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戰鬥,隻要有充足的時間,推演是必須要做的。
不止要進行戰鬥推演,還要實戰模擬。
盡可能創造跟戰場接近的環境,讓戰士們提前熟悉他們將進入的戰場,以減少傷亡。
而且進入地道之後,已經沒有必要知道方向,因為隻有兩個方向,前進和後退。
但是封閉漆黑的環境裏,很難摸清楚日軍的部署。
“司令,不如我們先假設日軍地道把軍營,軍火庫和沿街商鋪都給連起來了,中間穿過一些複雜的巷子。”姚鵬舉提議。
姚鵬舉認為,巷戰中最難打的不是高層建築。
而是沒有多少規劃的複雜巷子。
巷子七拐八拐,有的是斷頭路,有的有四通八達的小路,當你認為走到盡頭的時候,他突然會出現一個院門。
複雜的巷子裏更有利於日軍士兵的轉移。
趙誌國看著眼前的巨大沙盤,默默地點了點頭。
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想象出了這些街道上藏著的明暗火力點。
進入每一條巷子,哪兒有會交叉火力,哪兒會有埋伏,都會在他的大腦中一一閃現。
望著河雲縣城的沙盤,似乎趙誌國已經把自己置身於這場戰鬥中。
“一杆步槍就能夠守住的地方,用不著放一挺機槍,這兒有四個日軍就足夠了。”
趙誌國將掰斷的小樹枝放在了沙盤上,作為日軍可能部署的火力點。
“不對勁,肯定不對勁。”趙誌國眉頭緊蹙。
“司令,哪兒不對勁?”向排長問。
“我們的情報顯示,日軍有一個聯隊的兵力駐守河雲縣城對不對?”趙誌國說。
秦衛通他們在河雲縣城已經很長時間了,已經從偽軍口中得知,河雲縣城駐守的日軍兵力有一個聯隊。
雖然河雲縣城及其周圍地區有不少據點和炮樓,但也完全用不著擺一個聯隊的兵力。
如此多的兵力部署在河雲縣城,打起仗來之後,兵力密度過大,調動起來之後,可能兩支部隊再縣城內會造成擁堵。
“會不會情報錯了?”向排長問。
趙誌國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為了讓趙誌國出動更多的兵力進攻河雲縣城,日軍也有可能放出假消息。
“也或許不是一個滿編的日軍聯隊。”馬修文提醒。
日軍在華夏戰場上頻繁作戰,出現了較大損失,也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內補齊所有兵力。
有的日軍部隊短時間內補充的兵力隻有損失的三分之一甚至是更少。
小鬼子要讓河雲縣城跟趙誌國同歸於盡,不可能用一個滿編的作戰聯隊跟著趙誌國一起陪葬。
在河雲縣城外圍據點和炮樓遭遇襲擊的時候,日軍並沒有出動大規模兵力,最多也隻不過是一個中隊而已。
或許真如馬修文所說,河雲縣城內確實是有一個日軍聯隊指揮部。
“現在越來越混亂了,我們的情報如此混亂,如果對不上號,吃虧的是我們的部隊。”趙誌國認真地看著馬修文。
情報中的日軍數量和趙誌國推測的日軍部署完全不匹配,這會讓趙誌國無法做出正確的部署。
“我讓人通知秦衛通,讓他們核實日軍軍隊的數量。”馬修文說。
日軍部隊的編製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無法代表日軍數量。
趙誌國手中依舊在折著小樹枝。
河雲縣城確實有一個日軍聯隊在駐紮,日軍聯隊長江中直也,崗村手底下的日軍老將,跟隨崗村多年。
江中直也可以說是崗村的嫡係,從小隊長一路升遷至聯隊長,都是崗村提拔的。
江中聯隊在跟第一軍分區的作戰中損失一千多人,後來雖然經過補充,但沒有滿編滿員。
其實日軍很多駐守部隊已經無法達到滿編滿員的狀態。
除非日軍要發起大規模的會戰,會優先補充進攻作戰的部隊。
比如日軍這一次在南方發起會戰,日軍新到的兵力自然優先補充給了他們。
經過補充的江中聯隊總兵力維持在三千人左右,還有兩個團,約三千人的皇協軍可供他調遣支配。
日軍和偽軍並不都駐守在城內。
一部分日軍偽軍駐守在各據點和炮樓內,還有一部分日偽軍駐守在鄉鎮上,以便日軍掠奪鄉村內的資源供給給日軍使用,還兼任圍剿遊擊隊責任。
隨著趙誌國對河雲縣城的壓迫越來越強,江中聯隊開始抽調日軍兵力迴援河雲縣城。
日軍對鄉鎮的控製權逐漸交給了偽軍,隻有少量日軍駐紮協助。
雖然河雲縣城內的日軍兵力不足三千人,趙誌國算來算去,加上偽軍的兵力,日軍隻需要一個大隊的兵力,就可以將何雲縣城防守的嚴絲合縫。
也就是說,日軍沒有必要多拿出兩千人的兵力來跟趙誌國的部隊一起死在河雲縣城。
“地上地下兩層,地下部署的兵力是地上的一半,剩下的人會去哪兒呢?”
