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膳,顧元微一改多日來,對沈墨的不聞不問,笑盈盈地說要陪他用膳。
顧元微突然改變了態度,沈墨自然是多疑的,尤其是那個像極了喬暮陽的秦珅入府之後,他一度以為,他們父女之間的恩情,已經在他逼死喬暮陽的時候終結了。
隻是,他養育了十五年的女兒,這麽親昵的坐在他的身旁,恍如兩人之間毫無隔閡的說笑著,沈墨終於還是放下了戒心,專注地聽了起來。金海國的風土人情,在顧元微邊說邊比劃下,被她講述地繪聲繪色。
沈墨開懷的笑著,一掃連日來的陰霾。
懷青看在眼裏,更是高興在心裏,尤其是得知如寶也安然無恙,目前正在臨江府的時候,懷青高興地落了淚。他實在高興,又怕打擾了沈墨與顧元微的興致,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顧元微說著說著,忽然就不笑了,偏著頭,一臉疑惑的問道,“父親,你知不知道,我差點死了的時候,我想到了什麽?”
沈墨的笑容僵在臉上。
顧元微拉著沈墨的手,仰著頭,如小時候那般,仰望著他。
顧元微本就如蒙著水霧的桃花眼,在那晶瑩的水漬下,顯得更加淒美動人,“父親,那時候我想,還好,就算我死了,還有喬暮陽,他會為我生下一個孩子,不管女孩兒還是男孩兒,終可以緩解您失去我的悲傷。”她頓了頓,忽然搖著頭咯咯咯笑著鬆了手,“父親,我怎麽也沒有想到,我的孩子,是死在您的手中!”
“不是的,微兒,我——”
“不是嗎?那麽您想說,是喬暮陽自己不小心麽?還是想說,是被‘別的人’害的,比如說喬暮軒?”顧元微站直了身子,退了兩步,跟沈墨拉開了親昵的距離,譏誚著笑道,“父親,暮軒還小,不禁嚇,一嚇他,就什麽都說了。”
沈墨辯無可辯的垂下眸,暗恨喬暮軒。
“父親,其實您也不必責怪喬暮軒。就算他不說,我也猜了個大概,因為......”顧元微靠近沈墨在他耳邊,輕輕地道,“我知道我是誰。”
仿佛一道驚雷,正中其身,沈墨隻覺得耳邊嗡嗡嗡作響,“你怎麽會......”
“這還得感謝敏之姐送我的當心一劍。”
“夏侯大小姐?她竟然......”
“這一切太奇怪了,由不得我不仔細的思考。為什麽我的孩子必須死,為什麽我必須死,為什麽你會默認喬暮軒肚子裏的孩子,為什麽你要把顧家所有家財輾轉送到堂姐手裏......再想到我最初會遇難的緣由,一切都繞到了九皇女金瑞霖身上。原來這一切,不過都是些老掉牙的戲碼,皇位之爭。而聖上對我破例的追封,我迴來之後,又對我的格外縱容,這一切,都需要一個解釋,
而最好的解釋,就是我的身份。”顧元微理直氣壯地分析著她能夠猜到自己身份的緣由,實際上,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若不是喬暮陽對她說的,她還真是有些不相信的。
“原來那次意外,是九皇女她......”
“我沒有證據,不過就算真的有,我也不會拿出來,畢竟,您對我有養育之恩,這一點我是不會忘的。您的最終目的,我多多少少也是明白的。隻是,我還是想提醒您,您把所有籌碼壓在金瑞霖的身上,未免太過危險了些。畢竟,雞蛋易碎,您把所有放在一個籃子裏,若這個籃子倒了,那便什麽都沒有了。”
沈墨打了一個激靈,不知為何,顧元微的一個比喻,仿佛就讓他看到了金瑞霖慘敗的景象。他急切的抓住顧元微的手,“微兒,為父,為父不求你的原諒,隻求你,看在身體裏同樣留著沈氏血脈的份上,為沈氏盡一份力吧。”
顧元微沉默不語,沈墨仿佛看到了希望。
“暮軒快生了,屆時,找個機會,讓我那......叔父知道真相吧。”
“微兒!這樣會毀了你姐姐的!”
