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做什麽,村野正雄的都會懷疑的!”趙誌國說。
村野正雄越來越謹慎,生怕哪一步都是趙誌國設下的圈套。
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村野正雄都會以不變應萬變的。
“希望那老狐狸早點上鉤!”馬修文,“這樣,我們也能省點力氣!”
“解決了村野正雄,剩下的仗就好打很多了。”
在日軍中,沒有一個比小鬼子更加了解村野正雄的。
當一個熟悉趙誌國的小鬼子部隊全軍覆沒後,剩下的小鬼子也隻是聽聞過,不曾跟趙誌國的部隊交手。
而小鬼子的作戰套路就是那些,說句不客氣的,科班出身的日軍軍官,大部分都是一套體係下來的。
上了戰場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就得按照課堂裏教,訓練場上教官訓練的那樣來。
少了靈活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日軍所缺乏的,正是獨立團所擅長的。
而且小鬼子對於自己固定的戰術戰法非常執拗,他們還看不起華夏人,不肯從跟華夏人的戰鬥中學習。
趙誌國他們本來就熟悉小鬼子,每一次戰鬥結束,全體官兵都要做總結。
在跟小鬼子作戰方麵,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作戰經驗。
等有一天趙誌國他們整體的重火力強於日軍時,日軍隻有被動防禦的份兒。
“我記得晉陽城以東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趙誌國說,“河上有座橋!”
當初趙誌國他們從長城撤退下來,往大後方轉移的時候,小鬼子差點在這座橋上把路給堵死。
小鬼子占領了那座橋之後,橋梁就變成了日軍防守的重中之重。
隻要橋梁被毀,小鬼子就要繞出上百公裏,才能夠進入晉陽城。
“你的意思是炸橋?”馬修文問。
“讓姚鵬舉和丁玉成師徒兩個人去那座橋上看看,順便到晉陽城裏去走走。”
趙誌國確實有炸橋的打算。
隻有把在龍岩河上的橋梁炸了,必然會驚動小鬼子的。
當然現在還不是炸橋的時候,而且能不能把橋炸了,也不是趙誌國說了算,得有姚鵬舉說了算。
“去晉陽?團長,您不跟這去嗎?”
姚鵬舉和丁玉成接到命令之後,立刻來到了指揮部。
聽到他要去晉陽城,別提多高興了。
“你能不能別提這茬,政委還在邊上呢,哪壺不開提哪壺!”趙誌國沒好氣兒的說。
馬修文一直在盯著兩個人,生怕一個不注意,姚鵬舉就趁機把趙誌國拐跑了。
“團長,您不去多沒意思,聽說那晉陽城裏酒館遍地,好吃的比並州城裏都多,流著油的烤雞,還有那豬蹄兒比我的胳膊都粗。”
“咳咳咳!”
馬修文咳嗽了兩聲。
“那個……政委,要是有條件,我給您帶兩個豬蹄迴來,放心,我一定代最大的那個。”姚鵬舉說。
“老姚,這次任務是先偵察,找到日軍在龍岩河橋梁上的破綻!”馬修文說。
“還有一點,日軍放棄平城到並州城的公路運輸之後,晉陽城就成為了日軍物資的轉運站,晉陽城囤積的物資比以往平城囤積的物資還要多,你知道該怎麽辦。”
趙誌國派姚鵬舉去晉陽,可不隻是為了盯著龍岩河上的橋梁。
“團長我心裏都清楚呢,要不要我給你抗幾門炮迴來?”
“你小子別得意,行動之前,我還得給你上上課,把你腦子裏的弦兒給我繃緊了,尤其是你們手中的新步槍,別給弄丟了,否則你姚鵬舉自己去把槍給我搶迴來。”
“團長,政委,我保證完成任務!”
“行了,你跟丁玉成準備準備,馬上出發,這次偵察任務不輕鬆。”
晉陽對他們部隊來說是一個新的地方,雖然會有人接應他們,但也是人生地不熟。
橋上還有日軍重兵把守,想要炸掉橋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政委,我打算去一趟平城。”
姚鵬舉走後,趙誌國向馬修文申請。
“你把姚鵬舉派出去,你自己去平城?不行,堅決不行!”
村野正雄對他們防備正嚴呢,就算不被小鬼子發現,一旦抓了壯丁,去修工事,沒有十天半個月,小鬼子是不會放人的。
“平城城牆將會是日軍的最後一道防線,我不想在最後一步功虧一簣!”
