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若是在滹沱河東岸陣地儲藏了足夠多的糧食,這場戰爭持續多久,誰也不清楚。
滹沱河東岸陣地堅固,趙誌國又不想強攻。
強攻付出的代價太大,但是長期跟日軍圍困日軍於滹沱河東岸,第一軍分區的主力就要隨時在滹沱河一線待命。
到時候,趙誌國手中可能沒有足夠的兵力東進。
縱使坦克部隊戰鬥力強,能有橫掃千軍之勢,但孤軍深入,也會陷入無法獲取補給的境地。
沒有補給的裝甲部隊,在戰場上就會成為日軍重炮的活靶子。
“我們或許不用擔心日軍的飛機!”趙誌國說。
第一軍分區已經有足夠的對空火力,日軍若是空投,必然會隨時大量戰機。
“我們還要滹沱河陣地以東開辟出足夠寬的防禦地帶,否則日軍反撲,就算無法奪取重要的軍事防禦線,但他們部隊可以滲透到滹沱河東岸陣地去。”姚鵬舉說。
雙方混戰之時,肯定會有小股部隊搞滲透的。
“你說……我們故技重施,崗村會不會上當?”趙誌國問。
趙誌國不想把自己用過的方式兩次用在崗村身上。
“司令,您不會是想讓出一個方向,讓滹沱河東岸陣地的日軍突圍吧?”
跟著趙誌國混了這麽久,姚鵬舉就算沒學到精髓,也學到了該如何布陣。
既然打不開日軍的龜殼,讓日軍主動放棄龜殼,然後再尋找機會殲滅他們,這才是上上策。
“這次我們打過滹沱河,肯定會繼續向東推進,隨時威脅到南北交通鐵路線,估計崗村肯讓,日軍高層也不會同意吧?”
幾十萬日軍還在華夏南方,大量武器彈藥補給,都要依靠鐵路來運輸。
當然,趙誌國威脅到南北交通線,並不能一次就掐死了日軍補給路線,但也會讓日軍運輸物資的效率降低。
原本日軍戰線拉得太長,這一次與下次進攻之間的準備周期也變得越來越長。
時間越長,對進攻一方是不利的。
同樣,這個理論也可以用到趙誌國他們身上,若是第一軍分區渡河之戰以及後續戰鬥花費的時間越長,對第一軍分區消耗越嚴重。
說不定沒等實現滹沱河東岸陣地的日軍投降的目標,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將麵臨全線無法補給,不得不後撤的情況。
“崗村大概率是會讓滹沱河東岸的日軍死守,以拖垮我軍後防和後勤,若是我……肯定會這樣做,將我們主力拖住,向前線投送兵力的同時,他再安排數支小部隊,繞後襲擊我軍後勤。”姚鵬舉說,“日軍還有飛機……”
在那個時候,趙誌國他們已經把防空火力都調到了滹沱河一線,防備日軍空投物資。
日軍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必然會繞開正麵,利用轟炸機,在白天全力轟炸第一軍分區的後勤補給線。
夜晚,再派小股部隊滲透,在夜間進行襲擊。
襲擊一旦得手,立刻撤退,找地方隱蔽,白天為轟炸機指引目標。
地麵與空中的火力配合,雖然不至於將第一軍分區的後勤給全麵打垮,但至少有一半的物資無法及時送到前線去。
不用姚鵬舉說完,趙誌國就明白了姚鵬舉的意思:“摧毀日軍飛機場的事情……”
“司令,我們雖然已經派出了部隊,但結果可不一定是好的。”
姚鵬舉已經派出了特戰隊士兵去偵察,負責行動的部隊也已經出發。
但日軍機場戒備森嚴,能不能摧毀日軍飛機,還是一個未知的結果。
“也就是說,我們要按照最壞的結果來做準備!”趙誌國說,“第一,日軍死守滹沱河東岸陣地,以將我軍主力給拖住,第二,日軍會派遣小股部隊,向我軍防區滲透,破壞我軍的後勤,第三,日軍轟炸機能夠對我們帶來最大的威脅。”
姚鵬舉點點頭:“這三點都是圍繞著後勤做文章。”
日軍死守東岸,目的就是為了壓垮第一軍分區空虛的後方,讓第一軍分區無法派部隊保護物資運輸,也算是在針對後勤。
若是日軍全力針對第一軍分區的後勤運輸,這場仗恐怕失敗不在於前線。
“老趙,我要不要找顧組長談談?”馬修文問。
“或許……我們在滹沱河上多修幾座橋,比跟顧組長談一談更重要。”趙誌國說。
“修橋?冬天橋麵被冰封,我們如何修橋?難道要炸藥炸嗎?”
