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一也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同意了曹繼雨的想法。
如果日軍的空中力量不支援並州城,而是直接配合地麵的日軍援軍攻擊平城或者是晉陽城,隨時會讓這兩個地方失守。
平城或者晉陽城有一個地方失守,日軍等於在趙誌國的防區內找到了一個支點。
有了屯兵駐兵以及補充物資的城池,日軍進可攻退可守,甚至派兵騷擾,都會讓趙誌國非常難受的。
陶學一和曹繼雨想到了這種可能,認為趙誌國此時攻打並州,並不是明智之舉。
“小鬼子確實是在等我先動手。”
陶學一和曹繼雨明白的事情,趙誌國怎麽可能不明白。
並州附近一旦發現趙誌國有大規模調動部隊的跡象,日軍這邊出兵的速度也會很快。
“老趙,原本的計劃是晃一下小鬼子,先在並州地區附近製造大規模進攻並州地區的假象。”馬修文站出來解釋,“等東邊的日軍來攻打我們的時候,我們的部隊再以最快的速度向東迂迴包抄。”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趙誌國確實是想過圍點打援,最後集中兵力攻打日軍的援兵。
隻要日軍援兵被揍得很慘,趙誌國再向並州地區進攻的時候,小鬼子就會擔心趙誌國是不是還會上演一次圍點打援。
“你們的部隊從並州地區往公路陣地方向急行軍,就算是不吃不喝不睡覺,最少也要兩天兩夜的時間吧?”
“我的士兵是很強,但他們可不是飛毛腿,要三天的時間,而且還不能攜帶重武器,必須要走大路。”趙誌國說。
“三天的時間,不眠不休,而且小鬼子的飛機還在天上盯著,你的部隊隨時會暴露,一旦暴露,日軍必然派轟炸機在沿途轟炸你的部隊。”陶學一說,“要是以日軍援軍為目標,兩頭你都討不到任何便宜。”
等趙誌國把部隊從並州方向往東邊調,日軍發現趙誌國的意圖,說不定隨時會後撤。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就算日軍不後撤,長時間行軍,日軍反而以逸待勞。
“你們兩個人算計來算計去,並州這一仗看來不用打了。”趙誌國笑著說。
在陶學一和曹繼雨眼中,進攻並州似乎都是不利條件,趙誌國完全沒有取勝的可能。
“有,當然有利條件,至少指揮官很自信。”陶學一說。
塔讀.app,免費站
“老陶,都什麽時候了,還開這種玩笑。”曹繼雨說,“我們是幫著老趙解決問題的。”
“沒事兒,自信也是一個優點。”趙誌國倒是不在乎陶學一拿著他開玩笑,“我知道,並州城要是好打,肯定輪不到我動手,閻總就率先動手了。”
好打的仗自然會有人搶著打。
並州地區,這麽多勢力盯著,要是並州一擊即碎,早就有無數部隊湧上來,把並州城內的小鬼子當自己慶功宴上的下酒菜了。
“確實,我輩磨礪一生,要打就打最難打的仗,但是我著實看不到勝算。”陶學一說,“而且風險極大。”
“還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們,明麵上看似隻有我們在攻打並州城,但實際上我們在敵後的部隊也會參與進來,三天,隻要我們在東邊的部隊守住三天的時間,日軍的後勤就會難以為繼。”
東邊小鬼子要是大規模調動起來,在敵後的八路軍武裝自然不會閑著。
尤其是各處的公路運輸線上,日軍調集物資正忙的時候,瞅準時機下手,收獲頗豐。
而且日軍主力在進攻趙誌國,無暇顧及敵後武裝。
“我差點把這個忘記了,早就聽說你們八路軍在敵後搞得有聲有色,如果能夠把日軍後勤補給線給截斷,不管日軍調動多少部隊,恐怕也難以前進一步,不過……這才隻有三分勝算。”
原文來>自-於>塔~
雖然跟八路軍打交道比較少,但曹繼雨和陶學一都聽聞過,八路軍在敵後的武裝,他們裝備簡陋,幾乎沒有物資補給,全都是靠從日寇手中奪取武器,但他們從不言退。
陶學一和曹繼雨從不知道那些人在敵後靠從日軍手中奪取武器而抗爭有多麽艱難,但他們聽聞過一些八路軍部隊,平均一個戰士分不到五發子彈。
