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也確實沒有想到,五號地區的戰鬥會拖延這麽久。
隨著時間的推移,陣地上的工事倒是越來越完備了。
地上的,地下的,真目標,假目標,偽裝的迫擊炮和擲彈筒陣地……
甚至陣地上有了固定的廁所,以避免疾病的傳染。
缺醫少藥的年代,一場傳染病可能會讓整個團失去戰鬥力。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陣地前沿未處理的日軍屍體已經開始慢慢腐爛,散發出讓人惡心幹嘔的氣味兒。
硝煙的味道,火燒過的味道,還有幾天沒洗澡身體散發出來汗臭味兒,都不如屍體腐爛讓人覺得惡心。
“等天氣再炎熱一些,有了蒼蠅,他們倒是能夠美美的飽餐一頓。”
屍體腐爛地味道還不算濃烈,但已經開始影響陣地上士兵的食欲。
“你說,蒼蠅能品出日本菜嗎?”一個士兵好奇地問。
“你這笑話可一點都不好笑,難不成你我也是蒼蠅菜譜裏的一道菜?”
沒有人想變成蒼蠅的一道菜。
陣地上陷入了安靜,因為他們沒辦法不想到自己隻是小小蠅蟲的一道菜而已。
“要不讓小鬼子來處理一下屍體吧,我想他們的指揮官也想把他們戰死士兵的屍體給弄迴去。”
微風吹過,有的士兵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風中夾雜的味道,衝入肺腑之中,沒有多少食物的胃卻不斷地翻騰著。
“讓他們處理?屍體上的武器彈藥豈不是又還迴去了?”老兵不滿地說,“我寧願小鬼子都爛了,也不想他們接著清理屍體的名義把武器和彈藥都弄迴去。”
那些武器和彈藥是用來殺戮華夏人的。
武器本身沒有什麽罪孽,但到了小鬼子手裏,打入十八層地獄都不冤!
“是啊,屍體好處理,讓小鬼子拉迴去就行了,武器彈藥可就成問題了,就小鬼子屍體的數量來看,幾萬發子彈是有的,再加上擲彈筒和手榴彈,那得多少彈藥?”
這些彈藥盡數歸了小鬼子,早晚還要用到他們的頭頂上。
站點:塔^,歡迎下載-^
“你們別瞎操心這件事情了,小鬼子進攻時遇到屍體腐爛,比我們更難受。”
日軍衝鋒時,會隨時尋找掩體規避陣地上的火力。
當日軍發現他躲藏的地方有一個“同伴”在腐爛,估計對日軍士兵的打擊更大。
呂正和曹興華自然也聞到了腐臭味兒,尤其是今天,味道變得濃烈了一些。
“天再暖和一些,那些屍體生了蒼蠅,蒼蠅到處亂飛,就會把病菌傳給正常人。”曹興華告訴呂正。
疾病造成的非戰鬥減員是一個大問題。
尤其是傳染病,一夜之間可能讓所有人都倒下。
“我們去找小鬼子商量處理屍體?”呂正覺得不現實。
日軍借著處理屍體為由,突然發起進攻怎麽辦?
