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戰爭結束,這兩個夢想對現世的軍人來說是難以實現的。
從前線迴來,前方戰事的殘酷和後方的積極建設,讓向排長感覺自己是穿行在兩個世界的人。
雖然後方過的還是苦,但再也沒有了那種隨時丟命的性命之憂。
“將來我不當兵了,司令,到時候你給我特批一下,讓我當一個鐵路運輸工人吧。”向排長說
第一軍分區的防區之內,再也不像以前晉綏軍和小鬼子占領時期,到處都是流民。
當種地的有了自己的土地,做生意的有了自己的攤位,工人有了做工的工廠,學生有書讀,有知識的人找到了方向,一切都變得有了希望。
“每次迴平城,感覺都不一樣。”趙誌國說,“我們舍命打走了小鬼子,不就是為了不再受欺負,人人有飯吃嗎?”
看著遠處施工的工人幹得熱火朝天,趙誌國也很想參與進去,但他的職責並不在此。
“司令,將來我們自己的飛機造出來,是不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歸你管?”一個衛兵問。
“管著你們這群臭小子,就已經夠我操心的了,我可管不來那麽多。”
趙誌國並不是謙虛,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想管也管不過來。
他可以為戰機研發提供方向,但並不代表著,在空戰的技術水平上就一定比別人強。
就像姚鵬舉一樣,在地麵上可以說勇冠三軍,可誰能夠想到姚鵬舉不會遊泳呢。
“喂~~~你們是從前線迴來的軍人嗎?仗打得怎麽樣了,我們的部隊是不是又大捷了?”
一個工人看到來趙誌國他們正在看著他們,熱情地向趙誌國他們招唿著。
其實工人每天在施工,就能夠看到從前線受傷撤退下來的傷員。
三天前,高倉的部隊在蘭青鄉跟日軍一戰,有不少傷員路過此地。
“當然是我們打贏了,小鬼子損失了幾千人。”向排長大聲迴應。
“我們軍隊威武!我們一定用最快的速度把鐵路修起來,到時候我們部隊的傷員就能夠更快轉移到後方醫院了。”
在聽到日軍損失了幾千兵力之後,工地上傳來陣陣歡唿聲。
“聽口音,他們都是當地人吧?”趙誌國問。
“對,肯定是當地人!”向排長說。
“你問問他們,他們修鐵路可管飯,可有工錢!”
開始修鐵路的時候,動用的是第一軍分區的工兵。
可一部分工兵在滹沱河兩岸修橋鋪路,來修鐵路的工兵自然就不夠用,工程進展變得緩慢。
得知修鐵路需要人手,有很多百姓自己帶著糧食,主動加入來修路的隊伍之中。
顧組長得知消息之後,自然不想浪費百姓一番苦心,先調撥來一批糧食,反是參與修路之人,一天管兩頓飯。
又過了幾天,顧組長給趙誌國的司令部打了一通電話,自然是申請資金,給修路的工人發工資。
給的錢其實並不多,主要目的是管飯,
畢竟給他工錢過高,十裏八鄉的都來幫忙,到時候工程質量參差不齊。
鐵軌可不是鬧著玩的地方,萬一出了質量問題,火車可是要翻車的。
“司令,已經問過了,一天兩頓幹的,半個月吃一次肉,工錢少點,一個月隻有這個數。”向排長伸出兩根手指表示,“不過他們所有人都說來幹活不是為了掙錢的,有的人根本就不領工錢。”
很多百姓在發工錢的時候,他們直接走人,錢都不領。
“我們在感謝帶領我們走出困境地那群人的時候,也不應該忘記底層這群最樸實的人。”趙誌國說。
精英是能夠帶著一個國家到達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沒有底層這群樸實的人,精英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向排長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們確實幫我了我們很多。”
“不是他們,我們就是他們,他們也是我們。”趙誌國說。
哪怕沒有第一軍分區,八路軍中也會有一個傑出的軍事指揮官接管第一軍分區現在控製的地區。
八路軍的兵來自於百姓,也在保護百姓。
