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餘暉在金瓦上縈繞,十二瑞獸雕琢向天嘶吼,昭示著皇室的威嚴。太監宮女們在四下不知所謂的忙碌著,一隊侍衛手持長戈在殿前走過。
大明帝國,年輕的君主站在文華殿前,愜意的欣賞著方寸之間真正屬於自己掌控的天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聽起來當真威武雄壯。皇位,便是想一想都會人頭落地的一把椅子,隻有真正坐在上邊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艱難與不易。
所謂帝王,法、術、勢,三者合一,至高無上,一言而決天下人生死。相比於朱元璋這位開國之君,朱允炆要差的太多太多。
最直觀的比較,朱元璋殺了十萬臣公,無人敢以一言相諫,而那邊廂自己最親近的朋友隻是在少室山上轉了一圈,死了千把個人,朝堂上便沸沸揚揚的吵了一個月。
有人沉默,但更多的人慷慨激昂。
文淵閣中方孝孺和解縉每天都要收下數以百計的有關此事的奏折,洋洋灑灑的千字文,最後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徹查少林血案。
其實沒什麽好查的,東廠調兵入河南,沒有他這個君王的首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清楚,隻是出於種種原因選擇了忽視。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陛下。”劉喜在身後將一件金龍披風披在朱允炆的身上,嫻熟的捋順了上邊的褶皺,低聲道:“都是些擺弄嘴皮子的,嚷嚷的厲害,您不必為此煩心的。”
朱允炆嗯了一聲,望著東邊司禮監的方向道:“印子都蓋上了?”
“大都蓋上了。”劉喜點點頭,迴道:“方、解兩位大學士提了案子,那邊兒奴婢們看著差不多也就過了,隻是餘杭和桑落兩縣前些時候招了水災,需要調撥錢糧,具體數目奴婢們生疏,還要陛下您禦覽。”
“放在殿中吧,一會兒朕會看的。”
秋風中的南京醞釀著江南獨有的陰冷,紫禁城也不能例外。幾個太監在殿中將火盆生起,三十六盞貢燭散發著淡淡的藥香。
朱允炆在書案後坐下,賑災的折子在麵前展開,手裏提著一隻朱筆,細目觀瞧。
“都下去吧。”
劉喜將眾奴婢屏退,輕步來到朱允炆的身旁,眼觀鼻,鼻觀心,猶如一尊木雕。
“七萬,八萬,糧六萬擔。。。”朱允炆喃喃的念了幾聲,覺得數目差不多,便在折子上畫下一個紅圈:“劉喜。”
“奴婢在。”
“迴頭讓東廠那邊兒盯著點兒,敢亂伸手的直接砍了。”
“是。奴婢記下了。”劉喜伸手接過折子往袖中一塞。
“還有,如意那邊可有什麽消息傳來?”朱允炆又道:“上次來信兒說要去甘州將朕的那兩個不忠不孝的堂弟追迴來,如今可有什麽進展?”
“迴陛下的話。”劉喜低頭想了想,迴道:“上次來信兒已經是七天前,說是如今已有了線索,兩位。。。那兩人如今已經確定就在甘州城中,計劃著想在重陽出關。其他的徐公公倒是沒有多說。
陛下無需多慮,徐公公做事您該是放心的,還有東廠的指揮使,司主,三千衛士一齊,甘州那地方有如天羅地網,賊人必定插翅難逃。說不定此時此刻,徐公公已經提了他們的腦袋往京中趕了。”
朱允炆滿意的點點頭,伸了個懶腰,神色有些疲憊:“有消息記得及時向朕稟報。今天有些乏了,嗯。。。就不翻牌子了。陪朕去禦花園走走吧。”
“是。”劉喜恭謹的攙著朱允炆起身向殿外走去,剛出殿門還沒有十步,由遠及近,一個黃門太監雙手高舉著一個黃綢布袋向著這邊急奔而來,到的近前便“撲通”一聲跪在石磚地上,高聲唿喊道:“陛下,寧夏衛八百裏加急,請陛下禦覽。”
“八百裏?韃子犯邊了?”朱允炆愣了一愣,隨後急忙揮手:“快呈上來!”
