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軍再不聰明也知道,他們接下來要餓肚子了。
畢竟吃飯是偽軍最關心的事情,至於死了多少給他們送補給的小鬼子,損毀了多少卡車並不重要。
“皇軍不管我們,也不可能不管樓上的兩位太君吧?”
炮樓內,日軍住上層,偽軍住下層,以彰顯日軍的地位。
其實,日軍也怕發生下層突變,住在最高一層目的還是為了安全。
無論日軍住在哪一層,偽軍就算是住在雲彩上,在小鬼子眼裏,他們是下等貨。
下等貨跟上等貨捆在一起的好處就是下等貨偶爾能夠享受上等貨的待遇,上等貨不是能夠隨意丟棄的。
偽軍認為,他們是可以隨意被拋棄的下等貨。
但隻要有日軍兩個上等貨在,河雲縣城的日軍指揮部就不會拋棄他們。
樓上的兩位日軍似乎成為了偽軍希望。
但是朽木會成為真菌汲取營養的來源。
偽軍還慶幸炮樓裏有兩個小鬼子。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炮樓裏的兩個小鬼子就在他們麵前,把僅剩的一點食物搬到了樓上。
偽軍士兵憤怒,很憤怒!
可他們也隻剩下了憤怒。
連民族脊梁都丟棄的一群人,他們還剩下憤怒,已經是他們唯一的優點。
“這是什麽意思嘛?”
偽軍士兵詢問著身邊的同伴,更像是在質問兩個日軍,但他沒有膽量質問日軍。
兩個日軍士兵已經抱著物資上樓,聽不到他的聲音。
憤怒過後是麻木。
沒有了民族脊梁,已經變成了行屍走肉,麻木是行屍走肉的靈魂。
士兵散落在炮樓內,他們沒有再去公路上執勤,他們不想自己被炮彈給光顧。
兩個小鬼子把僅剩的食物搬到了樓上之後,就用沙袋將隔板壓住了。
對兩個日軍來說,炮樓外最大的敵人第一軍分區的士兵,炮樓內最大的敵人是那群食腐動物。
“太君把隔板擋住了!”
一個偽軍試圖推開隔板,詢問日軍今天有沒有其他任務。
其他人隻是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因為他們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今天中午要餓肚子了,想辦法去附近的村子裏弄點吃的吧?”
他們有槍有人,難道還真的能夠餓肚子。
“他們會打我們的!”
“你不就是欠挨打的貨嗎?要麽被皇軍打,要麽被八路打。”
鬥嘴,解決不了饑餓。
他們寧願挨餓,也不想吃槍子。
何況他們還幻想著日軍能夠想盡一切辦法送補給。
公路陣地上,地下指揮部內。
“報告旅長,戰鬥初見成效!偽軍和小鬼子被我們堵在炮樓裏了,炸毀日軍三輛運輸物資的卡車。”通訊兵匯報。
“既然見成效了,就全麵鋪展開,每一個炮樓留下兩個迫擊炮小組。”趙自明下令。
一個點見效了,就要全麵展開,對日軍各個炮樓實施封suo。
畢竟並不是所有偽軍都有膽量反抗日軍,就像是奴隸,帶得枷鎖久了,他們自己就會把自己當成財產,而不是人!
要想逼著偽軍反抗,就得把偽軍送到絕境,讓偽軍知道,他們甚至連財產都算不上。
“是!”
十幾個迫擊炮小組被散布在日軍炮樓周圍,隨時盯著日軍的運輸車輛。
打完就走,也不來戀戰,晚上就去埋設地雷,地雷和炸藥包的配合,完全能夠摧毀一輛日軍卡車。
日軍也曾驅趕偽軍出來排雷,偽軍畢竟就是他們用來消耗的炮灰,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然而偽軍也是怕死,他們剛出炮樓,一發炮彈過來,偽軍就爭相往炮樓裏鑽。
周圍方圓幾百米,似乎隻有炮樓是安全的。
在撂下幾具屍體之後,小鬼子縱使拳打腳踢,偽軍也無動於衷。
挨兩腳總比丟了小命強!
