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鵬舉一溜煙跑出去了司令部。
馬修文和田克誌也笑著離開了。
趙誌國坐下來,他覺得確實更像是遺書,畢竟寫這東西最終目的不是給自己看的。
第一軍分區迎來了穩定發展的時期,和平在戰爭過後,顯得彌足珍貴。
戰時物資分配製度,讓大多數人意識到,其實他們並沒有遠離戰爭。
後方的軍用卡車和馱馬,從第一軍分區各地將物資送到滹沱河一線。
趙誌國在指揮部內就忙著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迴憶他打過的仗,第二件事情就是琢磨著如何對付滹沱河對岸的日軍。
“司令,偵察營又補充了一些對岸的消息,日軍幾乎控製了所有道路的路口,包括我們事先沒有發現的小路。”
姚鵬舉在沙盤上插上了一些日軍的旗子,表示某處是日軍在控製。
“當至關重要的時候,小鬼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細致呢。”趙誌國說。
“從滹沱河往東二十幾裏地有一個縣城,那兒有不少日軍駐紮吧?”
“報告,大概有一個日軍聯隊,也是日軍往滹沱河東岸最重要的一個縣城,周圍還有其他偽軍在布防,除去滹沱河東岸的日軍之外,縣城南北東二十幾裏地之外都有警戒的日偽軍。”一個參謀匯報。
日軍也知道支撐滹沱河的重要性,物資當然不可能都囤積在滹沱河東岸。
前線若是爆發戰鬥,一不小心把物資都給毀了,估計小鬼子也隻能幹瞪眼。
“一個聯隊的日駐守縣城,周圍還有其他部隊協助警戒,突襲他們,短時間肯定拿不下,進退失據,部隊容易陷入危險之地。”趙誌國說。
趙誌國的想法就是想辦法切斷日軍之間的聯絡和支援,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吃掉日軍。
“情報中還顯示,縣城內和日軍陣地上囤積的物資,至少能夠維持日軍正常運轉一個月有餘。”參謀說,“而且日軍還在囤積物資。”
“戰事周期過長,對進攻的一方可非常不利呢。”趙誌國說。
“司令,周邊幾個鎮子上的日偽軍倒是不到,最近敵後遊擊隊在頻繁活動,日軍已經抽調兵力,以保護縣城為主。”姚鵬舉說。
“突襲鎮子,堅守鎮子?此辦法是下下策!”
鎮子上幾乎已經被日軍掠奪一空,就算他們順利打下鎮子,日軍也會立刻集結兵力,向各鎮子包圍而來。
單兵攜帶物資作戰,維持不了持續的戰鬥。
若是大部隊再作戰不利,派過去的士兵就等於被第一軍分區給拋棄在了日戰區。
或許部隊可以分散突圍,留下來打遊擊。
但這也意味著大量精銳士兵被日軍給消耗掉。
“打縣城?這想法更不現實,哪怕是我們有兩個主力旅能夠悄悄的摸到縣城附近,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打下整個縣城吧?”姚鵬舉說。
按照姚鵬舉的想法,他們頂多是切斷東岸日軍與後方的聯絡,集中力量攻打東岸。
而趙誌國的想法是,不動日軍在東岸部署的部隊,控製日軍縣城,讓裝甲部隊過河,然後以縣城為中心點,向四周輻射,擊潰周邊日軍,將東岸日軍給包圍起來。
“強攻東岸,你覺得現實嗎?東岸那些陡峭的陣地,坦克根本爬不上去!”趙誌國說。
日軍部署了碉堡群,機槍巢,炮兵陣地。
各種暗堡依地形而修建,角度刁鑽,就算把對岸日軍陣地拿著一個托盤放到趙誌國他們麵前,都無法發現日軍的暗火力點是如何部署的。
絕對的地形優勢,讓坦克也得望洋興歎。
“我們要是能夠摸清楚對岸日軍指揮部在哪兒,直接摸到他們陣地上的指揮部就好了。”姚鵬舉說。
如果有一隊兵馬,猶如關雲長直接在敵群之中斬敵將首級,打亂日軍的指揮係統,或許能夠讓為進攻的部隊爭取一線生機。
“別想了,我們兩個又不是沒看過對岸的地形,地雷陣,鐵絲網彌補,說不定某些區域還有日軍部署的陷阱,除非能夠拿到日軍的布防圖,或許我們會找到機會。”趙誌國說。
“哎!又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要是日軍處處這樣防禦,我們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夠收複失地呢。”姚鵬舉歎息。
