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未卜的孩子是馬修文心中最掛念的事情。
這幾年來,馬修文一直把這件事情藏在心底,從未對他人說起過。
趙誌國和姚鵬舉也沒有想到馬修文心裏這麽能藏事兒。
當然,馬修文有權力不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們。
“我本來打算,等時機成熟了,再把這件事情告訴她的。”
馬修文提到自己的孩子,忍不住長籲短歎,心中更是五味陳雜。
“我覺得你現在告訴她,她未必不了解,要是接受不了,做多長時間的準備都沒用。”趙誌國說。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本就不是靠準備就能夠一帆風順的。
就算計劃周全,也會有意外發生,隻要目標沒有發生變化就好。
馬修文的目標就是重新組建家庭。
雖然過往的事情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床上,但是新的家庭會撫慰著馬修文。
“姚鵬舉,你給平城發一封電報,把政委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對方,既然政委要跟人家女方過日子,就不能有欺瞞,尤其是我們八路軍的部隊,更不能騙婚。”趙誌國直接對姚鵬舉下令。
“老趙,這不公平!”
“公平?談戀愛都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第一次挺說談戀愛談的是公平。”趙誌國說,“我跟孫思瑩在一起,她要是天天要求公平,我還不得每天迴家裏?”
“我發現你怎麽像是流氓一樣。”馬修文說。
“老姚,事情就這麽定了,趕緊給平城發電報,事情能成就成,不能成,我們也早點讓人家姑娘再找一個合適的,別耽擱人家。”
趙誌國不理會馬修文,直接拍板決定。
“老趙,你這是樣是在犯紀律?”
“有哪條紀律要求政委有孩子了不能再婚的?”趙誌國說,“還有,孩子的事情我會找人想辦法。”
“這是我私人的事情,不能使用部隊的公共資源。”
馬修文公私分明,他不想利用部隊的資源解決自己的事情。
八路軍的部隊是一支為百姓的隊伍,不能公器私用。
“誰告訴你,我要動用部隊的資源去找?我動用我個人的關係去找,不算是假公濟私吧?”趙誌國說。
趙誌國確實沒有多少人脈關係,但他認識陶學一,陶家的人脈關係在南方可是很廣。
馬修文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因為他很清楚,趙誌國一旦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幫忙的。
送往總部的五門高射炮也在當天傍晚從平城出發,運往總部駐地。
剩餘的高射炮,十門裝備給防空部隊,剩餘五門都一口氣給了高倉的一旅。
趙誌國打算重建河雲縣城。
河雲縣城處於雙方爭奪的鋒線上,隨時會再爆發戰鬥,將河雲縣城變成廢墟。
當地百姓大部分已經被轉移到公路陣地以西進行安置。
如今河雲縣城內已經沒有普通百姓,所以無論河雲縣城打成什麽樣子都不會傷及無辜。
“要不要把防空部隊的高射炮都調過去?隻有五門高射炮,日軍轟炸機編隊集群飛行而來,恐怕火力不夠。”
田克誌得知趙誌國要在河雲縣城部署軍事工事的時候,就已經想到地麵防空火力的問題。
五門防空炮,部署得當,確實能夠擊落日軍飛機。
但是日軍轟炸機過多,高射炮開火之後,日軍轟炸機就會把目標轉向高射炮陣地。
防空炮是他們好不容易弄來的,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被日軍給炸掉,得不償失。
“用不著,孫有才不是還沒有被崗村給識破嗎?”趙誌國說。
趙誌國他們一直在利用孫有才給日軍提供假情報,崗村對孫有才提供的情報也非常信任。
“司令您的意思是……”
“對!告訴日軍,我們在河雲縣城周邊部署了大量的高射炮陣地,不過我們要做的就是假的當中混著真的。”趙誌國說。
真真假假,讓日軍分辨不清楚,就能夠起到威懾日軍飛機的效果。
隻要日軍飛機不頻繁飛臨河雲縣城上方,趙誌國他們很快就可以在河雲縣城內部署起軍事防禦工事。
“我們要用日軍戰俘修工事嗎?”田克誌問。
“用日軍戰俘在河雲縣城內修路,不能參與任何軍事工事的修建。”
趙誌國可不會把保護自己士兵性命的工事交給小鬼子去幹。
田克誌點點頭,他明白了趙誌國的意思。
在防禦方麵,已經不用趙誌國再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做。
田克誌開始利用孫有才給崗村散布消息,趙誌國的第一軍分區最近運來了四十門美式高射炮。
目的是為了威懾日軍,田克誌自然要將數量誇大。
在電報中,孫有才還告訴崗村,他親眼看到有運輸隊在夜間將高射炮送往了河雲縣城。
日軍的偵察機很快對河雲縣城周邊進行了偵察,也確實發現了疑似部署高射炮的陣地。
因為地麵部署了高射炮,日軍偵察機不敢低空偵察,所以日軍偵察機對地麵的偵察難以分辨真假。
隨著孫有才的電報發出去,河雲縣城開始了大興土木。
在華夏士兵的監督下,日軍戰俘進去河雲縣城,開始清理垃圾,修路!