日軍也不管隨意槍斃偽軍,炮樓內的偽軍數量就那麽多,炮灰死幹淨了,剩下的人就是炮灰。
送物資的卡車遭到連續打擊之後,讓河雲縣城的日軍甚是頭疼。
士兵損失,卡車損失,物資損失,而且還不是一個方向。
最外圍的幾個炮樓嗷嗷待哺,求援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我們可以派出增援部隊,把防線向外圍推出去幾百米。”日軍軍官提議。
大部隊向前推薦,保障炮樓的安全,然後再把物資送到炮樓裏去。
“下一次物資耗盡之後呢?”日軍指揮官問,“昨天一天的時間,我們一共接到八處炮樓的求援。”
河雲縣城日軍兵力有限,如果把有生力量都消耗在了城外,日軍在河雲縣城就隻能唱空城計了。
而且根據前期製定的計劃,河雲縣城的日軍要讓第一軍分區在河雲縣城內折戟沉沙。
小鬼子在河雲縣城的地下修建了大量的作戰工事,是需要兵力來守的。
日軍指揮官一籌莫展,物資送不到炮樓,三天過後,沒有任何食物,士兵都餓得拿不起槍來。
崗村一直在關注著河雲縣城,就像趙誌國他們一樣關注。
誰都明白,河雲縣城已經成為兩支軍隊的主要爆發點。
“趙誌國集結兵力,我們就集結優勢火力,我們把優勢火力集結起來,他就會再把兵力拆解,如此往複,我們在戰場上是一支沒趙誌國牽著鼻子走的。”一個日軍參謀說。
第一軍分區的部隊能夠隨時集合起來作戰,也能夠隨時拆解作戰。
集合起來作戰,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吃掉日軍。
當日軍也跟著集結,想要吃掉趙誌國的優勢兵力時,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又隨時能夠拆解開,規避掉日軍的優勢兵力。
崗村部署了重炮在河雲縣城,結果就是重炮現在好像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為趙誌國的部隊都在零星出擊,日軍的重炮陣地成為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小鬼子參謀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雖然日軍掌握著大規模兵力進攻的主動權,但是小的戰術上,他們一直處於被動。
雙方一旦進入“相安無事”,趙誌國的部隊永遠保持著主動進攻的節奏。
這種節奏,日軍學不會。
因為日軍如果把他們大部隊拆解開作戰,接下來出現的結果就是,趙誌國出動比他們優勢的兵力吃掉他們。
而日軍想將拆解的部隊整合起來作戰,可比趙誌國的部隊艱難的多。
“有沒有針對的辦法?”
問題找到了,但解決的辦法呢?
畢竟吃飯是偽軍最關心的事情,至於死了多少給他們送補給的小鬼子,損毀了多少卡車並不重要。
“皇軍不管我們,也不可能不管樓上的兩位太君吧?”
炮樓內,日軍住上層,偽軍住下層,以彰顯日軍的地位。
其實,日軍也怕發生下層突變,住在最高一層目的還是為了安全。
無論日軍住在哪一層,偽軍就算是住在雲彩上,在小鬼子眼裏,他們是下等貨。
下等貨跟上等貨捆在一起的好處就是下等貨偶爾能夠享受上等貨的待遇,上等貨不是能夠隨意丟棄的。
偽軍認為,他們是可以隨意被拋棄的下等貨。
但隻要有日軍兩個上等貨在,河雲縣城的日軍指揮部就不會拋棄他們。
樓上的兩位日軍似乎成為了偽軍希望。
但是朽木會成為真菌汲取營養的來源。
偽軍還慶幸炮樓裏有兩個小鬼子。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炮樓裏的兩個小鬼子就在他們麵前,把僅剩的一點食物搬到了樓上。
偽軍士兵憤怒,很憤怒!
可他們也隻剩下了憤怒。
連民族脊梁都丟棄的一群人,他們還剩下憤怒,已經是他們唯一的優點。
“這是什麽意思嘛?”
偽軍士兵詢問著身邊的同伴,更像是在質問兩個日軍,但他沒有膽量質問日軍。
兩個日軍士兵已經抱著物資上樓,聽不到他的聲音。
憤怒過後是麻木。
沒有了民族脊梁,已經變成了行屍走肉,麻木是行屍走肉的靈魂。
士兵散落在炮樓內,他們沒有再去公路上執勤,他們不想自己被炮彈給光顧。
兩個小鬼子把僅剩的食物搬到了樓上之後,就用沙袋將隔板壓住了。
對兩個日軍來說,炮樓外最大的敵人第一軍分區的士兵,炮樓內最大的敵人是那群食腐動物。
“太君把隔板擋住了!”
一個偽軍試圖推開隔板,詢問日軍今天有沒有其他任務。
其他人隻是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因為他們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今天中午要餓肚子了,想辦法去附近的村子裏弄點吃的吧?”
