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外,朱元璋帶頭,龍行虎步,氣勢洶洶的走著,後麵跟著皇太孫朱允炆和一幹太監宮女,朱元璋臉色鐵青,眯著眼,一臉的殺氣,殺氣中又透著一股疲倦。身後的朱允炆隻是低著頭,緊緊跟著自己皇爺爺的步伐。
到了武英殿門口,朱元璋身形一頓,沉聲說道:“所有人留下,允炆跟朕進來,老劉,看住了,別讓人偷聽。”說完,邁步走進了武英殿。
朱允炆也跟了進去,迴身把門關上,隻留下周圍的太監、宮女、還有侍衛們茫然的眼神,除了那個老張,誰也不知道皇帝陛下進殿前說的老劉是誰。在場的,或許隻有徐如意大概知道老劉‘可能是天門那個天字堂的老劉吧。’
這隻是個大概的猜測,不過他心裏可沒心思細想這些。眼前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活命。
靜靜地立在殿外,迎著大太陽,所有人都感覺有些燥熱,唯有徐如意渾身發涼。倒不是他功力深厚,寒暑不侵,而是他知道,一會朱元璋召見他的時候他可能會死!
其實徐如意心裏明白,朱允炆之所以拉上他是想替他求得皇爺爺的讚賞,但他可不知道,他的皇爺爺可不是什麽好說話的人。
雖然朱元璋剛才一直沒有理會他,但他知道,首先,朱元璋因為剛才的事心情不好,殺意正濃。其次朱允炆剛才在那個時候都能想著拉上他,朱元璋不會不明白徐如意和朱允炆或許有不錯的關係。而朱元璋一生討厭貪官,討厭富人,也討厭宦官,他不會希望自己的孫兒身邊有個親近的宦官。他對這三者的區別在於,他殺貪官和富人的時候不論如何都會找個由頭,哪怕是個借口,殺宦官就完全是一句話了。
想想也對,皇帝殺家奴還用特地找什麽借口嗎?
‘怎麽辦!’徐如意暗暗著急。
武英殿暖閣內
朱元璋坐在龍書案後,雙目微合,雙手扶架在座椅兩邊的扶手上。靠在椅背上,一言也不發,就好像睡著了一般。他在等,他也在想。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英雄遲暮,美人老去,從來最讓人無力,最讓人惋惜。
朱元璋從不服老,確切的說,他什麽也不服。他以一介布衣之身,從屍山血海裏殺出,光複漢家河山。他和元人戰鬥,他贏了,他和陳友諒戰鬥,他又贏了,他和龐大的文官集團戰鬥,他還是贏了。就好像是勝利女神的私生子一般。他還準備和自己的一般老兄弟鬥一鬥,他甚至連計劃都做好了,隻待來年,從藍玉開始,一路殺下去,他堅信他會是勝利者,而勝利的果實將會留給他的乖孫兒朱允炆。
可是剛剛的一幕猶如一把刀紮在了他的眼睛裏,紮在了他的心上。‘難道我還要和自己的兒子們鬥一場嗎?’他思索著‘鬥嗎?怎麽算贏,難道要朕把他們全殺了?放過嗎?’朱元璋微微睜開了眼,看了看朱允炆,這個到此刻還一言不發,渾身微微顫抖的帝國繼承人‘放過了,允炆又如何能坐得住這個江山?!’
朱元璋的臉上青紅不定,時而一臉的殺氣,時而又顯露出深深的哀愁。
龍書案前,朱允炆尤自微微顫抖。
一是氣的,但更多的是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和自己的皇爺爺說出自己的擔憂,說出自己對幾位叔叔的恐懼。
‘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迴顧。’這是之前徐如意念給他的詩,意在告訴他皇上對他的感情是真的。
一咬牙,一跺腳,他猛地抬頭,說道“皇爺爺!”