而且前線的戰鬥也不是喊一嗓子,“不打了”,所有人都會停下來的。
“不如派個聯絡人員去,跟小鬼子協商一下,或許小鬼子那邊也想處理掉那些屍體呢。”
日軍肯定也聞到了那股腐臭味兒。
“這事兒我們不能先開口,先開口就被動了,沒辦法提條件了。”呂正說。
誰先開口,就意味著誰先忍不住了,誰忍不住了,就意味著誰有求於對方。
雙方廝殺之時,沒有決出勝負之前,先有求於對方,士氣上就要被壓一頭。
“或許,我們夜間可以派人出去,先清理掉我們陣地前沿五十米左右的日軍屍體,把他們身上的武器彈藥也一起搜集迴來。”
雖然在夜晚會有日軍潛伏在周圍,但這些日軍大部分都在前沿陣地一百米開外。
這些潛伏的日軍主要責任是負責警戒,不是進攻,也不是突襲。
夜深人靜的時候,五十米距離差,隻要不大聲喧嘩,不故意暴露位置,就是安全的。
呂正搖了搖頭:“不行,大晚上的處理日軍腐爛的屍體,搞不好能把人給嚇瘋了。”
盡管士兵已經見慣了死亡,但並不意味著死亡就能夠消除他們的迷信心裏。
大部分華夏士兵沒有接受過教育,封建時期的迷信思想從小就刻在他們的骨髓之中。
晚上讓士兵處理腐爛的屍體,縱使人多,也會讓感覺頭皮發麻。
尤其是腐爛掉的屍體,用手一抓,皮膚都可能擼掉,更是恐怖。
“既然如此,我們先建立側翼火力支撐點。”
曹興華知道自己出了一個餿主意,連忙換了一個話題。
第一軍分區的士兵普遍是來自於農村地區的,他們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人生範圍,僅限於自己的村子和隔壁村子。
有很多士兵在加入部隊之前,二十幾年都沒有去過縣城。
思想上接受的都是封建農村時期那種恐怖的迷信故事。
就算有人見慣了死人,不信鬼神。
但讓他們在晚上去跟小鬼子的屍體打交道,他們也會覺得十分晦氣。
建立側翼陣地的施工一直沒有停下。
岩石過後是土層,土層過後又是岩石。
幾十名士兵,一天一夜,輪換著休息,前進了也不過四十米的距離而已。
“今天晚上淩晨一天,不管挖多少米,我們都要停下,開始修地麵工事,爭取利用四個小時的時間,建立起隱蔽掩體。”
沒有太多的時間給呂正他們準備很久。
從正麵陣地眼神出去五十米到八十米的距離,已經足夠用了。
建立側翼火力點的目的不是給日軍造成大規模的殺傷,而是遲滯日軍對正麵的進攻,讓正麵部隊在日軍步炮結合的打擊下,有足夠的喘息之機。
日軍新上任的指揮官,幾乎不在乎他們步兵會不會被他們炮彈爆炸碎片給傷到。
所以日軍士兵也是踩著日軍炮彈結束的尾聲衝上陣地的。
日軍這種衝鋒,逼著守在陣地上的士兵不得不跟小鬼子打白刃戰。
三番五次下來,日軍的傷亡沒有增加多少,守軍的傷亡卻普遍增高了。
新兵補充進來了一次又一次,能夠全須全影退下陣地的士兵不足上來的三分之一。
這種打法,讓呂正很頭疼,所以他急著要讓側翼發揮出作用來,哪怕是能夠起到一兩次作用,也會讓壓力釋放。
隨著時間的推移,陣地上的工事倒是越來越完備了。
地上的,地下的,真目標,假目標,偽裝的迫擊炮和擲彈筒陣地……
甚至陣地上有了固定的廁所,以避免疾病的傳染。
缺醫少藥的年代,一場傳染病可能會讓整個團失去戰鬥力。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陣地前沿未處理的日軍屍體已經開始慢慢腐爛,散發出讓人惡心幹嘔的氣味兒。
硝煙的味道,火燒過的味道,還有幾天沒洗澡身體散發出來汗臭味兒,都不如屍體腐爛讓人覺得惡心。
“等天氣再炎熱一些,有了蒼蠅,他們倒是能夠美美的飽餐一頓。”
屍體腐爛地味道還不算濃烈,但已經開始影響陣地上士兵的食欲。
“你說,蒼蠅能品出日本菜嗎?”一個士兵好奇地問。
“你這笑話可一點都不好笑,難不成你我也是蒼蠅菜譜裏的一道菜?”
沒有人想變成蒼蠅的一道菜。
陣地上陷入了安靜,因為他們沒辦法不想到自己隻是小小蠅蟲的一道菜而已。
“要不讓小鬼子來處理一下屍體吧,我想他們的指揮官也想把他們戰死士兵的屍體給弄迴去。”
微風吹過,有的士兵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風中夾雜的味道,衝入肺腑之中,沒有多少食物的胃卻不斷地翻騰著。
“讓他們處理?屍體上的武器彈藥豈不是又還迴去了?”老兵不滿地說,“我寧願小鬼子都爛了,也不想他們接著清理屍體的名義把武器和彈藥都弄迴去。”
那些武器和彈藥是用來殺戮華夏人的。
武器本身沒有什麽罪孽,但到了小鬼子手裏,打入十八層地獄都不冤!
“是啊,屍體好處理,讓小鬼子拉迴去就行了,武器彈藥可就成問題了,就小鬼子屍體的數量來看,幾萬發子彈是有的,再加上擲彈筒和手榴彈,那得多少彈藥?”
