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字起兵以來,殫精竭慮身先士卒,攜天下憂國憂民之士,率舍生忘死之卒,邀天之幸終保國祚不失,然此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亦非書生武夫之天下,實乃天下人之天下,凡國之黎民,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保國護疆之責……”


    張韜的詔書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風波,主要是中華曆史上實在有太多的君王說過類似的話,可是到最後君還是君、臣還是臣、草民還是草民,就算有那麽一兩個明君賢臣做到過以民為本,卻也隻是極少數的例外,所以普天之下早就沒人將這種口號當真了。


    在與薑田的聊天中,張韜得知自己曾為之奮鬥終身的全民解放事業,曾經實現過的人民當家作主,也逐漸變成了受人嘲笑的口號,他的心在流血可又無可奈何,所以這輩子他沒有急於喊出那些超前的東西,人性的貪婪並不是思想教育所能改變的,儒家的仁愛、墨家的兼愛、道家的無為,都對人性最本能的東西無能為力,所以中國曆史上就從沒有放棄過依法治國,封建王朝如此,新中華也一樣。


    於是張韜決定在他最擅長也是控製力最強的軍隊上下手,哪怕天下動蕩強敵入侵,隻要軍隊穩定中華便可巋然不動,如果薑田在這裏一定會嘲笑他是理想主義者,卻不會阻止他這樣去幹,他們都知道一個真理——槍杆子裏出政權!


    遠在千裏之外的張環也有這樣的感慨,當他們為了避風暫時停靠朝鮮,這個國家的各級官員就展開了一次總動員,送錢送物飲宴不斷,還三番兩次的讓美女靠近薑田,張環這個“小書童”也沒有放過,一大幫管家、書吏之類的角色找到他打聽薑大人的好惡,或者有沒有聽到什麽關於朝鮮的言論,黃白之物也沒少塞,要不是有吳遠替他抵擋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就算是身為屬國,可父皇大壽之時已經認可其主權,怎麽如今還是如此媚顏逢迎,如同……”張環一時不知該怎麽形容。


    “這就是事大主義!”薑田也是不勝其擾:“論身份雖然我是他國之臣,但論起地位來,我這個一品大員可是僅次於朝鮮王的存在,再說論國力我中華可隨時蕩平這個半島,你讓他如何敢平等視之?”


    “那父皇為何還要還其主權?”


    “很簡單,既然不是我們的屬國,那咱們便沒有護其周全的責任,若是他日有人侵略其國土,或是與他人交惡,咱們大可聽之任之兩相其害取其輕,不會出現萬曆年那樣不得不戰的情況!”


    張環沉思了一會,然後兩眼放光的說道:“我明白了,咱們一邊不認其為屬國,又準備出使日本,朝鮮君臣這是怕了,怕咱們夥同倭寇瓜分了他們的國家!”


    薑田和吳遠相視一笑,太子的政治悟性是越來越高了,現在已經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再是之乎者也的小書呆子了。可這次他的分析和事實還是有出入的。


    “陛下說過,槍杆子裏麵出政權。軍力是國力的體現,朝鮮這個國家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不是我國的對手,咱們可以看不上這貧瘠之地,他們卻不得不防咱們的覬覦之心,並且一切的外交事宜皆以交好中華為要,若不如此便有亡國之危,這無關他們有沒有主權!”薑田算是一語道破天機,而且即便是在另一個時空的二十一世紀,他們的國際地位與外交方針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隻是韓國將宗主國換成了美國而已。


    薑田在課堂上一直宣稱國家主權不容侵犯,國與國之間如果在主權問題上產生摩擦,那爆發戰爭隻是早晚的事情,可是今天他又對張環說出了這個主權無用論,或者說是實力決定主權,可見教育太子和教育其他學生是有本質區別的。吳遠和張環都明白,國與國之間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這就是薑田所說的:“說話要和氣,但手中要有大棒”的真意。也是千百年來中華各王朝的主要形態。但是皇帝陛下是否真的有意瓜分朝鮮呢?他們不敢亂猜,但至少在張韜心中已經將朝鮮從不征之國的名單中剔除了。


