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讀者允許我們再次迴到河灘廣場,昨天為了同甘果瓦跟蹤愛斯梅拉達姑娘,我們離開了這裏。
現在是早上十點鍾,廣場上遺留的一切都表明,狂歡節已經是昨天的事情了。垃圾隨處可見地散亂在廣場的各個角落,許多市民此時正在廣場上溜達著,他們一邊走一邊還故意用腳去踢昨夜的焰火留下的灰燼,並且還時不時地站在柱屋前麵迴想昨天狂歡時的情景。那美麗的帳幔,可是現在卻隻剩下光禿禿的釘子了。昨夜賣蘋果酒和啤酒的人,正在滾著大酒桶穿梭在人群中收拾著殘局,另外還有很多人匆匆忙忙地穿過街道,不知在忙些什麽。做生意的小商販們在門口彼此打著招唿,人們似乎對昨天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迴味無窮,弗朗德勒使團、愚人王等都成了他們口中百說不厭的話題。就在這時,四名騎著高頭大馬的士兵走了過來,並迅速地站在恥辱柱的四個角上。這一幕吸引了很多人圍觀,他們正愁無事可幹呢,看來,很快就又有熱鬧可以看了。
前麵我們已經看到過上演在廣場各處的鬧劇了,如果現在我們調轉一下眼光,那麽便可以看見一座半哥特式、半羅曼式的古老樓房在堤岸的西南角,不僅如此,還可以看見一本供大家使用的裝訂精美的祈禱書,就放在樓房正麵拐角的地方。這本書被人放在遮雨的披簷下,為了防止書被盜走,還專門設有一個小柵欄,這樣不僅解決了防盜問題,還不影響人們的閱讀,手隻要伸進去就可以翻看了。另外,祈禱書旁邊還有一個狹小的尖拱窗洞,它正對著廣場,外麵安裝了兩根交叉的鐵棍,而裏麵是一間小屋子。透過窗洞,些許的陽光和空氣可以進入小屋子。這間小屋子沒有門,它是在古老樓房底層的厚厚牆壁上鑿出來的。相比於喧鬧、擁擠的廣場上的人群,這間小屋更顯得幽森冷寂了。
其實,這間小屋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經很有名氣了,據說它是羅蘭塔樓的羅蘭德夫人為了悼念遠征陣亡的父親而專門修建的。羅蘭德夫人從自己家樓房底層的厚牆壁上,開鑿了這麽一個洞,從此便一個人生活在這裏。當她修建完這一切後,便把家中一切東西都送給了別人,而她自己待在這個她親手開鑿的小屋裏,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二十年。這間小屋的門和窗永遠都是開著的,而羅蘭德夫人也是靠著路人施舍給自己的水和食物過完了這一生。後來,當她去世時,她被轉移進了一個墳墓裏,於是,這間小屋便成了那些飽受痛苦的婦女們駐足的地方。羅蘭德夫人死去的時候,人們用淚水和祝福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此後,她死前二十年居住過的小屋子,就成了接受人們朝拜的地方,為了方便經過這裏的人們隨時悼念她,並為她祈禱,於是,人們專門在小屋的窗口放置了這本裝訂精美的祈禱書。
當然,像小屋這種地方,我們不妨叫它“遺跡”更恰當些,說白了就是個令人觀賞的墳墓。其實,在中世紀的城市中,這樣的“遺跡”並不少見。在熱鬧的街區或市場上,人們經常可以發現腳下有一個地洞、一口井,又或是一間也圍了柵欄的小房子,據說,裏麵住著一個生靈日夜祈禱,甘願為某種罪孽、某種信念而獻身。這些都是帶有這種“遺跡”性質的地方。往往很多人從這種地方經過時,都會陷入這樣的沉思:這種小屋就好像是房屋和墳墓之間,墓地和居民區之間的一個中間環節,也是陽間到陰間的一個通道。無怪乎人們會這樣想,因為凡是在裏麵居住的人,已經和活著的人斷絕了所有關係,純粹隻是在等待死亡而已。但是,這種行為在當時的人看來絕對稱得上是一種信仰,對宗教的絕對虔誠,盡管這種信仰在如今的我們看來是那麽不近人情,甚至有些不合情理,可在當時卻被作為一種英勇行為被保留下來。如果有人從這種地方經過,並試圖詢問小屋裏麵那個虔誠的人的姓名時,周圍的人就會這樣迴答他:“如果裏麵的人是男的,就叫‘隱士男’,如果裏麵的人是女的,就叫‘隱士女’吧!”
