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村長先開了口“蘇哥兒,聽人說這兩天你讓人上山摘嫩芽,然後炒成茶葉賣給鎮上的茶樓可有此事。”


    蘇青很想撇撇嘴,知道還問,不過還是很恭敬的說:“是啊,村長,您剛剛喝的就是了,我看見山上那些嫩芽沒人要,就想著炒一下,拿來泡茶喝,沒想到,味道還行,就想著鎮上不是有茶樓嘛。就去問了問人家收不收。沒想到人老板不錯,見我年齡小就收了,還讓我多炒點。


    這不就讓方阿姆他們幫忙摘點,又不能白要,所以就給點工錢,沒想到去的人還挺多,本來是不想收的,我畢竟還小,一個人哪忙的過來,可人都送到家裏了,要是不收,人家不是白忙活了嗎。我就想著,大家都不容易,反正也就這幾天的事,累就累點吧,多多少少能幫襯著村裏人的一些,收下他們摘的嫩芽,一來自己不用天天上山,二來又可以幫到村民多掙點銀錢。”


    蘇青沒有說那是自己為了掙錢。


    村長是土生土長的東頭村人,他嫁的那個哥兒和他是青梅竹馬。能當上村長的人當然也是個有本事的,不過這麽多年了,誰也沒想到山上那些嫩芽還能那麽金貴的茶葉,而眼前這個小哥兒,還真讓人大開眼界。


    大半個月前來這裏的時候,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對方是一個癡兒,雖說是來這兒養病的,買下他大兒子家的這棟房子,還是他親手辦理的。沒想到現在不但病好了,還想到了用嫩芽炒茶的方法,還有那蕨菜和筍子。東頭村祖祖輩輩多少年了,從來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可以吃的,拿來泡茶喝的。


    不過作為一村之長,他心裏到底還是有點不舒服的,東頭村,誰家不給自己一個麵子。有什麽事情不是先來與自己商量一下。


    這蘇哥兒,到底年輕不經事,要不然總是要吃點虧的。


    “蘇哥兒,我知道你這也算幫著村裏做了件好事,雖說那嫩芽長在山上誰都可以摘,但怎麽也算東頭村的所有物,你這樣不與村裏商量,到時候族裏肯定會有話說。你有沒有想過。”


    村長的話一說完,其他幾個族老也都附和,直說蘇青不懂規矩什麽的。


    聽了村長的話,蘇青想,這倒是實話,人就是這樣。雖說年年都老在山上無人采,但是一但有人因此掙了錢,還是會有人眼紅的,看不得別人占便宜。


    於是誠懇的問村長,:“村長大伯,你也知道,我剛來東頭村,年紀又小,很多事也不懂,往後還要靠幾位提點。不過您也知道,我以後都得靠自己養活自己,這茶葉也隻能摘幾天的光景,以後也就不能用了。”


    “本來方阿姆見我一個孩子上山不放心,就讓他的孩子石頭幫我摘一點,沒想到鎮上茶樓的老板見我是東頭村就照顧我,給了一個好價錢,我就想著,反正方阿姆他們在家,就答應他們給銅板讓他們幫我摘,卻沒想到會有那麽多人去,倒是我考慮不周。”


    村長見蘇青說的話也是實話,又怕蘇青真的不收嫩芽,現在很多人都上山摘嫩芽,那些摘了嫩芽掙了錢的人當然沒話說,但那些沒摘到嫩芽的人就不同意了,憑什麽別人掙錢了,自己卻沒有,那不是吃虧了嗎,既然是村裏的東西那他們也是有份的。他也是聽了好幾個人對著他抱怨才來的,於是把一些流言說給蘇青聽。


    “可是我也沒說不收他們的嫩芽啊,隻要你摘了,我都一樣給錢,村長你也說了,這是村裏的東西,誰都可以摘,難道那些人還想不出力就拿錢嗎。”


    蘇青雖然有點氣憤,不過想了想還是對村長說:“要不這樣,我拿五兩銀子給村裏,就算是用來買山上的嫩芽,你也知道,以前可都是沒人要的。不行的話,我也沒辦法,大不了我不收別人的,自己上山慢慢摘,別人總沒話說了吧。”


    村長一聽有五兩銀子可以拿,當然很高興,這樣既可以堵住一些村民的嘴,又不會讓村民少了一項收益,再好不過了。


    於是高興的說:“這樣也好,到時候要是有人說起的話,我也不會難辦不是。”


    蘇青見村長同意,雖然有點肉疼那五兩銀子,不過花點錢,買個安心也好。


    給幾人一人包了一點,這可是五兩銀子一斤的東西啊,不過不給又說不過去。又拿了五兩銀子給村長。那些人都高高興興的拿著茶葉走了。倒是站在一邊的思兒紅了眼,蘇青問他怎麽啦,思兒抽抽鼻子說:“他們太過分了,不但拿了蘇哥兒的茶葉,還拿走那麽多銀錢。那可是足足五兩銀子,蘇哥兒多辛苦啊,沒看到你炒茶葉,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嗎,還一炒就是一整夜的。”


    看著眼前的思兒是在為自己抱不平,心疼自己,感動的緊緊抱了一下思兒,倒是把思兒弄了個大紅臉。


    兩人還趁著空閑吃了一些飯,再過一會兒就會有人陸陸續續的迴來。等到天黑的時候,人也差不多都迴來了,蘇青把記了人名和重量的本子拿來,一個個點名,蘇青鞋墊是漢字,說了重量,見沒出錯,然後給了銀錢。