趙誌國倒是樂觀:“還好,我們時間充足。”
“時間倒是充足,我們能休息,敵人可不用休息,說不定到了冬天,崗村不但有了足夠的機動兵力,很可能會在周邊囤積下日軍半年用的物資。”姚鵬舉說。
日軍肯定不會休息的。
崗村已經意識到了這場戰的危機,他在盡可能的掠奪鄉下的物資,囤積於縣城和據點之中。
“而且……以日軍的囤積物資的方式,今年冬天,東岸肯定會有大量百姓餓死凍死。”姚鵬舉說。
戰爭總是那麽無情,雖然無辜的百姓不是被槍炮給殺死的,但他們卻死於戰爭。
“老姚,我們不是救世主,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能夠挽救一個是一個。”趙誌國說。
部隊可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隻是在人力可為的範圍之內。
“司令,要不要我帶幾個人到河對岸去偵察。”姚鵬舉問。
姚鵬舉認為,他們或許能夠深入日軍陣地,甚至摸到日軍陣地內部,將日軍陣地給一探究竟。
“你省省吧,別忘了你現在的身份,你是副參謀長!”趙誌國學著馬修文的樣子告誡姚鵬舉。
趙誌國坐在椅子上,把身體後仰,找了一個十分舒服的姿勢。
姚鵬舉帶著指揮部內的參謀,將沙盤進一步完善。
半個小時之後,趙誌國又突然開口說:“或許,我們可以把日軍調走!”
“把日軍調走?”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孫有才,給日軍提供準確的情報,在某日我們將對東岸進攻。”趙誌國說。
“東岸布防很完善,日軍不會輕易動用縣城內的部隊。”姚鵬舉說。
趙誌國沒有理會姚鵬舉,繼續說:“其次,讓劉慶生的部出擊,從豫北山地,一路向著日軍核心區域進攻。”
正麵有進攻的家鄉,側後方有部隊對日軍形成威脅,在機動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崗村可能會抽調縣城內的兵力。
馬修文和田克誌也笑著離開了。
趙誌國坐下來,他覺得確實更像是遺書,畢竟寫這東西最終目的不是給自己看的。
第一軍分區迎來了穩定發展的時期,和平在戰爭過後,顯得彌足珍貴。
戰時物資分配製度,讓大多數人意識到,其實他們並沒有遠離戰爭。
後方的軍用卡車和馱馬,從第一軍分區各地將物資送到滹沱河一線。
趙誌國在指揮部內就忙著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迴憶他打過的仗,第二件事情就是琢磨著如何對付滹沱河對岸的日軍。
“司令,偵察營又補充了一些對岸的消息,日軍幾乎控製了所有道路的路口,包括我們事先沒有發現的小路。”
姚鵬舉在沙盤上插上了一些日軍的旗子,表示某處是日軍在控製。
“當至關重要的時候,小鬼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細致呢。”趙誌國說。
“從滹沱河往東二十幾裏地有一個縣城,那兒有不少日軍駐紮吧?”
“報告,大概有一個日軍聯隊,也是日軍往滹沱河東岸最重要的一個縣城,周圍還有其他偽軍在布防,除去滹沱河東岸的日軍之外,縣城南北東二十幾裏地之外都有警戒的日偽軍。”一個參謀匯報。
日軍也知道支撐滹沱河的重要性,物資當然不可能都囤積在滹沱河東岸。
前線若是爆發戰鬥,一不小心把物資都給毀了,估計小鬼子也隻能幹瞪眼。
“一個聯隊的日駐守縣城,周圍還有其他部隊協助警戒,突襲他們,短時間肯定拿不下,進退失據,部隊容易陷入危險之地。”趙誌國說。
趙誌國的想法就是想辦法切斷日軍之間的聯絡和支援,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吃掉日軍。
“情報中還顯示,縣城內和日軍陣地上囤積的物資,至少能夠維持日軍正常運轉一個月有餘。”參謀說,“而且日軍還在囤積物資。”
“戰事周期過長,對進攻的一方可非常不利呢。”趙誌國說。
“司令,周邊幾個鎮子上的日偽軍倒是不到,最近敵後遊擊隊在頻繁活動,日軍已經抽調兵力,以保護縣城為主。”姚鵬舉說。
“突襲鎮子,堅守鎮子?此辦法是下下策!”