“父親!喬暮陽與孩子,我都能不與您計較,那是看著您的養育之恩上。但有一件事請您記住,從今時今日起,我的人生,您最好不要妄想做主!”顧元微嗬地一聲輕笑,“父親,十五年您都忍過來,何妨不再多等等?希望您這一次,不要再令女兒失望了。”
沈墨原以為,經曆了沈家滅門,親女早產死亡,妻子撒手人寰,顧元微驟然遇難又安然迴來的種種,他再也不會體會到天塌地陷的感覺了。
可是現在,他才發現,他錯了。沈墨麵色緊繃地坐在座椅上,安靜的看著顧元微緩步離開。
原來災難,永遠都不會在你以為已經結束的時候,真正結束。
隻是一頓午膳的功夫,沈墨才真正的認識到,當初選擇埋葬顧元微一切的做法,是何等的錯誤。
他一心教養的女兒,心思竟是這般深藏不露。
“老爺?”懷青有些不解沈墨麵上凝重的神色。
“懷青,暮軒生產當日,我會引了阿硯入府。屆時,讓阿硯發現破綻,讓他知曉孩子的事情吧。”
“老爺,這樣的話,九皇女那......”
“懷青,微兒說得對,我們太急切了。這天還穩著呢,我們也得再多等等。”
------------------------------------------------
“啟年。”喬暮陽雖坐在屋內,早已不知向著門口張望了多少次。見到顧元微迴來,臉上帶著略顯輕鬆的笑,他終於也舒了一口氣,“公爹,同意了?”
暮軒生產在即,兩人想了半天,都覺得這產子的生死關頭,是暮軒進入九皇女府這道門檻的關鍵所在。暮軒謊報了孩子的月份,孩子必須提前一個月催產,這破綻隻要讓沈硯知曉,那麽依著沈硯對顧元微的虧欠之心,必是會想辦法給顧元微一個說法的。至於,如何讓身處深宮的沈硯來到府中,自然是沈墨出馬最合適。是以,顧元微今日才會去找沈墨,對他說這樣的話。
“會同意的。父親最在意的,終究是沈家滅門之事。但他心裏,同樣對我是虧欠的。”顧元微說到此,頓了頓,擁著喬暮陽一同坐了下來,“父親當時也不過是孤注一擲,妄圖推金瑞霖一把,可事實上,金瑞霖到底是什麽樣的人,他也是不清楚的。隻不過,血緣的關係,讓他覺得更加可信些而已。如今情況未明,金瑞霖最終能走到哪一步誰都不知道。那個孩子留下來,不僅對我們
來說是個麻煩,他日若有心人抓到了蛛絲馬跡,對金瑞霖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與其如此,還不如在事情還不算太晚的時候,好好策劃,精心彌補。若策劃得好了,對金瑞霖來說,不過是多了件風流韻事而已。”
“可這件事,對你的影響卻是最大的。”畢竟,夫君偷人,這樣的事情,讓啟年以後出門如何麵對旁人。
顧元微明白喬暮陽所指,不在意的搖搖頭,“我現在可偏寵於你,對自己大腹便便的夫君不聞不問,名聲本來就不好。債多了不愁,不痛不癢的事情,隨他吧。”
顧元微手指頭在喬暮陽緊蹙的眉心揉了揉,“又在胡思亂想什麽,來彈首曲子給我聽。”
喬暮陽抓下顧元微手,舍不得放下,“啟年想聽什麽?”