東西南北,各兩條主幹道,然後再以河雲縣城的道路情況,修建地上和地下兩層防禦工事。
站點:塔^,歡迎下載-^
日軍的轟炸機和重炮還是很有威懾力的,要想在日軍轟炸中減少傷亡,地下工事是必須要修築的。
在第一軍分區改造河雲縣城的時候,崗村從日軍本土乘坐飛機飛迴了華北。
日軍高層也知道,當今華夏戰事非常不順,南方無法實現日軍的戰略目標,在北方趙誌國又發起了反擊。
小鬼子也知道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
於是乎,小鬼子同意了崗村提出的方案。
在趙誌國的眼皮子底下,中央軍一個警備旅駐紮進了河雲縣城東南方向地區,跟趙誌國他們做了鄰居。
東邊和東北方向則是崗村的部隊。
“一個警備旅?”
趙誌國他們竟然後知後覺。
還沒等趙誌國他們做出應對,當天的報紙上就開始大肆宣傳,中央軍一個警備旅,連續從日軍手中收複會縣和興縣兩縣之地。
報紙上幾乎把牛皮都吹破了,似乎收複的不是兩個縣,而是兩個省!
這幾年來,馬修文一直把這件事情藏在心底,從未對他人說起過。
趙誌國和姚鵬舉也沒有想到馬修文心裏這麽能藏事兒。
當然,馬修文有權力不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們。
“我本來打算,等時機成熟了,再把這件事情告訴她的。”
馬修文提到自己的孩子,忍不住長籲短歎,心中更是五味陳雜。
“我覺得你現在告訴她,她未必不了解,要是接受不了,做多長時間的準備都沒用。”趙誌國說。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本就不是靠準備就能夠一帆風順的。
就算計劃周全,也會有意外發生,隻要目標沒有發生變化就好。
馬修文的目標就是重新組建家庭。
雖然過往的事情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床上,但是新的家庭會撫慰著馬修文。
“姚鵬舉,你給平城發一封電報,把政委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對方,既然政委要跟人家女方過日子,就不能有欺瞞,尤其是我們八路軍的部隊,更不能騙婚。”趙誌國直接對姚鵬舉下令。
“老趙,這不公平!”
“公平?談戀愛都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第一次挺說談戀愛談的是公平。”趙誌國說,“我跟孫思瑩在一起,她要是天天要求公平,我還不得每天迴家裏?”
“我發現你怎麽像是流氓一樣。”馬修文說。
“老姚,事情就這麽定了,趕緊給平城發電報,事情能成就成,不能成,我們也早點讓人家姑娘再找一個合適的,別耽擱人家。”
趙誌國不理會馬修文,直接拍板決定。
“老趙,你這是樣是在犯紀律?”
