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諸位讀者朋友們還記得,克洛德在和國王陛下,以及誇克紀埃的談話中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要消滅那個”。如今,我們不妨就來探究一下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根據我們的推論,這句話大概有兩個層麵上的意義。首先就是神職人員對先進的印刷術的恐懼,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能體會到,這種能夠記載下一切言論行為的技術,將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麽巨大的改變,並且這種改變是徹底的。也可以這樣理解,這是古老、陳舊以及教條的聖母院在麵對新生事物時產生的不知所措。這種感覺就好比一隻小燕子看見天使萊戎張開的六百萬隻翅膀時感到的眩暈。但是,新的科學技術在給社會發展帶來蓬勃生機的同時,還會將舊的宗教信條無情地摧毀,隻有這樣人們才能掙脫重重地枷鎖,衝破層層的包圍,然後以一種新的方式來建設當下這個世界,毫無疑問,舊的事物最終將會被人們拋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句話包含的第一層意思,那就是:新技術印刷品將摧毀舊教堂。


    其實,第一層意思隻是一種表象罷了,而真正深刻的是那句話包含的第二層意思。這層意思仍然是從第一層衍變而來的,並且它已經屬於哲學的範疇了,不過,它並不是針對神職人員說明的,而是從學者和藝術家的角度進行闡述的。說簡單點,第二層的意思便是,新思想必將取代舊思想。因為新的思維方式注定會幫助這個社會的事物產生不可思議的變化,比如說,在石頭上刻字哪怕這樣的文字多麽的經久耐磨,可到最後也會向印刷術低頭。“這個要消滅那個”的深層含義我們不妨理解為:印刷術要消滅建築藝術。


    事實上,建築藝術是人類發展到各個曆史階段的一項重大標誌,無論人類發展到哪個曆史階段,建築藝術都用其特殊的表現方式來闡述著這個時期的文明,從遠古到十五世紀,無一例外。因此,建築藝術可以說是一部大型書籍,它不僅是人類聰明才智的表現,更是力量和藝術的象征。


    不妨想一想,當人類處於原始時期時,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和言論行為不但無法長期保留下來,並且人類智慧中的一部分精華還麵臨被磨滅的危險。於是,這個時候一種先進的記憶方式就此誕生了。它不但可以記述那些事件、言論行為和智慧精華,而且還以最持久的方式讓它們保留下來。於是,泥土變成了當時人們手中最為現成的工具,而一座座具有偉大意義的紀念碑就此誕生。


    其實,最古老的紀念碑就跟摩西說過的一樣,是用“沒有被鐵加工過”的石頭做成的。而建築藝術最初是很原始、很簡陋的。它是由一塊塊石頭簡單堆積而成的,隻要把一塊石頭豎起來,那便成了一座簡單的石碑,它不修邊幅,質樸自然,就像一個象形文字的字母一樣。起初人們就是這樣簡單地來實現他們建築藝術的,而在亞洲西伯利亞的克爾特人克爾特人:即古代克爾特人,又名凱爾特人,是歐洲大陸阿爾卑斯山以北最早興起的史前民族,羅馬人稱他們為高盧人。他們架起的巨石遺跡,主要在法國布列塔尼、弗蘭德地區、愛爾蘭等。中,在潘帕斯高原上,這種站立石碑的遺跡隨處可見。


