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在等老天爺給的時機,而不是老天爺告訴了他們時機,然後在等他們。
所以馬修文他們必須盡快出發,萬一明天就是他們需要的大霧天氣,他們現在出發,就已經錯過了戰鬥發起的最佳時機。
在東南亞的港口並沒有那麽大,可供停靠的船隻數量有限,這就意味著貨物的吞吐量有限,所以裝船效率並不高,就算是晝夜不停,輪班供應,也需要幾天幾夜的時間來補充物資。
姚鵬舉跟馬修文又商量了每天聯絡的時,為了避免被敵軍偵測到電台信號,他們每天早上五點和晚上十點進行五分鍾的聯絡。
聯絡結束之後,他們將切斷一切信號源,實施一切靜默。
他們可以輕視敵人的戰術戰略,但決不能忽視敵人在科技上的發展。
趙誌國一直在強調這次行動的保密性,就是為了避免被敵人給察覺,否則後果是誰都承擔不起。
傍晚時分,趙誌國和姚鵬舉迴到了指揮部,他們剛剛送馬修文他們離開。
“這極有可能是我們與政委最後一次見麵。”趙誌國告訴姚鵬舉。
姚鵬舉倒是樂觀地開解著趙誌國:“這肯定不是最後一次,我們的軍艦還沒有到他們的家門口呢,我們這些人早晚有一天能夠看到,我們的航母在他們的近海航行,他們如臨大敵。”
“打了這麽多年仗,我第一次覺得這麽沒有底氣,盡管我們準備充分。”趙誌國說。
“老師傅,年紀越大,越擔小了。”
趙誌國無奈地笑著:“或許吧,倒是你的心態越來越好了。”
“我頭上有您頂著,天塌不了。”姚鵬舉說。
很多人並沒有覺得這是一場多大的戰鬥,他們認為隻要趙誌國在,無論是多艱難的戰鬥,都可以取得勝利。
他們在絕境中可以依靠趙誌國,可趙誌國依靠誰?
上百萬的軍隊在他手裏掌控著,他感受到的不是權力帶來的興奮感,而是背後深深的恐懼,因為這百萬人把性命交給了他,他就要對每一個生命負責。
“接下來,我們就要等老天爺賞臉了。”趙誌國說。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趙誌國沒有諸葛亮能掐會算的本事,他借不來東風,更借不來大霧。
不過他們有時間等,敵人在進攻中一點點耗盡耐心,一點點耗光他們所有的作戰物資。
時間拖延的越長對華夏軍隊的行動越有利。
“接下來是不是可以天天睡懶覺了?”姚鵬舉說。
“也可以這麽說,但我們得密切關注敵軍動向,他們若是有變動,我們的計劃也要跟著變。”
在等待的時間,肯定閑不住的,他們每一個情報細節都要抓住,然後再進行反複確認。熱戰還沒有打起來之前,情報戰的交手已經是上千次了。
“真心疼寧兒啊。”
“你就隻顧著心疼你媳婦兒啊?”
“能不心疼嘛,以前多開朗的女孩,現在都讓情報工作折騰的有白頭發了,沒日沒夜的分析情報,一場戰鬥下來,那些廢舊情報能夠堆滿好幾間屋子。”姚鵬舉怎麽可能不心疼。
“等打完仗,她的工作就輕鬆了。”趙誌國說。
“您不會把她調到其他部隊去吧?”
趙誌國大笑一聲:“放心,我隻會把她調到你身邊。”
敵軍在小鬼子本土損兵折將,最後還是隻占領了那一畝三分地,撤不下來,攻不上去。
時間拖延的越久,輕傷員拖成了重傷,重傷的拖成了屍體。
敵艦指揮官下了一個決定,不再派士兵支援,隻安排軍艦提供炮火支援。
“已經連續四天了,沒有撤下去一個傷員,而支援上來的部隊,隻有一個連。”
前線敵軍不止是愁眉苦臉,他們甚至在咒罵自己的指揮官,讓他們來打這種沒有撤退的戰鬥。
若不是沒有條件,否則他們早端起槍對準自己的指揮官,向他發出質問。
“團長,已經計算過了,這兩天他們送上來的物資,頂多夠一個加強連使用一天。”一個參謀向他們團長匯報。
這仗打得,最富裕的國家越打越窮,而比較窮的華夏,前線物資卻越來越豐富。
“敵軍的攻勢如何?”