恰在這時,朱元璋也開口“允炆,你。。。”
朱元璋是等的不耐煩了,也等的失望了,才決定先開口,沒想到允炆也開口了。
聽到這聲皇爺爺,朱元璋一愣,接著開懷大笑“哈哈哈哈。。”‘朕的孫兒終究還是開口了,慢了,但還是開口了’
慢慢的收斂了笑聲,朱元璋說道“孫兒,說說,把你想的,和爺爺都說說”
朱允炆不明白朱元璋的笑聲所蘊含的意義,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堅定的開口說道“皇爺爺登基以來,分封孫兒的幾位叔叔各地就藩,給了他們極大的權利,讓他們鎮守我大明江山。但孫兒心裏實在不安,若是將來孫兒的幾位叔叔不服孫兒,孫兒該當如何呢”朱允炆用了‘不服’兩個字,終究沒敢點出藩王反叛的可能。
朱元璋其實心中也沒有應對的答案,他實在想不出一個父親應該如何對付自己的兒子們。無奈下,也隻能開口道:“你覺得呢?”
其實曆史上這段對話真實的發生過,隻不過發生的時間是在藍玉案之後,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當時朱元璋將文臣武將屠戮一空後,得意的對朱允炆說“朕安排你的叔叔們為你守護邊界,站崗放哨,從此你可以在家安心的做皇帝了。”
朱允炆迴道“外敵入侵有叔叔們抵擋,若叔叔們反叛,我又該如何呢?”
當時的朱元璋和現在一樣,將皮球踢了迴去“你覺得呢?”
朱允炆的迴答是“首先,用德來爭取他們的心,然後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再不行就削減他們的屬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就隻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於謀略計算的朱元璋聽到這個計劃後,也不由得開口稱讚:“很好,沒有更好的選擇方法了。”
或許是徐如意的蝴蝶翅膀吧,讓這段對話發生在了此刻。
“你覺得呢?”
聽著朱元璋的反問,朱允炆沒有遲疑,開口說出了自己先前琢磨的對策“爭之以德,束之以禮,削易其藩,而後以刀兵攻伐。朝中猛將如雲,兵多而將廣,孫兒當能勝之。”
朱允炆的迴答和曆史上並沒有太大的出入,隻是多了最後一句:朝中兵多將廣,打起來了叔叔們肯定打不過我。
聽了這番話,朱元璋,又沉默了。這番話並沒有問題,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即將開始軍中的清洗。如果自己的兒子們自己都不放心,那又怎麽能放心這些隨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們呢?所以對於軍中的清洗勢在必行。
思慮再三,朱元璋還是點了點頭“這個辦法可以。”
接著,朱元璋開口“孫兒你先出去吧,對了,讓那個小太監進來。”
“是,孫兒告退”行過禮後,朱允炆緩緩的退出了武英殿。
“老劉”朱允炆退出去後,朱元璋對著空蕩蕩的大殿說道“查出來了嗎?”
角落的陰影裏,猛然走出一個身形佝僂的錦袍太監,一言不發,隻是慢慢的走到龍書案前,將一張紙放在了龍書案上,然後一閃身,又退迴了不知哪片陰影當中。
朱元璋伸手拿起桌上的紙,紙上墨跡未幹,顯然是剛剛寫的。
朱元璋一目十行,快速的看過紙上的字,然後點點頭,將紙隨手在燭台上點燃,扔在地上,又閉上了眼睛。
武英殿外。
徐如意從來到這裏,已經站了快半個時辰。這半個時辰裏,他可謂是度秒如年。他也不知道一會進去等待自己的命運會是怎樣的,他不知道裏麵的爺孫倆會不會說起自己,朱允炆會說些什麽,又或者一會自己根本就不會有機會進去,而是直接被帶走砍頭?
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恐懼。。。。。慢慢的,大腦陷入了一片空白。
不知道什麽時候,有人推了他一下。
“誰?!”徐如意大喊一聲,聲音都走調了。
“啊”朱允炆嚇得退後一步“我,我啊”
徐如意迴過神來“長孫殿下,”
“皇爺爺叫你進去呢。”朱允炆說道。
“是”徐如意低頭行禮,借機低低的聲音問道“你和皇上怎麽說的我?”
朱允炆茫然道“沒說你啊,隻是我出來前,皇爺爺讓我叫你進去。可能要賞賜你呢。不對啊,難道皇爺爺認識你?”