劉喜幾步上前拿起布袋,驗看了一下封口,在手中細細的摸索片刻,又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這才拆了開來,從裏邊取出密封的牛皮封袋呈到了朱允炆的手中。
奴婢徐如意,恭請陛下萬壽金安。
信封上熟悉的筆跡讓朱允炆心中微微一安,抖手將信函取出,才看了幾行,清秀儒雅的麵龐陡然陰沉了下來。
奴婢徐如意,身居龍門邊陲,遙請吾皇聖安。
東廠上下追跡燕王孽障月餘,現已查得賊子下落確在甘州無疑。
然則甘州一地,地廣人稀,民風彪悍,更多有域外蠻夷行走其間,不服王化教誨,不尊朝廷法度,不知陛下威嚴,殊為可恨。
揪其根由,實為官、將、商、夷四者勾結。
甘州知府齊國忠、龍門關守將吳克敵、西域大賈裘德羅、元人部落首領胡車兒,此四人仰仗陛下所賜權勢,橫行無忌,自立律令,雖為一城,實為一國。
身有他務,奴婢本想日後再做計較,奈何此四者步步緊逼,更暗中阻礙東廠事端,為燕王孽障提供庇佑。
三千東廠力士雖眾,相較龍門守軍,塞外引弓仍顯不足。隻恐重陽之際,當有狂瀾掀起。
有鑒於此,奴婢鬥膽請陛下發下諭令,調寧夏衛將士予以協助,從旁策應。
若事協,則權做一備;若事不協,奴婢與東廠兒郎雖皆殘缺之身,仍願提劍三尺,為陛下衝鋒陷陣,蕩平宵小不臣,掃蕩群邪妖氛,雖死不退,頭落不悔。亂風華,玉石俱焚。
奴婢不在身旁,還望陛下保重龍體,勿以奴婢為念。
此致,奴婢徐如意百拜叩首,惟願大明江山永固,陛下天地同壽。
“雖死不退,頭落不悔。齊國忠、吳克敵、裘德羅、胡車兒。”天下的至尊唿吸漸漸粗重,手中用力,指尖白的發青,手背青筋暴起,四周太監宮女包括劉喜在內,齊齊跪倒在地,顫顫不安。
真龍之怒,流血漂杵,螻蟻如何承受。
“劉喜。”
“奴婢在。”
“擺駕文淵閣,準備王命旗牌,尚方寶劍。招兵部尚書茹瑺即刻入宮見朕!”
“遵旨。”
大明帝國,年輕的君主站在文華殿前,愜意的欣賞著方寸之間真正屬於自己掌控的天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聽起來當真威武雄壯。皇位,便是想一想都會人頭落地的一把椅子,隻有真正坐在上邊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艱難與不易。
所謂帝王,法、術、勢,三者合一,至高無上,一言而決天下人生死。相比於朱元璋這位開國之君,朱允炆要差的太多太多。
最直觀的比較,朱元璋殺了十萬臣公,無人敢以一言相諫,而那邊廂自己最親近的朋友隻是在少室山上轉了一圈,死了千把個人,朝堂上便沸沸揚揚的吵了一個月。
有人沉默,但更多的人慷慨激昂。
文淵閣中方孝孺和解縉每天都要收下數以百計的有關此事的奏折,洋洋灑灑的千字文,最後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徹查少林血案。
其實沒什麽好查的,東廠調兵入河南,沒有他這個君王的首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清楚,隻是出於種種原因選擇了忽視。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陛下。”劉喜在身後將一件金龍披風披在朱允炆的身上,嫻熟的捋順了上邊的褶皺,低聲道:“都是些擺弄嘴皮子的,嚷嚷的厲害,您不必為此煩心的。”
朱允炆嗯了一聲,望著東邊司禮監的方向道:“印子都蓋上了?”
“大都蓋上了。”劉喜點點頭,迴道:“方、解兩位大學士提了案子,那邊兒奴婢們看著差不多也就過了,隻是餘杭和桑落兩縣前些時候招了水災,需要調撥錢糧,具體數目奴婢們生疏,還要陛下您禦覽。”
“放在殿中吧,一會兒朕會看的。”
秋風中的南京醞釀著江南獨有的陰冷,紫禁城也不能例外。幾個太監在殿中將火盆生起,三十六盞貢燭散發著淡淡的藥香。
朱允炆在書案後坐下,賑災的折子在麵前展開,手裏提著一隻朱筆,細目觀瞧。
“都下去吧。”
劉喜將眾奴婢屏退,輕步來到朱允炆的身旁,眼觀鼻,鼻觀心,猶如一尊木雕。
“七萬,八萬,糧六萬擔。。。”朱允炆喃喃的念了幾聲,覺得數目差不多,便在折子上畫下一個紅圈:“劉喜。”
“奴婢在。”
“迴頭讓東廠那邊兒盯著點兒,敢亂伸手的直接砍了。”
“是。奴婢記下了。”劉喜伸手接過折子往袖中一塞。
“還有,如意那邊可有什麽消息傳來?”朱允炆又道:“上次來信兒說要去甘州將朕的那兩個不忠不孝的堂弟追迴來,如今可有什麽進展?”