    再往後,隨著人們思維的逐漸成熟,原來簡單的堆砌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們開始嚐試用一種變化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的豐碑了,於是,隨著不斷地嚐試,石頭藝術逐漸多了很多花樣,逐漸有了美感。比如,克爾特人的石棚和石環,伊特魯立亞人伊特魯立亞人:古意大利居民,公元前八世紀出現,古文明遺跡有著名的墓群,墓室一如生前的居室。的墳墓以及希伯來人的墳墓,都是這一時期典型的代表作品。這樣的發展不僅使得原來象形文字的字母連成了單詞,還讓一些單詞有了固定的含義。於是,人們開始用這種建築方式來勾畫場地,用石頭和空地組成專有名詞,而卡納克卡納克:埃及尼羅河東岸底比斯北半部遺址,屬於公元前3200年的格爾津時期。巨大的土石堆積就是這方麵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慢慢地,人們逐漸習慣用石頭來記載文字,於是,石刻便成了當時具有某種意義的書籍。傳說產生了象征符號,但它又在象征符號下消失,這就好比樹葉遮蓋了樹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生活中產生的符號也是越來越多,並且符號與符號又錯綜複雜的聯係在一起,產生了更多的符號。但是,早期的建築根本無法承載許多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又具有重要意義不能被忽略遺失的,因此它們急需一種具有更大容量的東西,把它們記載下來並發揚光大。就因為這樣,才推進了建築藝術向前發展,於是一個個字母先是拚湊成一個個單詞,後來又連成了一句話、一段話,甚至一片完整的文章。最後,這一時期的建築藝術化身成了一個千麵萬臂的巨人,把這種具有極其深邃象征意義的符號,以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永久記錄了下來。


    當卓有才幹的代達羅斯測量的時候,當卓有智慧的俄耳甫斯歌唱的時候,一根根柱子瞬間成了一個個字母,不僅如此,長廊也變成了音節,而方尖塔便順其自然地成了單詞,它們以一種幾何學的原理或規則排列了起來,真可謂是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直到它們完全符合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之後,於是,一座新的建築物便從此誕生了。比如,艾克林加的塔,埃及的拉姆雪昂,還有所羅門神廟,等等。


    隨著先有了名詞,之後便產生了動詞。其實,動詞的存在不僅僅表現在建築的內部,還體現在建築的外部造型上。就拿所羅門神廟來說,它並不隻是聖書的封麵,還是聖書的本身,它本身的每一部分都包含著神的語言。然而,這個動詞卻始終在變化,不僅從一個角落變化到另一個角落,還從一間祭室變化到另一間祭室,直到神廟的聖幕表現出它具體的形式。不過,這種形式依舊是建築物,那便是聖約櫃。聖約櫃便是這個動詞的表現形式,但是它的形象卻表現在聖約櫃的外部上,就跟裝著木乃伊的棺木上刻有人的形體一樣。


    建築之所以成為人類思想的代言人,絕不僅僅因為建築本身的建築風格,還因為它們選擇建造的地理位置,因為位置不同,內涵便不同。比如說,希臘人的廟是建在山峰上的,這樣會使得山峰更加的秀麗挺拔,而印度人則完全不同,他們以無上的毅力開山劈嶺,為的就是建造一排由花崗岩組成的地下怪塔,這種風格有著說不出的詭異。


    從以上的發展線索來看,在世界最初的六千年裏,從印度斯坦浮屠到科隆的大教堂,建築藝術可謂是人類社會中一冊擁有豐富內容的書籍。這一點是肯定的,建築不僅闡述著每一個曆史時期的時代思想,同時也記載著那個時期的發展曆程,並且還傳承著永恆的曆史名言。


    眾所周知,任何文明都始於王權,終於民主。統一思想之後,隨即而來的便是自由思想。當然,這種變化也在建築藝術中得到最完美的體現。不過,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利用水泥工藝去修建廟宇,表現神權,為的不僅僅是讓它成為祭奠的象征,或成為宣揚上帝的工具。因為誰也不敢保證,社會不會發展到這樣的一天,即自由思想成為了主流,而神權卻在逐漸沒落。真的到了那一天,估計神父、法典以及舊的社會製度都將會被統統覆滅。如果建築藝術不能完全的表現人類的新精神,那麽盡管它的每一篇都寫滿了字跡,但是這樣的書籍也是殘缺的、不完美的。不過,目前的情況還並非如此。


