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2月8日,《申報》第四版刊登《京漢路工潮益烈》專電:東方通訊社六日漢口電雲、京漢鐵路之同盟罷工工人組織決死隊、因破壞劉家廟附近之軌道數十條、遂與武裝之軍起衝突。


    在這場衝突中工人被打死30多人,傷了200多人,中外震驚。


    上海的報業紛紛報道此事,譴責北洋政府的暴行,尤其以租界內的報紙最為活躍。


    對比先前有關孫悟空的討論,不由得讓人唏噓。


    此時的林子軒並不在上海,,而是迴到了老家祭祖,作為家族的長房長孫,結婚之後迴老家祭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林家的老宅位於無錫西城的林家灣,這裏是林氏宗族的聚居地。


    這是林子軒第一次迴到老宅,林家所有的家人基本上都從全國各地迴來了,幾十口人聚在一起,頗為興旺。


    林家的崛起是從林子軒的爺爺這一代開始的。


    林家的祖上也曾出過大官,在明朝時顯赫一時,林家的祖先在明代正統初年從金陵遷來無錫,從此落地生根。


    太平天國戰亂,李秀成攻打南京時曾取道無錫,導致林家遭遇兵災戰禍,就此家道中落。


    林子軒的爺爺林熙泰少年時進入鐵匠鋪當學徒,成年後在外給人當賬房先生、當師爺,勉強養家糊口。


    當時上海正式開埠,中外貿易的中心逐漸從廣州移到上海。


    外國商品和外資紛紛通進長江門戶,開設行棧、設立碼頭、劃定租界、開辦銀行。


    上海從一個不起眼的海邊縣城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和其他無錫人一樣,林熙泰抱著一腔熱情前往上海淘金,先是在別人的錢莊中做工學習,後來開辦了自己的錢莊,這是林家崛起的第一桶金。


    有了資金,林熙泰在上海經營蠶行,迴到老家無錫創辦了一家小麵粉廠。


    這是林家的兩大支柱產業。


    小小的蠶行經過多年經營後變成了*印染廠,旗下有四家紗廠,兩家染廠,成為上海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有紡織大王的美譽。


    而興茂麵粉廠已經在上海、無錫、漢口等地開設了十二家分廠。


    此外,林家還涉足金融和建築行業。


    不僅在全國各地開設錢莊,還在上海創辦了林氏商業銀行,在無錫和常州建造了幾十座橋梁,在無錫郊區還有一座龐大的園林,稱為林園。


    林熙泰有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


    大兒子林伯清繼承了紡織行業,二兒子林伯明繼承了麵粉廠,三兒子林伯仁從政,在天津政府裏任公職。


    五個女兒基本上都嫁入了豪門,有三個在蘇州和無錫,另外兩人在上海。


    這就是林子軒記憶中的家族譜係,如今林家的第三代男丁有六人,他是長房長孫,自然備受關注,其他外甥之類的還有不少。


    在無錫郊外的林園內,幾十口人熙熙攘攘,非常熱鬧。


    林子軒不怎麽習慣這種生活,但交際應酬總是免不了的,於是便帶著馮程程四處走動。


    “祥榮,你這兩年名氣可是大的很,三叔在天津衛都聽得耳朵起繭子了。”林伯仁笑著說道,“什麽時候來天津一趟,不少人都向我打聽你呢,你來了,三叔也有麵子。”


    “一定,有時間一定到天津看三叔,我還沒到北方去過呢。”林子軒賠笑道。


    “程程是在北平上的學,對北方熟悉,讓她帶著你,不會迷了路。”林伯仁打趣道。


    林伯仁久在官場,為人較為圓滑,林子軒名氣大,他在官場也能用得上,有這麽個侄子,倒是省了他不少的工夫,自然刻意籠絡。


    林家第三代是“祥”字輩,林子軒的名字叫做林祥榮,字子軒。


    兩人聊了一些天津和北平的時局,林子軒便告辭了。


    林伯仁望著林子軒的背影,心中頗為不解。


    他當初在上海上學的時候就住在林公館,可以說是看著林子軒長大的,從來沒發現林子軒對文學感興趣。


    沒想到這個侄子留學迴來之後竟然成了大文學家,天津的一些學者對林子軒頗為推崇。


    要不要把自己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也送到國外留學呢?


    因為林子軒的名聲,在家族中可謂是出盡風頭,處處受人誇讚,搞得他都不好意思。


    特別是林家其他的孩子,女孩子還好,對這位堂哥或者表哥崇拜不已。


    但男孩子就一臉怨念了,因為總是拿他們和林子軒相比。


    按照後世的說法,林子軒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他的幾個姑姑就喜歡拿林子軒取得的成績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什麽你能有你表哥一半的成就我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這幾位堂弟或者表弟對林子軒不怎麽感冒。


    林子軒沒發現這些人中有什麽特別出眾的,或許是他們還在上學的緣故。


    不過他能看出有幾個平常的作風比較張揚跋扈,和上海那些流連煙花之地的洋場闊少差不多,在家族聚會的時候會收斂一些,平日裏還不知道怎麽揮霍無度呢。


    所謂富不過三代,林家經過將近百年的發展,到了一個關口。


    如果能出現幾個強有力的人物掌舵,那林家可能會成為世家大族,否則就會和其他家族一樣衰敗下去。


    看看如今上海灘的頂級家族盛家就知道,自從盛宣淮死後,盛家已經有了衰落的跡象。


    他把自己的擔心和父親林伯清提了一下,林家是他的根基所在,他不希望這個家族倒台。


    “不是還有你麽?”林伯清淡淡的說道。


    林伯清對這個兒子比較滿意。


    雖然他不知道林子軒弄的電影公司到底有沒有前途,不過從目前來看還不錯,對於他們這些老一輩的商人來說,實業才是根本。


    如果林家第三代中需要一個掌舵人,那就是林子軒了。


    隻是他心中略微有些擔心,自從林子軒從美國迴來後,對於家族的產業不怎麽關心,隻做自己的事情,似乎有意和家族疏離。


    林伯清看人的眼光很準,他覺得這個兒子還是那個人,但又覺得似乎有什麽不同。


    看來美利堅的生活對他影響很大,早知道就不讓他去留學了。


    可是迴頭想想,要是不讓他留學,或許就不會有這麽大的成就,真是說不清楚。


    林伯清搖了搖頭,把這個念頭拋到腦後,明天就要祭祖了,還有不少事情需要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