這些彈藥盡數歸了小鬼子,早晚還要用到他們的頭頂上。
站點:塔^,歡迎下載-^
“你們別瞎操心這件事情了,小鬼子進攻時遇到屍體腐爛,比我們更難受。”
日軍衝鋒時,會隨時尋找掩體規避陣地上的火力。
當日軍發現他躲藏的地方有一個“同伴”在腐爛,估計對日軍士兵的打擊更大。
呂正和曹興華自然也聞到了腐臭味兒,尤其是今天,味道變得濃烈了一些。
“天再暖和一些,那些屍體生了蒼蠅,蒼蠅到處亂飛,就會把病菌傳給正常人。”曹興華告訴呂正。
疾病造成的非戰鬥減員是一個大問題。
尤其是傳染病,一夜之間可能讓所有人都倒下。
“我們去找小鬼子商量處理屍體?”呂正覺得不現實。
日軍借著處理屍體為由,突然發起進攻怎麽辦?
而且前線的戰鬥也不是喊一嗓子,“不打了”,所有人都會停下來的。
“不如派個聯絡人員去,跟小鬼子協商一下,或許小鬼子那邊也想處理掉那些屍體呢。”
日軍肯定也聞到了那股腐臭味兒。
“這事兒我們不能先開口,先開口就被動了,沒辦法提條件了。”呂正說。
誰先開口,就意味著誰先忍不住了,誰忍不住了,就意味著誰有求於對方。
雙方廝殺之時,沒有決出勝負之前,先有求於對方,士氣上就要被壓一頭。
“或許,我們夜間可以派人出去,先清理掉我們陣地前沿五十米左右的日軍屍體,把他們身上的武器彈藥也一起搜集迴來。”
雖然在夜晚會有日軍潛伏在周圍,但這些日軍大部分都在前沿陣地一百米開外。
這些潛伏的日軍主要責任是負責警戒,不是進攻,也不是突襲。
夜深人靜的時候,五十米距離差,隻要不大聲喧嘩,不故意暴露位置,就是安全的。
呂正搖了搖頭:“不行,大晚上的處理日軍腐爛的屍體,搞不好能把人給嚇瘋了。”
盡管士兵已經見慣了死亡,但並不意味著死亡就能夠消除他們的迷信心裏。
大部分華夏士兵沒有接受過教育,封建時期的迷信思想從小就刻在他們的骨髓之中。
晚上讓士兵處理腐爛的屍體,縱使人多,也會讓感覺頭皮發麻。
尤其是腐爛掉的屍體,用手一抓,皮膚都可能擼掉,更是恐怖。
“既然如此,我們先建立側翼火力支撐點。”
曹興華知道自己出了一個餿主意,連忙換了一個話題。
第一軍分區的士兵普遍是來自於農村地區的,他們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人生範圍,僅限於自己的村子和隔壁村子。
有很多士兵在加入部隊之前,二十幾年都沒有去過縣城。
思想上接受的都是封建農村時期那種恐怖的迷信故事。
就算有人見慣了死人,不信鬼神。
但讓他們在晚上去跟小鬼子的屍體打交道,他們也會覺得十分晦氣。
建立側翼陣地的施工一直沒有停下。
岩石過後是土層,土層過後又是岩石。
幾十名士兵,一天一夜,輪換著休息,前進了也不過四十米的距離而已。
“今天晚上淩晨一天,不管挖多少米,我們都要停下,開始修地麵工事,爭取利用四個小時的時間,建立起隱蔽掩體。”
沒有太多的時間給呂正他們準備很久。
從正麵陣地眼神出去五十米到八十米的距離,已經足夠用了。
建立側翼火力點的目的不是給日軍造成大規模的殺傷,而是遲滯日軍對正麵的進攻,讓正麵部隊在日軍步炮結合的打擊下,有足夠的喘息之機。
日軍新上任的指揮官,幾乎不在乎他們步兵會不會被他們炮彈爆炸碎片給傷到。
所以日軍士兵也是踩著日軍炮彈結束的尾聲衝上陣地的。
日軍這種衝鋒,逼著守在陣地上的士兵不得不跟小鬼子打白刃戰。
三番五次下來,日軍的傷亡沒有增加多少,守軍的傷亡卻普遍增高了。
新兵補充進來了一次又一次,能夠全須全影退下陣地的士兵不足上來的三分之一。
這種打法,讓呂正很頭疼,所以他急著要讓側翼發揮出作用來,哪怕是能夠起到一兩次作用,也會讓壓力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