“額。。。”徐如意無語了‘你沒介紹我,我又沒有功績,他賞我啥啊,不殺我就不錯了’
“快進去吧,別讓我皇爺爺等著急了”朱允炆說著,又推了他一下。
‘你這是催我去死啊,你啥時候兼職的牛頭馬麵啊!’徐如意歎口氣,低頭走進了武英殿。
就在徐如意進殿迴身關門的刹那,一個低低的聲音響在耳邊“想活命,做個有用的人。”
聲音似遠似近。。。。。
口稱萬歲,徐如意恭敬地跪在了龍書案前,一動也不敢動。
朱元璋上下打量著徐如意,‘恩,看上去十歲左右的年紀,膽子不小,敢吃禦花園的魚。不過小孩子心性,餓極了倒也正常。不過妄議國政,猜出朕要清洗軍中將領,這就不是孩子心性的問題了,他是怎麽想到的,難道天下真有這樣的生而知之的人嗎?還是有人借他的口說給允炆聽得?!’
良久,朱元璋的聲音響起“徐如意?”
“奴婢在”徐如意趕緊應道。
“偷吃禦花園的魚,還與皇孫妄議國政,朕給你兩刻鍾的時間,你隨便說點什麽,”朱元璋睜開了雙眼“兩刻鍾後,如果朕沒有改變主意,你就出去領死吧。”
徐如意猛地抬頭,看到了朱元璋。二人相聚不遠,也就三四米。但徐如意感到了朱元璋身上洶湧的殺意。
握緊雙拳,咬緊牙關,徐如意心思飛轉‘怎麽辦,說些什麽?說些什麽能不死?’他倒沒有想過刺王殺駕。朱元璋如果那麽好殺那也就不是朱元璋了。更何況就算成功,他也飛不出這皇宮大內,沒有意義的事情不值得做。
‘之前那個聲音說想活命,做個有用的人,什麽意思?誰說的?現在不用管誰說的,隻能相信!’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大概一刻鍾後,徐如意跪趴在地上,顯得更加恭敬,開口了:“迴萬歲,奴婢徐如意,年方九歲,是個太監。受那些貪官禍害,家裏太窮,父母將我送入宮中。奴婢恨那些文官。皇太孫不嫌奴婢身份卑微,奴婢粉身碎骨,無以為報”頓了一頓,徐如意又接著說道“外邊那些文官們,貪戀財貨,殺之不絕,偏偏一個個又道貌岸然,心機深沉。皇上和他們鬥了一輩子,難道希望皇太孫和他們繼續鬥下去嗎?皇太孫在他們的教導下隻會親近文官,純真善良,將來隻會對他們言聽計從,又怎麽是他們的對手呢?憑著這些文官,皇太孫又如何和他的那些皇叔們鬥呢?”
徐如意又抬起頭,定定的看著朱元璋“奴婢願意為皇太孫手下鷹犬,皇太孫不忍做的,奴婢去做,皇太孫不能去做的,奴婢也能去做。將來皇太孫若有需要,奴婢願將罪責一並擔下,雖死無悔,求陛下成全。”
這番話說完,時間還剩下大概十分鍾。武英殿又陷入了一片沉寂。
如意也不再說話,靜靜地等候朱元璋宣判自己的命運。
他也沒什麽可說的了,剛才那段話把他需要說的都說了。首先他表明自己是個無根底無背景也不可能有野心造反的小太監(感謝上天,那個造反太監曹吉祥還沒出生),生死全在天家一念之間;其次,願意為皇長孫去製衡那些文官;最後,他還願意為皇長孫賣命。這是他能想到的自己所有的用處了。
聽了徐如意這樣的一番話,朱元璋沒有表態,依舊莫不做聲,心裏暗暗盤算著。
這一番話朱元璋聽進去了,也覺得有些道理,但唯有一點,眼前這個小太監徐如意才九歲,實在太小了一些。口齒伶俐不代表他能說到做到。
時間到了。
朱元璋開口了:“丁斌有罪,現在被關在親軍都尉府的大牢之中,你去看看。隨你怎麽做,七日內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說完,打開了桌上的一個錦盒,從中拿出了塊金牌,扔向了徐如意“去吧”
徐如意伸手接住,放入懷中,然後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奴婢告退。”緩緩地退出了武英殿。
武英殿的大門再次合上。。。。。。。。
幽暗的大大殿內,隻有寥寥幾盞孤燈,朱元璋閉目靠在椅背上,不知在想些什麽。。。。。
到了武英殿門口,朱元璋身形一頓,沉聲說道:“所有人留下,允炆跟朕進來,老劉,看住了,別讓人偷聽。”說完,邁步走進了武英殿。
朱允炆也跟了進去,迴身把門關上,隻留下周圍的太監、宮女、還有侍衛們茫然的眼神,除了那個老張,誰也不知道皇帝陛下進殿前說的老劉是誰。在場的,或許隻有徐如意大概知道老劉‘可能是天門那個天字堂的老劉吧。’
這隻是個大概的猜測,不過他心裏可沒心思細想這些。眼前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活命。
靜靜地立在殿外,迎著大太陽,所有人都感覺有些燥熱,唯有徐如意渾身發涼。倒不是他功力深厚,寒暑不侵,而是他知道,一會朱元璋召見他的時候他可能會死!