“他們已經轉入守態,三天過去了,他們沒有發起過一次進攻。”
大洋彼岸的部隊因為物資不足,兵力不足,他們已經沒有了攻擊的姿態。
“他們陣地上大約還有多少部隊?”團長問。
若不是有命令,華夏軍隊早就將這部分敵軍給吃掉了。
“應該還有兩個連的兵力。”
“給他們喊話,他們要是信得過我們,把傷員送到我們這邊來,我們替他們治療,不過他們的身份將會是戰俘,等到戰爭結束,我們會把他們再送迴去。”團長說。
團長估計敵軍傷員最少也有二百多人,這要是送到他們這邊來,得換多少黃金。
“這要不要請示一下師部?”
“不用請示!盡管喊話,他們好幾天沒有派部隊增員來,再這麽下去,他們都死了,我們抓個俘虜都難。”團長拍板決定,“而且對方的士兵知道我們會為他們搶救傷員,他們真打起來的時候,就不會真的跟我們拚命,也是保護我們士兵的手段。”
大洋彼岸的士兵跟小鬼子不同,小鬼子是對華夏亡國滅種,大洋彼岸的士兵雖然也不咋地,但相比較於小鬼子士兵,他們會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大洋彼岸的士兵比小鬼子值錢。
小鬼子並不重視俘虜,自己人被俘更是一種恥辱。但大洋彼岸的士兵他們認為在沒有希望的條件下投降是理所應當的。
而且有錢人家的孩子命都金貴,隻要價錢合理,他們還是很樂意出錢的。
如今華夏發展,需要的就是錢,對方是一隻肥羊,不多耗點羊毛,那些工廠和鐵路怎麽修起來?
他們在前線既是打仗,也是在給華夏賺錢,這種錢不賺白不賺。
“團長,他們會同意把傷員送來嗎?”一個參謀問。
“你不喊話,他們肯定不會送過來,試試嘛,有時候來軟的比槍炮更管用,這就叫攻心戰。”團長說。
所以馬修文他們必須盡快出發,萬一明天就是他們需要的大霧天氣,他們現在出發,就已經錯過了戰鬥發起的最佳時機。
在東南亞的港口並沒有那麽大,可供停靠的船隻數量有限,這就意味著貨物的吞吐量有限,所以裝船效率並不高,就算是晝夜不停,輪班供應,也需要幾天幾夜的時間來補充物資。
姚鵬舉跟馬修文又商量了每天聯絡的時,為了避免被敵軍偵測到電台信號,他們每天早上五點和晚上十點進行五分鍾的聯絡。
聯絡結束之後,他們將切斷一切信號源,實施一切靜默。
他們可以輕視敵人的戰術戰略,但決不能忽視敵人在科技上的發展。
趙誌國一直在強調這次行動的保密性,就是為了避免被敵人給察覺,否則後果是誰都承擔不起。
傍晚時分,趙誌國和姚鵬舉迴到了指揮部,他們剛剛送馬修文他們離開。
“這極有可能是我們與政委最後一次見麵。”趙誌國告訴姚鵬舉。
姚鵬舉倒是樂觀地開解著趙誌國:“這肯定不是最後一次,我們的軍艦還沒有到他們的家門口呢,我們這些人早晚有一天能夠看到,我們的航母在他們的近海航行,他們如臨大敵。”
“打了這麽多年仗,我第一次覺得這麽沒有底氣,盡管我們準備充分。”趙誌國說。
“老師傅,年紀越大,越擔小了。”
趙誌國無奈地笑著:“或許吧,倒是你的心態越來越好了。”
“我頭上有您頂著,天塌不了。”姚鵬舉說。
很多人並沒有覺得這是一場多大的戰鬥,他們認為隻要趙誌國在,無論是多艱難的戰鬥,都可以取得勝利。
他們在絕境中可以依靠趙誌國,可趙誌國依靠誰?
