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江城的人員更多的是想跟陶學一交朋友,陶學一跟八路軍部隊從未對峙過,對八路軍也沒有其他中央軍那般有成見,趙誌國與他還是朋友,雙方之間完全是可以坐下談。
八路軍總部對陶學一的態度自然不會有對閻總的態度那般強硬。
其實晉綏軍已經沒有反抗的餘地,閻總比誰都清楚趙誌國的部隊現在有多變態,而且他跟趙誌國的部隊是臉貼臉的距離。
一旦趙誌國拿他開刀,將晉綏軍滅掉之後,陪都眼見形勢不隊,立刻答應八路軍開出的所有條件,閻總那可真就變成跳梁小醜了。
當八路軍派來的人員到達閻總的駐地後,閻總誠惶誠恐,一邊派人好生招待,一邊聯絡陪都,希望陪都能夠給一個明確的態度。
其實閻總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陪都讓他打,他現在都不敢打,而且閻總還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讓陪都利用,充當試探趙誌國部隊實力的炮灰。
下午傳來消息,張師長手底下的兩個師接受八路軍的改編,裁減兵員,縮減為一個師的兵力,給予番號,並給予八路軍相同的武器裝備。
閻總聽到張師長的部隊接受八路軍改編,心中五味雜陳,盡管他早已經知道張師長跟趙誌國眉來眼去,但正式宣布的時候,他仍舊不舒服。
“他們還透露出消息,張師長的部隊不日即可東進,歸於趙誌國麾下,會跟曹興華的部隊先後登陸日軍本土作戰。”一個軍官告訴閻總。
“曹興華是誰?”閻總聽著這個名字熟悉。
“就是曹繼雨。”
聽到曹繼雨三個字,就像觸動了閻總最不想迴憶的事情一般,他曾想過培養曹繼雨,尤其是曹繼雨在晉綏軍年輕一代軍官中也是佼佼者,可他跟趙誌國關係走得太近了。
“趙誌國一定是想把他們當炮灰的,登陸小鬼子本土作戰,豈有那麽容易!”閻總故意詆毀。
以趙誌國跟曹興華和張師長的關係,自然不可能把他們當做炮灰來用,閻總心裏很清楚,隻是他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才故意說出這樣的話。
周邊的晉綏軍軍官神色各異,但他們所有的神色都表現出了一個特點,那就是不相信趙誌國會把曹興華和張師長的部隊當成炮灰。
首先曹興華手底下的兵都是趙誌國的部隊,也是精銳部隊,其次要真把張師長的部隊當成炮灰,也用不著給張師長的部隊更換裝備。
還有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就是趙誌國想滅掉小鬼子,必然會以雷霆之勢,控製沿海,而不是以炮灰部隊試探。
過了好一會兒,閻總恢複了一些理智:“讓八路軍的人員前來,我要跟他們談判。”
閻總難以改變結局,在結果到來的那一天,他想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八路軍總部不止派出人員前去談判,還邀請一些名流和媒體前往第一軍分區,參觀他們的飛機,坦克還有工廠。
“最近後方的消息有點眼花繚亂啊。”趙誌國拿著報紙。
每天早上隻要有時間,趙誌國都會看一眼報紙,關注一下後方的消息。
“司令,總部的電報說,張師長要來,當我們登陸部隊第一梯隊的預備隊?”曹興華問。
張師長部隊接受改編的消息早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不是什麽秘密,曹興華自然聽聞了一些。
“我沒打算讓他們當預備隊,或許我們會在小鬼子本土開辟第二戰場。”趙誌國說。
“啊?我還以為我能跟張師長一起並肩作戰了呢。”
“棒子半島安定下來之後,我還會跟總部申請,調更多部隊登陸日軍本土,讓日軍在他們本土自顧不暇。”
隻從一個方向登陸日軍本土,小鬼子會集中兵力抵擋。
