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虹口區,內山書店。


    因為大連和旅順的問題,中國和日本的外交關係惡化,在民間發起的對日“經濟絕交”的倡議下,導致虹口區的日本人聚集地非常蕭條。


    連帶著內山書店的生意也陷入困境,從三月份到七月份,幾乎沒什麽收入。


    內山書店售賣日文書籍,主要的客人是從日本留學迴到中國的留學生,其次才是日本人。


    在公共租界,外國人不到四萬,而華人有八十多萬,內山書店要依靠華人才能撐得下去。


    但現在的情況是,幾乎沒有中國人來書店買書。


    就算有也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別人看到,似乎和日本人粘上就要倒黴一樣。


    內山丸造知道還是有中國商人暗中和日本人做生意,如果中國人真的那麽齊心,日本人在上海根本生活不下去。


    來到上海的日本人以商人居多,他們來中國是為了賺錢,眼下雖然條件艱苦,但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人就會迴到原來的樣子。


    正在他感慨世道艱難的時候,有兩位客人走了進來,一位日本女人帶著小孩子。


    雙方鞠躬問候,談了談眼下的處境,感歎一番。


    日本人在公共租界沒有問題,他們有自己的巡捕,能夠保證虹口區的安全。


    截止1923年7月,公共租界有警務人員3056人,其中警官9人,西方人252人、日本人41人、華人1652人。


    兩人閑聊了一會,女人才想起孩子,迴頭去找,卻發現自己的孩子正抱著一本書在津津有味的看著。


    她走過去近看,發現這是一本圖畫書,畫的是一位小和尚。


    “這本書小孩子很喜歡看,講的是一休大師幼年時的故事。”內山丸造在一旁介紹道。


    看到這本書,他不由得想起半個月前的事情。


    正當他為了書店的生意不好而發愁的時候,有位中國人找到他,請他代售書籍。


    內山丸造頗為好奇,他看了看對方拿來的書籍,一本小說,一本漫畫,都是日文書籍。


    可奇怪的是書籍的出版社不是日本出版社,而是上海法租界的一家中國人創辦的出版社。


    內山丸造沒有懷疑這兩本書有問題,隻要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書籍都是經過租界當局審查過的,否則不準出版。


    這可不是租界剛建立的時候,那時候在西方“新聞自由”原則的影響下,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對出版物管理較為鬆懈。


    但在“蘇報案”等事件發生後,兩租界當局都加強了對界內出版機構和出版物的管理。


    這裏所說的“蘇報案”是指發生在1903年的事情。


    當時因為《蘇報》刊載了許多激烈宣傳革命的文章,包括鄒榮的《革命軍》和章泰炎的《駁康由為論革命書》,引起清政府的極大不滿,便聯合租界當局,實施了秘密抓捕。


    1903年7月7日,《蘇報》被封,逮捕了章泰炎,鄒榮激於義憤,自動投案。


    1904年5月,章泰炎、鄒榮分別被租界法庭判處監禁3年和2年徒刑,並禁止中國人在租界內辦報紙宣傳革命和出版革命書籍。


    不過相對於北洋政府對報紙和書籍的審查製度,租界當局還是較為寬鬆的。


    這也是為什麽上海的報紙和出版社都集中在租界內的原因,隻要不觸犯租界當局的利益,“新聞自由”的原則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所以,在租界內的報紙可以大罵北洋政府,可以抨擊時政。


    相比較而言,林子軒出版兩本日文書籍就不算什麽大事了,他沒有直接和內山丸造接觸,而是派萬象書局下麵的人出麵。


    內山丸造翻了翻圖書的內容,一本是講述日本古代一位高僧的漫畫書籍。


    一休禪師在日本相當出名,他於1394年1月1日生於京都。


    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他的身世,他是日本天皇的私生子。


    一休的父親是後小鬆天皇,母親出自世家藤原氏,世間相傳其母為藤原照子。


    照子出仕天皇,為天皇所寵愛,但她卻日日懷著小劍,圖謀刺殺天皇,被發覺後,照子乃逃出宮廷,潛往嵯峨野,於元旦生下了一休宗純。


    內山丸造很熟悉這段日本野史,不過他發現這本《聰明的一休》完全顛覆了他對於一休禪師的看法。


    這本漫畫通過一休幼年時期的故事講述人生的道理,寓教於樂,很有趣味性。


    他覺得這種圖畫書一定能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至於另外一本叫做《雪國》的小說,他並不看好。


    內山丸造沒有受過大學教育,少年時就開始出來做工,對這種文藝性的書籍興趣不大,但反正他隻是代售而已,賣不出去也不損失什麽。


    就這樣,這兩本書籍放在了內山書店裏。


    日本女人看到孩子喜歡這本《聰明的一休》,就買了下來。


    “這裏還有一本小說,寫的很好。”內山丸造趁機推銷起《雪國》,保證道,“兩本一起買,可以半價。”


    果然,女人無法拒絕打折的東西,那位日本女人買下了《雪國》。


    迴到家裏,孩子繼續看漫畫,女人無所事事,便拿起小說看了起來。


    這一看就停不下來,這種唯美而哀傷的文藝小說對女人來說就是大殺器。


    《雪國》的故事很簡單,寫的是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


    然而,正是在這種簡單的故事中,作者對這三位主人公的心理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對雪國的環境不厭其煩的描述。


    在這些景物描寫中,浸透著主人公的主觀情緒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正是這通篇的哀愁讓整個故事與眾不同,讓讀者受到感染,並深深的沉浸其中。


    《雪國》的篇幅不長,日本女人看的很慢,當她看完之後,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心裏堵得慌,想要流淚,卻又流不出。


    就是那種哀傷,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喊,不是心如刀絞的苦痛,而是覺得心裏空蕩蕩的,完全沒有著落。


    她甚至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往昔徒然空消逝。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她才從這種情緒中恢複過來,想要放下小說,卻又有些放不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