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緣故。
霍行允啞然一笑。
“五妹妹,你真厲害。”霍寶珍好奇的問,“你是怎麽知道這些法子的?”
作者有話要說:[img]16_1.jpg[/img]有一張人物關係圖,大家會不會清楚一點?這次會不會更清楚點?這圖搞了我半個小時,聽風是懶人,懶到封麵都不想做。。。如果這個圖大家還是看不清楚。。。呃,o(╯□╰)o,大家就擔待點吧。。。。
、
昨天更新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人暈頭了,設定的人物關係又太複雜,自己都搞混了,發文時候,又把正稿和草稿、存稿弄亂了,結果讓大家更混亂了,實在不好意思,今天早上起來,連忙做了一張人物圖,希望這次沒把關係搞錯,撓頭,真不好意思啊,謝謝大家幫我糾錯,太丟臉了,嗚嗚~~~
我自己設定的很複雜,其實這些關係根本不影響故事情節,表格上很多都是炮灰、路人甲,所以大家無視好了,嘿嘿
、
其實這婚姻關係挺亂倫的,但是魏晉以來門閥士族內部通婚,由於選擇範圍小,故婚姻不論行輩,隻要男女雙方年齡相當,家境合適就可以了。比如孫權以表叔的身份娶侄女徐氏;劉宋名士蔡興宗把女兒嫁給姐姐的孫子;江瞻的兒媳婦是宋文帝的女兒,他又把女兒嫁給宋文帝的孫子;南齊王慈的女婿是蕭道成的兒子,弟媳婦是蕭道成的女兒;梁武帝把女兒嫁給了舅舅的兒子。後世所謂的同姓不婚,在那個時候也是時常發生的事,士族之間還有同母異父的兄妹結婚,舅舅納外甥女為妾之類的事,桓濟曆史上娶的也是自己的阿姨輩的新安公主。
、
有讀者提起張嫣的身世,張嫣是張敖的女兒,但並不一定是魯元公主的女兒,至少司馬遷沒說張嫣是魯元公主的女兒的是班固,司馬遷是受了宮刑還敢罵漢武帝的人,離呂後那個朝代又很近,如果張嫣真是魯元公主的女兒,為什麽司馬遷不說呢?而且曆史上皇帝娶外甥女的也不止孝惠帝一人。當時人主要批評的是呂後的專權,大肆批評亂倫的也是後世那些閑得各種疼的史官。
、
其實有時候我真覺得,古人也是和現代人一樣,嘴上說一套,私底下做一套的。程朱理學的朱熹書裏說的冠冕堂皇,其實私底下朱熹的人品惡劣程度,總所周知。
魏晉時期,士族門第,士庶不通婚,叫的震天響,結果突破規矩的大有人在,史上
記載了就不少,還有專門寫出有人賣女兒,收的錢用來納妾,結果被彈劾了,就說明那時候幹這種事的人還真不少。士族貌似高貴不可攀,可隻要你有錢有權,照樣可以找個同姓的士族並族,歸入士族之列。王謝兩家夠牛叉了吧?結果還不是被候景滅了,到了隋就默默無聞了。
古人說男女不可私相授受,照理《女誡》東漢就出來了,可為毛史上還有韓壽偷香的佳話。禮教說女子要注重貞潔,可在魏晉男女看上了,直接滾草叢的也有。《女誡》說女無二嫁,可哪怕到了明朝,寡婦再嫁的都比比皆是。《內訓》說奔者為妾,可卓文君還是司馬相如的妻。
明代禮法規定的那麽嚴格,可從文獻記載看,明末社會越禮逾製的不但有皇室貴戚、封疆大吏、富戶豪民、庶人百姓,就連曆來身份低賤的優伶奴仆,也敢藐視禮法,而大吏富戶豪民還是違製的發起者。
哪怕是清朝,表麵上一個禮法規矩大於天的皇朝,可在皇權的撐腰下,丈夫要向小妾行禮,皇帝光明正大的對臣子說,你的官職是我看在你兒子的麵子上給的。
以前沒看書的時候,老覺得古人如何封建、如何守規矩,後來稍微翻了一點書,才知道古人比現代人狂野多了。。。總之一句話,規矩隻是人定的而已。
聽風個人水平有限,隻能在我懂得常識範圍內,盡量不讓文範常識性錯誤,如果真的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正,我最喜歡看留言了o(n_n)o哈哈~
19
19、霍家(下)...