小鬼子本土主島有四個,周邊還有很多小島嶼,這些小島上可部署火箭炮,也可部署機場,至於將來部署什麽,趙誌國心知肚明。
曹興華他們的第一次登陸隻是虛晃一槍,讓日軍迴援本土,減輕在棒子半島的壓力。
地麵部隊進展神速,登陸部隊不止切斷了棒子半島的後撤之路,還引起了日軍的恐慌,讓日軍誤以為他們已經陷入了絕境。
沒有後援,沒有物資,陷入華夏軍隊的包圍圈之中,為數不多的空中支援對於百萬關東軍來說隻是杯水車薪,何況華夏軍隊的飛機在周邊虎視眈眈。
日軍飛機在空戰之中已經沒有優勢可言,噴氣式飛機以絕對優勢的性能完全碾壓日軍的飛機,沒有了戰鬥機護航,小鬼子的轟炸機和運輸機就成為了華夏普通飛機的靶子。
小鬼子已經失去了裝備上的優勢,而華夏在這場戰爭中又打出了一支百戰之師,無論是在裝備上,還是在戰術素養上,都已經勝過日軍的部隊。
“報告,張師長的火車到了!”通訊兵匯報。
“這麽快?”曹興華驚訝,報紙上的新聞刊登了才一天的時間。
“這種消息隻有十拿九穩了之後,才會刊登出來。”趙誌國說,“派人用車去把張師長直接接到我的司令部,接風洗塵的酒宴就不設了,讓廚房弄兩個葷菜,再弄兩個素菜。”
趙誌國跟張師長也算是亦師亦友,再次相見,定然要好好招待。
接張師長的車很快駛入司令部駐地,換了一身軍裝的張師長剛下車就給趙誌國敬了一個軍禮。
當年張師長已經是師長,趙誌國還是一個大頭兵;幾年的時間,趙誌國已經身居高位,張師長也成為了八路軍的一員。
“張師長,這位想必你已經見過了,原晉綏軍師長曹繼雨,現在在我手底下當一個縱隊司令。”趙誌國介紹。
“早已經聽聞大名,以後還請多關照。”張師長說。
“張師長,我還是營長的時候,您就已經是戰場上打出來的名將了,我應該多向您學習。”曹興華說。
“長江後浪推前浪,比不上你們年輕人了。”張師長感慨。
“張師長謙虛了,您隻是缺少一個機會,必定能夠一鳴驚人。”
趙誌國站在一邊,用怪異的眼神看著他們:“你們兩個人能不能不互相吹捧了?當我不存在呢?”
八路軍總部對陶學一的態度自然不會有對閻總的態度那般強硬。
其實晉綏軍已經沒有反抗的餘地,閻總比誰都清楚趙誌國的部隊現在有多變態,而且他跟趙誌國的部隊是臉貼臉的距離。
一旦趙誌國拿他開刀,將晉綏軍滅掉之後,陪都眼見形勢不隊,立刻答應八路軍開出的所有條件,閻總那可真就變成跳梁小醜了。
當八路軍派來的人員到達閻總的駐地後,閻總誠惶誠恐,一邊派人好生招待,一邊聯絡陪都,希望陪都能夠給一個明確的態度。
其實閻總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陪都讓他打,他現在都不敢打,而且閻總還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讓陪都利用,充當試探趙誌國部隊實力的炮灰。
下午傳來消息,張師長手底下的兩個師接受八路軍的改編,裁減兵員,縮減為一個師的兵力,給予番號,並給予八路軍相同的武器裝備。
閻總聽到張師長的部隊接受八路軍改編,心中五味雜陳,盡管他早已經知道張師長跟趙誌國眉來眼去,但正式宣布的時候,他仍舊不舒服。
“他們還透露出消息,張師長的部隊不日即可東進,歸於趙誌國麾下,會跟曹興華的部隊先後登陸日軍本土作戰。”一個軍官告訴閻總。
“曹興華是誰?”閻總聽著這個名字熟悉。
“就是曹繼雨。”
聽到曹繼雨三個字,就像觸動了閻總最不想迴憶的事情一般,他曾想過培養曹繼雨,尤其是曹繼雨在晉綏軍年輕一代軍官中也是佼佼者,可他跟趙誌國關係走得太近了。
“趙誌國一定是想把他們當炮灰的,登陸小鬼子本土作戰,豈有那麽容易!”閻總故意詆毀。
以趙誌國跟曹興華和張師長的關係,自然不可能把他們當做炮灰來用,閻總心裏很清楚,隻是他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才故意說出這樣的話。