“迴陛下的話。”劉喜低頭想了想,迴道:“上次來信兒已經是七天前,說是如今已有了線索,兩位。。。那兩人如今已經確定就在甘州城中,計劃著想在重陽出關。其他的徐公公倒是沒有多說。
陛下無需多慮,徐公公做事您該是放心的,還有東廠的指揮使,司主,三千衛士一齊,甘州那地方有如天羅地網,賊人必定插翅難逃。說不定此時此刻,徐公公已經提了他們的腦袋往京中趕了。”
朱允炆滿意的點點頭,伸了個懶腰,神色有些疲憊:“有消息記得及時向朕稟報。今天有些乏了,嗯。。。就不翻牌子了。陪朕去禦花園走走吧。”
“是。”劉喜恭謹的攙著朱允炆起身向殿外走去,剛出殿門還沒有十步,由遠及近,一個黃門太監雙手高舉著一個黃綢布袋向著這邊急奔而來,到的近前便“撲通”一聲跪在石磚地上,高聲唿喊道:“陛下,寧夏衛八百裏加急,請陛下禦覽。”
“八百裏?韃子犯邊了?”朱允炆愣了一愣,隨後急忙揮手:“快呈上來!”
劉喜幾步上前拿起布袋,驗看了一下封口,在手中細細的摸索片刻,又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這才拆了開來,從裏邊取出密封的牛皮封袋呈到了朱允炆的手中。
奴婢徐如意,恭請陛下萬壽金安。
信封上熟悉的筆跡讓朱允炆心中微微一安,抖手將信函取出,才看了幾行,清秀儒雅的麵龐陡然陰沉了下來。
奴婢徐如意,身居龍門邊陲,遙請吾皇聖安。
東廠上下追跡燕王孽障月餘,現已查得賊子下落確在甘州無疑。
然則甘州一地,地廣人稀,民風彪悍,更多有域外蠻夷行走其間,不服王化教誨,不尊朝廷法度,不知陛下威嚴,殊為可恨。
揪其根由,實為官、將、商、夷四者勾結。
甘州知府齊國忠、龍門關守將吳克敵、西域大賈裘德羅、元人部落首領胡車兒,此四人仰仗陛下所賜權勢,橫行無忌,自立律令,雖為一城,實為一國。
身有他務,奴婢本想日後再做計較,奈何此四者步步緊逼,更暗中阻礙東廠事端,為燕王孽障提供庇佑。
三千東廠力士雖眾,相較龍門守軍,塞外引弓仍顯不足。隻恐重陽之際,當有狂瀾掀起。
有鑒於此,奴婢鬥膽請陛下發下諭令,調寧夏衛將士予以協助,從旁策應。
若事協,則權做一備;若事不協,奴婢與東廠兒郎雖皆殘缺之身,仍願提劍三尺,為陛下衝鋒陷陣,蕩平宵小不臣,掃蕩群邪妖氛,雖死不退,頭落不悔。亂風華,玉石俱焚。
奴婢不在身旁,還望陛下保重龍體,勿以奴婢為念。
此致,奴婢徐如意百拜叩首,惟願大明江山永固,陛下天地同壽。
“雖死不退,頭落不悔。齊國忠、吳克敵、裘德羅、胡車兒。”天下的至尊唿吸漸漸粗重,手中用力,指尖白的發青,手背青筋暴起,四周太監宮女包括劉喜在內,齊齊跪倒在地,顫顫不安。
真龍之怒,流血漂杵,螻蟻如何承受。
“劉喜。”
“奴婢在。”
“擺駕文淵閣,準備王命旗牌,尚方寶劍。招兵部尚書茹瑺即刻入宮見朕!”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