他們有槍有人,難道還真的能夠餓肚子。
“他們會打我們的!”
“你不就是欠挨打的貨嗎?要麽被皇軍打,要麽被八路打。”
鬥嘴,解決不了饑餓。
他們寧願挨餓,也不想吃槍子。
何況他們還幻想著日軍能夠想盡一切辦法送補給。
公路陣地上,地下指揮部內。
“報告旅長,戰鬥初見成效!偽軍和小鬼子被我們堵在炮樓裏了,炸毀日軍三輛運輸物資的卡車。”通訊兵匯報。
“既然見成效了,就全麵鋪展開,每一個炮樓留下兩個迫擊炮小組。”趙自明下令。
一個點見效了,就要全麵展開,對日軍各個炮樓實施封suo。
畢竟並不是所有偽軍都有膽量反抗日軍,就像是奴隸,帶得枷鎖久了,他們自己就會把自己當成財產,而不是人!
要想逼著偽軍反抗,就得把偽軍送到絕境,讓偽軍知道,他們甚至連財產都算不上。
“是!”
十幾個迫擊炮小組被散布在日軍炮樓周圍,隨時盯著日軍的運輸車輛。
打完就走,也不來戀戰,晚上就去埋設地雷,地雷和炸藥包的配合,完全能夠摧毀一輛日軍卡車。
日軍也曾驅趕偽軍出來排雷,偽軍畢竟就是他們用來消耗的炮灰,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然而偽軍也是怕死,他們剛出炮樓,一發炮彈過來,偽軍就爭相往炮樓裏鑽。
周圍方圓幾百米,似乎隻有炮樓是安全的。
在撂下幾具屍體之後,小鬼子縱使拳打腳踢,偽軍也無動於衷。
挨兩腳總比丟了小命強!
日軍也不管隨意槍斃偽軍,炮樓內的偽軍數量就那麽多,炮灰死幹淨了,剩下的人就是炮灰。
送物資的卡車遭到連續打擊之後,讓河雲縣城的日軍甚是頭疼。
士兵損失,卡車損失,物資損失,而且還不是一個方向。
最外圍的幾個炮樓嗷嗷待哺,求援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我們可以派出增援部隊,把防線向外圍推出去幾百米。”日軍軍官提議。
大部隊向前推薦,保障炮樓的安全,然後再把物資送到炮樓裏去。
“下一次物資耗盡之後呢?”日軍指揮官問,“昨天一天的時間,我們一共接到八處炮樓的求援。”
河雲縣城日軍兵力有限,如果把有生力量都消耗在了城外,日軍在河雲縣城就隻能唱空城計了。
而且根據前期製定的計劃,河雲縣城的日軍要讓第一軍分區在河雲縣城內折戟沉沙。
小鬼子在河雲縣城的地下修建了大量的作戰工事,是需要兵力來守的。
日軍指揮官一籌莫展,物資送不到炮樓,三天過後,沒有任何食物,士兵都餓得拿不起槍來。
崗村一直在關注著河雲縣城,就像趙誌國他們一樣關注。
誰都明白,河雲縣城已經成為兩支軍隊的主要爆發點。
“趙誌國集結兵力,我們就集結優勢火力,我們把優勢火力集結起來,他就會再把兵力拆解,如此往複,我們在戰場上是一支沒趙誌國牽著鼻子走的。”一個日軍參謀說。
第一軍分區的部隊能夠隨時集合起來作戰,也能夠隨時拆解作戰。
集合起來作戰,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吃掉日軍。
當日軍也跟著集結,想要吃掉趙誌國的優勢兵力時,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又隨時能夠拆解開,規避掉日軍的優勢兵力。
崗村部署了重炮在河雲縣城,結果就是重炮現在好像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為趙誌國的部隊都在零星出擊,日軍的重炮陣地成為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小鬼子參謀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雖然日軍掌握著大規模兵力進攻的主動權,但是小的戰術上,他們一直處於被動。
雙方一旦進入“相安無事”,趙誌國的部隊永遠保持著主動進攻的節奏。
這種節奏,日軍學不會。
因為日軍如果把他們大部隊拆解開作戰,接下來出現的結果就是,趙誌國出動比他們優勢的兵力吃掉他們。
而日軍想將拆解的部隊整合起來作戰,可比趙誌國的部隊艱難的多。
“有沒有針對的辦法?”
問題找到了,但解決的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