霍行雲站在不易被人察覺的陰暗角落裏,沉默的聽著蕭源和霍寶珍的對話,嘴角不由彎起了一絲嘲諷的弧度,她怎麽知道的?蕭五姑娘出身士族,養蘭隻是她打發閑暇時間的小玩意吧?她會不知道那才怪事呢!
霍寶珍不過隻是聽說閨秀養蘭最雅致,才特地讓人找了這麽多蘭花,附庸風雅而已,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連螞蟻和葉虱都分不清,還煞有其事的辦了一個蘭苑。又不是花市,誰家貴女蘭花會養一院子,絲毫不知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說出去都惹人笑話!
這蕭五姑娘涵養倒好,居然還順著她的話說下去。他瞄了一眼同樣沉默站在自己身邊的梁肅,“你怎麽不過去?”他輕聲問,二哥肯帶他們過來,就是允許了他們這時候去結交蕭家的兩位郎君。
“我不懂蘭花。”梁肅靜靜的說道,在他看來無論是蘭花還是水仙,都跟蒜葉沒甚區別。
兩人正說著,就聽到霍行允、霍寶珍的笑聲和蕭源的說話聲,“很簡單,隻要多養死幾盆蘭花就好了。”蕭源笑盈盈的說,引來了霍行允一陣大笑,霍寶珍捂著嘴咯咯直笑,親昵的挽著蕭源的手,“我小字阿鸞,五妹妹以後叫我阿鸞就好了。”說完後,她神色略帶小心翼翼的看著蕭源。
霍行允見妹妹如此,心裏暗暗一歎,母親太急了。他們家夠富貴了,要名聲自有他們兄弟來爭,何苦硬逼小妹呢!
蕭源笑道,“阿鸞姐,我小字元兒。”蕭源同霍寶珍互換了小名,兩人都未行及笄禮,家人、朋友都是稱唿小字的。
“元兒妹妹!”霍寶珍開心的叫了一聲,“妹妹,你喜不喜歡水仙?我這裏還有好多水仙呢!”
“好。”
霍行允見蕭源臉上沒有一絲一毫勉強,對妹妹也沒有任何敷衍的神色,心中一鬆,看著蕭源的目光也越發的柔和,蕭氏兄妹出身顯貴,卻沒有絲毫盛氣淩人之勢,這才是霍行允肯和蕭澤交好的真正緣故。
霍家是想和士族聯姻,但他也不願意巴結一個根本看不起他們的士族,所謂六十年風水輪流轉,當年王謝高門何等顯貴,最後還不是一場侯景之亂,就弄的家破族滅,從此一蹶不振?焉知他們霍家將來沒有飛黃騰達的時候?士族——他們享受的也夠久了!
蘭苑並不大,轉了一圈後,霍行允就帶著眾人去後院休息喝茶,總不能讓客人傻站著吧?霍府的後院一如既往的金碧輝煌,房裏擺滿了各色古玩、珍器,精致華美,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尤其是一盞用來盛放水果的金盆,尤其引人注意,盤身整體是一隻帶翅膀的獅子,樣式華美精致,帶著異域風情,讓蕭源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幾眼。
“元兒,可是覺得這隻果盆很奇特?”霍寶珍笑著問,她可沒有君子佩玉、金銀銅臭的想法,在她的眼裏隻有好玩不好玩之分。
蕭源微微點頭,“阿鸞姐,這隻果盆是從波斯傳來的吧?”