    我們現在以中世紀為例,這個時期離我們比較近,我們或許能夠看得更清楚。在中世紀早期時候,神權淩駕於一切事物之上,就連僧侶也是備受寵愛的,那個時候梵蒂岡不斷在廢墟中找尋昔日的輝煌,這些廢墟是舊羅馬遺留下來的。而基督教此時也不甘寂寞,它也妄想在古代文化的碎片中,重新建立起一個有著嚴格等級製度的神權世界。於是,在這種思想的驅動下,昔日希臘羅馬式的建築殘骸終於在一片狼藉中被挖掘了出來。這些充滿了神秘色彩的羅馬式建築,顯然可以稱得上是埃及和印度神權巔峰發展時期水泥工程的代表。這是絕對神權的象征,不但代表了羅馬教皇無上的榮光,不可摧毀的力量,更代表著統一。很顯然,這種羅曼式的暗淡灰沉的建築中,早已被深深地刻印下那個時期的主流思想。因此,這種風格的建築無時無刻都在傳達著尊嚴和權威,當人們站在它們麵前的時候,唯一的感覺就是戰栗和驚恐,很明顯,這個時期可謂到處是階級束縛,民眾也被死死釘在社會的最底層。但是,社會向前發展的腳步,最終給掙紮在社會最底層的民眾帶來了自由的精神,於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暴風雨席卷了整個世界,新事物也由此誕生。就這樣,隨著雅克團雅克團:1358年法國農民的起義運動。、布拉格運動布拉格運動:1440年法國貴族反對查理七世王權的鬥爭。、神聖聯盟神聖聯盟:法國天主教聯盟,在宗教戰爭中起到過至關重要的作用,在1576年之後,又成為反對亨利二世,爭奪王權的運動。等這些運動的相繼發生,統一破裂了,權威消失了,等級製度盡管沒有消失或破裂,但也有了不小的發展,而封建社會製度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代了神權製度。與此同時,民眾的地位更是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僧侶們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了。之後,隨著領主政權和公社製度的相繼誕生,社會結構也跟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建築藝術不僅也發生了變化,更有了新的時代主題,它與尖拱一道和十字軍一起凱旋迴歸了。於是,隨著羅馬帝國的解體,羅曼式藝術也一並走向了終結。從此,大教堂再也不是昌盛繁榮之地,象形文字也從教堂中進入了城堡塔樓,而且,在平民的思想意識中逐漸淡化的不隻是充滿教條、信奉的教堂建築,還有那些教堂文化。而建築藝術,也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拋棄神權製度的同時,也投進了封建社會的大懷抱。至此,神秘而詭奇的建築藝術也成了曆史。接下來,藝術家們開始按照自己的新思想去建築事物了,當然這種新思想隻屬於自由文明、平民百姓,而不再屬於羅馬文明、神職人員。不難想象,當一群鮮活的生命完全得到了釋放和展現,那麽他們產生的藝術效果也肯定是不同尋常的。在過去的六七個世紀中,羅曼式建築早已裹足不前,而新的文明勢必推進社會的發展。藝術,在這個時期正用一種毅然決然的腳步向前發展,民眾的才智也得到了充分地發揮,每一部書記載下來的文字,也是那麽的鮮活和富有生命力。老舊的羅曼象形文字也已經被廢除,我們頂多也隻能在一些散落的角落裏找到它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了。不難想象的是,剛剛獲得自由的人們是多麽欣喜若狂,多麽膽大妄為,甚至是對教堂,他們也是為所欲為:雕刻著男女修士不知廉恥的糾纏在一起的柱子雕飾,直到如今仍被保留在巴黎司法宮的壁爐大廳裏;就連諾亞傳說的曆險故事,也被雕刻成多種文字被安放在布爾日教堂的大走廊裏;還有一個修士,他長著馬耳朵,手拿著酒杯在群眾麵前胡鬧,這樣的一副圖案也被刻在波歇維爾修道院的洗臉台上。以上的種種現象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自由思想到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建築藝術也在繼古老羅曼式風格之後,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這種自由的思想,一經崛起便表現得毫無節製起來。當然,這種毫無節製不僅僅體現在一堵牆、一道門廊上,甚至是整整一座教堂都看不出究竟和宗教有什麽關係,更嚴重地甚至已經站在了宗教的對立麵。比如,十三世紀的居約姆,十五世紀的尼古拉·弗拉梅爾便在這一時期留下了他們的作品。而聖雅克教堂,更是一座從裏到外、從上到下都違背宗教意義的教堂。


