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56歲的法布爾總算買下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那是一塊不毛之地,無法耕種,隻能長滿雜草。但這是法布爾夢寐以求的天堂,因為它可以成為昆蟲的家園。直至去世,法布爾都住在這裏,繼續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筆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


    法布爾是個奇特的人。


    一個人耗盡一生觀察“蟲子”,不能不說是個奇跡;而且專為“蟲子”寫出兩百萬字的大書,更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尤其令人驚奇的是,他筆下的“蟲子”,像人一樣多彩多姿,活得有滋有味,令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秘。


    奇跡般的作品,出自奇跡般的人。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這個性格靦腆的法國人,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神學、數學、自然科學的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希臘語和拉丁語;在繪畫方麵無師自通,留下的許多菌類圖鑒堪比專業水彩畫家的作品;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專著;作為教師,他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留下了許多詩歌,被人親切地稱為“牛虻詩人”。《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才華,沒有哪位作家具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


    可以說,《昆蟲記》在人類曆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這部作品中,令人讚歎之處比比皆是。比如對蜣螂(俗稱“屎殼郎”)的描寫:


    當一個蜣螂做成了一個球,便會離開在場的其他同類,獨自把勞動成果向後推去。這個時候,一個還沒開始工作的鄰居跑過來幫著球的主人一起用力推。對於這種幫助,球的主人肯定是歡迎的。但是,它真的是熱心的夥伴嗎?不,他是一個強盜。要知道不下苦工夫和沒有忍耐力是做不成圓球的,而去偷一個或者搶一個那就容易多了。所以有的盜賊就會用很狡猾的手段,甚至是暴力,去侵占別人的勞動成果。


    有時候,從天而降的盜賊會將球主人擊倒在地,然後蹲在球上。前腿放在靠近胸口的位置,擺出一副準備打鬥的姿勢。要是球的主人不甘心自己的勞動成果被霸占,上前來理論的話,這個強盜就會給它一拳。球的主人爬起來後就去推自己的球,想趕快擺脫糾纏。這時候,兩隻蜣螂之間不可避免要有一場角鬥。它們會腿與腿相絞,關節與關節相纏,互相撕扯,它們互相衝撞,摩擦的甲殼會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音。激烈的打鬥結束後,勝利的一方會爬到球頂上,而失敗的一方則默默離開。


    幾千年來,在世界各地,見過屎殼郎的人不計其數。可是誰會像法布爾一樣,這麽細心地觀察、精心地描繪呢?像這種觀察和描繪,法布爾在上千種昆蟲身上進行過,觀察的結果都記錄在了《昆蟲記》中。


    昆蟲的世界,是真實、生動的,折射出人類社會的方方麵麵。無論是昆蟲還是人,都要麵對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繁衍和死亡等問題。《昆蟲記》中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以及對萬物的讚美之情。活潑、詼諧的語句中,充滿了盎然的情趣。


    自從1923年周作人將《昆蟲記》介紹到中國,近百年來,譯本繁多。原法文版《昆蟲記》共十冊,約二百萬字。由於篇幅過長,且部分內容比較學術化,不利於讀者閱讀,所以我們進行了選擇。所選篇幅,都是最妙趣橫生的,體現了法布爾的最高水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昆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亨利·法布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亨利·法布爾並收藏昆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