“就高山流水吧。”
--------------------------------------------------
寒露之後,天氣漸漸轉冷了。
喬暮軒精心安胎,沈墨忙於謀劃暮軒生產事宜。
郡主府內,顧元微與喬暮陽成了最悠閑的人。
彷如又迴到了喬暮陽初嫁入顧府,顧元微養病的那段日子,清靜、悠閑。
兩人閑來無事,多數時候躲在屋內彈琴、論詩、煮茶。
顧元微時而忍不住感歎,這種悠閑懶散的日子,實在磨人心誌,人是越來越憊懶了。
唯一不同的是,如今,顧元微雖沒有正式官職,卻也是正二品的朝廷冊封的郡主,無權可位高。每日早朝的卷宗,一份不落的被人送入了郡主府,是以,雖然顧元微足不出戶,與朝廷所有官員都不往來,可朝廷的動向她卻已大致有了個了解。
顧元微放下十月三十日的卷宗,懶懶地,靠著喬暮陽坐了下來。
喬暮陽笑而不語,任她靠著,放下煮茶的工具,給她捏了捏肩膀。
顧元微歎了口氣,“支持九皇女的官員越來越多了。”
“啟年便是為了這事歎氣?”
“暮軒的事,恐怕得大肆渲染,壓一壓堂姐一方的氣焰了。”
喬暮陽看著顧元微皺成一團的麵孔笑出了聲,“那不是挺好麽?”
“暮軒確實有福氣,老天都幫他。金瑞霖借著暮軒這當頭一棒,正好壓一壓如今的聲勢,暫避一二。不然......”皇帝該忌憚的,就是她金瑞霖了。
喬暮陽凝著顧元微,笑容愈加溫潤柔和。福氣?他才是最有福氣的人。得遇良妻如許,此生何求?隻是......喬暮陽悄悄的拂過自己平坦的小腹,何時,他才能再懷上啟年的孩子?
------------------------------------------------
十一月初,禦史彈劾九皇女金瑞霖結黨營私。
十一月十二日,元安郡主府喬郡王夫產下一女。當夜,九皇女金瑞霖在聖上寢殿外跪了整整一夜。天亮之時,金瑞霖才被準許覲見。
十一月十三日,早朝罷免,聽聞是九皇女金瑞霖氣病了聖上。
十一月十四日,九皇女品行不端,染指元安郡主喬郡王夫的消息,便被禦史搬上了早朝。皇帝當即下旨,禁足九皇女於府中麵壁思過,如無召不得進宮求見。
次日,尊清元安郡主奉旨休夫,喬氏暮軒被抬入九皇女府為侍君,其女為九皇女長女,依著祖製,行厚字輩,聖上親自賜名,金厚珍。
三日後,尊清元安府眾人啟程迴臨江府。
郡主座駕剛剛行至皇都城門口,鎮國侯杜士彬帶著一幹禦林軍疾馳而來,“郡主留步!”
顧元微等人剛剛下了車架,杜士彬便展開一直高捧在手中的明黃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尊清元安郡主顧元微,南風斯玄,俊秀篤學,穎才具備。大有乃母之風範,深得朕心,朕甚悅之。特賜封為正一品尊正鎮國元安郡主,欽此。”
四周跪了一地的百姓與官吏士兵。
顧元微弓著身子跪在地上,久久不見動靜。
杜士彬不得不笑著提醒道,“郡主,快快領旨謝恩呐,這可是天大的恩典。”
顧元微抬頭,疑惑的眨了眨眼睛,這才再次一拜,“臣,領旨謝恩。”
杜士彬對著身後一揮手,宮中侍從福新便捧著郡主朝服與印信走到顧元微麵前,悄聲道,“郡主大喜,奴才給您道喜了。”
顧元微笑著點頭,親手接過一幹物件。
在周圍眾人仰慕與豔羨中,顧元微等人再次登上了車架,緩緩出了皇都寶城的城門。
顧元微身子隨意地往身後一倒,咯咯咯笑道,“果然有我的好處。”
“看你高興的。”喬暮陽小心翼翼的為顧元微收起朝服和印信。嘴上這般說著,心裏卻是比顧元微還高興了幾倍不止。
顧元微唇畔笑容意味深遠,她這次迴去,第一個要啃掉的,就是臨江府的一根硬骨頭。雖然她位尊至正一品毫無實權,可是,這道聖旨真正意義在於,皇帝對她的寵信。在這個皇帝隻手遮天的朝代,金天翊給她的偏寵,就是一把堪比千軍萬馬的尚方寶劍。
顧元微突然改變了態度,沈墨自然是多疑的,尤其是那個像極了喬暮陽的秦珅入府之後,他一度以為,他們父女之間的恩情,已經在他逼死喬暮陽的時候終結了。
隻是,他養育了十五年的女兒,這麽親昵的坐在他的身旁,恍如兩人之間毫無隔閡的說笑著,沈墨終於還是放下了戒心,專注地聽了起來。金海國的風土人情,在顧元微邊說邊比劃下,被她講述地繪聲繪色。
沈墨開懷的笑著,一掃連日來的陰霾。
懷青看在眼裏,更是高興在心裏,尤其是得知如寶也安然無恙,目前正在臨江府的時候,懷青高興地落了淚。他實在高興,又怕打擾了沈墨與顧元微的興致,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顧元微說著說著,忽然就不笑了,偏著頭,一臉疑惑的問道,“父親,你知不知道,我差點死了的時候,我想到了什麽?”