上百萬的軍隊在他手裏掌控著,他感受到的不是權力帶來的興奮感,而是背後深深的恐懼,因為這百萬人把性命交給了他,他就要對每一個生命負責。
“接下來,我們就要等老天爺賞臉了。”趙誌國說。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趙誌國沒有諸葛亮能掐會算的本事,他借不來東風,更借不來大霧。
不過他們有時間等,敵人在進攻中一點點耗盡耐心,一點點耗光他們所有的作戰物資。
時間拖延的越長對華夏軍隊的行動越有利。
“接下來是不是可以天天睡懶覺了?”姚鵬舉說。
“也可以這麽說,但我們得密切關注敵軍動向,他們若是有變動,我們的計劃也要跟著變。”
在等待的時間,肯定閑不住的,他們每一個情報細節都要抓住,然後再進行反複確認。熱戰還沒有打起來之前,情報戰的交手已經是上千次了。
“真心疼寧兒啊。”
“你就隻顧著心疼你媳婦兒啊?”
“能不心疼嘛,以前多開朗的女孩,現在都讓情報工作折騰的有白頭發了,沒日沒夜的分析情報,一場戰鬥下來,那些廢舊情報能夠堆滿好幾間屋子。”姚鵬舉怎麽可能不心疼。
“等打完仗,她的工作就輕鬆了。”趙誌國說。
“您不會把她調到其他部隊去吧?”
趙誌國大笑一聲:“放心,我隻會把她調到你身邊。”
敵軍在小鬼子本土損兵折將,最後還是隻占領了那一畝三分地,撤不下來,攻不上去。
時間拖延的越久,輕傷員拖成了重傷,重傷的拖成了屍體。
敵艦指揮官下了一個決定,不再派士兵支援,隻安排軍艦提供炮火支援。
“已經連續四天了,沒有撤下去一個傷員,而支援上來的部隊,隻有一個連。”
前線敵軍不止是愁眉苦臉,他們甚至在咒罵自己的指揮官,讓他們來打這種沒有撤退的戰鬥。
若不是沒有條件,否則他們早端起槍對準自己的指揮官,向他發出質問。
“團長,已經計算過了,這兩天他們送上來的物資,頂多夠一個加強連使用一天。”一個參謀向他們團長匯報。
這仗打得,最富裕的國家越打越窮,而比較窮的華夏,前線物資卻越來越豐富。
“敵軍的攻勢如何?”
“他們已經轉入守態,三天過去了,他們沒有發起過一次進攻。”
大洋彼岸的部隊因為物資不足,兵力不足,他們已經沒有了攻擊的姿態。
“他們陣地上大約還有多少部隊?”團長問。
若不是有命令,華夏軍隊早就將這部分敵軍給吃掉了。
“應該還有兩個連的兵力。”
“給他們喊話,他們要是信得過我們,把傷員送到我們這邊來,我們替他們治療,不過他們的身份將會是戰俘,等到戰爭結束,我們會把他們再送迴去。”團長說。
團長估計敵軍傷員最少也有二百多人,這要是送到他們這邊來,得換多少黃金。
“這要不要請示一下師部?”
“不用請示!盡管喊話,他們好幾天沒有派部隊增員來,再這麽下去,他們都死了,我們抓個俘虜都難。”團長拍板決定,“而且對方的士兵知道我們會為他們搶救傷員,他們真打起來的時候,就不會真的跟我們拚命,也是保護我們士兵的手段。”
大洋彼岸的士兵跟小鬼子不同,小鬼子是對華夏亡國滅種,大洋彼岸的士兵雖然也不咋地,但相比較於小鬼子士兵,他們會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大洋彼岸的士兵比小鬼子值錢。
小鬼子並不重視俘虜,自己人被俘更是一種恥辱。但大洋彼岸的士兵他們認為在沒有希望的條件下投降是理所應當的。
而且有錢人家的孩子命都金貴,隻要價錢合理,他們還是很樂意出錢的。
如今華夏發展,需要的就是錢,對方是一隻肥羊,不多耗點羊毛,那些工廠和鐵路怎麽修起來?
他們在前線既是打仗,也是在給華夏賺錢,這種錢不賺白不賺。
“團長,他們會同意把傷員送來嗎?”一個參謀問。
“你不喊話,他們肯定不會送過來,試試嘛,有時候來軟的比槍炮更管用,這就叫攻心戰。”團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