    當時自由思想的體現大致是這個樣子,人們已經習慣將建築作為記錄新思想、新變化的載體。這種由建築物得以體現的建築思想,如果以書麵文字的方式被記錄下來的話,那絕對會遭到滅頂之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以建築物為表現形式的自由思想,便會親眼看到以書麵文字形式被記錄的思想的覆滅。因此,人們為了表達這種個性張揚的思想,便紛紛瞄準建築藝術。一時間,數量驚人的主教堂猶如蝗災一樣橫掃了整個歐洲,它們的發展規模龐大而集中,而整個歐洲就仿佛變成了被邪惡勢力瓜分殆盡的地方。很快,建築藝術就成了一切社會力量聚集的焦點。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以上帝建造教堂為由,建築藝術以空前恢弘的規模向前發展著。


    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乎所有的人都充當起了建築家的角色,就連詩人和畫家都不例外。那些曾經被擠壓在億萬群眾中有才華的人,他們以前報國無門,無人賞識,而現在也都投身到了建築藝術的行列,甚至連他們的《伊利亞特》也表現為主教堂的形式了。一時間,所有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成了建築藝術旗下的一個分支,都鐵了心的為建築藝術服務了。詩人、美術家也都搖身一變成了雕塑家、畫家和樂師。雕塑家的行為舉止為那些偉大的作品雕刻門麵;畫家為這些堪稱偉大的作品塗抹上五彩繽紛的顏色;而樂師卻為這些偉大的作品作曲填詞,奏響音樂。即使那些被稱為無稽之談的詩歌,都成了主教堂的點綴。總而言之,它們起到的作用,和希臘的宗教節目中上演的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以及所羅門神廟上談的《創世紀》一樣。


    因此,在古騰堡印刷技術發明之前,建築藝術可謂一直承擔著記載曆史的主要角色,是舉世公認的書寫形式。而這部質地堅硬的書籍,從東方開始,然後被古希臘和羅馬所繼承,最後在中世紀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此外,人民藝術這一社會化現象,不僅取代了刻印著種種等級製度的建築藝術,而在曆史上其他偉大的時代裏,還將和一切與人類智慧有關的運動聯係在一起。因此,在這裏我們也隻能用縱向順序的形式,來簡單敘述一下其演變的過程。在遠古時代的東方,原始時代的搖籃,繼印度建築之後,出現了腓尼基建築藝術,它是阿拉伯建築藝術的體態豐盈的母親;在古代,先有埃及建築藝術,而伊特魯利亞風格和庫克羅普斯建築,隻不過是其中的變種,然後才出現了希臘建築藝術,而添加迦太基式圓頂的羅馬風格,也不過是希臘風格的延續;在現代,繼羅曼建築藝術之後,才出現了哥特式建築。把這三個係列拆開來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這三位“大姐”——即印度建築藝術、埃及建築藝術和羅曼建築藝術,它們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象征著不同的事物,即神權政治、種族等級、統一和教條、神話和上帝。而腓尼基建築藝術、希臘建築藝術、哥特式建築藝術這三位小妹,無論它們的外形結構如何變化奇怪,但都同時表達著幾個文化意義,這就是自由、人民和人。


    無論是身為婆羅門婆羅門:古代印度的僧侶貴族。,祆教僧侶祆教僧侶:原是古代波斯專管祭祀活動的氏族,即古波斯祭司。從公元一世紀開始,這個詞便表示術士和占星家。還是教皇,在印度的、埃及的或羅曼式的建築中,我們所能感覺到的除了宗教的存在以外,便再沒有其他東西了。然而,在人民的建築中卻不是這個樣子,它們沒有那麽莊嚴,反而都是一些富麗堂皇的氣息。再來看看這些,腓尼基建築沒有一處不彌漫著神權的味道,希臘建築則透露出一股共和政體的氣息,而哥特式藝術則充滿了濃鬱的市民氣息。