其實徐如意心裏明白,朱允炆之所以拉上他是想替他求得皇爺爺的讚賞,但他可不知道,他的皇爺爺可不是什麽好說話的人。
雖然朱元璋剛才一直沒有理會他,但他知道,首先,朱元璋因為剛才的事心情不好,殺意正濃。其次朱允炆剛才在那個時候都能想著拉上他,朱元璋不會不明白徐如意和朱允炆或許有不錯的關係。而朱元璋一生討厭貪官,討厭富人,也討厭宦官,他不會希望自己的孫兒身邊有個親近的宦官。他對這三者的區別在於,他殺貪官和富人的時候不論如何都會找個由頭,哪怕是個借口,殺宦官就完全是一句話了。
想想也對,皇帝殺家奴還用特地找什麽借口嗎?
‘怎麽辦!’徐如意暗暗著急。
武英殿暖閣內
朱元璋坐在龍書案後,雙目微合,雙手扶架在座椅兩邊的扶手上。靠在椅背上,一言也不發,就好像睡著了一般。他在等,他也在想。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英雄遲暮,美人老去,從來最讓人無力,最讓人惋惜。
朱元璋從不服老,確切的說,他什麽也不服。他以一介布衣之身,從屍山血海裏殺出,光複漢家河山。他和元人戰鬥,他贏了,他和陳友諒戰鬥,他又贏了,他和龐大的文官集團戰鬥,他還是贏了。就好像是勝利女神的私生子一般。他還準備和自己的一般老兄弟鬥一鬥,他甚至連計劃都做好了,隻待來年,從藍玉開始,一路殺下去,他堅信他會是勝利者,而勝利的果實將會留給他的乖孫兒朱允炆。
可是剛剛的一幕猶如一把刀紮在了他的眼睛裏,紮在了他的心上。‘難道我還要和自己的兒子們鬥一場嗎?’他思索著‘鬥嗎?怎麽算贏,難道要朕把他們全殺了?放過嗎?’朱元璋微微睜開了眼,看了看朱允炆,這個到此刻還一言不發,渾身微微顫抖的帝國繼承人‘放過了,允炆又如何能坐得住這個江山?!’
朱元璋的臉上青紅不定,時而一臉的殺氣,時而又顯露出深深的哀愁。
龍書案前,朱允炆尤自微微顫抖。
一是氣的,但更多的是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和自己的皇爺爺說出自己的擔憂,說出自己對幾位叔叔的恐懼。
‘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迴顧。’這是之前徐如意念給他的詩,意在告訴他皇上對他的感情是真的。
一咬牙,一跺腳,他猛地抬頭,說道“皇爺爺!”
