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陣地跟日軍防區之間有1大片真空地帶,尤其是公路陣地跟河雲縣城之間,是1大片平緩地帶。
這片地帶從出了山口,1直綿延到河雲縣城。
天氣晴朗的時候,站在出山口最高的山頭上,甚至能夠隱隱約約地看到河雲縣城。
“1覽無餘啊!”
趙誌國站在山頂感慨。
景色如故,依舊美不勝收,但就是在這3年,這片土地上明裏暗裏增加了不少危險。
“小鬼子在這片土地上修了不少防禦工事。”呂正臉上多了1絲滄桑,甚至額頭上添了1道疤痕,“而且在他們的據點周圍,還有布置了大量的地雷。”
“你也沒閑著呢。”趙誌國問。
說app——-p>
“自從當了這個團長之後,不敢怠慢,每天就怕死人。”呂正說。
從接到第1個任務,守龍岩河上的橋梁到守公路陣地,呂正也有當初的青澀變得自信起來。
趙誌國笑了笑:“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你這樣緊繃著,人會出問題的。”
槍炮聲1響,足以讓所有人的精神緊繃起來。
如果在平時就讓自己緊繃著神經,打起來仗來,人是很容易崩潰掉的。
趙誌國見過那種在戰場上崩潰的士兵,送迴地方之後,1年多的時間都沒有緩過神來。
按照當地神婆的說法,他的1魂1魄落在了戰場上。
其實趙誌國很清楚,在古今中外的戰場上,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會有士兵承受不住戰場上的壓力,而不得不離開軍隊。
甚至有1些軍官都會因為自己的朋友倒在身邊,失去了在戰場上的判斷能力。
“如果時間倒退,我寧願不認識你,還是當我的江洋大盜更省心。”呂正說。
“行,還會開玩笑,說明你還沒到精神緊繃的狀態。”趙誌國笑著說,“問你1個事兒,如果讓你的部隊對日軍發起進攻,你會怎麽打破當前的僵局?”
“進攻?司令,你能給我什麽支援?”
呂正聽到趙誌國要進攻,表情並不輕鬆,而且多了1份凝重。
“什麽都沒有。”趙誌國搖了搖頭。
呂正歎了1口氣:“進攻肯定不能放在白天,沒有製空權,日軍還有重炮,大白天把部隊暴露在日軍的火力之下,別說我們1個團,再來1個師也得搭進去。”
“繼續說下去。”
“日軍布置的地雷陣和鐵絲網是第1道難題,在小鬼子的這些據點周圍,除了兩3米深的壕溝之外,還有鐵絲網,為了防止我們剪短鐵絲網,日軍在鐵絲網下邊布置了地雷。”
他們的部隊已經在這方麵吃過虧了,前去偷襲的部隊,就是因為在剪鐵絲網的時候,觸發了地雷,倒是行動失敗。
而且地雷被安排在鐵絲網下方,難以排除。
“鐵絲網好對付。”趙誌國說,“你們團每個連最少有兩門迫擊炮吧?加上擲彈筒和飛雷炮,足以將日軍布置的鐵絲網和地雷陣給破壞掉。”
鐵絲網,壕溝加地雷,是1戰塹壕戰時常用的手段。
在華夏戰場上,這種布置對於缺乏重武器的部隊來說,就是克星,根本無法靠近日軍的據點或者炮樓。
但是麵對有裝甲車和火炮組合的部隊,就是另外1個樣子。
固定的炮樓和碉堡對重炮來說,就是固定的目標。
1顆幾十公斤的炮彈砸在炮口上,裏邊的人就算不被炸死,也會被震得7竅流血。
就算是隻有迫擊炮,用足夠多的火力覆蓋到日軍的雷場,炮彈和地雷的爆炸就可以將鐵絲網給摧毀。
在鐵絲網和雷場被摧毀之後,坦克可以直接開到近處炮轟炮樓,掩護士兵通過壕溝。
然而,大部分華夏軍隊都沒有這麽好的裝備。
1個團別說有裝甲部隊掩護了,就算是正規軍的1個團想要拿出足夠數量的火炮也不容易。
趙誌國的部隊最近擴充速度太快,除了在奪取並州之前組建的部隊還有強勢火力之外,新組建的幾個團,火力連4旅最後組建的1個團1半都不足。
讀者身
“爆炸聲1響,日軍的照明彈就會升起,3米多寬的壕溝對衝鋒的步兵來說就是天塹。”
炮樓裏隻要有1挺重機槍,就可以將衝鋒的步兵擋在壕溝之外。
“如果非要打,拔掉1個炮樓,我們大概要付出日偽軍兵力的3倍到6倍之間。”呂正繼續說。
強攻也不是打不下來,至少他們有輕重機槍加迫擊炮掩護。
但是在這片土地上,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日軍新修建的炮樓和據點,就是把呂正他們1個團填進去,也無法靠近遠化縣城。
最近部隊安排的夜襲任務,都是其他部隊參加的,呂正他們團從未執行過1次。
不是他們的夜襲作戰不行,而是呂正他們出擊的地方,變得越來越棘手。
“今天晚上有時間,跟我去摸1摸小鬼子的虛實嗎?”趙誌國問呂正。
“司令,出來之前,政委特意交代過……”
衛兵極力勸阻趙誌國。
身
哪兒有司令趁著天黑去摸小鬼子虛實的?
