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敵軍的投降並沒有讓團參謀長覺得高興,因為上級給他們的命令是纏住這股敵軍,而不是消滅他們。
如今敵軍有投降的跡象,他們一旦全部投降,敵艦就會撤退,也意味著他們的計劃宣告失敗。
團參謀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團長:“我們的首要任務不是殲滅他們。”
團長則是露出一絲帶著奸計的微笑:“他們投降了,人在我手裏,我是不是想讓他們做什麽就做什麽?”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不能違反我們的俘虜政策。”
“政策也沒說我不能讓他們再到陣地上去假裝跟我們打啊?若是他們都投降了,我就安排一部分我們的士兵,帶著這群俘虜,去對麵陣地上跟我們打,然後再不斷地給他們發電報,請求支援。”
團長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他們不消滅對方的原因,就是想利用這些士兵牽製敵艦。
隻要能把敵艦牽製住,用什麽方法就不重要了。
趙誌國也沒想到前線的統戰工作竟然做的這麽好:“該給那個團長嘉獎的。”
“但他沒有完全執行我們的命令,一旦造成不可預測的後果,我們這麽長時間的等待和準備那可就全白費了。”姚鵬舉說。
對於指揮官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按照他們命令執行的忠誠部下,而不是在戰場上耍小聰明,破壞了他們早已經製定好的計劃。
“老姚,你這就是有罪論了,先給他安排一個破壞計劃的名頭,然後再推論過程,這本就不合理。”趙誌國說,“而且他並沒有破壞我們的計劃。”
趙誌國鼓勵下層指揮官在戰術上能夠靈活多變,以減少部隊的傷亡。
前線的團長他們做的不錯,確實也應該被嘉獎,大膽去做事兒的人往往會突破規則的限製,規則不能成為做事者的枷鎖。
“那嘉獎的事情交給曹興華吧,不過我還是認為不直接鼓勵這種行為,一個團長這麽幹,可能不影響大局,若是所有團長都這麽幹了,估計就要出大問題。”
隻有輕微變動才不會影響大局,若是每一個團長都這麽幹,說不定某一個變動就能夠想到大局的變化。
“你這句話倒是在理,畢竟規矩設立的最終目的還是用來遵守的,所有人都不再遵守規矩,軍隊還怎麽打?”趙誌國認同姚鵬舉的說,“這樣吧,你交代一下曹興華,先敲打敲打他,看看他的韌性如何,若是他隻想著打破規則,不想著為大局考慮,那麽也就沒有必要嘉獎他了。”
戰爭是為全軍考慮,不是為了爭奪一兩個陣地而部署的。
“從前線的情況來看,敵軍已經無心戰鬥。”姚鵬舉說,“我們若是再不抓緊時間行動,恐怕敵人會舍棄登陸的部隊了。”
拖延的時間已經足夠長了,再這麽下去,大洋彼岸的艦隊很快也會起疑心的。
“我也想盡快行動,可這左等右等,等不到天時!”