恰在這時,朱元璋也開口“允炆,你。。。”
朱元璋是等的不耐煩了,也等的失望了,才決定先開口,沒想到允炆也開口了。
聽到這聲皇爺爺,朱元璋一愣,接著開懷大笑“哈哈哈哈。。”‘朕的孫兒終究還是開口了,慢了,但還是開口了’
慢慢的收斂了笑聲,朱元璋說道“孫兒,說說,把你想的,和爺爺都說說”
朱允炆不明白朱元璋的笑聲所蘊含的意義,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堅定的開口說道“皇爺爺登基以來,分封孫兒的幾位叔叔各地就藩,給了他們極大的權利,讓他們鎮守我大明江山。但孫兒心裏實在不安,若是將來孫兒的幾位叔叔不服孫兒,孫兒該當如何呢”朱允炆用了‘不服’兩個字,終究沒敢點出藩王反叛的可能。
朱元璋其實心中也沒有應對的答案,他實在想不出一個父親應該如何對付自己的兒子們。無奈下,也隻能開口道:“你覺得呢?”
其實曆史上這段對話真實的發生過,隻不過發生的時間是在藍玉案之後,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當時朱元璋將文臣武將屠戮一空後,得意的對朱允炆說“朕安排你的叔叔們為你守護邊界,站崗放哨,從此你可以在家安心的做皇帝了。”
朱允炆迴道“外敵入侵有叔叔們抵擋,若叔叔們反叛,我又該如何呢?”
當時的朱元璋和現在一樣,將皮球踢了迴去“你覺得呢?”
朱允炆的迴答是“首先,用德來爭取他們的心,然後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再不行就削減他們的屬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就隻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於謀略計算的朱元璋聽到這個計劃後,也不由得開口稱讚:“很好,沒有更好的選擇方法了。”
或許是徐如意的蝴蝶翅膀吧,讓這段對話發生在了此刻。
“你覺得呢?”
聽著朱元璋的反問,朱允炆沒有遲疑,開口說出了自己先前琢磨的對策“爭之以德,束之以禮,削易其藩,而後以刀兵攻伐。朝中猛將如雲,兵多而將廣,孫兒當能勝之。”
朱允炆的迴答和曆史上並沒有太大的出入,隻是多了最後一句:朝中兵多將廣,打起來了叔叔們肯定打不過我。
聽了這番話,朱元璋,又沉默了。這番話並沒有問題,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即將開始軍中的清洗。如果自己的兒子們自己都不放心,那又怎麽能放心這些隨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們呢?所以對於軍中的清洗勢在必行。
思慮再三,朱元璋還是點了點頭“這個辦法可以。”
接著,朱元璋開口“孫兒你先出去吧,對了,讓那個小太監進來。”
“是,孫兒告退”行過禮後,朱允炆緩緩的退出了武英殿。
“老劉”朱允炆退出去後,朱元璋對著空蕩蕩的大殿說道“查出來了嗎?”
角落的陰影裏,猛然走出一個身形佝僂的錦袍太監,一言不發,隻是慢慢的走到龍書案前,將一張紙放在了龍書案上,然後一閃身,又退迴了不知哪片陰影當中。
朱元璋伸手拿起桌上的紙,紙上墨跡未幹,顯然是剛剛寫的。
朱元璋一目十行,快速的看過紙上的字,然後點點頭,將紙隨手在燭台上點燃,扔在地上,又閉上了眼睛。
武英殿外。
徐如意從來到這裏,已經站了快半個時辰。這半個時辰裏,他可謂是度秒如年。他也不知道一會進去等待自己的命運會是怎樣的,他不知道裏麵的爺孫倆會不會說起自己,朱允炆會說些什麽,又或者一會自己根本就不會有機會進去,而是直接被帶走砍頭?
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恐懼。。。。。慢慢的,大腦陷入了一片空白。
不知道什麽時候,有人推了他一下。
“誰?!”徐如意大喊一聲,聲音都走調了。
“啊”朱允炆嚇得退後一步“我,我啊”
徐如意迴過神來“長孫殿下,”
“皇爺爺叫你進去呢。”朱允炆說道。
“是”徐如意低頭行禮,借機低低的聲音問道“你和皇上怎麽說的我?”
朱允炆茫然道“沒說你啊,隻是我出來前,皇爺爺讓我叫你進去。可能要賞賜你呢。不對啊,難道皇爺爺認識你?”