“妹妹果然見多識廣。”霍寶珍拍手笑道,“除了這個盤子,這個也是一套的。”她指著一套用來盛水的小茶杯說,都是雕琢成各色動物形狀的金器。
“原來姐姐喜歡這些小玩意!”蕭源看到這些精巧華美的小茶杯,忍不住拿起了一個把玩,“這個像是我們這邊工匠做的?”
“妹妹你也喜歡這種舶來品?”霍寶珍雙目亮晶晶的望著蕭源。
“喜歡,這種舶來小茶杯,我家也
有一套,上麵畫了好多小人,下次姐姐來我家,我拿出來給你玩。”蕭源沒敢說自己愛的不是舶來品,而是金器。其實大哥是真沒審美觀,這種金光閃閃的金器了,一色的擺在黒木書案上,底下墊上紅綢,用燭光一照,看著多賞心悅目啊!偏大哥不喜歡,非把自己花了好多年收集起來的金器都收走了,要不是爹爹後來補償了她不少,她非哭死不可!
在江南之時,那些士族貴女各個對金器避之不及,非玉飾不上身,連喝茶的碗就是舊式的古茶碗,就怕染上銅臭味。看她們視金錢如糞土的模樣,讓蕭源忍不住在心裏想,要是讓那些人知道,她們吃進嘴裏的果蔬大多是用排泄物澆出來的,而豬羊都是吃草和人吃下的東西喂養長大的……不知道她們會不會就此登仙了?蕭源喜歡玩古董,但不喜歡用古董,那些古董都不知道被多少人用了多少年了,想想都起雞皮疙瘩!
眾人說笑了一會,蕭沂一直對梁肅的箭法很好奇,拉著他一定讓他展示下箭法,梁肅推不過,隻能和他一起去練舞房,霍寶珍聽了也非要跟著,還對蕭源說:“元兒,我跟你說,梁肅不僅箭法,他手腳也靈活,你蒙住他的眼睛,往他身上丟任何東西,他都能接住呢!你要不要試試看!”
霍寶珍話音一落,現場的氣氛稍稍一滯,梁肅沉默的站在霍行允身後,霍行允無奈的搖頭,“阿鸞,不許胡鬧。”
“二哥,我哪有胡鬧,我說的是真得嘛!”霍寶珍不服氣了,她以前一直同梁肅這麽玩,二哥從來沒說過她。
霍行允一時語塞,以前梁肅算得上是他們家的半個下人,自然可以任霍寶珍胡鬧,可現在梁肅好歹也是一個武將了,又屢次在戰場上救過他,再讓他和下人一樣陪阿鸞胡鬧就太過分了。
“我一直以為聽風辨位是古人書上杜撰的,想不到真有人這麽厲害!梁郎君還會百步穿楊,大哥,梁郎君豈不是養由基再世?”蕭源好奇的仰頭對蕭澤說。
蕭澤哈哈一笑,“養由基不過箭法好而已,梁郎君文武雙全,又驍勇善戰,我看應該是趙子龍再世才是。”
梁肅拱手對蕭澤道:“蕭大郎君過獎了。”他目光略帶感激的望著蕭源。
蕭源對梁肅印象很好,不然也不會替他解圍了,察覺到梁肅打量自己的目光,她也沒在意,轉頭拉著霍寶珍的手問:“姐姐愛玩投壺嗎?我有一個丫鬟投壺本事最好,百步之內,你把銅壺擺放在那個位置,她都能投準,一會讓她投給我們看好不好?”
霍寶珍被一向寵愛自己的二哥責罵了,心裏正委屈,一聽蕭源這麽說,立刻忘了委屈,喜笑顏開的說:“好啊!我最喜歡投壺了!”