沈墨的笑容僵在臉上。
顧元微拉著沈墨的手,仰著頭,如小時候那般,仰望著他。
顧元微本就如蒙著水霧的桃花眼,在那晶瑩的水漬下,顯得更加淒美動人,“父親,那時候我想,還好,就算我死了,還有喬暮陽,他會為我生下一個孩子,不管女孩兒還是男孩兒,終可以緩解您失去我的悲傷。”她頓了頓,忽然搖著頭咯咯咯笑著鬆了手,“父親,我怎麽也沒有想到,我的孩子,是死在您的手中!”
“不是的,微兒,我——”
“不是嗎?那麽您想說,是喬暮陽自己不小心麽?還是想說,是被‘別的人’害的,比如說喬暮軒?”顧元微站直了身子,退了兩步,跟沈墨拉開了親昵的距離,譏誚著笑道,“父親,暮軒還小,不禁嚇,一嚇他,就什麽都說了。”
沈墨辯無可辯的垂下眸,暗恨喬暮軒。
“父親,其實您也不必責怪喬暮軒。就算他不說,我也猜了個大概,因為......”顧元微靠近沈墨在他耳邊,輕輕地道,“我知道我是誰。”
仿佛一道驚雷,正中其身,沈墨隻覺得耳邊嗡嗡嗡作響,“你怎麽會......”
“這還得感謝敏之姐送我的當心一劍。”
“夏侯大小姐?她竟然......”
“這一切太奇怪了,由不得我不仔細的思考。為什麽我的孩子必須死,為什麽我必須死,為什麽你會默認喬暮軒肚子裏的孩子,為什麽你要把顧家所有家財輾轉送到堂姐手裏......再想到我最初會遇難的緣由,一切都繞到了九皇女金瑞霖身上。原來這一切,不過都是些老掉牙的戲碼,皇位之爭。而聖上對我破例的追封,我迴來之後,又對我的格外縱容,這一切,都需要一個解釋,
而最好的解釋,就是我的身份。”顧元微理直氣壯地分析著她能夠猜到自己身份的緣由,實際上,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若不是喬暮陽對她說的,她還真是有些不相信的。
“原來那次意外,是九皇女她......”
“我沒有證據,不過就算真的有,我也不會拿出來,畢竟,您對我有養育之恩,這一點我是不會忘的。您的最終目的,我多多少少也是明白的。隻是,我還是想提醒您,您把所有籌碼壓在金瑞霖的身上,未免太過危險了些。畢竟,雞蛋易碎,您把所有放在一個籃子裏,若這個籃子倒了,那便什麽都沒有了。”
沈墨打了一個激靈,不知為何,顧元微的一個比喻,仿佛就讓他看到了金瑞霖慘敗的景象。他急切的抓住顧元微的手,“微兒,為父,為父不求你的原諒,隻求你,看在身體裏同樣留著沈氏血脈的份上,為沈氏盡一份力吧。”
顧元微沉默不語,沈墨仿佛看到了希望。
“暮軒快生了,屆時,找個機會,讓我那......叔父知道真相吧。”
“微兒!這樣會毀了你姐姐的!”