    有人問蘇青是不是識字,蘇青搖搖頭紅著臉說,自己隻是畫個記號,省的記錯。原本熱熱鬧鬧的門口也慢慢安靜了下來。


    蘇青讓思兒去睡一下,先讓石頭幫忙燒火,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叫思兒起來。


    忙忙碌碌的過了四天,山上的茶葉也差不多了,東頭村的人雖然有點遺憾這麽快就摘完了,不過還是很高興,才幾天的時間,掙到的銀錢可比往常一兩個月還多,怎麽能不開心。


    蘇青把茶葉都賣給了明軒茶樓,得了五百三十八兩銀子,把蘇青樂壞了,本來人家要給銀票,蘇青覺得還是銀子好,王掌櫃也沒說什麽直接給了十個五十兩的大銀錠子,剩下的三個十兩的還有三兩碎銀。又怕路上不安全,還派了一兩馬車送蘇青迴村,把同去的石頭樂壞,他可是第一次坐馬車。


    趁著有馬車,蘇青還在鎮上采購了很多吃的用的。迴來以後還分了很多讓石頭帶迴家。然後在屋裏到處找地方藏元寶,總覺得藏哪裏都不安全,最後在床底挖了個坑,把十個元寶放在一個陶罐裏給埋了。


    隨著采茶葉的結束,農忙也就開始了。村裏人都忙著割麥子,割油菜,然後開始耕田,種水稻。


    蘇青也有兩畝水田,現在種著小麥,還有平山凹對麵那個山坳裏的兩畝旱地,不過蘇青也沒去看過,當然也不知道現在種了些什麽。


    蘇青沒找到鐮刀,方大爹他們家自己也要割,所以拿了廚房裏的砍柴刀,自己去田裏慢慢割,那柴刀又大又重,根本不好用,最後還是石頭和他哥柱子來幫忙,兩畝小麥,倒是很快就弄完了。


    說實話,蘇青更喜歡種油菜,打油吃。他上輩子是南方人,不喜歡吃麵,偶爾吃一下,那也是為了換換口味,他更樂意吃白米飯。


    方阿姆家自己也隻有兩畝水田,還租賃了三畝水田,旱地也有五畝,不過他們家除了石頭和思兒,其他幾個都是壯勞力,沒兩天就幹完了。


    有牛的人家開始耕田,沒牛的人家隻能拿鋤頭挖田了,方大爹家也沒有牛,不過他們家人多,而且也已經習慣了,把田整好以後就開始種田了。


    蘇青還覺得奇怪,為什麽他們沒有育秧苗,而是直接把種子灑下去。這樣的話,不是很浪費糧種嗎?


    蘇青記得自己上輩子幫媽媽種田的時候,明明是先育苗,在拔秧苗栽的。


    抱著疑惑他還問了一下方大爹,方大爹還被問的一頭霧水,說他們一直都是這樣的,長輩就是這樣教他們的。


    蘇青就想著直接撒種肯定沒有插秧好,那可是經過很多實驗得出來的結果,於是蘇青也不急著撒種子,而是把家裏的肥料和草木灰都弄到田裏漚肥。


    等方大爹自己家弄好以後,讓他幫著自己把兩畝田隔了一小塊出來,他要先育苗,本來這苗要早點培育的,等麥子油菜收完就可以直接種了,不過蘇青忙著炒茶葉根本沒注意這些。


    把買來的稻種先在家裏用溫水泡發,等到長了白牙根,然後再撒到弄好的田壟裏,雖然比別人家的晚幾天撒,不過他家的苗發的好,長的快,而且這裏的肥也厚。


    開始有些人不明白蘇青為什麽隻種那麽一點,其他都空著,不過倒也沒什麽人來問他。畢竟還不是很熟。


    倒是方大爹問過為什麽要這樣做,蘇青說自己想做下試驗,看看這樣種會不會好一點,如果成功的話,不但會提高產量,也可以省很多稻種。


    方大爹很想告訴他,這樣行不通,他種了多少年的水稻,還有他的爹爹,和很多村裏的老百姓誰不是這樣撒種子的。


    不過他還是製止了自己繼續勸說的話頭,蘇哥兒雖然年紀不大,但他腦子好使,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很多,那茶葉,那蕨菜和筍,不都是好東西嗎,說不定人家就能成功也不一定,倒時候自己家也能得到實惠不是。


    這萬一要是不行,也還來的及補救。所以當蘇青家的秧苗鬱鬱蔥蔥的時候,別人家的秧苗還是營養不良稀稀落落的樣子。


    村裏人都羨慕的要死,覺得蘇哥兒種田也是一把好手,不過想在他家就那麽一點田,還擠擠挨挨的,怕也不會有多少產量。


    正當村民擔心的和幸災樂禍的時候,蘇青讓方大爹他們幫忙拔秧,然後插到另一塊大的田裏時,村裏很多人都來瞧熱鬧,還有幾個曾經摘過茶葉的人還跳下水田,讓蘇青教他們怎樣插。


    蘇青也都一個個的教,這些都是種田的老手,蘇青教的認真,他們學的也很認真,很快就種的又快又好,連蘇青都覺得自歎不如。


    在那些人的幫助下,兩畝水田,一個上午就種完了,蘇青為了感謝大家,就招唿幾人去家裏吃飯,那些人都沒去,他們其實都有私心的。


    他們都覺得蘇青是個很聰明的人,與他交好肯定錯不了。


    他不但教大家認識了兩樣吃食,還讓大家掙了錢,他們就覺得,這樣種田說不定產量真的會高一點也不一定,那樣的話,家裏除了交了租子,能留下的糧食就會多一點,大家也就能吃的飽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種田不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島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島玉並收藏重生之種田不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