趙誌國何嚐不想盡快發動進攻,拖延的時間越長,他們的計劃越有暴露的風險。
萬事俱備,隻差一個天時。
次日清晨時分,趙誌國他們收到了馬修文他們的電報,他們已經到達了指定海域。
收到電報的那一刻,艦隊立刻進入無線電靜默的狀態。馬修文他們所在的位置看不到敵艦,但他們清楚的知道敵艦所在的位置。
時機一到,他們會全速向著敵艦的位置移動。
這場戰鬥,唯一能夠助他們贏的就是天時,若是等不到天時,他們連最後的三成勝利的把握都保不住。
所以趙誌國他們必須等,等不天時,趙誌國寧願不打這一仗。
不過,天時這個機會,要想等還是能夠等到的。
某日大約淩晨時分,突然氣溫驟降,清晨時分,大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
趙誌國的司令部內電話鈴聲不斷急促的響著,每一聲鈴聲都似乎在說,有緊急事情發生。
“司令,好消息,目標區域,天降大霧,我們的船隊已經開始行動了。”通訊兵興奮地告訴趙誌國。
趙誌國立刻下令:“召集所有參謀和軍事指揮人員,立刻到會議室,從今天開始到戰鬥結束,任何人吃喝睡都要在會議室。”
天降時機,錯過此次機會,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大霧降臨的時候,他們準備的三百多艘船隻立刻出發,渡過海峽,敵艦根本無法察覺。
“大霧隻是掩護我們的船隻行進,真正的計劃是在今天晚上展開,今天晚上大家辛苦一些,沒覺睡了,每個人負責一個區域,必須掌握好每一個細節,不能出差錯,前線士兵的命都在你們手裏握著,你們得為他們負責。”
趙誌國沒有講太多,讓所有人都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此時在某海域,出現了壯觀的一麵,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這是海軍,這也不是海軍,因為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海軍是用幾百艘木船和帆船組成的。
沒有發動機的轟鳴聲,是船夫在搖櫓發出的咯吱聲。
馬修文他們也做好了準備,不過他們並沒有急著打開所有電台,他們是殺入戰場的一把快刀,必須要穩準狠,因為他們隻有一招的機會。
“我們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這場戰鬥勝利的唯一一把鑰匙掌握在我們手中。”馬修文望著眼前快要凝結成實體的大霧,他心中緊張又興奮。
他們麵對的雖然不是世界最強海軍的全部,但他們對麵的敵人擁有的航母和艦船,能夠滅掉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國家。
他們打贏這一仗,就等於告訴全世界,世界第一,隻不過是一個稱號,而不是實力!
“政委,各艦發來信號,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隻等著您的命令。”
“告訴他們,要有耐心,還不到我們出手的時候。”馬修文說。
其他海軍官兵跟馬修文一樣也有些緊張,他們知道贏下這一仗的結果,也知道輸掉這一仗的後果。
不過他們此時心無旁騖,他們已經做好準備,為華夏奉獻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維護華夏的安全。
如今敵軍有投降的跡象,他們一旦全部投降,敵艦就會撤退,也意味著他們的計劃宣告失敗。
團參謀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團長:“我們的首要任務不是殲滅他們。”
團長則是露出一絲帶著奸計的微笑:“他們投降了,人在我手裏,我是不是想讓他們做什麽就做什麽?”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不能違反我們的俘虜政策。”
“政策也沒說我不能讓他們再到陣地上去假裝跟我們打啊?若是他們都投降了,我就安排一部分我們的士兵,帶著這群俘虜,去對麵陣地上跟我們打,然後再不斷地給他們發電報,請求支援。”
團長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他們不消滅對方的原因,就是想利用這些士兵牽製敵艦。
隻要能把敵艦牽製住,用什麽方法就不重要了。
趙誌國也沒想到前線的統戰工作竟然做的這麽好:“該給那個團長嘉獎的。”
“但他沒有完全執行我們的命令,一旦造成不可預測的後果,我們這麽長時間的等待和準備那可就全白費了。”姚鵬舉說。
對於指揮官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按照他們命令執行的忠誠部下,而不是在戰場上耍小聰明,破壞了他們早已經製定好的計劃。
“老姚,你這就是有罪論了,先給他安排一個破壞計劃的名頭,然後再推論過程,這本就不合理。”趙誌國說,“而且他並沒有破壞我們的計劃。”
趙誌國鼓勵下層指揮官在戰術上能夠靈活多變,以減少部隊的傷亡。
前線的團長他們做的不錯,確實也應該被嘉獎,大膽去做事兒的人往往會突破規則的限製,規則不能成為做事者的枷鎖。
“那嘉獎的事情交給曹興華吧,不過我還是認為不直接鼓勵這種行為,一個團長這麽幹,可能不影響大局,若是所有團長都這麽幹了,估計就要出大問題。”
隻有輕微變動才不會影響大局,若是每一個團長都這麽幹,說不定某一個變動就能夠想到大局的變化。
“你這句話倒是在理,畢竟規矩設立的最終目的還是用來遵守的,所有人都不再遵守規矩,軍隊還怎麽打?”趙誌國認同姚鵬舉的說,“這樣吧,你交代一下曹興華,先敲打敲打他,看看他的韌性如何,若是他隻想著打破規則,不想著為大局考慮,那麽也就沒有必要嘉獎他了。”
戰爭是為全軍考慮,不是為了爭奪一兩個陣地而部署的。
“從前線的情況來看,敵軍已經無心戰鬥。”姚鵬舉說,“我們若是再不抓緊時間行動,恐怕敵人會舍棄登陸的部隊了。”
拖延的時間已經足夠長了,再這麽下去,大洋彼岸的艦隊很快也會起疑心的。
“我也想盡快行動,可這左等右等,等不到天時!”
