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多來,林子軒掙了不少錢。


    在上海,他寫小說拿名家的稿酬,出唱片同樣收入不菲,明月歌舞團在全國巡迴演出,大賺特賺,拍電影更是獲利豐厚。


    即便萬象書局也沒有虧本,主要是前期打開全國各地的市場需要大量的資金。


    就在前兩天,美國的彼得遜律師發電報給他,派拉蒙電影公司以五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了《亂世佳人》的電影改編權。


    這樣看起來,他穿越過來後算是人生的贏家了。


    但算算花費吧。


    光是一台有聲電影機就需要16000美元,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代購的德國有聲電影機更貴,是18000美元,林子軒極為懷疑百代公司從中牟利。


    還有兩台攝像機,這是拍攝默片用的,共5000美元,加上其他輔助攝像器材,超過10000美元,在拍攝的時候需要膠片,又是一大筆錢。


    林子軒知道即便有聲電影興起了,默片還要存在一段時間,所以他沒打算放棄默片市場。


    這還不算完,他建立了明星演戲學校,招收了不少貧苦人家的年輕男女。


    一家正規的電影公司不能沒有自己的攝影棚和製片廠,這才是電影公司投入的大頭,至少需要10000銀元。


    這都是林子軒自己能夠負擔起的資金。


    至於經營戲院和組建戲院聯盟,他就無能為力了,必須動用銀行的資金。


    林氏商業銀行剛剛成立一年的時間,主要股金來自林家和馮敬堯,以及和林家交好的商業世家,包括蘇州和無錫的大商家。


    這隻是一家小型的私營商業銀行,在上海這種銀行有數十家之多,和寧波幫的中國通商銀行沒辦法相比。


    林子軒想要動用銀行的大筆資金投入到戲院建設中來,需要經過股東的許可。


    他相信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隻是投入多少資金會有爭議,最起碼不能影響到銀行的正常運轉,如果有股東急需提取資金,銀行不能說沒有錢。


    還有個辦法可以快速的聚攏資金,那就是對外招募股份。


    無論是明月歌舞團還是明星電影公司,都是盈利的企業,隻要他願意放出去一部分股份,肯定有資本爭著要進來。


    這和後世公司上市是一個道理,不過在這個年代大多以私募為主。


    如此拉到的資金都是相熟的商人或者一個圈子裏的朋友,這些人出錢是為了投資,而不是為了再次出售,這樣就能保持公司股權的穩定性。


    林子軒對此有些猶豫。


    說實話,他不喜歡有人指手畫腳,不過他來自後世,知道公司想要做大做強,融資是公司發展的必經之路。


    隻有規模擴大了,才能占有領先地位。


    他打算先走銀行,如果還需要資金,那就在蘇州的商圈裏選擇一些誌同道合的商人。


    所以說,林子軒很需要資金。


    他目前寫著《笑傲江湖》,以及馬上要寫的《天龍八部》,閑暇時寫寫小品文,這已經不是他掙錢的主要方式了。


    他把從美國帶迴來的書籍交給平禁亞,萬象書局以後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譯出版這些書籍,這種方式雖然來錢不快,但勝在細水長流。


    其中以英語詞典最為麻煩。


    其他書籍翻譯的時候隻要大概意思準確,不影響閱讀就可以了,但英語詞典可是要給學生用的,不能有絲毫馬虎。


    林子軒雖然想要賺錢,但這點職業道德還是有的。


    在中國,世界上第一本英漢漢英對照的字典在1815年問世,作者是個叫做馬禮遜的英國傳教士,《華英詞典》主要是為了幫助西方人學習漢語、了解中國,也為了傳教。


    第一本中國人編纂的漢英字典是1908年由喬宜齋在日本東京出版的《漢英新字典》。


    191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漢英辭典》,采取按漢字筆畫多少編排的原則,打破了西方人編漢英詞典時慣常采用的西文切音排序傳統。


    林子軒還想按照後世的英文教材編撰一本適合中國學生的英文讀物。


    一方麵如果真的能在全國的學校裏推廣開來,就能賺到不少錢,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學生的英語教學著想。


    在民國時期,學校很看重英語教育。


    當然,林子軒腦海裏有不少後世的英語詞典,什麽《星火英語四級詞典》,英語四級考試題目,應試法寶等等。


    之所以他腦海裏沒有英語六級的相關內容,是因為他對過英語六級壓根沒抱有希望。


    隻是這些所謂的詞典都是為了考試而編寫的,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背景,這個年代似乎不提倡應試教育。


    為了不誤人子弟,林子軒還是放棄了自己親自動手的打算。


    林子軒有不少翻譯家朋友,包括周瘦絹、周作仁等,不過這些人都比較忙,沒有時間定下心來編撰英漢詞典。


    幾經周轉,在交遊廣闊的胡拾介紹下,林子軒和一個美國女人搭上了關係。


    這個女人叫做賽珍珠,此時正在南京金陵大學外語係教書。


    賽珍珠於1892年6月26日出生在弗吉尼亞州西部,4個月後,隨傳教士父母來到中國,她童年的大部分時光都在鎮江度過。


    她首先學會了漢語和習慣了中國風俗,然後她母親才教她英語。


    1900年因中國北方發生義和團運動,賽珍珠首次迴到美國故鄉。


    1902年重返中國鎮江,1917年5月13日,她與美國青年農學家約翰布克結婚,婚後遷居安徽宿州。


    1921年下半年,賽珍珠隨丈夫布克來到南京,受聘於美國教會所辦的金陵大學。


    賽珍珠熟悉中文和英文,又在大學教授英文,因為剛出生的女兒患有先天性疾病,需要錢來治病,她時常寫些稿子或者翻譯來補貼家用。


    林子軒提議她編寫英文教材和英漢詞典,給予了極高的薪酬,賽珍珠答應下來。


    之後,兩人便時常書信往來,討論相關事宜。


    林子軒覺得自己賺了。


    他來自後世,自然知道這位叫做賽珍珠的女人後來以中國為背景寫了不少小說,其中的《大地》一書讓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1931年《大地》甫一出版,隨即在美國引起了轟動。


    《大地》在當年便賣出了180萬冊,連續22個月榮登美國暢銷書榜首,並於次年一舉贏得普利策獎。


    這本書描寫了中國的農民,雖然還不夠深刻,但讓美國人認識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