蕭澤和蕭沂對視了一眼,蕭沂得意洋洋的衝著蕭澤揚眉,他早說了隻要元兒願意,她可以和任何人成為好朋友。
大姑娘和二姑娘對視了一眼,她們還是不懂,為什麽大哥、三哥要這麽放下架子,甚至還授意五妹和霍寶珍交好。不過這些並不是她們可以管的,既然連元兒都和霍寶珍那麽好了,她們也沒道理擺著架子,兩人笑著同霍家的兩位庶女說起話來,嫡女有嫡女的圈子,庶女也有庶女的圈子。
霍寶珍是直爽的個性,蕭源也不是扭捏的人,一下午的相處,兩人已經處的非常融洽了,等蕭源要走的時候,霍寶珍依依不舍的拉著蕭源,“元兒,改天你一定要來找我玩。”
蕭源也很喜歡這個直爽的姑娘,“姐姐要是不嫌麻煩,四天後橫水河有一場冰嬉,我們一起去玩吧!”說著她偏頭望了蕭澤一眼,蕭澤含笑點頭。
“原來妹妹也知道這個啊!”霍寶珍咯咯笑道,“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冰嬉!我們家有個小冰嬉場。”她扭頭望向霍行允,“二哥,好不好?”
霍行允寵溺的一笑,“當然好。”龔郡君生有五子一女,霍氏兄弟和蕭氏兄弟一樣,都非常寵愛唯一的嫡妹,凡是隻要霍寶珍開口,絕對有求必應。
兩人說定了下次見麵的時間後,就愉悅的分手了,上牛車前,蕭源目光一側,正對上一道清冷如泉的目光,蕭源怔了怔,下意識的迴了一笑,才扶著靈偃的手上了車。
蕭家姐妹剛一上馬車,就渾身鬆懈了下來,三姑娘嚷著肩膀酸,讓丫鬟給自己揉肩,穿金佩玉的站了一天,還要同人費心說笑,別說三姑娘、六姑娘之前沒經曆過的會累,連蕭源已經習慣了這種聚會的,也累得吃不消了,但多年形成的習慣,已經讓她無法在臥房以外的地方放鬆。
“大姐,這霍家還真富貴。”六姑娘想起霍家的做派,不由吃吃笑道。霍家有胡族血統,霍家很多媳婦都是胡族勳貴出生,同漢族目前流行清雅的審美不同,霍家更傾向於胡族豪奢富麗的裝飾。
大姑娘道:“北地喜豪奢,霍家想來受北地胡風影響更多。”大姑娘見大哥、三哥對霍家這麽客氣,一時也吃不透父兄心裏在想什麽,說話就留了三分餘地,目光遲疑的望向蕭源。
同樣二姑娘也想從蕭源那裏得知父兄心裏到底在想什麽,兩人心裏
同樣有一絲說不出口的疑惑和擔憂,畢竟蕭家六姐妹裏,她們兩人已經都到了適婚年齡了,尤其是已經十五歲的大姑娘。畢竟士庶不通婚的規矩,僅限於嫡出的子女而已,庶出的就沒有那麽多講究了。兩人從小由公主和嫡母教養長大,身份是比其她庶妹高,但也不敢奢望自己能嫁到如何好的人家。隻是再不敢奢望,兩人也是從小金尊玉貴的長大的,當然不願意就這麽隨便嫁給一個寒門弟子。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秘密投的霸王票^_^
20
20、家史...
蕭源不是沒注意兩個的姐姐的表情,她也知道幾個姐姐不解父兄為什麽對霍家那麽客氣,畢竟霍家不過隻是一個寒門庶族而已。大哥、三哥也沒和自己解釋過他們為什麽會有這種舉動,但蕭源心裏基本上是有數的,這應該還是受了朝堂的影響。
一來,大秦從太祖起就開始推行和九品中正製截然不同的科舉取士,曆經六朝,目前朝中寒門出生的官員是越來越多,先帝甚至取消了寒門仕子三十方可入朝的規定。當然目前士族手握的權利還是超過庶族的,但比起之前,士族對朝廷大局的影響力,卻在逐年降低。
霍家在士族看來是暴發戶,但其本身已經不算是新銳豪門了,霍家從霍行允祖父開始,就開始進入大秦的權利核心,手握重兵,又通過聯姻,和許多新貴勢力結成一團。不少士族嘴上瞧不起霍家,可私底下巴結霍家的家族不算少。
霍行允啞然一笑。
“五妹妹,你真厲害。”霍寶珍好奇的問,“你是怎麽知道這些法子的?”
