僅有驚喜,並無慌張。
“陛下……”她行過禮,起身望著他,未語淚先流。
“你們都出去,朕有話與貴妃說。”姬杼淡淡地吩咐身後宮人。
宮人俱都退下了,室內隻餘姬杼與元千月兩個。元千月這迴當真是滿腹委屈:“嬪妾還以為再也見不到陛下了,誰也不肯告訴嬪妾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嬪妾做錯了什麽……”
她倚在姬杼胸前,隻是落淚。
她從前做過的事,趙常侍都查不到什麽;這迴她什麽也沒做,自然不怕他查。滿以為姬杼會像從前一樣擁她在懷中安慰,誰知等了許久,也未等到姬杼抬手。
“陛下……”她仰起頭,淚眼盈盈地望著姬杼,楚楚可憐。
卻見他冷著臉,一言不發地緊盯著自己。元千月心裏一驚——他極少如此冷淡,除了上迴為著蒼鬱出入文華殿之事,幾乎再也沒有過。
“陛下為何如此看著嬪妾?”她怔怔地問:“究竟發生了什麽?”
姬杼薄唇緊抿,隻盯著她看,並不迴答。
“陛下若是生氣,能否叫嬪妾知道是為何生氣?”得不到迴答,元千月隻能主動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