    無論朝鮮人怎樣巴結這位偶然路過的上差,他們都沒有探聽出想要的消息,雖然薑田向他們保證朝鮮王國的地位,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替代的,雙方的傳統友誼也是曆久彌新的,但朝鮮君臣對此也是不敢輕易相信的。不過有一件事卻讓他們印象深刻,既然船隻靠岸了,雖然船艙中還有大量的罐頭,但也不能放過這個采買新鮮食物的機會,薑田提出這個要求後朝鮮人不敢怠慢,馬上就足額的準備,當他們將物資運到港口之後,本以為不被上差刁難就算是萬幸了,卻不想船隊方麵的接待人員對他們十分的客氣,而且還按照市價支付了貨款。


    總之停靠的這幾天時間裏,這群中華的水兵不僅沒有和當地人發生任何衝突,反倒是受到了朝鮮百姓的稱讚,結合薑田明顯迥異於其他中國官員的態度,這讓朝鮮官員不得不猜測中華對朝鮮政策是真的改變了,俗話說反常必為妖,難道說中華已經準備要收買朝鮮百姓的人心了?不得不說賤人就是矯情,你對他頤指氣使他也習以為常,一旦真的當他是平等的人了,反倒是不能適應還以為你在謀劃著什麽陰謀。


    不管他們內心中如何忐忑,躲過台風的船隊還是重新上路了,但是朝鮮人還不死心,那些有後輩在中華求學的家族馬上遣人去中華,要他們多多收集與留意朝廷的動向,以免授人口實招來滅國之禍。不過當他們看見張韜的新詔書仔細的研究了義務兵役製之後,一幫朝鮮官員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此義務兵役製成了朝鮮的一項基本國策而堅定不移執行了幾百年。


    當使節船隊終於看見日本海岸線之後,張環已經沒有了出發時的興奮,薑田用實際的行動告訴他什麽是外交出訪,這和那種預想中上差蒞臨、前唿後擁、宣講詔書、蠻夷拜服的場景完全不同,雙方勾心鬥角為了各自的利益錙銖必較,全沒有讀書人的風度,這還隻是親近中華的朝鮮,馬上要麵對的日本在曆史上一直和中華若即若離,除了唐代之外,日本人就沒有真正的臣服過咱們,薑田製定長期弱化日本的計劃,也受到各種問題的幹擾,張環覺得自己有種沉重壓抑的感覺,這時他才明白父皇為什麽同意自己出行,都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可真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何等的睿智與氣魄!


    靖海號沒有在最近的港口停留,而是熟門熟路的帶領著艦隊穿過瀨戶內海直奔堺港而去,,這次不僅沒人敢於阻攔,沿途的漁船與大名的哨探反倒是主動的避讓,上一次靖海號於百餘艘戰艦的包圍中全身而退,他們可是親眼目睹的,那些的在他們眼中不可戰勝的大船不僅沒能阻擋這艘巨艦,反倒是被擊沉了好幾艘,這等戰績讓天生崇拜強者的日本人保持了足夠的理智。此時的堺港依舊是德川家統治下日進鬥金的聚寶盆,別看日後的東京灣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可實際上直到二戰後的很長時間,大阪才一直是日本的經濟中心,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才被東京地區超越。


    薑田選擇這裏登陸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來隻有這裏有足夠的泊位讓艦隊停靠,而來這裏也有發達的陸上交通到達京都,尤其是台風肆虐後日本多地處於受災重建的狀態,這更讓薑田別無選擇。與中國常見的鑼鼓喧天的歡迎儀式不同,碼頭上靜悄悄的,若不是有一群小矮子手執刀槍儀仗森嚴的站在那裏,恐怕沒人知道這是歡迎外交使節呢。


    “這小鬼子是要給咱一個下馬威嗎?”吳遠看著碼頭上的兵丁自言自語。


    “不怕。”薑田對此渾不在意:“咱帶了那麽多的陸戰隊,這點小鬼子還不夠看的,就算是德川家翻臉,隻要靖海號不失,也是能全身而退的!”