偽軍,日軍,幾千人擁擠在縣城裏,根本無法實戰開,反而過多的人數會讓河雲縣城原本就不暢通的交通增加更大的負擔。
“司令,會不會都部署在了地下?”向排長問。
向排長認為,地上兵力被消耗一部分時,日軍會從地下再輸送一批兵力上來,繼續消耗。
趙誌國搖了搖頭:“地上危急之時,日軍會想辦法把兵力轉入地下,而不是反過來。”
地上守不住了,就轉入地下,這才是最合理的作戰方式。
趙誌國用自己的方式,在河雲縣城的地麵上部署,就算是每一個角落都部署了人手,他計算了一下,最多能夠部署一千四百人的兵力。
其中這些部署都是日軍,而且日軍都被趙誌國部署在了最刁鑽的位置上。
至於偽軍,則是部署在了明麵上,城內的重要交叉路口,主幹道上部署偽軍兵力,以吸引第一軍分區部隊的進攻。
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向偽軍發起進攻時,日軍就會從暗處部署的火力點向進攻的部隊進行猛烈的火力打擊。
“明麵上部署的偽軍兵力也不過五百人左右,加上在炮樓和據點內駐守的偽軍兵力,也湊不齊這麽多偽軍。”
如此多的兵力部署在河雲縣城,讓人覺得日軍確實有死守河雲縣城的打算。
但是死守絕不是用更多的兵力隨著河雲縣城一起陪葬,而是更加合理地利用手中有限的兵力。
不止要進行戰鬥推演,還要實戰模擬。
盡可能創造跟戰場接近的環境,讓戰士們提前熟悉他們將進入的戰場,以減少傷亡。
而且進入地道之後,已經沒有必要知道方向,因為隻有兩個方向,前進和後退。
但是封閉漆黑的環境裏,很難摸清楚日軍的部署。
“司令,不如我們先假設日軍地道把軍營,軍火庫和沿街商鋪都給連起來了,中間穿過一些複雜的巷子。”姚鵬舉提議。
姚鵬舉認為,巷戰中最難打的不是高層建築。
而是沒有多少規劃的複雜巷子。
巷子七拐八拐,有的是斷頭路,有的有四通八達的小路,當你認為走到盡頭的時候,他突然會出現一個院門。
複雜的巷子裏更有利於日軍士兵的轉移。
趙誌國看著眼前的巨大沙盤,默默地點了點頭。
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想象出了這些街道上藏著的明暗火力點。
進入每一條巷子,哪兒有會交叉火力,哪兒會有埋伏,都會在他的大腦中一一閃現。
望著河雲縣城的沙盤,似乎趙誌國已經把自己置身於這場戰鬥中。
“一杆步槍就能夠守住的地方,用不著放一挺機槍,這兒有四個日軍就足夠了。”
趙誌國將掰斷的小樹枝放在了沙盤上,作為日軍可能部署的火力點。
“不對勁,肯定不對勁。”趙誌國眉頭緊蹙。
“司令,哪兒不對勁?”向排長問。
“我們的情報顯示,日軍有一個聯隊的兵力駐守河雲縣城對不對?”趙誌國說。
秦衛通他們在河雲縣城已經很長時間了,已經從偽軍口中得知,河雲縣城駐守的日軍兵力有一個聯隊。
雖然河雲縣城及其周圍地區有不少據點和炮樓,但也完全用不著擺一個聯隊的兵力。
如此多的兵力部署在河雲縣城,打起仗來之後,兵力密度過大,調動起來之後,可能兩支部隊再縣城內會造成擁堵。
“會不會情報錯了?”向排長問。
趙誌國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為了讓趙誌國出動更多的兵力進攻河雲縣城,日軍也有可能放出假消息。
“也或許不是一個滿編的日軍聯隊。”馬修文提醒。
日軍在華夏戰場上頻繁作戰,出現了較大損失,也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內補齊所有兵力。