“有哪條紀律要求政委有孩子了不能再婚的?”趙誌國說,“還有,孩子的事情我會找人想辦法。”
“這是我私人的事情,不能使用部隊的公共資源。”
馬修文公私分明,他不想利用部隊的資源解決自己的事情。
八路軍的部隊是一支為百姓的隊伍,不能公器私用。
“誰告訴你,我要動用部隊的資源去找?我動用我個人的關係去找,不算是假公濟私吧?”趙誌國說。
趙誌國確實沒有多少人脈關係,但他認識陶學一,陶家的人脈關係在南方可是很廣。
馬修文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因為他很清楚,趙誌國一旦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幫忙的。
送往總部的五門高射炮也在當天傍晚從平城出發,運往總部駐地。
剩餘的高射炮,十門裝備給防空部隊,剩餘五門都一口氣給了高倉的一旅。
趙誌國打算重建河雲縣城。
河雲縣城處於雙方爭奪的鋒線上,隨時會再爆發戰鬥,將河雲縣城變成廢墟。
當地百姓大部分已經被轉移到公路陣地以西進行安置。
如今河雲縣城內已經沒有普通百姓,所以無論河雲縣城打成什麽樣子都不會傷及無辜。
“要不要把防空部隊的高射炮都調過去?隻有五門高射炮,日軍轟炸機編隊集群飛行而來,恐怕火力不夠。”
田克誌得知趙誌國要在河雲縣城部署軍事工事的時候,就已經想到地麵防空火力的問題。
五門防空炮,部署得當,確實能夠擊落日軍飛機。
但是日軍轟炸機過多,高射炮開火之後,日軍轟炸機就會把目標轉向高射炮陣地。
防空炮是他們好不容易弄來的,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被日軍給炸掉,得不償失。
“用不著,孫有才不是還沒有被崗村給識破嗎?”趙誌國說。
趙誌國他們一直在利用孫有才給日軍提供假情報,崗村對孫有才提供的情報也非常信任。
“司令您的意思是……”
“對!告訴日軍,我們在河雲縣城周邊部署了大量的高射炮陣地,不過我們要做的就是假的當中混著真的。”趙誌國說。
真真假假,讓日軍分辨不清楚,就能夠起到威懾日軍飛機的效果。
隻要日軍飛機不頻繁飛臨河雲縣城上方,趙誌國他們很快就可以在河雲縣城內部署起軍事防禦工事。
“我們要用日軍戰俘修工事嗎?”田克誌問。
“用日軍戰俘在河雲縣城內修路,不能參與任何軍事工事的修建。”
趙誌國可不會把保護自己士兵性命的工事交給小鬼子去幹。
田克誌點點頭,他明白了趙誌國的意思。
在防禦方麵,已經不用趙誌國再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做。
田克誌開始利用孫有才給崗村散布消息,趙誌國的第一軍分區最近運來了四十門美式高射炮。
目的是為了威懾日軍,田克誌自然要將數量誇大。
在電報中,孫有才還告訴崗村,他親眼看到有運輸隊在夜間將高射炮送往了河雲縣城。
日軍的偵察機很快對河雲縣城周邊進行了偵察,也確實發現了疑似部署高射炮的陣地。
因為地麵部署了高射炮,日軍偵察機不敢低空偵察,所以日軍偵察機對地麵的偵察難以分辨真假。
隨著孫有才的電報發出去,河雲縣城開始了大興土木。
在華夏士兵的監督下,日軍戰俘進去河雲縣城,開始清理垃圾,修路!
東西南北,各兩條主幹道,然後再以河雲縣城的道路情況,修建地上和地下兩層防禦工事。
站點:塔^,歡迎下載-^
日軍的轟炸機和重炮還是很有威懾力的,要想在日軍轟炸中減少傷亡,地下工事是必須要修築的。
在第一軍分區改造河雲縣城的時候,崗村從日軍本土乘坐飛機飛迴了華北。
日軍高層也知道,當今華夏戰事非常不順,南方無法實現日軍的戰略目標,在北方趙誌國又發起了反擊。
小鬼子也知道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
於是乎,小鬼子同意了崗村提出的方案。
在趙誌國的眼皮子底下,中央軍一個警備旅駐紮進了河雲縣城東南方向地區,跟趙誌國他們做了鄰居。
東邊和東北方向則是崗村的部隊。
“一個警備旅?”
趙誌國他們竟然後知後覺。
還沒等趙誌國他們做出應對,當天的報紙上就開始大肆宣傳,中央軍一個警備旅,連續從日軍手中收複會縣和興縣兩縣之地。
報紙上幾乎把牛皮都吹破了,似乎收複的不是兩個縣,而是兩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