作者有話要說:[img]16_1.jpg[/img]有一張人物關係圖,大家會不會清楚一點?這次會不會更清楚點?這圖搞了我半個小時,聽風是懶人,懶到封麵都不想做。。。如果這個圖大家還是看不清楚。。。呃,o(╯□╰)o,大家就擔待點吧。。。。
、
昨天更新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人暈頭了,設定的人物關係又太複雜,自己都搞混了,發文時候,又把正稿和草稿、存稿弄亂了,結果讓大家更混亂了,實在不好意思,今天早上起來,連忙做了一張人物圖,希望這次沒把關係搞錯,撓頭,真不好意思啊,謝謝大家幫我糾錯,太丟臉了,嗚嗚~~~
我自己設定的很複雜,其實這些關係根本不影響故事情節,表格上很多都是炮灰、路人甲,所以大家無視好了,嘿嘿
、
其實這婚姻關係挺亂倫的,但是魏晉以來門閥士族內部通婚,由於選擇範圍小,故婚姻不論行輩,隻要男女雙方年齡相當,家境合適就可以了。比如孫權以表叔的身份娶侄女徐氏;劉宋名士蔡興宗把女兒嫁給姐姐的孫子;江瞻的兒媳婦是宋文帝的女兒,他又把女兒嫁給宋文帝的孫子;南齊王慈的女婿是蕭道成的兒子,弟媳婦是蕭道成的女兒;梁武帝把女兒嫁給了舅舅的兒子。後世所謂的同姓不婚,在那個時候也是時常發生的事,士族之間還有同母異父的兄妹結婚,舅舅納外甥女為妾之類的事,桓濟曆史上娶的也是自己的阿姨輩的新安公主。
、
有讀者提起張嫣的身世,張嫣是張敖的女兒,但並不一定是魯元公主的女兒,至少司馬遷沒說張嫣是魯元公主的女兒的是班固,司馬遷是受了宮刑還敢罵漢武帝的人,離呂後那個朝代又很近,如果張嫣真是魯元公主的女兒,為什麽司馬遷不說呢?而且曆史上皇帝娶外甥女的也不止孝惠帝一人。當時人主要批評的是呂後的專權,大肆批評亂倫的也是後世那些閑得各種疼的史官。
、
其實有時候我真覺得,古人也是和現代人一樣,嘴上說一套,私底下做一套的。程朱理學的朱熹書裏說的冠冕堂皇,其實私底下朱熹的人品惡劣程度,總所周知。
魏晉時期,士族門第,士庶不通婚,叫的震天響,結果突破規矩的大有人在,史上
記載了就不少,還有專門寫出有人賣女兒,收的錢用來納妾,結果被彈劾了,就說明那時候幹這種事的人還真不少。士族貌似高貴不可攀,可隻要你有錢有權,照樣可以找個同姓的士族並族,歸入士族之列。王謝兩家夠牛叉了吧?結果還不是被候景滅了,到了隋就默默無聞了。
古人說男女不可私相授受,照理《女誡》東漢就出來了,可為毛史上還有韓壽偷香的佳話。禮教說女子要注重貞潔,可在魏晉男女看上了,直接滾草叢的也有。《女誡》說女無二嫁,可哪怕到了明朝,寡婦再嫁的都比比皆是。《內訓》說奔者為妾,可卓文君還是司馬相如的妻。
明代禮法規定的那麽嚴格,可從文獻記載看,明末社會越禮逾製的不但有皇室貴戚、封疆大吏、富戶豪民、庶人百姓,就連曆來身份低賤的優伶奴仆,也敢藐視禮法,而大吏富戶豪民還是違製的發起者。
哪怕是清朝,表麵上一個禮法規矩大於天的皇朝,可在皇權的撐腰下,丈夫要向小妾行禮,皇帝光明正大的對臣子說,你的官職是我看在你兒子的麵子上給的。
以前沒看書的時候,老覺得古人如何封建、如何守規矩,後來稍微翻了一點書,才知道古人比現代人狂野多了。。。總之一句話,規矩隻是人定的而已。
聽風個人水平有限,隻能在我懂得常識範圍內,盡量不讓文範常識性錯誤,如果真的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正,我最喜歡看留言了o(n_n)o哈哈~
19
19、霍家(下)...