鎮子上幾乎已經被日軍掠奪一空,就算他們順利打下鎮子,日軍也會立刻集結兵力,向各鎮子包圍而來。
單兵攜帶物資作戰,維持不了持續的戰鬥。
若是大部隊再作戰不利,派過去的士兵就等於被第一軍分區給拋棄在了日戰區。
或許部隊可以分散突圍,留下來打遊擊。
但這也意味著大量精銳士兵被日軍給消耗掉。
“打縣城?這想法更不現實,哪怕是我們有兩個主力旅能夠悄悄的摸到縣城附近,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打下整個縣城吧?”姚鵬舉說。
按照姚鵬舉的想法,他們頂多是切斷東岸日軍與後方的聯絡,集中力量攻打東岸。
而趙誌國的想法是,不動日軍在東岸部署的部隊,控製日軍縣城,讓裝甲部隊過河,然後以縣城為中心點,向四周輻射,擊潰周邊日軍,將東岸日軍給包圍起來。
“強攻東岸,你覺得現實嗎?東岸那些陡峭的陣地,坦克根本爬不上去!”趙誌國說。
日軍部署了碉堡群,機槍巢,炮兵陣地。
各種暗堡依地形而修建,角度刁鑽,就算把對岸日軍陣地拿著一個托盤放到趙誌國他們麵前,都無法發現日軍的暗火力點是如何部署的。
絕對的地形優勢,讓坦克也得望洋興歎。
“我們要是能夠摸清楚對岸日軍指揮部在哪兒,直接摸到他們陣地上的指揮部就好了。”姚鵬舉說。
如果有一隊兵馬,猶如關雲長直接在敵群之中斬敵將首級,打亂日軍的指揮係統,或許能夠讓為進攻的部隊爭取一線生機。
“別想了,我們兩個又不是沒看過對岸的地形,地雷陣,鐵絲網彌補,說不定某些區域還有日軍部署的陷阱,除非能夠拿到日軍的布防圖,或許我們會找到機會。”趙誌國說。
“哎!又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要是日軍處處這樣防禦,我們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夠收複失地呢。”姚鵬舉歎息。
趙誌國倒是樂觀:“還好,我們時間充足。”
“時間倒是充足,我們能休息,敵人可不用休息,說不定到了冬天,崗村不但有了足夠的機動兵力,很可能會在周邊囤積下日軍半年用的物資。”姚鵬舉說。
日軍肯定不會休息的。
崗村已經意識到了這場戰的危機,他在盡可能的掠奪鄉下的物資,囤積於縣城和據點之中。
“而且……以日軍的囤積物資的方式,今年冬天,東岸肯定會有大量百姓餓死凍死。”姚鵬舉說。
戰爭總是那麽無情,雖然無辜的百姓不是被槍炮給殺死的,但他們卻死於戰爭。
“老姚,我們不是救世主,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能夠挽救一個是一個。”趙誌國說。
部隊可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隻是在人力可為的範圍之內。
“司令,要不要我帶幾個人到河對岸去偵察。”姚鵬舉問。
姚鵬舉認為,他們或許能夠深入日軍陣地,甚至摸到日軍陣地內部,將日軍陣地給一探究竟。
“你省省吧,別忘了你現在的身份,你是副參謀長!”趙誌國學著馬修文的樣子告誡姚鵬舉。
趙誌國坐在椅子上,把身體後仰,找了一個十分舒服的姿勢。
姚鵬舉帶著指揮部內的參謀,將沙盤進一步完善。
半個小時之後,趙誌國又突然開口說:“或許,我們可以把日軍調走!”
“把日軍調走?”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孫有才,給日軍提供準確的情報,在某日我們將對東岸進攻。”趙誌國說。
“東岸布防很完善,日軍不會輕易動用縣城內的部隊。”姚鵬舉說。
趙誌國沒有理會姚鵬舉,繼續說:“其次,讓劉慶生的部出擊,從豫北山地,一路向著日軍核心區域進攻。”
正麵有進攻的家鄉,側後方有部隊對日軍形成威脅,在機動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崗村可能會抽調縣城內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