    不可否認,神權時代的一切建築物都是僵化的,它們不但不允許變化,而且一經確定便如同規則般被照抄照搬,甚至為了遷就它的宗教教義,它都不惜去妄自曲解人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因此,許多本來非常合理的事物到了它那裏便成了不合理。神權時代唯一被認同的便是那些晦澀的天書,不但文字奇怪而且難以理解。不僅如此,隻要是置身於神權製度範圍內的事物,無論它們有多麽的荒誕不經,也決不允許被更改,因為它們一旦被確立便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不要去強求用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去改變它,因為一切改變注定都是徒勞無功的,不會得到絲毫的認同。在這種建築藝術中,教條以它那無上的權力主宰著一切,那種深深刻在石頭裏的僵硬和墨守成規,如同活的化石一樣。而另一種情況恰恰相反,那便是民眾藝術。它們不但富於變化,而且還在奇特、靈活、輕巧的工藝中表現出了無窮的活力。從很大程度上說,它們不但擺脫了宗教的束縛,而且還表現出了對藝術美的傾注,甚至還不厭其煩地改進了自己的雕塑或阿拉伯式的裝飾圖案,因為是代表著平凡的世俗生活,所以它們還摻進了很多人性化的東西。可以這麽說,這種建築是容易被人們接受並理解的。那麽,神權時代和封建時代的建築之間究竟存在哪些區別呢?那便是上帝與凡人、抽象與具體、僵化與鮮活、象形與藝術的區別。


    上麵說了很多,假如我們拋開種種細節以及那些無所謂的問題,我們便可輕易地並異常清晰地看出,建築藝術從誕生之日起,一直到十五世紀,都是人類記載文明的主要方式。可以肯定的是,那個時候沒有哪種思想不是通過這種方式表現的。隻要屬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曆史,不管是神權精神,還是人民精神,都被刻印在了石碑上或石頭藝術上。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就是一種思想一旦興起並繁榮起來,那麽前人就有了讓它流芳百世的欲望,就想讓它以一種更持久的方式永遠保存下來。無疑,建築就成了他們選擇的最好保留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很安全。試想一下,一把火或者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可以很輕易地摧毀記錄某種思想的語言文字,卻無法輕易地摧毀一塊石頭。恐怕隻有在大的社會變革到來時,這種建築作品才能被毀掉吧!盡管野蠻人曾經踐踏過古羅馬的大劇場,洪水也曾經淹沒過古埃及的金字塔,但這種情況絕不會時常發生。


    這種利用建築記載某種思想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十五世紀,才發生了改變。因為人們在建築藝術之外,又發明了另外一種更省力、更永久、更可靠的文字保存方式。它不像建築藝術那樣建造起來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它不僅簡單方便,又用料節省,並且保存起來更加的穩妥。這個時候,建築藝術非常知趣地讓出了主角的位置,而古騰堡的鉛字成為了一種更加受人歡迎的新技術。


    毫無疑問,書籍將要毀滅建築。


    可以說,印刷術的發明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它使人類的表達方式煥然一新,並且它使得原有的古老笨拙的記錄方式,發展成為另一種新型的、革新的記錄形式,毫無疑問,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曆史發展過程中,一件極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從亞當夏娃偷吃禁果以來,象征著智慧的那條蛇終於有了最後一次蛻變。


    思想從這個時候開始,也變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容易傳播了。因為有了印刷技術,它傳播起來更具有擴散性,並且流傳起來非但沒有形體,還不易捕捉,不易破壞。而在建築時代,思想的傳播是需要借助固定位置、固定形體的,而現在思想的傳播和保存卻可以毫不費力地占據各個角落,甚至是天空。


    這樣一來,它就比以往的保存方式長久多了,並且一改以前僵硬的風格,以靈活多變的方式使某種思想永世長存。可以這樣說,一個龐大固定的東西,不管它多麽的無堅不摧,但也有可能成為殘骸,而一個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且沒有固定形體的東西,想必無論如何都無法被毀滅。打個比方:如果洪水來了,高達千丈的大山也許會被波濤無情地淹沒,而翱翔在天空中的鳥兒卻能活下來,哪怕洪水上麵飄來一葉扁舟,鳥兒就能棲息在上麵,然後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來觀察洪水的起起落落。災難過後誕生的新世界,剛一蘇醒就會看見,曾被洪水淹沒的時代的思想翱翔在廣闊的天空。