趙誌國何嚐不想盡快發動進攻,拖延的時間越長,他們的計劃越有暴露的風險。
萬事俱備,隻差一個天時。
次日清晨時分,趙誌國他們收到了馬修文他們的電報,他們已經到達了指定海域。
收到電報的那一刻,艦隊立刻進入無線電靜默的狀態。馬修文他們所在的位置看不到敵艦,但他們清楚的知道敵艦所在的位置。
時機一到,他們會全速向著敵艦的位置移動。
這場戰鬥,唯一能夠助他們贏的就是天時,若是等不到天時,他們連最後的三成勝利的把握都保不住。
所以趙誌國他們必須等,等不天時,趙誌國寧願不打這一仗。
不過,天時這個機會,要想等還是能夠等到的。
某日大約淩晨時分,突然氣溫驟降,清晨時分,大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
趙誌國的司令部內電話鈴聲不斷急促的響著,每一聲鈴聲都似乎在說,有緊急事情發生。
“司令,好消息,目標區域,天降大霧,我們的船隊已經開始行動了。”通訊兵興奮地告訴趙誌國。
趙誌國立刻下令:“召集所有參謀和軍事指揮人員,立刻到會議室,從今天開始到戰鬥結束,任何人吃喝睡都要在會議室。”
天降時機,錯過此次機會,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大霧降臨的時候,他們準備的三百多艘船隻立刻出發,渡過海峽,敵艦根本無法察覺。
“大霧隻是掩護我們的船隻行進,真正的計劃是在今天晚上展開,今天晚上大家辛苦一些,沒覺睡了,每個人負責一個區域,必須掌握好每一個細節,不能出差錯,前線士兵的命都在你們手裏握著,你們得為他們負責。”
趙誌國沒有講太多,讓所有人都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此時在某海域,出現了壯觀的一麵,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這是海軍,這也不是海軍,因為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海軍是用幾百艘木船和帆船組成的。
沒有發動機的轟鳴聲,是船夫在搖櫓發出的咯吱聲。
馬修文他們也做好了準備,不過他們並沒有急著打開所有電台,他們是殺入戰場的一把快刀,必須要穩準狠,因為他們隻有一招的機會。
“我們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這場戰鬥勝利的唯一一把鑰匙掌握在我們手中。”馬修文望著眼前快要凝結成實體的大霧,他心中緊張又興奮。
他們麵對的雖然不是世界最強海軍的全部,但他們對麵的敵人擁有的航母和艦船,能夠滅掉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國家。
他們打贏這一仗,就等於告訴全世界,世界第一,隻不過是一個稱號,而不是實力!
“政委,各艦發來信號,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隻等著您的命令。”
“告訴他們,要有耐心,還不到我們出手的時候。”馬修文說。
其他海軍官兵跟馬修文一樣也有些緊張,他們知道贏下這一仗的結果,也知道輸掉這一仗的後果。
不過他們此時心無旁騖,他們已經做好準備,為華夏奉獻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維護華夏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