“父親!喬暮陽與孩子,我都能不與您計較,那是看著您的養育之恩上。但有一件事請您記住,從今時今日起,我的人生,您最好不要妄想做主!”顧元微嗬地一聲輕笑,“父親,十五年您都忍過來,何妨不再多等等?希望您這一次,不要再令女兒失望了。”
沈墨原以為,經曆了沈家滅門,親女早產死亡,妻子撒手人寰,顧元微驟然遇難又安然迴來的種種,他再也不會體會到天塌地陷的感覺了。
可是現在,他才發現,他錯了。沈墨麵色緊繃地坐在座椅上,安靜的看著顧元微緩步離開。
原來災難,永遠都不會在你以為已經結束的時候,真正結束。
隻是一頓午膳的功夫,沈墨才真正的認識到,當初選擇埋葬顧元微一切的做法,是何等的錯誤。
他一心教養的女兒,心思竟是這般深藏不露。
“老爺?”懷青有些不解沈墨麵上凝重的神色。
“懷青,暮軒生產當日,我會引了阿硯入府。屆時,讓阿硯發現破綻,讓他知曉孩子的事情吧。”
“老爺,這樣的話,九皇女那......”
“懷青,微兒說得對,我們太急切了。這天還穩著呢,我們也得再多等等。”
------------------------------------------------
“啟年。”喬暮陽雖坐在屋內,早已不知向著門口張望了多少次。見到顧元微迴來,臉上帶著略顯輕鬆的笑,他終於也舒了一口氣,“公爹,同意了?”
暮軒生產在即,兩人想了半天,都覺得這產子的生死關頭,是暮軒進入九皇女府這道門檻的關鍵所在。暮軒謊報了孩子的月份,孩子必須提前一個月催產,這破綻隻要讓沈硯知曉,那麽依著沈硯對顧元微的虧欠之心,必是會想辦法給顧元微一個說法的。至於,如何讓身處深宮的沈硯來到府中,自然是沈墨出馬最合適。是以,顧元微今日才會去找沈墨,對他說這樣的話。
“會同意的。父親最在意的,終究是沈家滅門之事。但他心裏,同樣對我是虧欠的。”顧元微說到此,頓了頓,擁著喬暮陽一同坐了下來,“父親當時也不過是孤注一擲,妄圖推金瑞霖一把,可事實上,金瑞霖到底是什麽樣的人,他也是不清楚的。隻不過,血緣的關係,讓他覺得更加可信些而已。如今情況未明,金瑞霖最終能走到哪一步誰都不知道。那個孩子留下來,不僅對我們
來說是個麻煩,他日若有心人抓到了蛛絲馬跡,對金瑞霖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與其如此,還不如在事情還不算太晚的時候,好好策劃,精心彌補。若策劃得好了,對金瑞霖來說,不過是多了件風流韻事而已。”
“可這件事,對你的影響卻是最大的。”畢竟,夫君偷人,這樣的事情,讓啟年以後出門如何麵對旁人。
顧元微明白喬暮陽所指,不在意的搖搖頭,“我現在可偏寵於你,對自己大腹便便的夫君不聞不問,名聲本來就不好。債多了不愁,不痛不癢的事情,隨他吧。”
顧元微手指頭在喬暮陽緊蹙的眉心揉了揉,“又在胡思亂想什麽,來彈首曲子給我聽。”
喬暮陽抓下顧元微手,舍不得放下,“啟年想聽什麽?”