    他這話本事安慰張環的,因為這位太子爺畢竟年紀還小,對世界的了解僅限於自己的一麵之詞,有必要給他一定的安全感,但同樣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他不準備讓張環深入日本內陸。


    “先生,這一路走來,雖時日不長,但我已經明白了父皇的良苦用心,如今港口就在眼前,如何能安坐於艦中不聞天下事?”


    張華你的這番話讓薑田一愣,然後看了一眼吳遠,對方也是報以苦笑,薑田明白那個總是纏著自己問問題的少年漸行漸遠,變成了一個心中自有壯誌的青年,這樣看來的確是該讓他接觸更多的東西了。想到這裏薑田第一次朝著自己的這個學生深揖一躬:“如此說來臣必不辱命!”


    這是薑田第一次以君臣之禮朝對待張環,可以看做是對他這個太子的認同,沒思想準備的張環被嚇了一跳,他沒想到看似最難獲得的認可就這麽輕易的降臨了。


    日本人當然不知道船艙裏發生的這一切,他們隻能看見如同城堡般的靖海號緩緩的靠上碼頭,威風凜凜的水兵身穿著雪白的水手服,如同雕塑般站在船舷一側,緊接著放下一架設計巧妙的金屬折疊舷梯,一名身穿大紅色鬥牛服的中華官員小心翼翼的走下梯子,但是當他站到碼頭上堅實的地麵後,舉手投足間馬上就恢複了一股卓爾不群的風度。雖然早就聽說過這位權臣十分年輕,但看見真人之後還是有點讓人吃驚,可再看他身後跟隨的幾個人,這些小日本就更是奇怪了,如此重要的事情派個年輕的官員來也就算了,怎麽他的隨從更是一個比一個年輕,就連宦官的年紀都絕對不超過二十五歲!


    藤原很不屑的看著自己那些同僚,本來自己的官階並不是特別高,和他有親緣關係的近衛、一條、二條等家族級別都比他高,隻是他作為一力促成日本開國的天皇係官員,又是多次出訪中國認識這位中華使節,這才主持起迎接的事宜,在這種場合中,德川家自然不能眼看著天皇和中華密謀,所以也派出了德川家綱的叔叔保科正之前來迎接,不過這時的幕府也知道要留存實力不能開罪於中華,便沒有和藤原爭奪這個迎接大臣的位置。


    眼見著薑田正緩步走來,,作為日方的代表,藤原趕緊向前緊走了幾步,然後一個標準的九十度鞠躬:“薑大人遠道而來,鄙人奉吾皇之命在此恭候多時了。”


    薑田一看又是老熟人藤原,心想這日本天皇除了你就無人可用了?不過他嘴上可沒這麽說:“有勞藤原大人久候了,這次在下奉中華皇帝之命特來覲見貴國天皇,是為中日兩國友好而來!”


    漂亮話說的冠冕堂皇,可除了他們倆之外所有的人都對這番說辭不以為然,吳遠和張環都知道薑田是怎麽算計日本人的,幕府這邊也知道天皇不過就是個擺設,這貿易利潤的大頭還是落到了德川家手中。眼看著幕府的財政是捉襟見肘,若不是還有些礦山支撐,恐怕早就維持不了現在的局麵了,德川家綱年紀尚輕,大權都掌握在保科正之與酒井忠勝手上,所以看在錢的份上,暫時沒人去考慮天皇賺這麽多錢會有什麽後果。


    走完了過場,按道理說應該是薑田等人在驛館休息,然後乘坐日本派遣的車輛去京都麵見天皇,不過薑田既然想全方位的展示中華的強大,自然不會老老實實的聽日本人安排,於是船隊中專門用來運載車輛的船舶便打開艙門,將一輛輛裝飾典雅卻充滿大國氣韻的四輪馬車卸載在碼頭上,這種專門的外交車輛一共兩輛,剩下的三輛是經過改裝的偏廂車,每輛車能運載十名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員,這三輛車就是作為貼身保鏢的警衛排所乘坐的車輛。