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對類似於這樣的事情有太多的疑問,也不必去惶恐,說白了,這也就是以前的人們留下來的某種精神象征,或者叫做寄托精神的地方。更何況,在那個時候,這種生活方式並不算什麽,充其量也就是遁世幽居,崇尚這種生活方式的人也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反而是屢見不鮮的。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其實在巴黎,這種用來懺悔的房子就有不少。為了讓宗教更加深入人心,同時也為了能讓宗教主宰社會生活,那些教士們當然會不遺餘力地大肆宣揚,他們絕不會讓這些房子白白空著,仿佛要是沒有人住在那裏麵就說明宗教再次受到了冷遇,如果實在沒有人願意住進去的話,他們就會安排一些精神病住進去濫竽充數了。當然,除了河灘廣場這邊有一間外,隼山也有一間,而在聖無辜嬰兒墓也有一間,至於其他地方,大概也有吧,就像克利雄府邸。還有很多地方,不過這也許隻存在於人們的傳說中。據說,中世紀有個名叫“約伯約伯:據《舊約全書·約伯記》中說,天降災難,“約伯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苦行懺悔。後來,耶和華終於賜福與他。”的人,他每天都會在一口水井下麵唱歌,並且一唱就是整整三十年。直到今天,每當有考古學家走近這口古井的時候,仿佛還能聽見約伯在唱歌。
如果有誰說我們現在正在介紹的羅蘭塔樓從來沒有空閑過,那純粹是胡說八道。因為,羅蘭夫人死後的確是空了一兩年,隻不過後來有許多女人或為親人祈禱,又或為自己贖罪才又住在了裏麵,直至去世。這都怪巴黎人愛輕口薄舌,對什麽事情都要輕口薄舌,連最不想幹的事情也不放過,他們甚至還說過那裏竟然沒有住過寡婦。
根據當時的習俗,會在這種小屋的牆上寫下一句拉丁文銘文,為的就是讓經過這裏的有些學問的人了解,這個地方究竟是幹什麽用的。直至十六世紀,這種習慣都一直在沿用著,比如:屠維爾領主府邸的監獄窗口便有一句“等候請肅靜”的字樣;在愛爾蘭福特斯居城堡大門上有一句“強大的盾牌是領袖的救星”的話;而在英格蘭,麥伯爵的府邸也有一句話,“這是你的!”很顯然,每一句這樣的話都有著其獨特的內涵。然而,羅蘭塔樓沒有門,於是便隻能在窗口下麵寫下兩個十分粗大的羅曼字母:tu,ora(你祈禱)!
民眾向來對待事物都是直截了當,很擅長用經典的話來描述一件事物,而這種描述又很恰如其分。像羅蘭塔樓這種地方,老百姓便將它們稱作“老鼠洞”,也許這樣的說法不甚高雅,但絕對形象。
現在是早上十點鍾,廣場上遺留的一切都表明,狂歡節已經是昨天的事情了。垃圾隨處可見地散亂在廣場的各個角落,許多市民此時正在廣場上溜達著,他們一邊走一邊還故意用腳去踢昨夜的焰火留下的灰燼,並且還時不時地站在柱屋前麵迴想昨天狂歡時的情景。那美麗的帳幔,可是現在卻隻剩下光禿禿的釘子了。昨夜賣蘋果酒和啤酒的人,正在滾著大酒桶穿梭在人群中收拾著殘局,另外還有很多人匆匆忙忙地穿過街道,不知在忙些什麽。做生意的小商販們在門口彼此打著招唿,人們似乎對昨天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迴味無窮,弗朗德勒使團、愚人王等都成了他們口中百說不厭的話題。就在這時,四名騎著高頭大馬的士兵走了過來,並迅速地站在恥辱柱的四個角上。這一幕吸引了很多人圍觀,他們正愁無事可幹呢,看來,很快就又有熱鬧可以看了。
前麵我們已經看到過上演在廣場各處的鬧劇了,如果現在我們調轉一下眼光,那麽便可以看見一座半哥特式、半羅曼式的古老樓房在堤岸的西南角,不僅如此,還可以看見一本供大家使用的裝訂精美的祈禱書,就放在樓房正麵拐角的地方。這本書被人放在遮雨的披簷下,為了防止書被盜走,還專門設有一個小柵欄,這樣不僅解決了防盜問題,還不影響人們的閱讀,手隻要伸進去就可以翻看了。另外,祈禱書旁邊還有一個狹小的尖拱窗洞,它正對著廣場,外麵安裝了兩根交叉的鐵棍,而裏麵是一間小屋子。透過窗洞,些許的陽光和空氣可以進入小屋子。這間小屋子沒有門,它是在古老樓房底層的厚厚牆壁上鑿出來的。相比於喧鬧、擁擠的廣場上的人群,這間小屋更顯得幽森冷寂了。