“就高山流水吧。”
--------------------------------------------------
寒露之後,天氣漸漸轉冷了。
喬暮軒精心安胎,沈墨忙於謀劃暮軒生產事宜。
郡主府內,顧元微與喬暮陽成了最悠閑的人。
彷如又迴到了喬暮陽初嫁入顧府,顧元微養病的那段日子,清靜、悠閑。
兩人閑來無事,多數時候躲在屋內彈琴、論詩、煮茶。
顧元微時而忍不住感歎,這種悠閑懶散的日子,實在磨人心誌,人是越來越憊懶了。
唯一不同的是,如今,顧元微雖沒有正式官職,卻也是正二品的朝廷冊封的郡主,無權可位高。每日早朝的卷宗,一份不落的被人送入了郡主府,是以,雖然顧元微足不出戶,與朝廷所有官員都不往來,可朝廷的動向她卻已大致有了個了解。
顧元微放下十月三十日的卷宗,懶懶地,靠著喬暮陽坐了下來。
喬暮陽笑而不語,任她靠著,放下煮茶的工具,給她捏了捏肩膀。
顧元微歎了口氣,“支持九皇女的官員越來越多了。”
“啟年便是為了這事歎氣?”
“暮軒的事,恐怕得大肆渲染,壓一壓堂姐一方的氣焰了。”
喬暮陽看著顧元微皺成一團的麵孔笑出了聲,“那不是挺好麽?”
“暮軒確實有福氣,老天都幫他。金瑞霖借著暮軒這當頭一棒,正好壓一壓如今的聲勢,暫避一二。不然......”皇帝該忌憚的,就是她金瑞霖了。
喬暮陽凝著顧元微,笑容愈加溫潤柔和。福氣?他才是最有福氣的人。得遇良妻如許,此生何求?隻是......喬暮陽悄悄的拂過自己平坦的小腹,何時,他才能再懷上啟年的孩子?
------------------------------------------------
十一月初,禦史彈劾九皇女金瑞霖結黨營私。
十一月十二日,元安郡主府喬郡王夫產下一女。當夜,九皇女金瑞霖在聖上寢殿外跪了整整一夜。天亮之時,金瑞霖才被準許覲見。
十一月十三日,早朝罷免,聽聞是九皇女金瑞霖氣病了聖上。
十一月十四日,九皇女品行不端,染指元安郡主喬郡王夫的消息,便被禦史搬上了早朝。皇帝當即下旨,禁足九皇女於府中麵壁思過,如無召不得進宮求見。
次日,尊清元安郡主奉旨休夫,喬氏暮軒被抬入九皇女府為侍君,其女為九皇女長女,依著祖製,行厚字輩,聖上親自賜名,金厚珍。
三日後,尊清元安府眾人啟程迴臨江府。
郡主座駕剛剛行至皇都城門口,鎮國侯杜士彬帶著一幹禦林軍疾馳而來,“郡主留步!”
顧元微等人剛剛下了車架,杜士彬便展開一直高捧在手中的明黃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尊清元安郡主顧元微,南風斯玄,俊秀篤學,穎才具備。大有乃母之風範,深得朕心,朕甚悅之。特賜封為正一品尊正鎮國元安郡主,欽此。”
四周跪了一地的百姓與官吏士兵。
顧元微弓著身子跪在地上,久久不見動靜。
杜士彬不得不笑著提醒道,“郡主,快快領旨謝恩呐,這可是天大的恩典。”
顧元微抬頭,疑惑的眨了眨眼睛,這才再次一拜,“臣,領旨謝恩。”
杜士彬對著身後一揮手,宮中侍從福新便捧著郡主朝服與印信走到顧元微麵前,悄聲道,“郡主大喜,奴才給您道喜了。”
顧元微笑著點頭,親手接過一幹物件。
在周圍眾人仰慕與豔羨中,顧元微等人再次登上了車架,緩緩出了皇都寶城的城門。
顧元微身子隨意地往身後一倒,咯咯咯笑道,“果然有我的好處。”
“看你高興的。”喬暮陽小心翼翼的為顧元微收起朝服和印信。嘴上這般說著,心裏卻是比顧元微還高興了幾倍不止。
顧元微唇畔笑容意味深遠,她這次迴去,第一個要啃掉的,就是臨江府的一根硬骨頭。雖然她位尊至正一品毫無實權,可是,這道聖旨真正意義在於,皇帝對她的寵信。在這個皇帝隻手遮天的朝代,金天翊給她的偏寵,就是一把堪比千軍萬馬的尚方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