“對我來說,三分勝算已經是上天眷顧了。”趙誌國說。
從跟日軍交戰以來,根本容不得趙誌國就算自己有多少勝率,他隻知道,他們如果不拚命,所有人都都得死。
“我跟老陶想法差不多,建議你還是把這場戰鬥往後推遲。”曹繼雨說。
“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江城戰鬥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如果日軍不組織兵力中央軍發起進攻,他們就會從各處抽調兵力,衝著我們來,到時候我們再也沒有攻打並州城的機會。”
時間已經拖延不起了,再給日軍半年的時間,他們籌集起二十萬部隊所需要的作戰物資,到時候主動的一方就變成小鬼子。
趁著現在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趙誌國奪取並州,擴大自己的防區,整軍備戰,他們還有跟二十萬日軍抗衡的能力。
“看來你們防區的位置確實挺尷尬的,不過貴軍向來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到時候可以帶著部隊一走了之。”陶學一說。
“老陶,你句話可就有點帶刺兒了。”趙誌國說。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三十六計中,我認為走為上計是最實用的一計。”陶學一並沒有嘲諷的意思,“你的部隊也是華夏國防力量中比較能打的一支,有卷土重來的可能,白白耗費在這兒,可不是明智之舉。”
陶學一認為,打不過立刻就跑,無可厚非,打不過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硬撐著,那是犯傻。
“隻要拿下並州城,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趙誌國說。
以並州地區的人口基數,趙誌國的部隊隨時可以擴充到十萬大軍甚至更多。
而且防區內到處都是可以據守的險要之地,日軍要是打進趙誌國的防區,趙誌國可退可守可攻。
縱使日軍兵力再增加十萬,他的部隊熟悉防區內的地形,四處出擊,完全可以將日軍給拖死在他們防區。
“我可不想繼續摻和你這趟渾水了,能不能借我一張並州地區的地圖?我也想研究研究如何在並州地區排兵布陣。”
陶學一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研究研究並州呢。
既然來了,他也好好考慮考慮,如果換成他們中央軍,該如何打這一仗。
如果日軍的空中力量不支援並州城,而是直接配合地麵的日軍援軍攻擊平城或者是晉陽城,隨時會讓這兩個地方失守。
平城或者晉陽城有一個地方失守,日軍等於在趙誌國的防區內找到了一個支點。
有了屯兵駐兵以及補充物資的城池,日軍進可攻退可守,甚至派兵騷擾,都會讓趙誌國非常難受的。
陶學一和曹繼雨想到了這種可能,認為趙誌國此時攻打並州,並不是明智之舉。
“小鬼子確實是在等我先動手。”
陶學一和曹繼雨明白的事情,趙誌國怎麽可能不明白。
並州附近一旦發現趙誌國有大規模調動部隊的跡象,日軍這邊出兵的速度也會很快。
“老趙,原本的計劃是晃一下小鬼子,先在並州地區附近製造大規模進攻並州地區的假象。”馬修文站出來解釋,“等東邊的日軍來攻打我們的時候,我們的部隊再以最快的速度向東迂迴包抄。”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趙誌國確實是想過圍點打援,最後集中兵力攻打日軍的援兵。
隻要日軍援兵被揍得很慘,趙誌國再向並州地區進攻的時候,小鬼子就會擔心趙誌國是不是還會上演一次圍點打援。
“你們的部隊從並州地區往公路陣地方向急行軍,就算是不吃不喝不睡覺,最少也要兩天兩夜的時間吧?”