冬天修橋,工兵進入水中,會被活活凍死在河水中的。
趙誌國靜靜地思考著,他們要想辦法提高運輸效率,就算日軍集中力量摧毀了一部分後勤,他們還能夠將充足的物資及時送到戰場。
“我們部隊打掉日軍的重炮陣地之後,日軍對滹沱河河麵的威懾力就會變小,我們可以在上遊從容修橋。”趙誌國皺著眉頭。
“老趙?你到底有沒有聽我說話?冬天修橋,河水刺骨,人沾上點水就可能被凍傷!”馬修文提醒著趙誌國。
然而,趙誌國就像是沒有聽到馬修文說話一樣,他手裏搓撚著一張紙:“滹沱河東岸的日軍重炮陣地被摧毀之後,對河麵有最大威脅的就是日軍飛機對不對?”
沒有了重炮,崗村必然會調集飛機摧毀河麵上的一切建築物,以將第一軍分區的主力和後勤完全隔絕開。
隻要日軍實現了這個目的,日軍距離戰鬥成功就會隻有一步之遙。
而第一軍分區也將麵臨,兵敗如山倒的境況。
“我們可以修建冰上橋梁!”趙誌國說,“上遊河麵狹窄,用不了多少人力物力。”
“一會兒是河麵下的橋,一會兒是冰麵上的橋,你到底要做什麽?”
馬修文看著趙誌國念念叨叨的樣子,以為趙誌國走火入魔了。
“我們把日軍的轟炸機騙到上遊去,日軍炸了,我們就修了,修起來,他們一定會炸。”
河麵上有一座明顯的橋梁,不管這座橋是不是真的能用,日軍肯定會不停地轟炸。
馬修文此時明白了趙誌國的意思,在冰麵上修建橋梁,不是為了用,而是為了讓日軍飛機來炸的。
多吸引一部分日軍飛機在滹沱河上遊,其他地方就會少一些轟炸。
滹沱河東岸陣地堅固,趙誌國又不想強攻。
強攻付出的代價太大,但是長期跟日軍圍困日軍於滹沱河東岸,第一軍分區的主力就要隨時在滹沱河一線待命。
到時候,趙誌國手中可能沒有足夠的兵力東進。
縱使坦克部隊戰鬥力強,能有橫掃千軍之勢,但孤軍深入,也會陷入無法獲取補給的境地。
沒有補給的裝甲部隊,在戰場上就會成為日軍重炮的活靶子。
“我們或許不用擔心日軍的飛機!”趙誌國說。
第一軍分區已經有足夠的對空火力,日軍若是空投,必然會隨時大量戰機。
“我們還要滹沱河陣地以東開辟出足夠寬的防禦地帶,否則日軍反撲,就算無法奪取重要的軍事防禦線,但他們部隊可以滲透到滹沱河東岸陣地去。”姚鵬舉說。
雙方混戰之時,肯定會有小股部隊搞滲透的。
“你說……我們故技重施,崗村會不會上當?”趙誌國問。
趙誌國不想把自己用過的方式兩次用在崗村身上。
“司令,您不會是想讓出一個方向,讓滹沱河東岸陣地的日軍突圍吧?”
跟著趙誌國混了這麽久,姚鵬舉就算沒學到精髓,也學到了該如何布陣。
既然打不開日軍的龜殼,讓日軍主動放棄龜殼,然後再尋找機會殲滅他們,這才是上上策。
“這次我們打過滹沱河,肯定會繼續向東推進,隨時威脅到南北交通鐵路線,估計崗村肯讓,日軍高層也不會同意吧?”