霍行雲站在不易被人察覺的陰暗角落裏,沉默的聽著蕭源和霍寶珍的對話,嘴角不由彎起了一絲嘲諷的弧度,她怎麽知道的?蕭五姑娘出身士族,養蘭隻是她打發閑暇時間的小玩意吧?她會不知道那才怪事呢!
霍寶珍不過隻是聽說閨秀養蘭最雅致,才特地讓人找了這麽多蘭花,附庸風雅而已,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連螞蟻和葉虱都分不清,還煞有其事的辦了一個蘭苑。又不是花市,誰家貴女蘭花會養一院子,絲毫不知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說出去都惹人笑話!
這蕭五姑娘涵養倒好,居然還順著她的話說下去。他瞄了一眼同樣沉默站在自己身邊的梁肅,“你怎麽不過去?”他輕聲問,二哥肯帶他們過來,就是允許了他們這時候去結交蕭家的兩位郎君。
“我不懂蘭花。”梁肅靜靜的說道,在他看來無論是蘭花還是水仙,都跟蒜葉沒甚區別。
兩人正說著,就聽到霍行允、霍寶珍的笑聲和蕭源的說話聲,“很簡單,隻要多養死幾盆蘭花就好了。”蕭源笑盈盈的說,引來了霍行允一陣大笑,霍寶珍捂著嘴咯咯直笑,親昵的挽著蕭源的手,“我小字阿鸞,五妹妹以後叫我阿鸞就好了。”說完後,她神色略帶小心翼翼的看著蕭源。
霍行允見妹妹如此,心裏暗暗一歎,母親太急了。他們家夠富貴了,要名聲自有他們兄弟來爭,何苦硬逼小妹呢!
蕭源笑道,“阿鸞姐,我小字元兒。”蕭源同霍寶珍互換了小名,兩人都未行及笄禮,家人、朋友都是稱唿小字的。
“元兒妹妹!”霍寶珍開心的叫了一聲,“妹妹,你喜不喜歡水仙?我這裏還有好多水仙呢!”
“好。”
霍行允見蕭源臉上沒有一絲一毫勉強,對妹妹也沒有任何敷衍的神色,心中一鬆,看著蕭源的目光也越發的柔和,蕭氏兄妹出身顯貴,卻沒有絲毫盛氣淩人之勢,這才是霍行允肯和蕭澤交好的真正緣故。
霍家是想和士族聯姻,但他也不願意巴結一個根本看不起他們的士族,所謂六十年風水輪流轉,當年王謝高門何等顯貴,最後還不是一場侯景之亂,就弄的家破族滅,從此一蹶不振?焉知他們霍家將來沒有飛黃騰達的時候?士族——他們享受的也夠久了!
蘭苑並不大,轉了一圈後,霍行允就帶著眾人去後院休息喝茶,總不能讓客人傻站著吧?霍府的後院一如既往的金碧輝煌,房裏擺滿了各色古玩、珍器,精致華美,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尤其是一盞用來盛放水果的金盆,尤其引人注意,盤身整體是一隻帶翅膀的獅子,樣式華美精致,帶著異域風情,讓蕭源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幾眼。
“元兒,可是覺得這隻果盆很奇特?”霍寶珍笑著問,她可沒有君子佩玉、金銀銅臭的想法,在她的眼裏隻有好玩不好玩之分。
蕭源微微點頭,“阿鸞姐,這隻果盆是從波斯傳來的吧?”