有的日軍部隊短時間內補充的兵力隻有損失的三分之一甚至是更少。
小鬼子要讓河雲縣城跟趙誌國同歸於盡,不可能用一個滿編的作戰聯隊跟著趙誌國一起陪葬。
在河雲縣城外圍據點和炮樓遭遇襲擊的時候,日軍並沒有出動大規模兵力,最多也隻不過是一個中隊而已。
或許真如馬修文所說,河雲縣城內確實是有一個日軍聯隊指揮部。
“現在越來越混亂了,我們的情報如此混亂,如果對不上號,吃虧的是我們的部隊。”趙誌國認真地看著馬修文。
情報中的日軍數量和趙誌國推測的日軍部署完全不匹配,這會讓趙誌國無法做出正確的部署。
“我讓人通知秦衛通,讓他們核實日軍軍隊的數量。”馬修文說。
日軍部隊的編製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無法代表日軍數量。
趙誌國手中依舊在折著小樹枝。
河雲縣城確實有一個日軍聯隊在駐紮,日軍聯隊長江中直也,崗村手底下的日軍老將,跟隨崗村多年。
江中直也可以說是崗村的嫡係,從小隊長一路升遷至聯隊長,都是崗村提拔的。
江中聯隊在跟第一軍分區的作戰中損失一千多人,後來雖然經過補充,但沒有滿編滿員。
其實日軍很多駐守部隊已經無法達到滿編滿員的狀態。
除非日軍要發起大規模的會戰,會優先補充進攻作戰的部隊。
比如日軍這一次在南方發起會戰,日軍新到的兵力自然優先補充給了他們。
經過補充的江中聯隊總兵力維持在三千人左右,還有兩個團,約三千人的皇協軍可供他調遣支配。
日軍和偽軍並不都駐守在城內。
一部分日軍偽軍駐守在各據點和炮樓內,還有一部分日偽軍駐守在鄉鎮上,以便日軍掠奪鄉村內的資源供給給日軍使用,還兼任圍剿遊擊隊責任。
隨著趙誌國對河雲縣城的壓迫越來越強,江中聯隊開始抽調日軍兵力迴援河雲縣城。
日軍對鄉鎮的控製權逐漸交給了偽軍,隻有少量日軍駐紮協助。
雖然河雲縣城內的日軍兵力不足三千人,趙誌國算來算去,加上偽軍的兵力,日軍隻需要一個大隊的兵力,就可以將何雲縣城防守的嚴絲合縫。
也就是說,日軍沒有必要多拿出兩千人的兵力來跟趙誌國的部隊一起死在河雲縣城。
“地上地下兩層,地下部署的兵力是地上的一半,剩下的人會去哪兒呢?”
偽軍,日軍,幾千人擁擠在縣城裏,根本無法實戰開,反而過多的人數會讓河雲縣城原本就不暢通的交通增加更大的負擔。
“司令,會不會都部署在了地下?”向排長問。
向排長認為,地上兵力被消耗一部分時,日軍會從地下再輸送一批兵力上來,繼續消耗。
趙誌國搖了搖頭:“地上危急之時,日軍會想辦法把兵力轉入地下,而不是反過來。”
地上守不住了,就轉入地下,這才是最合理的作戰方式。
趙誌國用自己的方式,在河雲縣城的地麵上部署,就算是每一個角落都部署了人手,他計算了一下,最多能夠部署一千四百人的兵力。
其中這些部署都是日軍,而且日軍都被趙誌國部署在了最刁鑽的位置上。
至於偽軍,則是部署在了明麵上,城內的重要交叉路口,主幹道上部署偽軍兵力,以吸引第一軍分區部隊的進攻。
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向偽軍發起進攻時,日軍就會從暗處部署的火力點向進攻的部隊進行猛烈的火力打擊。
“明麵上部署的偽軍兵力也不過五百人左右,加上在炮樓和據點內駐守的偽軍兵力,也湊不齊這麽多偽軍。”
如此多的兵力部署在河雲縣城,讓人覺得日軍確實有死守河雲縣城的打算。
但是死守絕不是用更多的兵力隨著河雲縣城一起陪葬,而是更加合理地利用手中有限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