    隻要人們能真正感受到這種新技術帶來的便捷,並且認識到在利用這種新技術便利的同時,他們在外出時便會扔掉沉重的包袱,並且不再為亂七八糟的瑣碎品傷腦筋,更會毫不猶豫地放棄原來那種依靠建築物為載體的思想表現形式。眾所周知,一旦跟建築藝術扯上關係,那就意味著隻有在很長時間之後,這種表現形式才能呈現在人們眼前,並且需要借助成千上萬噸石頭、金屬以及至少四五種其他門類的藝術。這樣會大大耗費人力資源。假如和“表現思想的載體是書”這樣一種形式做比較的話,毫無疑問,那種隻要很少物力、財力、人力的方式便有了絕對的優勢。而這種情況下,我相信任何一個聰明人、正常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既然印刷術如此簡單便捷,那麽原先笨重枯燥的建築當然就要被淘汰。確實,我們能真切地感覺到:建築潮流在逐漸沒落,且它的生命力也日漸枯竭,而時代的發展也使得人們離建築藝術越來越遠。然而,在十五世紀,這種新老更替的事情並沒有大麵積地出現,因為那時印刷術才剛剛誕生,力量還不夠強大,正從當時精力旺盛的建築藝術中,汲取所剩不多的能量。但是,到了十六世紀,情況就大不同了。因為建築藝術相比較印刷術而言,它的劣勢越來越明顯,它已經注定要被曆史所淘汰,就算到不了這種地步,充其量也隻能作為古典藝術的痕跡被保存下來。它從高盧的、歐洲的、土生土長的藝術,變成了希臘羅馬式的,真的與假的混淆在一起,並且古今不分。這種頹敗以一種叫做“文藝複興”的形式呈現出來。不過,這種頹敗卻稱得上堂而皇之、極為壯美。因為建築藝術中的最後一抹餘暉——古老的哥特式建築,有時仍然會照射著拉丁式拱廊和戈林斯式柱廊戈林斯式柱廊:拉丁圓拱係羅馬風格,戈林斯式柱係希臘風格,雨果認為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是混雜的堆砌。。


    這可謂是一副絕美的夕陽西下殘留餘照的畫卷。


    不僅如此,此時的建築藝術獨霸世界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也不能統領整個藝術界了,也不再擁有主宰整個藝術領域的實力,更不能再對其他藝術發號施令了。而其他藝術形式,卻因時而變,紛紛又都選擇了自己的發展道路,藝術與藝術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明顯。雕刻成了雕刻藝術,而繪畫也成了繪畫藝術,就連音樂也脫離了教堂走向了獨立。這就好比一個原本龐大的帝國,在國王統治時期,凝聚力十足;一旦國王行將就木,各個勢力便會分崩離析,各自徜徉而去。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各種藝術形式都有了各自獨立的發展空間。於是乎,十六世紀便產生了無數的優秀藝術家,比如,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藝術獲得解放的同時,思想也獲得了史無前例的解放。比如,中世紀操控一切的宗教,現在已經被自己的異端首先搞得四分五裂。於是,到了十六世紀,宗教便再也統治不起來了。在印刷術誕生之前,宗教的分裂隻不過是一種內在的變革,而印刷術誕生之後,卻導致了宗教界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徹徹底底的革命。原因就是這種新型的傳播方式會大大加強各種學說的力量。不管承認與否,印刷術都是馬丁·路德的啟示燈,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那時候,哥特式建築那一抹最後的餘暉也已經徹底消失,建築藝術至此也完全成為一種迴憶,它那昔日的輝煌也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威勢走向沒落,這一切都是因為印刷出來的書籍已經完全取代了原有的建築。至此,建築藝術消殞殆盡,變得毫無價值,一文不名。人們和其他藝術一起拋棄了它,對它沒有絲毫留戀。最後,建築藝術變成孤家寡人,它毫無選擇,隻能求助於工匠。於是,石匠成了雕刻家的繼承人,而彩色玻璃的位置最後也被白色玻璃無情地占據。於是,建築藝術更加沒落了,不僅沒有了鮮豔的色彩,就連最後一絲生機都即將消失。很顯然,這種枯竭的生命體活下來的希望幾乎為零。盡管它一息尚存,卻過著乞丐一樣的生活。十六世紀的米開朗琪羅也許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一發善心就把萬神廟堆砌在了巴特農神廟上,建造了羅馬的聖彼得教堂。就是這個偉大的作品,為曆史悠久的建築藝術畫上了最後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在米開朗琪羅之後,建築藝術再也沒有了像上次那樣的好運氣,再也沒有得到過任何人或任何藝術象征的垂青,於是,它又開始了那苟延殘喘的生活。但是,它不能老是靜止不動,總要起來活動活動。於是,照搬聖彼得教堂成了它唯一能做的事情。這不僅是一個無奈的選擇,更是一個可憐的選擇。也正因為這樣,聖彼得教堂便有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時代的翻版,比如,十七世紀的慈惠穀教堂、十八世紀的聖熱納維埃夫教堂、倫敦的聖彼得教堂、彼得堡的聖彼得教堂,就算是在巴黎,像這種類型的教堂就有好幾座。毋庸置疑,這些翻版更像是一種偉大藝術行將就木之際,出現的迴光返照和留下的遺囑。