“妹妹果然見多識廣。”霍寶珍拍手笑道,“除了這個盤子,這個也是一套的。”她指著一套用來盛水的小茶杯說,都是雕琢成各色動物形狀的金器。
“原來姐姐喜歡這些小玩意!”蕭源看到這些精巧華美的小茶杯,忍不住拿起了一個把玩,“這個像是我們這邊工匠做的?”
“妹妹你也喜歡這種舶來品?”霍寶珍雙目亮晶晶的望著蕭源。
“喜歡,這種舶來小茶杯,我家也
有一套,上麵畫了好多小人,下次姐姐來我家,我拿出來給你玩。”蕭源沒敢說自己愛的不是舶來品,而是金器。其實大哥是真沒審美觀,這種金光閃閃的金器了,一色的擺在黒木書案上,底下墊上紅綢,用燭光一照,看著多賞心悅目啊!偏大哥不喜歡,非把自己花了好多年收集起來的金器都收走了,要不是爹爹後來補償了她不少,她非哭死不可!
在江南之時,那些士族貴女各個對金器避之不及,非玉飾不上身,連喝茶的碗就是舊式的古茶碗,就怕染上銅臭味。看她們視金錢如糞土的模樣,讓蕭源忍不住在心裏想,要是讓那些人知道,她們吃進嘴裏的果蔬大多是用排泄物澆出來的,而豬羊都是吃草和人吃下的東西喂養長大的……不知道她們會不會就此登仙了?蕭源喜歡玩古董,但不喜歡用古董,那些古董都不知道被多少人用了多少年了,想想都起雞皮疙瘩!
眾人說笑了一會,蕭沂一直對梁肅的箭法很好奇,拉著他一定讓他展示下箭法,梁肅推不過,隻能和他一起去練舞房,霍寶珍聽了也非要跟著,還對蕭源說:“元兒,我跟你說,梁肅不僅箭法,他手腳也靈活,你蒙住他的眼睛,往他身上丟任何東西,他都能接住呢!你要不要試試看!”
霍寶珍話音一落,現場的氣氛稍稍一滯,梁肅沉默的站在霍行允身後,霍行允無奈的搖頭,“阿鸞,不許胡鬧。”
“二哥,我哪有胡鬧,我說的是真得嘛!”霍寶珍不服氣了,她以前一直同梁肅這麽玩,二哥從來沒說過她。
霍行允一時語塞,以前梁肅算得上是他們家的半個下人,自然可以任霍寶珍胡鬧,可現在梁肅好歹也是一個武將了,又屢次在戰場上救過他,再讓他和下人一樣陪阿鸞胡鬧就太過分了。
“我一直以為聽風辨位是古人書上杜撰的,想不到真有人這麽厲害!梁郎君還會百步穿楊,大哥,梁郎君豈不是養由基再世?”蕭源好奇的仰頭對蕭澤說。
蕭澤哈哈一笑,“養由基不過箭法好而已,梁郎君文武雙全,又驍勇善戰,我看應該是趙子龍再世才是。”
梁肅拱手對蕭澤道:“蕭大郎君過獎了。”他目光略帶感激的望著蕭源。
蕭源對梁肅印象很好,不然也不會替他解圍了,察覺到梁肅打量自己的目光,她也沒在意,轉頭拉著霍寶珍的手問:“姐姐愛玩投壺嗎?我有一個丫鬟投壺本事最好,百步之內,你把銅壺擺放在那個位置,她都能投準,一會讓她投給我們看好不好?”
霍寶珍被一向寵愛自己的二哥責罵了,心裏正委屈,一聽蕭源這麽說,立刻忘了委屈,喜笑顏開的說:“好啊!我最喜歡投壺了!”