    因為張環的存在,真正的保衛人員其實是隱藏在腳夫和隨從中的,不過也正因為要掩蓋真正的保鏢,同時還要在日本人麵前擺排場,陸戰隊的護衛就必不可少,至少這三個加強班的士兵在陣地戰時麵對十倍的日本兵也是有自保能力的,薑田真正擔心的並不是某個大名失心瘋了要襲擊自己,而是害怕無處不在日本間諜(忍者)威脅到張環的安全。


    驛館之中薑田正坐在榻榻米上看著藤原拿著一套陶器表演日本茶道,不時的還和一些精通中國文化的日本人閑扯淡,碼頭上那些想探查中國軍力的探子們,以及看熱鬧的破落的武士們卻實打實的被震撼了一把,隻見幾百人的陸戰隊員並沒有走舷梯,而是從船側的繩網上攀爬下來,並迅速的在已經征用的碼頭上重新組織好隊列,原本亂哄哄的士兵在統一的號令下以10人為一排組成了一個個方隊,每一聲口令的下達,無論是整隊還是槍下肩全部是整齊劃一的動作,猶如這幾百人隻是一個人一樣。


    這份嚴整的軍容,已經讓不少懂行的日本人看的心頭一顫,無論是哪家大名的軍隊,哪怕全都由武士組成的隊列都不可能有這般嚴整,而且極其看重武器優劣的日本人更是震驚的發現這幾百人全部都使用火槍,雖然他們在心裏安慰自己,覺得這些人隻是中華挑選出的精銳,並不一定代表了中華軍隊的平均水平,但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們再也高興不起來了。


    根據出訪前就準備好的計劃,這一營陸戰隊士兵除了跟隨薑田的三個加強班之外,其餘的人則負責在港口停靠時的泊位安保工作,所以他們也不管日本人高興不高興,馬上就分組執行起自己的任務,一個連隊在劃定的泊位區裏馬上就進入防禦姿態。


    “半環防禦陣型,上刺刀!”隨著一聲口令下達,在泊位的出入通道處近一百名士兵半蹲著組成了一個個的半圓形陣型,隻聽得刷刷聲不絕於耳,近兩尺長的刺刀被熟練的裝在槍口上,槍托觸地斜向外指向前方。


    這個姿態看得不少日本人精光爆閃,本就長達一米三的標準步槍在配上如此長的刺刀,火槍一瞬間就變身成了長矛,雖然這些刺刀黑漆漆的並沒有武士刀看著那麽漂亮,但是懂行的人卻不敢小看,三棱形的刺刀在穿刺能力上絕對強過其他冷兵器,而且還不會被骨頭卡住刀身拔不出來。這時其他的士兵也沒閑著,解開背囊上掛著的工兵鏟,從港口附近的土地上取土裝進隨身攜帶的麻袋之中,然後在防禦陣型的後邊壘出一個個圓形掩體,建造完成之後由其他連隊接管防禦,幾挺改進型迅雷銃被搬進了掩體中,形成了一個原始的機槍陣地,並且在陣地外圍用卷曲並附有倒刺的鐵絲網封鎖路口,至此一個標準的野戰營地建造完成全部的用時不過區區半個時辰。


    因為營區建設是獲得日本方麵同意的,所以他們的行動並沒有受到幹擾,但很多日本人的心已經從頭涼到腳,如果說在野戰狀態下,不少武士還自信能與之一搏,但是當看到這個防禦體係完成之後,就算他們不知道中國的火槍究竟有多麽強大的威力,也很清楚的意識到沒有二十倍以上的兵力甭想撼動這樣的防禦,更不提在他們建造防禦陣地的時候,戰艦上可以轉動的炮台一直都掃視著周圍,為可能出現的襲擊提供火力掩護。要想攻破這樣的防禦圈,沒有火炮是不行的,但日本人心裏清楚,全日本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又能有幾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擎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裏掙紮.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裏掙紮.QD並收藏擎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