“司令,我們趕路吧,周邊的人多了起來,我們得為你的安全考慮。”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人出現在道路上,向排長的第一職責就是保護趙誌國的安全。
雖然這一路上沒有多少作奸犯科之人,但人越多,保護趙誌國的難度就越大。
“走吧!我們完成任務之後,還早點趕迴司令部呢。”趙誌國說。、
“兄弟,我們告辭了。”
臨走之前,向排長還向工人他們打了一個招唿。
趙誌國他們這次的目的地是望縣,經過平城時,他做不到三過家門而不入,直接迴家抱著孫思瑩美美地睡了一覺。
根據政委交代,他還要去拜訪顧組長。
可惜顧組長恨不得一分鍾當十分鍾用,他沒時間搭理趙誌國。
趙誌國隻能買了一點禮物,放在了顧組長的住處,然後就帶著人快馬加鞭趕到望縣去。
望縣鼎盛時期,曾駐紮著第一軍分區的各個部門。
後來第一軍分區東擴,平城變成了中心,而且交通便利,人口多,大量部門辦到了平城。
望縣變得相對冷清了一些,趙誌國他們原先在望縣住過的院子也分配給了其他軍屬。
“司令,錢先生不在,去工廠了!”向排長說。
在第一軍分區安定下來之後,錢先生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麵考察工廠,對第一軍分區的工業水平有一個大體上的了解。
錢先生告訴趙誌國,一個飛機發動機就需要四千多個零部件。
每一個零部件的精度極高,要將發動機做到量產,可不是一個兩個工廠就能夠搞定的。
第一軍分區的工廠雖然如雨後春筍,但缺少嫻熟的工人。
錢先生很明白一點,飛機要想國產化,不是要讓當今的工業適應飛機,而是飛機要適應當今華夏的工業能力。
某些方麵的技術可以差點,但有總比沒有強。
“司令,要不你就進去等吧。”
錢先生住宅門口站崗的衛兵認識趙誌國。
天寒地凍的時節,趙誌國已經在門外站了兩個多小時,仍舊沒有看到錢先生的影子,而且趙誌國也沒有離開的打算。
從前線迴來,前方戰事的殘酷和後方的積極建設,讓向排長感覺自己是穿行在兩個世界的人。
雖然後方過的還是苦,但再也沒有了那種隨時丟命的性命之憂。
“將來我不當兵了,司令,到時候你給我特批一下,讓我當一個鐵路運輸工人吧。”向排長說
第一軍分區的防區之內,再也不像以前晉綏軍和小鬼子占領時期,到處都是流民。
當種地的有了自己的土地,做生意的有了自己的攤位,工人有了做工的工廠,學生有書讀,有知識的人找到了方向,一切都變得有了希望。
“每次迴平城,感覺都不一樣。”趙誌國說,“我們舍命打走了小鬼子,不就是為了不再受欺負,人人有飯吃嗎?”
看著遠處施工的工人幹得熱火朝天,趙誌國也很想參與進去,但他的職責並不在此。
“司令,將來我們自己的飛機造出來,是不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歸你管?”一個衛兵問。
“管著你們這群臭小子,就已經夠我操心的了,我可管不來那麽多。”
趙誌國並不是謙虛,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想管也管不過來。
他可以為戰機研發提供方向,但並不代表著,在空戰的技術水平上就一定比別人強。
就像姚鵬舉一樣,在地麵上可以說勇冠三軍,可誰能夠想到姚鵬舉不會遊泳呢。
“喂~~~你們是從前線迴來的軍人嗎?仗打得怎麽樣了,我們的部隊是不是又大捷了?”
一個工人看到來趙誌國他們正在看著他們,熱情地向趙誌國他們招唿著。
其實工人每天在施工,就能夠看到從前線受傷撤退下來的傷員。
三天前,高倉的部隊在蘭青鄉跟日軍一戰,有不少傷員路過此地。
“當然是我們打贏了,小鬼子損失了幾千人。”向排長大聲迴應。
“我們軍隊威武!我們一定用最快的速度把鐵路修起來,到時候我們部隊的傷員就能夠更快轉移到後方醫院了。”
在聽到日軍損失了幾千兵力之後,工地上傳來陣陣歡唿聲。
“聽口音,他們都是當地人吧?”趙誌國問。
“對,肯定是當地人!”向排長說。
“你問問他們,他們修鐵路可管飯,可有工錢!”