其實,這間小屋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經很有名氣了,據說它是羅蘭塔樓的羅蘭德夫人為了悼念遠征陣亡的父親而專門修建的。羅蘭德夫人從自己家樓房底層的厚牆壁上,開鑿了這麽一個洞,從此便一個人生活在這裏。當她修建完這一切後,便把家中一切東西都送給了別人,而她自己待在這個她親手開鑿的小屋裏,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二十年。這間小屋的門和窗永遠都是開著的,而羅蘭德夫人也是靠著路人施舍給自己的水和食物過完了這一生。後來,當她去世時,她被轉移進了一個墳墓裏,於是,這間小屋便成了那些飽受痛苦的婦女們駐足的地方。羅蘭德夫人死去的時候,人們用淚水和祝福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此後,她死前二十年居住過的小屋子,就成了接受人們朝拜的地方,為了方便經過這裏的人們隨時悼念她,並為她祈禱,於是,人們專門在小屋的窗口放置了這本裝訂精美的祈禱書。
當然,像小屋這種地方,我們不妨叫它“遺跡”更恰當些,說白了就是個令人觀賞的墳墓。其實,在中世紀的城市中,這樣的“遺跡”並不少見。在熱鬧的街區或市場上,人們經常可以發現腳下有一個地洞、一口井,又或是一間也圍了柵欄的小房子,據說,裏麵住著一個生靈日夜祈禱,甘願為某種罪孽、某種信念而獻身。這些都是帶有這種“遺跡”性質的地方。往往很多人從這種地方經過時,都會陷入這樣的沉思:這種小屋就好像是房屋和墳墓之間,墓地和居民區之間的一個中間環節,也是陽間到陰間的一個通道。無怪乎人們會這樣想,因為凡是在裏麵居住的人,已經和活著的人斷絕了所有關係,純粹隻是在等待死亡而已。但是,這種行為在當時的人看來絕對稱得上是一種信仰,對宗教的絕對虔誠,盡管這種信仰在如今的我們看來是那麽不近人情,甚至有些不合情理,可在當時卻被作為一種英勇行為被保留下來。如果有人從這種地方經過,並試圖詢問小屋裏麵那個虔誠的人的姓名時,周圍的人就會這樣迴答他:“如果裏麵的人是男的,就叫‘隱士男’,如果裏麵的人是女的,就叫‘隱士女’吧!”
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對類似於這樣的事情有太多的疑問,也不必去惶恐,說白了,這也就是以前的人們留下來的某種精神象征,或者叫做寄托精神的地方。更何況,在那個時候,這種生活方式並不算什麽,充其量也就是遁世幽居,崇尚這種生活方式的人也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反而是屢見不鮮的。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其實在巴黎,這種用來懺悔的房子就有不少。為了讓宗教更加深入人心,同時也為了能讓宗教主宰社會生活,那些教士們當然會不遺餘力地大肆宣揚,他們絕不會讓這些房子白白空著,仿佛要是沒有人住在那裏麵就說明宗教再次受到了冷遇,如果實在沒有人願意住進去的話,他們就會安排一些精神病住進去濫竽充數了。當然,除了河灘廣場這邊有一間外,隼山也有一間,而在聖無辜嬰兒墓也有一間,至於其他地方,大概也有吧,就像克利雄府邸。還有很多地方,不過這也許隻存在於人們的傳說中。據說,中世紀有個名叫“約伯約伯:據《舊約全書·約伯記》中說,天降災難,“約伯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苦行懺悔。後來,耶和華終於賜福與他。”的人,他每天都會在一口水井下麵唱歌,並且一唱就是整整三十年。直到今天,每當有考古學家走近這口古井的時候,仿佛還能聽見約伯在唱歌。
如果有誰說我們現在正在介紹的羅蘭塔樓從來沒有空閑過,那純粹是胡說八道。因為,羅蘭夫人死後的確是空了一兩年,隻不過後來有許多女人或為親人祈禱,又或為自己贖罪才又住在了裏麵,直至去世。這都怪巴黎人愛輕口薄舌,對什麽事情都要輕口薄舌,連最不想幹的事情也不放過,他們甚至還說過那裏竟然沒有住過寡婦。
根據當時的習俗,會在這種小屋的牆上寫下一句拉丁文銘文,為的就是讓經過這裏的有些學問的人了解,這個地方究竟是幹什麽用的。直至十六世紀,這種習慣都一直在沿用著,比如:屠維爾領主府邸的監獄窗口便有一句“等候請肅靜”的字樣;在愛爾蘭福特斯居城堡大門上有一句“強大的盾牌是領袖的救星”的話;而在英格蘭,麥伯爵的府邸也有一句話,“這是你的!”很顯然,每一句這樣的話都有著其獨特的內涵。然而,羅蘭塔樓沒有門,於是便隻能在窗口下麵寫下兩個十分粗大的羅曼字母:tu,ora(你祈禱)!
民眾向來對待事物都是直截了當,很擅長用經典的話來描述一件事物,而這種描述又很恰如其分。像羅蘭塔樓這種地方,老百姓便將它們稱作“老鼠洞”,也許這樣的說法不甚高雅,但絕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