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像是一塊燒紅的烙鐵,慢慢的掛在東邊的金色屋頂。房頂上蹲著的鎮宅獸活靈活現,莊重威嚴的坐在那裏,注視著九黎國的大好河山。


    禦書房,皇帝已經更衣完畢。段夜和夏輕柔早早就在門外侯著,原本這個空間應該是屬於段夜師徒二人的,可是今天…卻多了一位不速之客。


    看著眼前這位威嚴的中年男子,他和自己的父親也有幾分相似,隻是麵前的男子嘴唇要薄一些,眼神中多了些“鋒芒”。


    “你是輕柔吧”?


    中年男子見兩個小輩沒有和自己打招唿,麵上也不動怒。反而笑的很和氣,就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有種久違的溫馨。


    “太子殿下慧眼如炬,侄女正是輕柔…”。


    夏輕柔從小就是個美人坯子,再加上一些情報,其實她的身份早就唿之欲出,甚至連猜都不用猜。


    “哈哈哈…多年不見,你真是出落的更加光彩奪目了,這位是…”。


    九黎國沒有成相技術,僅憑畫像和口述,很難知道一個人的長相。不過能和夏輕柔一起出現在宮中,再根據自己眼線收集的情報,其實他已經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最近在皇城出盡風頭的段夜。


    至於詢問的話,也隻不過是打招唿的開場白而已。


    “嗬嗬,太子真是貴人多忘事,那日藥神殿大比,咱們曾有過一麵之緣”。


    說實話太子不是很喜歡段夜的態度,見了當朝太子居然連跪拜都免了,似乎有些太不降他這個太子放在眼裏了。可是想起那日大比,他連皇帝都沒有拜,又怎麽會把他這個太子放在眼裏。


    “嗬嗬…你不說我都忘了,那天的大人物來的實在是太多了,因為當時場麵混亂,我也是記不太清。還望段公子莫怪。令師乃是當世強者,想必段公子的本事也不一般吧”。


    深宮之內,處處都是心機。太子的一番話看似和諧,其實卻是綿裏藏針。


    他說大比當日大人物太多,沒有記住段夜。換句話講,就是因為段夜在他眼裏隻是個小人物,根本不值得他去記住。


    話題末尾又刻意提到農九靈,為的就是提醒段夜,“如果離開你師傅,你什麽都不是”。


    “王爺如果想要考究段某的實力,不妨找個機會讓我展示一番便是,不過太子殿下要想考驗我,那可得抓緊時間。因為過不了多久,我就會迴江水城去了”。


    話題說到這裏,就算是徹底談崩了。段夜的態度很明確。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但是就算你到時候覺得我有價值,老子也不見得會留下”。這就是段夜話中想要表達的意思。


    “輕柔…”。


    夏輕柔沒有那麽多心眼,她對這位太子其實沒有什麽感覺。師傅願意聊,那就讓他聊好了,也省的自己和這個與自己有血緣關係,卻沒有任何親近感的“大伯”寒暄。


    “皇爺爺”。


    聽見老皇帝在唿喚自己,夏輕柔很乖巧的敲了敲門。


    “你進來吧”。


    看著夏輕柔進了禦書房,太子的臉立刻冷了下來。


    天下人都知道,四皇子與齊王,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今天皇帝把一個小丫頭叫了進去,卻把他這個正牌太子涼在一邊,又是何意?


    夏輕柔是齊王的女兒,而齊王和四皇子的關係自不必說。想來想去,老皇帝的舉動肯定是有一些傾向性。他不相信以皇帝的睿智,會想不到這點。


    “難道他是在試探自己”?太子不敢確定老皇帝的態度,更不敢做出過激的舉動。


    “父皇”。“皇上”。


    “你們都來了…走吧!咱們上朝”。


    皇帝上早朝的宮殿,叫做千秋殿。千秋殿門前是一整塊的大理石,大理石上盤踞著一條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龍。


    這條道路,隻有天子可行。其餘人都得從其兩側的複道,三跪九叩進去大殿。不過就在今天,這個規矩被打破了。


    夏輕柔推著老皇帝,段夜和太子跟在身後。這三人竟沒有一人打算走旁邊,一同踩上了金龍地板。


    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他不跪也說的過去。可是夏輕柔和段夜沒有行禮,眾人就看不下去了。


    大臣們好不容易跪到千秋殿門口,就那樣眼巴巴的看著這四人走到近前,雖然有人還在竊竊私語,聲音卻是小了許多。


    “聖龍登朝,體恤民間疾苦。眾臣有事方可啟奏…”。


    今天念開場白的公公聲音渾厚,比起洪三賢的公鴨嗓不知好了多少倍,反而皇帝更喜歡那種刺耳的聲音。對他的表現卻不怎麽適應。


    “臣有本啟奏”。


    率先站出來的人中氣十足,不等太監話音落下就急匆匆的站了出來,看樣子應該是個急脾氣。


    此人儀表堂堂,站在那裏如鬆柏一樣挺立,麵上留著胡須,身材偏瘦,據段夜判斷此人應該是個文人。


    其實段夜猜的一點也沒錯,此人就是當朝文人領袖,段江的“偶像”。太傅…楊萬裏。


    “說…”。


    老皇帝的身體不好,卻足以在眾臣麵前保持威儀。


    “桐城一案如今得到新的物證,目標指認皇城有人虧空國財,企圖壞我九黎江山”。


    “桐城?桐城的案子不是結了嗎”?


    皇帝心如明鏡,桐城的案子他多少心裏都有一些底。當時的太守就是皇城王家的人,而王家又是太子妃的娘家。如果說這事與太子沒關係,根本就不可能。這也是皇帝沒有深究此事的原因。


    既然有了替死鬼,他也需要一些“光泥”來抹抹皇家的顏麵。


    誰知道這個楊萬裏一直都是個死腦筋,偏偏抓住此事不放,讓老皇帝辦也不是,不辦也不是。


    “迴陛下,所有案犯已死,本案理應是結了”。


    現在能站出來說話的人,自然是太子一脈。此人便是刑部尚書候季昶,一個典型的南方人。他的個子不高,卻處處透著精明。


    “結案?怎麽結?我這裏有血書一封,乃是當日幸存者轉交他人之手,可為證據呈上。想必諸位平時也看報紙,這份血書的內容想必我就不用念了吧”。


    血書的內容,報紙上早有刊登。隻不過人們不願意去相信罷了。


    “恕我直言,血書的內容我也看過。說句不中聽的話,就算有血書在,也不能說明太子就是主謀。萬一是有人栽贓陷害,故意坑害我九黎之諸君呢”?


    候季昶義正言辭道,其實不止是他,還有其他人也不會相信這件事。整個九黎國都是太子的未來,他沒有必要為了這點蠅頭小利,來損害自己的利益才對。


    當然這隻是大部分人的看法,那是因為他們對人性還沒有一個充足的認識。也許在場的所有人,隻有段夜明白貪婪的含義,就是永無止境的索取。


    眼看大臣們就要吵了起來,老皇帝重重的咳嗽了幾聲。就好像他的咳嗽聲是一種口令似的,隻要口令一響,朝堂上便會鴉雀無聲。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藥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悉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悉末並收藏江湖藥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