“司令,這不合規矩,要是政委知道了,我這團長就別想當了,要不這樣吧,我帶著我的兵去,您在我的團部等我。”呂正說。
呂正寧願自己去冒險,也不願意讓趙誌國去。
誰知道小鬼子會不會調整了雷場,萬1運氣不好,踩上了地雷,連跟閻王爺打招唿,讓閻王爺照顧1下的時間都沒有。
“這可是你說的。”趙誌國要的就是呂正這句話,“我需要1個舌頭,日軍的最好,偽軍的也行。”
“保證完成任務。”呂正說。
“司令,也沒有必要讓呂團長以身犯險吧?”1個衛兵在趙誌國耳邊小聲說。
“他在陣地上待的太久了,需要出去走走。”趙誌國說,“如果我不給他下命令,他還會這樣待下去,時間長了,他容易出問題。”
不是趙誌國不在乎呂正的安全,而是他怕呂正腦子裏的哪根弦兒崩斷了。
他可不想讓1個團長因為精神上的問題而離開軍隊,要知道培養出1個能打的團長,背後可是有無數士兵的性命在支撐著。
“老呂,帶著你的偵察連長1起去,他是戰場上的指揮員。”趙誌國對呂正下令。
抓舌頭這種事情,偵察連長自然比呂正更熟練。
這片地帶從出了山口,1直綿延到河雲縣城。
天氣晴朗的時候,站在出山口最高的山頭上,甚至能夠隱隱約約地看到河雲縣城。
“1覽無餘啊!”
趙誌國站在山頂感慨。
景色如故,依舊美不勝收,但就是在這3年,這片土地上明裏暗裏增加了不少危險。
“小鬼子在這片土地上修了不少防禦工事。”呂正臉上多了1絲滄桑,甚至額頭上添了1道疤痕,“而且在他們的據點周圍,還有布置了大量的地雷。”
“你也沒閑著呢。”趙誌國問。
說app——-p>
“自從當了這個團長之後,不敢怠慢,每天就怕死人。”呂正說。
從接到第1個任務,守龍岩河上的橋梁到守公路陣地,呂正也有當初的青澀變得自信起來。
趙誌國笑了笑:“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你這樣緊繃著,人會出問題的。”
槍炮聲1響,足以讓所有人的精神緊繃起來。
如果在平時就讓自己緊繃著神經,打起來仗來,人是很容易崩潰掉的。
趙誌國見過那種在戰場上崩潰的士兵,送迴地方之後,1年多的時間都沒有緩過神來。
按照當地神婆的說法,他的1魂1魄落在了戰場上。
其實趙誌國很清楚,在古今中外的戰場上,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會有士兵承受不住戰場上的壓力,而不得不離開軍隊。
甚至有1些軍官都會因為自己的朋友倒在身邊,失去了在戰場上的判斷能力。
“如果時間倒退,我寧願不認識你,還是當我的江洋大盜更省心。”呂正說。
“行,還會開玩笑,說明你還沒到精神緊繃的狀態。”趙誌國笑著說,“問你1個事兒,如果讓你的部隊對日軍發起進攻,你會怎麽打破當前的僵局?”
“進攻?司令,你能給我什麽支援?”