幾十萬日軍還在華夏南方,大量武器彈藥補給,都要依靠鐵路來運輸。
當然,趙誌國威脅到南北交通線,並不能一次就掐死了日軍補給路線,但也會讓日軍運輸物資的效率降低。
原本日軍戰線拉得太長,這一次與下次進攻之間的準備周期也變得越來越長。
時間越長,對進攻一方是不利的。
同樣,這個理論也可以用到趙誌國他們身上,若是第一軍分區渡河之戰以及後續戰鬥花費的時間越長,對第一軍分區消耗越嚴重。
說不定沒等實現滹沱河東岸陣地的日軍投降的目標,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將麵臨全線無法補給,不得不後撤的情況。
“崗村大概率是會讓滹沱河東岸的日軍死守,以拖垮我軍後防和後勤,若是我……肯定會這樣做,將我們主力拖住,向前線投送兵力的同時,他再安排數支小部隊,繞後襲擊我軍後勤。”姚鵬舉說,“日軍還有飛機……”
在那個時候,趙誌國他們已經把防空火力都調到了滹沱河一線,防備日軍空投物資。
日軍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必然會繞開正麵,利用轟炸機,在白天全力轟炸第一軍分區的後勤補給線。
夜晚,再派小股部隊滲透,在夜間進行襲擊。
襲擊一旦得手,立刻撤退,找地方隱蔽,白天為轟炸機指引目標。
地麵與空中的火力配合,雖然不至於將第一軍分區的後勤給全麵打垮,但至少有一半的物資無法及時送到前線去。
不用姚鵬舉說完,趙誌國就明白了姚鵬舉的意思:“摧毀日軍飛機場的事情……”
“司令,我們雖然已經派出了部隊,但結果可不一定是好的。”
姚鵬舉已經派出了特戰隊士兵去偵察,負責行動的部隊也已經出發。
但日軍機場戒備森嚴,能不能摧毀日軍飛機,還是一個未知的結果。
“也就是說,我們要按照最壞的結果來做準備!”趙誌國說,“第一,日軍死守滹沱河東岸陣地,以將我軍主力給拖住,第二,日軍會派遣小股部隊,向我軍防區滲透,破壞我軍的後勤,第三,日軍轟炸機能夠對我們帶來最大的威脅。”
姚鵬舉點點頭:“這三點都是圍繞著後勤做文章。”
日軍死守東岸,目的就是為了壓垮第一軍分區空虛的後方,讓第一軍分區無法派部隊保護物資運輸,也算是在針對後勤。
若是日軍全力針對第一軍分區的後勤運輸,這場仗恐怕失敗不在於前線。
“老趙,我要不要找顧組長談談?”馬修文問。
“或許……我們在滹沱河上多修幾座橋,比跟顧組長談一談更重要。”趙誌國說。
“修橋?冬天橋麵被冰封,我們如何修橋?難道要炸藥炸嗎?”
冬天修橋,工兵進入水中,會被活活凍死在河水中的。
趙誌國靜靜地思考著,他們要想辦法提高運輸效率,就算日軍集中力量摧毀了一部分後勤,他們還能夠將充足的物資及時送到戰場。
“我們部隊打掉日軍的重炮陣地之後,日軍對滹沱河河麵的威懾力就會變小,我們可以在上遊從容修橋。”趙誌國皺著眉頭。
“老趙?你到底有沒有聽我說話?冬天修橋,河水刺骨,人沾上點水就可能被凍傷!”馬修文提醒著趙誌國。
然而,趙誌國就像是沒有聽到馬修文說話一樣,他手裏搓撚著一張紙:“滹沱河東岸的日軍重炮陣地被摧毀之後,對河麵有最大威脅的就是日軍飛機對不對?”
沒有了重炮,崗村必然會調集飛機摧毀河麵上的一切建築物,以將第一軍分區的主力和後勤完全隔絕開。
隻要日軍實現了這個目的,日軍距離戰鬥成功就會隻有一步之遙。
而第一軍分區也將麵臨,兵敗如山倒的境況。
“我們可以修建冰上橋梁!”趙誌國說,“上遊河麵狹窄,用不了多少人力物力。”
“一會兒是河麵下的橋,一會兒是冰麵上的橋,你到底要做什麽?”
馬修文看著趙誌國念念叨叨的樣子,以為趙誌國走火入魔了。
“我們把日軍的轟炸機騙到上遊去,日軍炸了,我們就修了,修起來,他們一定會炸。”
河麵上有一座明顯的橋梁,不管這座橋是不是真的能用,日軍肯定會不停地轟炸。
馬修文此時明白了趙誌國的意思,在冰麵上修建橋梁,不是為了用,而是為了讓日軍飛機來炸的。
多吸引一部分日軍飛機在滹沱河上遊,其他地方就會少一些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