蕭澤和蕭沂對視了一眼,蕭沂得意洋洋的衝著蕭澤揚眉,他早說了隻要元兒願意,她可以和任何人成為好朋友。
大姑娘和二姑娘對視了一眼,她們還是不懂,為什麽大哥、三哥要這麽放下架子,甚至還授意五妹和霍寶珍交好。不過這些並不是她們可以管的,既然連元兒都和霍寶珍那麽好了,她們也沒道理擺著架子,兩人笑著同霍家的兩位庶女說起話來,嫡女有嫡女的圈子,庶女也有庶女的圈子。
霍寶珍是直爽的個性,蕭源也不是扭捏的人,一下午的相處,兩人已經處的非常融洽了,等蕭源要走的時候,霍寶珍依依不舍的拉著蕭源,“元兒,改天你一定要來找我玩。”
蕭源也很喜歡這個直爽的姑娘,“姐姐要是不嫌麻煩,四天後橫水河有一場冰嬉,我們一起去玩吧!”說著她偏頭望了蕭澤一眼,蕭澤含笑點頭。
“原來妹妹也知道這個啊!”霍寶珍咯咯笑道,“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冰嬉!我們家有個小冰嬉場。”她扭頭望向霍行允,“二哥,好不好?”
霍行允寵溺的一笑,“當然好。”龔郡君生有五子一女,霍氏兄弟和蕭氏兄弟一樣,都非常寵愛唯一的嫡妹,凡是隻要霍寶珍開口,絕對有求必應。
兩人說定了下次見麵的時間後,就愉悅的分手了,上牛車前,蕭源目光一側,正對上一道清冷如泉的目光,蕭源怔了怔,下意識的迴了一笑,才扶著靈偃的手上了車。
蕭家姐妹剛一上馬車,就渾身鬆懈了下來,三姑娘嚷著肩膀酸,讓丫鬟給自己揉肩,穿金佩玉的站了一天,還要同人費心說笑,別說三姑娘、六姑娘之前沒經曆過的會累,連蕭源已經習慣了這種聚會的,也累得吃不消了,但多年形成的習慣,已經讓她無法在臥房以外的地方放鬆。
“大姐,這霍家還真富貴。”六姑娘想起霍家的做派,不由吃吃笑道。霍家有胡族血統,霍家很多媳婦都是胡族勳貴出生,同漢族目前流行清雅的審美不同,霍家更傾向於胡族豪奢富麗的裝飾。
大姑娘道:“北地喜豪奢,霍家想來受北地胡風影響更多。”大姑娘見大哥、三哥對霍家這麽客氣,一時也吃不透父兄心裏在想什麽,說話就留了三分餘地,目光遲疑的望向蕭源。
同樣二姑娘也想從蕭源那裏得知父兄心裏到底在想什麽,兩人心裏
同樣有一絲說不出口的疑惑和擔憂,畢竟蕭家六姐妹裏,她們兩人已經都到了適婚年齡了,尤其是已經十五歲的大姑娘。畢竟士庶不通婚的規矩,僅限於嫡出的子女而已,庶出的就沒有那麽多講究了。兩人從小由公主和嫡母教養長大,身份是比其她庶妹高,但也不敢奢望自己能嫁到如何好的人家。隻是再不敢奢望,兩人也是從小金尊玉貴的長大的,當然不願意就這麽隨便嫁給一個寒門弟子。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秘密投的霸王票^_^
20
20、家史...
蕭源不是沒注意兩個的姐姐的表情,她也知道幾個姐姐不解父兄為什麽對霍家那麽客氣,畢竟霍家不過隻是一個寒門庶族而已。大哥、三哥也沒和自己解釋過他們為什麽會有這種舉動,但蕭源心裏基本上是有數的,這應該還是受了朝堂的影響。
一來,大秦從太祖起就開始推行和九品中正製截然不同的科舉取士,曆經六朝,目前朝中寒門出生的官員是越來越多,先帝甚至取消了寒門仕子三十方可入朝的規定。當然目前士族手握的權利還是超過庶族的,但比起之前,士族對朝廷大局的影響力,卻在逐年降低。
霍家在士族看來是暴發戶,但其本身已經不算是新銳豪門了,霍家從霍行允祖父開始,就開始進入大秦的權利核心,手握重兵,又通過聯姻,和許多新貴勢力結成一團。不少士族嘴上瞧不起霍家,可私底下巴結霍家的家族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