    其實,就算我們不去如此細致地解開建築藝術衰落的曆史,但就憑十六到十八世紀的建築風貌,我們也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它衰落的真實。從弗朗索瓦二世開始,建築物就已經基本上沒有造型可言,簡直可以稱得上隻是單調枯燥的幾何圖案,更加談不上美感了。可以這樣說,美麗的藝術繪畫被冰冷且毫無美感的幾何線條取代,使得建築物再也稱不上是建築物了,頂多算是一個多麵體的立體圖形。當然,建築物也在竭盡全力改變這種情況,企圖去遮蓋這明顯的缺點。於是,羅馬式建築風格和希臘式建築風格被簡單粗暴並且混亂的糅和在了一起。比如,亨利四世時代的石砌邊角的房屋、王宮廣場、儲君廣場,路易十三時代的教堂,路易十四時代的宮殿,路易十五時代的建築都是這種混亂風格的建築代表。這類建築幾乎完全沒有美感,個個都是麵目全非、僵硬死板和令人生厭。就這樣,從弗朗索瓦二世到路易十五,建築藝術就是在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中逐漸走向了末路,而在悲慘的臨終時還時不時地發出幾聲呻吟。


    與建築藝術就這樣悲慘地死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刷術在這一時期卻爆發了無盡的生機,它精力充沛,蓄勢待發,昂頭挺胸地向前邁著步伐。很顯然,人們已經逐漸習慣於用書籍文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從十六世紀便和建築藝術頑強作鬥爭的印刷術,至此才算取得了全麵的勝利。其實,十七世紀的印刷術就已經很有實力了,它不但派頭十足,而且已經可以高居榜首了。此時的它也正因為自己給社會帶來的巨大進步,而沾沾自喜。在路易十四的宮廷裏長期得到重用的印刷術,到了十八世紀便拿起了寶劍,以伏爾泰為利器,盡頭十足地去征服歐洲去了。在這個革舊迎新的時代裏,印刷術以無比的威勢戰勝了建築藝術,並摧毀了原有的一切思想表達方式。到了十九世紀,估計它便要開始大刀闊斧地去開創一切了。


    但是,現在有個問題我們要搞清楚。印刷術和建築藝術這二者之間,到底哪一個真正表現了三個世紀以來人們的思想呢?究竟是哪種藝術形式表現了人們的思想呢?是哪種藝術最終在人類的生活中占據了主要的地位?究竟是印刷術還是建築藝術呢?


