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國要實時掌握對岸日軍的動向,兵力的調遣,部隊的擴充,武器裝備的更新,物資的調度……
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決定用兵成敗的關鍵。
而且情報必須要有及時性,趙誌國不能拿著一月前的情報打一個月之後的仗。
偵察無時無刻都在繼續,隨時會有偵察兵為了確定一個結果,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戰爭在燃燒一切,天空,大地,山石,空氣,甚至每個人最珍惜的生命。
然而隻有將這一切給燃燒,戰爭才能夠平息。
現在崗村手裏又冒出一支特別行動支隊,目標編製是兩萬人,日軍乙種師團才一萬三千人。
趙誌國不清楚崗村會從哪兒變出剩下的一萬六千人來將這一個加強版的乙種師團給組建起來。
但崗村既然已經在張羅特別支隊的事情,說明這支部隊恐怕已經成形,隻需要補充兵員即可。
“司令,崗村的部隊如果一支超員,他的軍餉和物資哪兒來的?還有必須的武器裝備。”
“若是崗村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小鬼子的天皇該讓一條狗來坐這個位置。”趙誌國說,“既然崗村敢讓部隊超員,而且再憑空變出一個兩萬人的支隊來,說明日軍高層已經默許了崗村的行為。”
“你說日軍會不會把超編的兵員補充到這個支隊?”姚鵬舉問。
“也許會,也許不會,至少……除了如此,我還沒想明白,日軍會從哪兒變出剩下的一萬六千餘人。”趙誌國說。
“現有的三四千人會不會是組成這支日軍部隊的骨幹?然後再補充一部分偽軍,直接由日軍發號施令?”
日軍用小鬼子的軍官和偽軍人員組成一支混合部隊,從上到下都是日軍軍官,最基層的帶領著也是日軍軍曹。
姚鵬舉分析,日軍組成如此一支部隊,可能不是為第一軍分區準備的,而是為敵後的遊擊隊準備的。
崗村現在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正麵的趙誌國和敵後的遊擊隊。
跟趙誌國隔河相望,又滹沱河天塹,小鬼子據險而守,崗村認為,趙誌國的部隊不會輕易過河進攻的。
但第一軍分區給滹沱河的壓力已經足以牽製住崗村手中的機動兵力,敵後的遊擊隊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間。
遊擊隊有生存空間了,就會發展兵力,兵力增多就需要從小鬼子手中奪取物資,以解決遊擊隊的戰鬥力問題。
敵後遊擊隊在最近一段時間裏,頻繁對日軍出手。
日軍據點,交通線多次被襲擊。
遊擊隊的逐漸強大,讓日軍的作戰物資頻頻受損。
在趙誌國還沒有對滹沱河東岸發起進攻之前,崗村自然不希望遊擊隊就先把他們給拖垮了。
想要跟趙誌國正麵對抗,就得有一支部隊對遊擊隊進行圍剿。
偽軍兵力充足,但是靠不住,日軍靠得住,但是兵力又不足。
於是把兩支部隊融合,即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又解決了靠不住的問題,而且混合之後的部隊戰鬥力足以用來對付遊擊隊了。
“不排除這種可能!”趙誌國說,“這樣吧,你想辦法,把消息通知到遊擊隊,讓他們提前做準備。”
遊擊隊不能跟日軍硬抗,發展速度過快,很多人連裝備都沒有,更沒有軍事訓練。
一旦麵臨日軍圍剿,大部分遊擊隊是兇多吉少。
“司令,這支部隊從組建到形成戰鬥力,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吧?”姚鵬舉說。
偽軍的能力是眾所周知的,想要讓偽軍聽從號令,恐怕日軍也要大費周章一番。
何況日軍與偽軍之間語言不通。
如果崗村真的這樣做,這支部隊從補充兵員到形成戰鬥力,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難道比我們裝甲部隊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還要長?”趙誌國問。
趙誌國給裝甲部隊下達了命令,要求他們在今年冬天第一場雪來臨之前成軍。
下完第一場雪之後,第一軍分區主力都將前往滹沱河西岸待命,做好隨時渡河的準備。
姚鵬舉沒有迴答,因為他不知道日軍為這支部隊準備了多少。
“崗村隻要在我們行動之前,將這支部隊組建起來,並形成戰鬥力,就會對敵後遊擊隊有很大的威脅,所以……你明白的我的意思吧?”趙誌國說。
姚鵬舉點點頭:“我會盡快把消息送到敵後遊擊隊的。”
“撤離肯定是不可能的,讓他們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吧,減少作戰行動。”趙誌國說。
“報告,總部電報!”