周邊的晉綏軍軍官神色各異,但他們所有的神色都表現出了一個特點,那就是不相信趙誌國會把曹興華和張師長的部隊當成炮灰。
首先曹興華手底下的兵都是趙誌國的部隊,也是精銳部隊,其次要真把張師長的部隊當成炮灰,也用不著給張師長的部隊更換裝備。
還有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就是趙誌國想滅掉小鬼子,必然會以雷霆之勢,控製沿海,而不是以炮灰部隊試探。
過了好一會兒,閻總恢複了一些理智:“讓八路軍的人員前來,我要跟他們談判。”
閻總難以改變結局,在結果到來的那一天,他想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八路軍總部不止派出人員前去談判,還邀請一些名流和媒體前往第一軍分區,參觀他們的飛機,坦克還有工廠。
“最近後方的消息有點眼花繚亂啊。”趙誌國拿著報紙。
每天早上隻要有時間,趙誌國都會看一眼報紙,關注一下後方的消息。
“司令,總部的電報說,張師長要來,當我們登陸部隊第一梯隊的預備隊?”曹興華問。
張師長部隊接受改編的消息早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不是什麽秘密,曹興華自然聽聞了一些。
“我沒打算讓他們當預備隊,或許我們會在小鬼子本土開辟第二戰場。”趙誌國說。
“啊?我還以為我能跟張師長一起並肩作戰了呢。”
“棒子半島安定下來之後,我還會跟總部申請,調更多部隊登陸日軍本土,讓日軍在他們本土自顧不暇。”
隻從一個方向登陸日軍本土,小鬼子會集中兵力抵擋。
小鬼子本土主島有四個,周邊還有很多小島嶼,這些小島上可部署火箭炮,也可部署機場,至於將來部署什麽,趙誌國心知肚明。
曹興華他們的第一次登陸隻是虛晃一槍,讓日軍迴援本土,減輕在棒子半島的壓力。
地麵部隊進展神速,登陸部隊不止切斷了棒子半島的後撤之路,還引起了日軍的恐慌,讓日軍誤以為他們已經陷入了絕境。
沒有後援,沒有物資,陷入華夏軍隊的包圍圈之中,為數不多的空中支援對於百萬關東軍來說隻是杯水車薪,何況華夏軍隊的飛機在周邊虎視眈眈。
日軍飛機在空戰之中已經沒有優勢可言,噴氣式飛機以絕對優勢的性能完全碾壓日軍的飛機,沒有了戰鬥機護航,小鬼子的轟炸機和運輸機就成為了華夏普通飛機的靶子。
小鬼子已經失去了裝備上的優勢,而華夏在這場戰爭中又打出了一支百戰之師,無論是在裝備上,還是在戰術素養上,都已經勝過日軍的部隊。
“報告,張師長的火車到了!”通訊兵匯報。
“這麽快?”曹興華驚訝,報紙上的新聞刊登了才一天的時間。
“這種消息隻有十拿九穩了之後,才會刊登出來。”趙誌國說,“派人用車去把張師長直接接到我的司令部,接風洗塵的酒宴就不設了,讓廚房弄兩個葷菜,再弄兩個素菜。”
趙誌國跟張師長也算是亦師亦友,再次相見,定然要好好招待。
接張師長的車很快駛入司令部駐地,換了一身軍裝的張師長剛下車就給趙誌國敬了一個軍禮。
當年張師長已經是師長,趙誌國還是一個大頭兵;幾年的時間,趙誌國已經身居高位,張師長也成為了八路軍的一員。
“張師長,這位想必你已經見過了,原晉綏軍師長曹繼雨,現在在我手底下當一個縱隊司令。”趙誌國介紹。
“早已經聽聞大名,以後還請多關照。”張師長說。
“張師長,我還是營長的時候,您就已經是戰場上打出來的名將了,我應該多向您學習。”曹興華說。
“長江後浪推前浪,比不上你們年輕人了。”張師長感慨。
“張師長謙虛了,您隻是缺少一個機會,必定能夠一鳴驚人。”
趙誌國站在一邊,用怪異的眼神看著他們:“你們兩個人能不能不互相吹捧了?當我不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