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倉他們這一次主動進攻,已經逼著崗村不得不把援兵搬出來做防禦。


    第一軍分區沒有大舉東進的能力。


    戰線拉得過長,小鬼子一旦有能力切斷地麵上的物資補給,就會讓第一軍分區東進的部隊陷入滅頂之災。


    把日軍援兵調動起來,先讓他們在山上挖上幾天的工事。


    日軍發現進攻他們的華夏軍隊都撤退的時候,肯定會抱怨自己在寒冷的天氣中挖掘堅硬的岩石。


    “爺不陪你們玩了!”


    日軍增援兵力隻會越來越多,丁玉成可不想在這兒陪著小鬼子練兵。


    這一夜,寒風唿嘯,丁玉成的裝甲部隊和協助他們的撤離了前線。


    負責迂迴包圍的日軍包抄了一個寂寞。


    沒有包圍成功,並沒有讓崗村氣餒,畢竟他現在的主要責任就是阻止第一軍分區繼續東進,給援兵爭取足夠的緩衝時間。


    清晨,院子裏鋪滿了一層薄薄的積雪,有幾隻覓食的麻雀留下了雜亂的爪印兒。


    涼爽的空氣讓趙誌國心曠神怡。


    “司令,我們的部隊已經在有序撤離,高旅長的一旅會在蘭青鄉外圍部署一道防線,要不要把丁玉成的裝甲部隊也部署在蘭青鄉附近?”姚鵬舉問。


    雖然丁玉成手底下的裝甲車和坦克都是日式的,但對付缺少反坦克武器的日軍部隊,也足夠用。


    “不!到達華北的日軍援兵肯定缺少裝甲部隊,縱使他們有火車,短時間內也無法運送大量裝甲車和坦克進入華北的。”趙誌國說。


    日軍確實到達了華北不少援兵,但他們缺少進攻需要的重武器。


    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了,幾年前兩千日軍不需要重武器就可以追著兩萬華夏軍隊跑。


    但現在,兩千日軍敢在沒有重武器協助下進攻第一軍分區部隊防守的陣地,他們連真的樣子都看不到,就得全部報銷。


    戰爭,對華夏軍民來說很艱難,但對現在的日軍來說,也沒有那麽容易。


    “把他們當成我們的機動力量,必要時對日軍發起反擊,甚至可以切斷日軍的後路?”姚鵬舉問。


    趙誌國對著姚鵬舉滿意地笑了笑:“隻防守是打不贏這場戰爭的,哪怕是小規模的反擊,我們也要反擊,而且是要掌握主動權的那種反擊。”


    接下來的戰鬥會以防禦為主,但趙誌國也絕不會隻想著防禦。


    “老趙,我們現在已經摸到了南北鐵路線,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我們可能……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馬修文說。


    馬修文沒有把話說清楚,趙誌國和姚鵬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他。


    “政委,您到底想說什麽?”


    “南下還是北上!”


    切斷南北交通大動脈之後,第一軍分區自然要麵臨著一個巨大的選擇。


    北邊,淪陷已久,期盼王師收複故土。


    東四省被日軍關東軍控製著,而且擁有東亞最大的兵工廠。


    當然,等趙誌國的部隊打到東四省的時候,日軍知道守不住,肯定會把兵工廠給轉移到他們本土去。


    “老趙,你別告訴我你沒考慮過這個問題。”馬修文繼續說。


    南下,部隊能夠在打小鬼子的時候渡過長江,在南方發展軍隊,為華夏的下場戰爭做部署。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利用打擊日軍,在南方站穩腳跟,讓中央軍頭疼不已。


    無論將來是戰是和,他們也會掌握著絕對主動權,就算有戰爭發生,在南方穩住腳步,以北方為基礎,趙誌國甚至有把握在一年之內結束戰爭。


    趙誌國看著馬修文,他知道馬修文在擔憂什麽。


    “北方有很多土地,已經脫離華夏太久,外東北和徐樹錚當年收複的地方已經成為了毛子和鬼子的軍事緩衝區。”趙誌國說。


    “你的意思是向北?”


    “南方再怎麽打,也是華夏的土地,但北方的土地……丟的久了,就沒有人認為他們應該屬於華夏了。”


    “老蘇會讓我們拿迴那些土地嗎?”


    老蘇的強大可不是吹出來的,他們擁有讓整個世界都震驚的坦克數量。


    而東四省地形又相對平坦,適合大規模裝甲部隊的推進。


    趙誌國搖了搖頭:“不管他們同不同意,至少他們肯定不會痛快。”


    “如果我們向北進軍,可能三五年之內就沒有機會再南下的。”


    “在北方除去老蘇,還有老棒,我們討論過禦敵於國門之外,我們必須要把周邊劃進我們的軍事區。”


    在沒有把海軍發展起來之前,隻能在陸地上禦敵於國門之外。


    陸地上,他們需要軍事緩衝區,首先要保障華夏的利益。


    “真是一盤夠大的棋,這不是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你是在為更遠的戰爭做準備。”馬修文說。


    “司令,我覺得……我們先穩定了國內,再考慮那些事情也不遲。”姚鵬舉說。


    對外的戰爭要想打贏,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


    “老趙,我是當政委的,在軍事上的遠見不如你,但我也認同姚鵬舉的說法,國內的安定才是民心所向。”馬修文說。


    這場戰爭打了太久了,久到很多人已經忘記和平是什麽樣子。


    “北上還是南下,我們都做不了主,等有機會,我們去總部,把我的想法跟總部首長說清楚。”趙誌國說,“現在考慮這些還言之尚早。”


    其實趙誌國是想老蘇集中所有軍事力量於西方的時候,正是他們無暇東顧的時候,趁機派兵掌控那些早已經成為軍事緩衝區的土地。


    即便是無法將全部土地收迴,至少作為軍事緩衝區,他們是要站在華夏這一方,而不是站在老蘇那一邊。


    機會難得,錯過這一次老蘇虛弱的機會,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了。


    “行了,我們還是關注我們現在的戰況更為實際一些。”趙誌國說,“再遠大的計劃,也得讓我們先把滹沱河東岸的戰事穩下來,崗村的援兵可不是鬧著玩的。”


    日軍大量援兵已經到達華北,第一軍分區繼續東進已經無法再獲得足夠的利益。


    退守,防禦,繼續向前線運輸物資,才能夠讓第一軍分區穩住戰線,再想辦法給日軍來一次重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鐵血狂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籬酒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籬酒吧並收藏抗日之鐵血狂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