通訊兵將一份電報遞給了趙誌國。
趙誌國看了一眼內容,就把電報放在了桌子上。
姚鵬舉的好奇心被勾了出來,他抬著頭望著放在桌子上的電報:“啥?”
“哦?我軍機械化部隊發展的事情通過了,不過總部有些許改進,過一段時間總部會派人把改進後的方案送過來,我們保留一份兒。”趙誌國說。
“好事兒啊,可我為啥看不到您高興呢?”
事情是由趙誌國提出的,也是由趙誌國主導,武器裝備也都是由趙誌國跟薑文正溝通,負責協調運輸。
但姚鵬舉卻從趙誌國臉上看不出半點興奮的表情。
“你以為這是過家家呢,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子,機械化部隊就出來了?做夢呢,從裝備,到人員訓練,包括軍官的學習,都需要一個過程。”
趙誌國也想,召喚天雷,空降十萬天兵,啥也不用學,就知道該坦克和裝甲車怎麽開。
“那……首長要不要把您調到總部去?”姚鵬舉問。
自從當兵以來,遇到再危險的情況,姚鵬舉都沒有怕過。
但他唯獨怕一件事情,就是趙誌國的離開。
哪怕是趙誌國不參與任何戰鬥,隻是坐鎮後方,姚鵬舉心裏都覺得踏實。
“目前還沒有這個意思,第一軍分區還沒有完成機械化之路,我自然不可能離開第一軍分區。”趙誌國說。
“司令,我不是想耽誤您升官,但是您能不能跟總部說一下,能不能留在第一軍分區?我們需要您。”姚鵬舉說。
“你覺得我是官迷嗎?若是能夠爭取留下,我自然會爭取,但總部的命令來了,我也得遵守。”
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決定用兵成敗的關鍵。
而且情報必須要有及時性,趙誌國不能拿著一月前的情報打一個月之後的仗。
偵察無時無刻都在繼續,隨時會有偵察兵為了確定一個結果,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戰爭在燃燒一切,天空,大地,山石,空氣,甚至每個人最珍惜的生命。
然而隻有將這一切給燃燒,戰爭才能夠平息。
現在崗村手裏又冒出一支特別行動支隊,目標編製是兩萬人,日軍乙種師團才一萬三千人。
趙誌國不清楚崗村會從哪兒變出剩下的一萬六千人來將這一個加強版的乙種師團給組建起來。
但崗村既然已經在張羅特別支隊的事情,說明這支部隊恐怕已經成形,隻需要補充兵員即可。
“司令,崗村的部隊如果一支超員,他的軍餉和物資哪兒來的?還有必須的武器裝備。”
“若是崗村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小鬼子的天皇該讓一條狗來坐這個位置。”趙誌國說,“既然崗村敢讓部隊超員,而且再憑空變出一個兩萬人的支隊來,說明日軍高層已經默許了崗村的行為。”
“你說日軍會不會把超編的兵員補充到這個支隊?”姚鵬舉問。
“也許會,也許不會,至少……除了如此,我還沒想明白,日軍會從哪兒變出剩下的一萬六千餘人。”趙誌國說。
“現有的三四千人會不會是組成這支日軍部隊的骨幹?然後再補充一部分偽軍,直接由日軍發號施令?”