開始修鐵路的時候,動用的是第一軍分區的工兵。
可一部分工兵在滹沱河兩岸修橋鋪路,來修鐵路的工兵自然就不夠用,工程進展變得緩慢。
得知修鐵路需要人手,有很多百姓自己帶著糧食,主動加入來修路的隊伍之中。
顧組長得知消息之後,自然不想浪費百姓一番苦心,先調撥來一批糧食,反是參與修路之人,一天管兩頓飯。
又過了幾天,顧組長給趙誌國的司令部打了一通電話,自然是申請資金,給修路的工人發工資。
給的錢其實並不多,主要目的是管飯,
畢竟給他工錢過高,十裏八鄉的都來幫忙,到時候工程質量參差不齊。
鐵軌可不是鬧著玩的地方,萬一出了質量問題,火車可是要翻車的。
“司令,已經問過了,一天兩頓幹的,半個月吃一次肉,工錢少點,一個月隻有這個數。”向排長伸出兩根手指表示,“不過他們所有人都說來幹活不是為了掙錢的,有的人根本就不領工錢。”
很多百姓在發工錢的時候,他們直接走人,錢都不領。
“我們在感謝帶領我們走出困境地那群人的時候,也不應該忘記底層這群最樸實的人。”趙誌國說。
精英是能夠帶著一個國家到達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沒有底層這群樸實的人,精英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向排長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們確實幫我了我們很多。”
“不是他們,我們就是他們,他們也是我們。”趙誌國說。
哪怕沒有第一軍分區,八路軍中也會有一個傑出的軍事指揮官接管第一軍分區現在控製的地區。
八路軍的兵來自於百姓,也在保護百姓。
“司令,我們趕路吧,周邊的人多了起來,我們得為你的安全考慮。”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人出現在道路上,向排長的第一職責就是保護趙誌國的安全。
雖然這一路上沒有多少作奸犯科之人,但人越多,保護趙誌國的難度就越大。
“走吧!我們完成任務之後,還早點趕迴司令部呢。”趙誌國說。、
“兄弟,我們告辭了。”
臨走之前,向排長還向工人他們打了一個招唿。
趙誌國他們這次的目的地是望縣,經過平城時,他做不到三過家門而不入,直接迴家抱著孫思瑩美美地睡了一覺。
根據政委交代,他還要去拜訪顧組長。
可惜顧組長恨不得一分鍾當十分鍾用,他沒時間搭理趙誌國。
趙誌國隻能買了一點禮物,放在了顧組長的住處,然後就帶著人快馬加鞭趕到望縣去。
望縣鼎盛時期,曾駐紮著第一軍分區的各個部門。
後來第一軍分區東擴,平城變成了中心,而且交通便利,人口多,大量部門辦到了平城。
望縣變得相對冷清了一些,趙誌國他們原先在望縣住過的院子也分配給了其他軍屬。
“司令,錢先生不在,去工廠了!”向排長說。
在第一軍分區安定下來之後,錢先生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麵考察工廠,對第一軍分區的工業水平有一個大體上的了解。
錢先生告訴趙誌國,一個飛機發動機就需要四千多個零部件。
每一個零部件的精度極高,要將發動機做到量產,可不是一個兩個工廠就能夠搞定的。
第一軍分區的工廠雖然如雨後春筍,但缺少嫻熟的工人。
錢先生很明白一點,飛機要想國產化,不是要讓當今的工業適應飛機,而是飛機要適應當今華夏的工業能力。
某些方麵的技術可以差點,但有總比沒有強。
“司令,要不你就進去等吧。”
錢先生住宅門口站崗的衛兵認識趙誌國。
天寒地凍的時節,趙誌國已經在門外站了兩個多小時,仍舊沒有看到錢先生的影子,而且趙誌國也沒有離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