    答案當然是印刷術。因為印刷術之所以能取代建築藝術,憑借的便是其不可否認且無法比擬的優勢。建築藝術固然很精美,但其耗資巨大,試想一下,任何一座教堂恐怕都要耗資千萬,如果以這種成本來計算的話,那麽可以寫成多少有關建築藝術的書籍啊。而單單為了表現某種思想,幾個世紀以來的建築物成千上萬,數不勝數。格拉倍·拉居爾孚斯說過這樣一句特別形象的名言:為了穿上一身白色教堂製作的衣服,整個世界的地麵恐怕都會搖晃顫抖。


    而印刷術則不是這樣,它不僅印刷起來非常快捷,而成本也很低,流傳起來還更為方便。對於它來說,整個世界的任何一種思想,它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將它們傳播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當然,這並不是說完全否定了建築藝術的存在,建築藝術作為美的一種表現形式,自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可以這麽說,這兩種表現形式,既存有矛盾,也是共存的。就好比在建築藝術的統治下,印刷術照樣存在,比如《伊利亞特》《羅曼斯羅》《摩訶婆羅多》和《尼貝龍根之歌》,等等。而在印刷術繁盛時期,照樣也不能阻擋真正優秀的建築藝術大顯身手,比如十三世紀的但丁。也可以這麽說,任何形式的藝術都不能獨占這個市場。很顯然,建築藝術不會再是最重要的藝術了,同時它再也無權支配其他藝術。從此以後,偉大的思想、偉大的作品、偉大的人類創作,都不再通過建築藝術,而是通過印刷術表現出來。


    所以,盡管建築藝術很有可能再度興盛起來,但它決不會再獨領風騷,而是會順從於文學的力量,就像當年文學順從它那樣。隨著時代的變化,這兩種藝術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地位。當然,在建築藝術稱霸天下的時候,盡管說真正優秀的詩篇很少存在,但數量委實也不少。比如,傳說中的聖人田比毗耶娑,她的著作不但多而且風格各不相同;東方埃及的詩,寧靜而莊嚴;古希臘的詩,優美而肅穆;基督教歐洲的詩,既有天主的威嚴,又有民眾的率真。《聖經》就像是金字塔,《伊利亞特》就像是巴特農神廟,荷馬就像費迪亞,但丁是十三世紀最後一座羅曼式教堂,莎士比亞是十六世紀最後一座哥特式教堂。


    以上我們所說的也許並不完整,但總結起來,人類的書籍隻有兩種,一種是建築藝術,另外一種便是書麵藝術,前者的材料是沙石,而後者的材料是紙張。也許,當我們靜靜地觀看這兩種藝術時,我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花崗岩的壯麗,迴憶那些柱廊、塔門、方尖碑以及人類用智慧建造起來的實體建築。但同時,也不能輕視那些以各種思想、藝術為主要內容的著作,畢竟從時代發展的趨勢來看,印刷術更為實際有效。


    不過,用印刷術印刷出來的“建築”是無法用數字來表現的,因為自古騰堡印刷術誕生以來,不計其數的書籍紛紛麵世,內容不僅包括任何一個分支,還覆蓋了全世界。通過人們不懈地努力,一部部匯集精華的書籍才得以展現在世人麵前。如果這些個體的“建築”被堆積在一起,那就是一座巨大無比的建築實體,裏麵充滿了豐富的文化知識。這簡直就是一個用智慧築造而成的巨大蟻穴,又好比一個資源無盡的蜂巢。這個龐大的建築一層一層,一間一間,它內部的通道就好像一張四通八達的網,層層相接,間間相連。不僅如此,偉大的印刷術時刻不停地運轉著它的機器,夜以繼日地不斷生產,以從社會中吸取的智慧原料為物質基礎,不斷地印出新的作品。社會中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極為普通的凡夫俗子,都會成為這一龐大運動中的工作者,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為它提供養料。每一位作家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作品,但將這些作品集合在一起,就會成為一種更大的貢獻,比如十八世紀的《百科全書》,大革命時期的《指南報》,等等。這是一座永遠都不會停工的建築體,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會無止境地發展壯大。這是一項全民運動,全部人類都會為它添磚加瓦,而這也恰恰成為了保障智慧免於洪水的侵襲,免遭野蠻文明摧殘的屏障。可以說,這是人類建造的第二座巴別塔,一座永恆的巴別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巴黎聖母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果(Hugo,V.)著;南宮雨 編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果(Hugo,V.)著;南宮雨 編譯並收藏巴黎聖母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