日軍用小鬼子的軍官和偽軍人員組成一支混合部隊,從上到下都是日軍軍官,最基層的帶領著也是日軍軍曹。
姚鵬舉分析,日軍組成如此一支部隊,可能不是為第一軍分區準備的,而是為敵後的遊擊隊準備的。
崗村現在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正麵的趙誌國和敵後的遊擊隊。
跟趙誌國隔河相望,又滹沱河天塹,小鬼子據險而守,崗村認為,趙誌國的部隊不會輕易過河進攻的。
但第一軍分區給滹沱河的壓力已經足以牽製住崗村手中的機動兵力,敵後的遊擊隊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間。
遊擊隊有生存空間了,就會發展兵力,兵力增多就需要從小鬼子手中奪取物資,以解決遊擊隊的戰鬥力問題。
敵後遊擊隊在最近一段時間裏,頻繁對日軍出手。
日軍據點,交通線多次被襲擊。
遊擊隊的逐漸強大,讓日軍的作戰物資頻頻受損。
在趙誌國還沒有對滹沱河東岸發起進攻之前,崗村自然不希望遊擊隊就先把他們給拖垮了。
想要跟趙誌國正麵對抗,就得有一支部隊對遊擊隊進行圍剿。
偽軍兵力充足,但是靠不住,日軍靠得住,但是兵力又不足。
於是把兩支部隊融合,即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又解決了靠不住的問題,而且混合之後的部隊戰鬥力足以用來對付遊擊隊了。
“不排除這種可能!”趙誌國說,“這樣吧,你想辦法,把消息通知到遊擊隊,讓他們提前做準備。”
遊擊隊不能跟日軍硬抗,發展速度過快,很多人連裝備都沒有,更沒有軍事訓練。
一旦麵臨日軍圍剿,大部分遊擊隊是兇多吉少。
“司令,這支部隊從組建到形成戰鬥力,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吧?”姚鵬舉說。
偽軍的能力是眾所周知的,想要讓偽軍聽從號令,恐怕日軍也要大費周章一番。
何況日軍與偽軍之間語言不通。
如果崗村真的這樣做,這支部隊從補充兵員到形成戰鬥力,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難道比我們裝甲部隊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還要長?”趙誌國問。
趙誌國給裝甲部隊下達了命令,要求他們在今年冬天第一場雪來臨之前成軍。
下完第一場雪之後,第一軍分區主力都將前往滹沱河西岸待命,做好隨時渡河的準備。
姚鵬舉沒有迴答,因為他不知道日軍為這支部隊準備了多少。
“崗村隻要在我們行動之前,將這支部隊組建起來,並形成戰鬥力,就會對敵後遊擊隊有很大的威脅,所以……你明白的我的意思吧?”趙誌國說。
姚鵬舉點點頭:“我會盡快把消息送到敵後遊擊隊的。”
“撤離肯定是不可能的,讓他們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吧,減少作戰行動。”趙誌國說。
“報告,總部電報!”
通訊兵將一份電報遞給了趙誌國。
趙誌國看了一眼內容,就把電報放在了桌子上。
姚鵬舉的好奇心被勾了出來,他抬著頭望著放在桌子上的電報:“啥?”
“哦?我軍機械化部隊發展的事情通過了,不過總部有些許改進,過一段時間總部會派人把改進後的方案送過來,我們保留一份兒。”趙誌國說。
“好事兒啊,可我為啥看不到您高興呢?”
事情是由趙誌國提出的,也是由趙誌國主導,武器裝備也都是由趙誌國跟薑文正溝通,負責協調運輸。
但姚鵬舉卻從趙誌國臉上看不出半點興奮的表情。
“你以為這是過家家呢,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子,機械化部隊就出來了?做夢呢,從裝備,到人員訓練,包括軍官的學習,都需要一個過程。”
趙誌國也想,召喚天雷,空降十萬天兵,啥也不用學,就知道該坦克和裝甲車怎麽開。
“那……首長要不要把您調到總部去?”姚鵬舉問。
自從當兵以來,遇到再危險的情況,姚鵬舉都沒有怕過。
但他唯獨怕一件事情,就是趙誌國的離開。
哪怕是趙誌國不參與任何戰鬥,隻是坐鎮後方,姚鵬舉心裏都覺得踏實。
“目前還沒有這個意思,第一軍分區還沒有完成機械化之路,我自然不可能離開第一軍分區。”趙誌國說。
“司令,我不是想耽誤您升官,但是您能不能跟總部說一下,能不能留在第一軍分區?我們需要您。”姚鵬舉說。
“你覺得我是官迷嗎?若是能夠爭取留下,我自然會爭取,但總部的命令來了,我也得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