“額。。。”徐如意無語了‘你沒介紹我,我又沒有功績,他賞我啥啊,不殺我就不錯了’
“快進去吧,別讓我皇爺爺等著急了”朱允炆說著,又推了他一下。
‘你這是催我去死啊,你啥時候兼職的牛頭馬麵啊!’徐如意歎口氣,低頭走進了武英殿。
就在徐如意進殿迴身關門的刹那,一個低低的聲音響在耳邊“想活命,做個有用的人。”
聲音似遠似近。。。。。
口稱萬歲,徐如意恭敬地跪在了龍書案前,一動也不敢動。
朱元璋上下打量著徐如意,‘恩,看上去十歲左右的年紀,膽子不小,敢吃禦花園的魚。不過小孩子心性,餓極了倒也正常。不過妄議國政,猜出朕要清洗軍中將領,這就不是孩子心性的問題了,他是怎麽想到的,難道天下真有這樣的生而知之的人嗎?還是有人借他的口說給允炆聽得?!’
良久,朱元璋的聲音響起“徐如意?”
“奴婢在”徐如意趕緊應道。
“偷吃禦花園的魚,還與皇孫妄議國政,朕給你兩刻鍾的時間,你隨便說點什麽,”朱元璋睜開了雙眼“兩刻鍾後,如果朕沒有改變主意,你就出去領死吧。”
徐如意猛地抬頭,看到了朱元璋。二人相聚不遠,也就三四米。但徐如意感到了朱元璋身上洶湧的殺意。
握緊雙拳,咬緊牙關,徐如意心思飛轉‘怎麽辦,說些什麽?說些什麽能不死?’他倒沒有想過刺王殺駕。朱元璋如果那麽好殺那也就不是朱元璋了。更何況就算成功,他也飛不出這皇宮大內,沒有意義的事情不值得做。
‘之前那個聲音說想活命,做個有用的人,什麽意思?誰說的?現在不用管誰說的,隻能相信!’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大概一刻鍾後,徐如意跪趴在地上,顯得更加恭敬,開口了:“迴萬歲,奴婢徐如意,年方九歲,是個太監。受那些貪官禍害,家裏太窮,父母將我送入宮中。奴婢恨那些文官。皇太孫不嫌奴婢身份卑微,奴婢粉身碎骨,無以為報”頓了一頓,徐如意又接著說道“外邊那些文官們,貪戀財貨,殺之不絕,偏偏一個個又道貌岸然,心機深沉。皇上和他們鬥了一輩子,難道希望皇太孫和他們繼續鬥下去嗎?皇太孫在他們的教導下隻會親近文官,純真善良,將來隻會對他們言聽計從,又怎麽是他們的對手呢?憑著這些文官,皇太孫又如何和他的那些皇叔們鬥呢?”
徐如意又抬起頭,定定的看著朱元璋“奴婢願意為皇太孫手下鷹犬,皇太孫不忍做的,奴婢去做,皇太孫不能去做的,奴婢也能去做。將來皇太孫若有需要,奴婢願將罪責一並擔下,雖死無悔,求陛下成全。”
這番話說完,時間還剩下大概十分鍾。武英殿又陷入了一片沉寂。
如意也不再說話,靜靜地等候朱元璋宣判自己的命運。
他也沒什麽可說的了,剛才那段話把他需要說的都說了。首先他表明自己是個無根底無背景也不可能有野心造反的小太監(感謝上天,那個造反太監曹吉祥還沒出生),生死全在天家一念之間;其次,願意為皇長孫去製衡那些文官;最後,他還願意為皇長孫賣命。這是他能想到的自己所有的用處了。
聽了徐如意這樣的一番話,朱元璋沒有表態,依舊莫不做聲,心裏暗暗盤算著。
這一番話朱元璋聽進去了,也覺得有些道理,但唯有一點,眼前這個小太監徐如意才九歲,實在太小了一些。口齒伶俐不代表他能說到做到。
時間到了。
朱元璋開口了:“丁斌有罪,現在被關在親軍都尉府的大牢之中,你去看看。隨你怎麽做,七日內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說完,打開了桌上的一個錦盒,從中拿出了塊金牌,扔向了徐如意“去吧”
徐如意伸手接住,放入懷中,然後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奴婢告退。”緩緩地退出了武英殿。
武英殿的大門再次合上。。。。。。。。
幽暗的大大殿內,隻有寥寥幾盞孤燈,朱元璋閉目靠在椅背上,不知在想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