呂正聽到趙誌國要進攻,表情並不輕鬆,而且多了1份凝重。
“什麽都沒有。”趙誌國搖了搖頭。
呂正歎了1口氣:“進攻肯定不能放在白天,沒有製空權,日軍還有重炮,大白天把部隊暴露在日軍的火力之下,別說我們1個團,再來1個師也得搭進去。”
“繼續說下去。”
“日軍布置的地雷陣和鐵絲網是第1道難題,在小鬼子的這些據點周圍,除了兩3米深的壕溝之外,還有鐵絲網,為了防止我們剪短鐵絲網,日軍在鐵絲網下邊布置了地雷。”
他們的部隊已經在這方麵吃過虧了,前去偷襲的部隊,就是因為在剪鐵絲網的時候,觸發了地雷,倒是行動失敗。
而且地雷被安排在鐵絲網下方,難以排除。
“鐵絲網好對付。”趙誌國說,“你們團每個連最少有兩門迫擊炮吧?加上擲彈筒和飛雷炮,足以將日軍布置的鐵絲網和地雷陣給破壞掉。”
鐵絲網,壕溝加地雷,是1戰塹壕戰時常用的手段。
在華夏戰場上,這種布置對於缺乏重武器的部隊來說,就是克星,根本無法靠近日軍的據點或者炮樓。
但是麵對有裝甲車和火炮組合的部隊,就是另外1個樣子。
固定的炮樓和碉堡對重炮來說,就是固定的目標。
1顆幾十公斤的炮彈砸在炮口上,裏邊的人就算不被炸死,也會被震得7竅流血。
就算是隻有迫擊炮,用足夠多的火力覆蓋到日軍的雷場,炮彈和地雷的爆炸就可以將鐵絲網給摧毀。
在鐵絲網和雷場被摧毀之後,坦克可以直接開到近處炮轟炮樓,掩護士兵通過壕溝。
然而,大部分華夏軍隊都沒有這麽好的裝備。
1個團別說有裝甲部隊掩護了,就算是正規軍的1個團想要拿出足夠數量的火炮也不容易。
趙誌國的部隊最近擴充速度太快,除了在奪取並州之前組建的部隊還有強勢火力之外,新組建的幾個團,火力連4旅最後組建的1個團1半都不足。
讀者身
“爆炸聲1響,日軍的照明彈就會升起,3米多寬的壕溝對衝鋒的步兵來說就是天塹。”
炮樓裏隻要有1挺重機槍,就可以將衝鋒的步兵擋在壕溝之外。
“如果非要打,拔掉1個炮樓,我們大概要付出日偽軍兵力的3倍到6倍之間。”呂正繼續說。
強攻也不是打不下來,至少他們有輕重機槍加迫擊炮掩護。
但是在這片土地上,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日軍新修建的炮樓和據點,就是把呂正他們1個團填進去,也無法靠近遠化縣城。
最近部隊安排的夜襲任務,都是其他部隊參加的,呂正他們團從未執行過1次。
不是他們的夜襲作戰不行,而是呂正他們出擊的地方,變得越來越棘手。
“今天晚上有時間,跟我去摸1摸小鬼子的虛實嗎?”趙誌國問呂正。
“司令,出來之前,政委特意交代過……”
衛兵極力勸阻趙誌國。
身
哪兒有司令趁著天黑去摸小鬼子虛實的?
“司令,這不合規矩,要是政委知道了,我這團長就別想當了,要不這樣吧,我帶著我的兵去,您在我的團部等我。”呂正說。
呂正寧願自己去冒險,也不願意讓趙誌國去。
誰知道小鬼子會不會調整了雷場,萬1運氣不好,踩上了地雷,連跟閻王爺打招唿,讓閻王爺照顧1下的時間都沒有。
“這可是你說的。”趙誌國要的就是呂正這句話,“我需要1個舌頭,日軍的最好,偽軍的也行。”
“保證完成任務。”呂正說。
“司令,也沒有必要讓呂團長以身犯險吧?”1個衛兵在趙誌國耳邊小聲說。
“他在陣地上待的太久了,需要出去走走。”趙誌國說,“如果我不給他下命令,他還會這樣待下去,時間長了,他容易出問題。”
不是趙誌國不在乎呂正的安全,而是他怕呂正腦子裏的哪根弦兒崩斷了。
他可不想讓1個團長因為精神上的問題而離開軍隊,要知道培養出1個能打的團長,背後可是有無數士兵的性命在支撐著。
“老呂,帶著你的偵察連長1起去,他是戰場上的指揮員。”趙誌國對呂正下令。
抓舌頭這種事情,偵察連長自然比呂正更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