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之後。


    一開始從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內的傳送門出現的怪獸出現的間隔時間是有規律的。


    剛開始大概是二十四周一次,之後是十二周,到現在的六周。


    在這個月內,已經有一隻三級怪獸襲擊了悉尼海岸線,被第五代機甲尤裏卡突襲者輕鬆解決。


    預計在一個多月之後,登陸的怪獸將會襲擊中國南海岸,到時候就需要赤紅風暴前往攔截了。


    而他們規律性出現的原因是否與先驅者開通的傳送門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同時,破碎蒼穹這段時間內一名科研人員研製出第一,二代核反應堆的消息引起了人類社會的振奮。


    因為這種能源不僅僅是蘊含能量龐大,還是屬於清潔能源。就是不會對地球造成汙染。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這些怪獸出現的並不頻繁,隻需要將它們引導到大海之上,快速解決,所產生的汙染對地球的影響甚至還不如霓虹倒在海中的核廢水。


    而關於怪獸所產生汙染的情況白楊也從紐頓博士那裏得到了詳細的資料。


    怪獸所產生的汙染則是它們的體內含有大量的氨基化學物質,是一種對人體有著致命傷害的毒素,通過對測試水源的置換結果,怪獸來到地球之後,會在水中排出大量的毒素和輻射,也就是說,這些東西無時無刻不在汙染著環境。


    除了身體毒素和輻射之外,怪獸的血液也是致命武器,他們的血液呈藍色液體狀,一旦被炸死,其身體會迅速分解,血液隨高溫蒸發進入大氣,與氧分子結合成二氧化氮,對環境有著極大的危害,人體唿入之後,會引發咳嗽,肺水腫。唿吸道疾病等。


    隨著怪獸出現的時間越來越頻繁,使用核武器也會越頻繁,這樣肯定會讓大家都玩完的。並且這也給了先驅者提供了最好的居住環境。


    必須暫停核武器打擊。


    因此,人形機甲應運而生。


    在盡量不動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將這些怪獸攔截在海岸之外,防止怪獸的血液灑落在陸地之上。


    同時在戰鬥的時候,也盡量對其造成內重傷使其死亡。


    這些怪獸的體型對於人類來說肯定是很龐大,但對於海洋來說,也隻是滄海一栗罷了。同樣,可能還不如人類一天之內產生的垃圾對海洋產生的汙染。


    不過以此類推,隨著數量的逐漸增多就不一樣了。


    而第二代核反應裝置連帶著縮小化技術也一起研製了出來,隨著在人類社會普及推行,能源汙染將會大幅度減少。


    所以,第二代核反應裝置被命名為地球生命之爐。


    …………


    破碎蒼穹基地。


    三號機房。


    此時,原本空置的機房內出現了一個通體紅色,有著三隻手臂,頭部為大獨眼一般的機甲。


    正是原本處於一號機房內的赤紅風暴。


    白楊站在高架之上,看著手中的設計圖


    赤紅風暴


    機型:第四代機甲獵人


    製造廠:常州獵人基地


    高度:76米


    重量:1722噸


    能源供應:柴油驅動


    操作係統:“三陽”地平線閘道器


    動力核心:“午夜”環形處理核心


    駕駛人員:劉誌福,劉誌滿,劉誌堂


    格鬥風格:中國功夫


    赤紅風暴是在2008年開始服役,所屬香港破碎穹頂基地,也是中國第一台四代機甲。


    與其他機甲不同,赤紅風暴是唯一一台由三人駕駛的機甲,所以這台機甲擁有著強於其他機甲的作戰能力和臨戰分析能力。


    頭部的大獨眼帶有變焦望遠鏡功能,右臂裝載的多瓣葉電磁炮具有生物識別功能,是一種強力的遠程支援武器,並且在戰鬥時,靈活的手腕可以轉變為馬力輸出巨大的電鋸。


    全身使用的是鈦合金打造而成,強度不錯,但相比來說還是有些脆弱。


    其中最亮眼的是“矩陣式三人神經元鏈路”能夠穩定橋鏈接三個大腦,讓機體執行更為複雜的規避性動作。


    駕駛艙位於頭部的大獨眼裝置。


    下麵還有一頁,是這些年赤紅風暴的戰績。


    2019年4月12日,在霓虹大阪進行了服役以來的第一站,輕鬆擊敗了代號為“os19”的怪獸。


    2020年5月25日,在越南胡誌明市擊敗了怪獸“hc20”


    年1月20日,在泰國曼穀擊敗了怪獸“酷刑”


    …………


    而現在,2022年9月份,也就是一個多月之後,經過預測,怪獸大概率會出現在中國南海。


    …………


    “……團團,預測一下機甲拆除時間。”在大概看了一遍之後,白楊對著空氣喊道。


    話落,旁邊便出現了一個小型的熊貓投影。


    人工智能,團團,形象以熊貓的外貌寫入。


    當然,是正常可愛的熊貓,可不是國內網絡上那種熊貓頭。


    希望團團不會去網上學這些東西……


    “大概需要230個小時。”團團站立著快速的計算了一番說道。


    “如果隻拆除胸口部位呢?”


    “……130個小時。”


    “那就先將把新型核反應堆裝載在胸口部位,完成之後再計算需要更換的驅動裝置。”


    “好的,正在生成計劃方案……”


    “對了,盡量不要影響到‘矩陣式三人神經元鏈路’”


    “收到。”


    “還有柴油也要接好。不要浪費。”


    隨後,在白楊的注視下,機房內改裝好的機械臂全部運轉了起來,在團團的操控下開始對赤紅風暴進行拆卸。


    其實赤紅風暴倒也可以說沒有什麽能源核心,最重要的是處理器。


    機甲內裝載的“午夜”環形處理核心,用來控製機甲內各個肌肉中存在的柴油活塞驅動著各種動作。可以說是機甲內的另一個大腦。


    而赤紅風暴內每條肌肉裝載的柴油活塞驅動足足有著五十個。


    不要以為它用的僅僅隻是柴油驅動就瞧不起他,組合起來甚至能夠比肩核能。並且還沒有輻射影響。


    當然,這樣保養下來也是很費力的,並且為了減少負擔,76米的機甲總重量也僅有1722噸。


    而白楊打算將手部的切割輪改造成鋒利的爪型,腳底也要加裝能量噴射。還有電磁炮看看能否改裝為遠近皆用的武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漫威提取電影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修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修羽並收藏我在漫威提取電影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