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遠和近》可以有多種解讀,這是朦朧詩的特點之一。


    林子軒選擇這首詩,一來是符合眼下的情景,可以理解為寫的是淩淑華為他作畫的場景。


    另一個意思是表明他和淩淑華的距離感,兩人並不熟悉。


    我和你麵麵相對的時候感覺很遙遠,這是指心的遙遠,而看到雲朵的時候感覺很親近。


    當然,也可以解釋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戒備以及對和諧、融洽的理想人際關係的追求。


    或者表達了人類的孤獨和對自然的向往。


    每個人根據自身的閱曆都會有各自的解讀,這正是詩歌的魅力所在。


    淩淑華作為燕京大學的才女,文學造詣不低,看得出林子軒對她的疏離,知道自己的小聰明或許引起了對方的反感。


    不過她出身名門,驕傲慣了,在北平文壇受人追捧,否則也不會和林徽茵爭一時之氣。


    從她的角度理解,林子軒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她的不滿。


    而且,詩作太短,和林子軒送給林徽茵的那首《再見康橋》根本無法相比,她便不太高興,隻是沒有發作而已。


    其他人圍攏過來,看了後覺得太過簡單,可隨後一品味,又覺得隱含深意。


    這是西方象征主義詩歌的典型特征。


    朦朧詩采用象征主義的藝術手法,以意象作為詩歌的主要語言,通過摘取意象,並以詩人獨特的思想感情邏輯對詩歌意象進行編輯,形成詩的語言形象、精致的特點。


    或者說這是中國的象征主義詩歌。


    林子軒以前寫過不少類似的詩歌,比如《一代人》,《斷章》。《有的人》等等。


    這些詩歌和民國時代的詩歌略有不同,這是較為成熟的詩歌形式,而徐至摩的新月社還在新詩的格律上做著嚐試和努力。


    在座的都是在國外留學的精英。懂得文學,對這首詩都有自己的看法。


    等到他們各自說出來。卻發現很多觀點不盡相同,有人從愛情上解釋,有人從人生的角度闡述,還有從人和自然的視角,甚至是從空間宇宙的相對距離來解說。


    遠和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客觀和主觀之分。


    客觀是指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主觀則是指心靈之間的距離。


    淩淑華聽了眾人的分析,覺得自己似乎小看了這首詩歌。原來是一首蘊含哲理的詩作,需要慢慢的品味。


    她有點對號入座,庸人自擾了。


    眾人品了一會詩作,又談論起其他事情來。


    在北平,每日都會發生無數的事情,除了政治上段祺睿和孫仲山之爭,文壇更為熱鬧。


    等到隻剩下林子軒和徐至摩的時候,徐至摩告訴林子軒他要到歐洲旅遊了。


    因為泰戈爾正在歐洲講學,給他寫了信來,邀他前去。


    這其實隻是借口。實際情況是他和陸小蔓之間的戀情被王庚知道了,他怕王庚找他麻煩,便到歐洲避避風頭。


    徐至摩和王庚都是梁啟朝的弟子。在北平都是出名的人物,平時也有往來,這場三角鬧劇已經在小圈子裏傳開。


    王庚自然要阻止徐至摩和陸小蔓交往。


    林子軒對徐至摩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當初,徐至摩追求林徽茵的時候那是死去活來,恨不得掏出心來,表明心跡。


    然而,林徽茵剛出國,一扭頭他就和淩淑華交往甚密,成為知己。這還沒過兩個月,又和陸小蔓陷入熱戀之中。


    這就是才子的人生啊!


    他在鄙視徐至摩。殊不知也有人在鄙視他。


    第二日,有關林子軒贈詩給淩淑華的事情就上了報紙。還有那首《遠和近》。


    這些文人沒事就傳播這種所謂的文壇趣事,什麽才子佳人之類的話題最受歡迎,在這時的文壇算是時尚。


    其實,在後世這種八卦消息傳播的更快。


    陸小蔓自然看到了報紙,也看到了那首《遠和近》,她便想起以前林子軒送給她的那首叫做《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的詩作。


    從表達的意思上看,兩首詩歌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寫的是愛情,描寫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遠和近》也可以理解為愛情,隻是更加富有哲理。


    你究竟給多少女孩子寫過詩?


    陸小蔓自嘲的笑了笑。


    她知道林子軒給林徽茵寫過詩歌,給馮程程寫過詩歌,現在又給淩淑華寫詩,其他不知道的還有多少呢,這就是詩人和才子。


    徐至摩同樣給她寫了很多熱情似火的詩歌,正是這些詩歌打動了她的心。


    因為她和徐至摩的戀情曝光,和王庚的關係極為僵硬。


    徐至摩要跑到歐洲躲避,暫時離開北平這個圈子,王庚也要調到哈爾濱當警察局局長,要求陸小蔓同行,換個環境,從而斷絕和徐至摩的關係。


    陸小蔓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她不由得想起當初和林子軒的那段往事。


    那時候她還是對感情懵懂的十八歲少女,任憑家裏的安排,不懂的反抗,雖然對林子軒有好感,卻沒有去爭取。


    或者說知道爭取也不會有結果,便幹脆放棄了。


    然而,經過三年多的婚姻生活,她更為成熟了,這時候她遇到了徐至摩,一個同樣有才氣的男子,她不想就此放手。


    對她來說,林子軒是朦朧的初戀,隻留下一個美好的迴憶。


    徐至摩則是她最終的選擇,這一次,她要爭取自己的幸福。


    陸小蔓把和林子軒以前來往的信件整理出來,放到一個包裹裏,差人送到了北京飯店,交給林子軒,算是對過去的一次告別。


    並附上一句戲言:以後不要給其他女孩子寫詩了。


    非常巧合的是,林子軒收到北京飯店服務員送到房間裏的包裹時,宋家三小姐正好前來看他,那時他剛剛拆開包裹。


    那張留言的卡片就這樣被宋家三小姐看到,讓林子軒陷入危機之中。


    女人都有好奇心,宋家三小姐以向馮程程告狀作為威脅,林子軒則是死不承認。


    他在後世看過無數部劇情類似的電視劇,一旦承認了,後麵會展開很多對他不利的劇情。


    但他最終還是抵不過宋家三小姐的嚴刑逼供,隻好大略的說了幾年前的那段往事,畢竟什麽都沒有發生,說出來也沒有什麽,反而覺得輕鬆。


    正如這些被歸還的信件,對於他和陸小蔓來說,都是一種釋然和解脫。(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