“我的士兵是很強,但他們可不是飛毛腿,要三天的時間,而且還不能攜帶重武器,必須要走大路。”趙誌國說。
“三天的時間,不眠不休,而且小鬼子的飛機還在天上盯著,你的部隊隨時會暴露,一旦暴露,日軍必然派轟炸機在沿途轟炸你的部隊。”陶學一說,“要是以日軍援軍為目標,兩頭你都討不到任何便宜。”
等趙誌國把部隊從並州方向往東邊調,日軍發現趙誌國的意圖,說不定隨時會後撤。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就算日軍不後撤,長時間行軍,日軍反而以逸待勞。
“你們兩個人算計來算計去,並州這一仗看來不用打了。”趙誌國笑著說。
在陶學一和曹繼雨眼中,進攻並州似乎都是不利條件,趙誌國完全沒有取勝的可能。
“有,當然有利條件,至少指揮官很自信。”陶學一說。
塔讀.app,免費站
“老陶,都什麽時候了,還開這種玩笑。”曹繼雨說,“我們是幫著老趙解決問題的。”
“沒事兒,自信也是一個優點。”趙誌國倒是不在乎陶學一拿著他開玩笑,“我知道,並州城要是好打,肯定輪不到我動手,閻總就率先動手了。”
好打的仗自然會有人搶著打。
並州地區,這麽多勢力盯著,要是並州一擊即碎,早就有無數部隊湧上來,把並州城內的小鬼子當自己慶功宴上的下酒菜了。
“確實,我輩磨礪一生,要打就打最難打的仗,但是我著實看不到勝算。”陶學一說,“而且風險極大。”
“還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們,明麵上看似隻有我們在攻打並州城,但實際上我們在敵後的部隊也會參與進來,三天,隻要我們在東邊的部隊守住三天的時間,日軍的後勤就會難以為繼。”
東邊小鬼子要是大規模調動起來,在敵後的八路軍武裝自然不會閑著。
尤其是各處的公路運輸線上,日軍調集物資正忙的時候,瞅準時機下手,收獲頗豐。
而且日軍主力在進攻趙誌國,無暇顧及敵後武裝。
“我差點把這個忘記了,早就聽說你們八路軍在敵後搞得有聲有色,如果能夠把日軍後勤補給線給截斷,不管日軍調動多少部隊,恐怕也難以前進一步,不過……這才隻有三分勝算。”
原文來>自-於>塔~
雖然跟八路軍打交道比較少,但曹繼雨和陶學一都聽聞過,八路軍在敵後的武裝,他們裝備簡陋,幾乎沒有物資補給,全都是靠從日寇手中奪取武器,但他們從不言退。
陶學一和曹繼雨從不知道那些人在敵後靠從日軍手中奪取武器而抗爭有多麽艱難,但他們聽聞過一些八路軍部隊,平均一個戰士分不到五發子彈。
“對我來說,三分勝算已經是上天眷顧了。”趙誌國說。
從跟日軍交戰以來,根本容不得趙誌國就算自己有多少勝率,他隻知道,他們如果不拚命,所有人都都得死。
“我跟老陶想法差不多,建議你還是把這場戰鬥往後推遲。”曹繼雨說。
“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江城戰鬥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如果日軍不組織兵力中央軍發起進攻,他們就會從各處抽調兵力,衝著我們來,到時候我們再也沒有攻打並州城的機會。”
時間已經拖延不起了,再給日軍半年的時間,他們籌集起二十萬部隊所需要的作戰物資,到時候主動的一方就變成小鬼子。
趁著現在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趙誌國奪取並州,擴大自己的防區,整軍備戰,他們還有跟二十萬日軍抗衡的能力。
“看來你們防區的位置確實挺尷尬的,不過貴軍向來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到時候可以帶著部隊一走了之。”陶學一說。
“老陶,你句話可就有點帶刺兒了。”趙誌國說。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三十六計中,我認為走為上計是最實用的一計。”陶學一並沒有嘲諷的意思,“你的部隊也是華夏國防力量中比較能打的一支,有卷土重來的可能,白白耗費在這兒,可不是明智之舉。”
陶學一認為,打不過立刻就跑,無可厚非,打不過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硬撐著,那是犯傻。
“隻要拿下並州城,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趙誌國說。
以並州地區的人口基數,趙誌國的部隊隨時可以擴充到十萬大軍甚至更多。
而且防區內到處都是可以據守的險要之地,日軍要是打進趙誌國的防區,趙誌國可退可守可攻。
縱使日軍兵力再增加十萬,他的部隊熟悉防區內的地形,四處出擊,完全可以將日軍給拖死在他們防區。
“我可不想繼續摻和你這趟渾水了,能不能借我一張並州地區的地圖?我也想研究研究如何在並州地區排兵布陣。”
陶學一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研究研究並州呢。
既然來了,他也好好考慮考慮,如果換成他們中央軍,該如何打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