光穀司聯隊如果全軍覆沒,在日軍沒有補充兵員之前,平城就直接暴露在了趙誌國麵前。
隻要拿下平城的外圍陣地,平城的城牆將是日軍部隊成建製防守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日軍援軍到達之前,不攻破城牆,他們將永遠失去奪取平城的機會。
“就不能派其他人去嗎?你這個團長出了事情,我們不但失去攻打平城的機會,獨立團可能就到此止步了。”
失去趙誌國,獨立團就像失去了靈魂。
縱使建製還在,縱使還會有其他團長接替趙誌國的職務,但獨立團還會一如既往的強大下去嗎?
“放心吧,平城有咱們的地下人員,還有當初晉綏軍撤離平城時,我安排的人!”
李景明已然成了平城地下的最大暗勢力。
幾乎平城所有的乞丐都受過醉香樓的接濟。
有的乞丐也翻身了,但是舊恩不曾忘,仍舊願意為李景明效犬馬之勞。
可以說,如果平城沒有了日軍,李景明完全可以接手整個平城。
隻要給李景明裝備,李景明隨時可以將平城的乞丐武裝起來,變成他的打手。
雖不能跟軍隊抗衡,但也絕對能夠組建起一夥亡命之徒。
隻要李景明還願意把趙誌國當成老板,平城裏的乞丐有一個算一個,隨時都會變成趙誌國手中的“兵”。
“從特戰隊帶兩個戰士,隨身保護你!”
“不行,人太多越容易惹人注意,我自己去就行了。”趙誌國說。
趙誌國還有小鬼子發的良民證呢,通過日軍的關卡不是問題。
“這件事聽我的,安排兩個戰士,不貼身保護,但要沿途跟隨著,萬一有個突發事件,他們也好掩護你。”
“行,聽人勸吃飽飯,那就聽政委的安排。”
平城盡管趙誌國去過很多次,很熟悉那兒,但日軍的布防跟華夏軍隊的布防完全不同。
村野正雄越來越謹慎,生怕哪一步都是趙誌國設下的圈套。
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村野正雄都會以不變應萬變的。
“希望那老狐狸早點上鉤!”馬修文,“這樣,我們也能省點力氣!”
“解決了村野正雄,剩下的仗就好打很多了。”
在日軍中,沒有一個比小鬼子更加了解村野正雄的。
當一個熟悉趙誌國的小鬼子部隊全軍覆沒後,剩下的小鬼子也隻是聽聞過,不曾跟趙誌國的部隊交手。
而小鬼子的作戰套路就是那些,說句不客氣的,科班出身的日軍軍官,大部分都是一套體係下來的。
上了戰場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就得按照課堂裏教,訓練場上教官訓練的那樣來。
少了靈活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日軍所缺乏的,正是獨立團所擅長的。
而且小鬼子對於自己固定的戰術戰法非常執拗,他們還看不起華夏人,不肯從跟華夏人的戰鬥中學習。
趙誌國他們本來就熟悉小鬼子,每一次戰鬥結束,全體官兵都要做總結。
在跟小鬼子作戰方麵,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作戰經驗。
等有一天趙誌國他們整體的重火力強於日軍時,日軍隻有被動防禦的份兒。
“我記得晉陽城以東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趙誌國說,“河上有座橋!”
當初趙誌國他們從長城撤退下來,往大後方轉移的時候,小鬼子差點在這座橋上把路給堵死。
小鬼子占領了那座橋之後,橋梁就變成了日軍防守的重中之重。
隻要橋梁被毀,小鬼子就要繞出上百公裏,才能夠進入晉陽城。
“你的意思是炸橋?”馬修文問。
“讓姚鵬舉和丁玉成師徒兩個人去那座橋上看看,順便到晉陽城裏去走走。”
趙誌國確實有炸橋的打算。
隻有把在龍岩河上的橋梁炸了,必然會驚動小鬼子的。
當然現在還不是炸橋的時候,而且能不能把橋炸了,也不是趙誌國說了算,得有姚鵬舉說了算。
“去晉陽?團長,您不跟這去嗎?”
姚鵬舉和丁玉成接到命令之後,立刻來到了指揮部。
聽到他要去晉陽城,別提多高興了。
“你能不能別提這茬,政委還在邊上呢,哪壺不開提哪壺!”趙誌國沒好氣兒的說。
馬修文一直在盯著兩個人,生怕一個不注意,姚鵬舉就趁機把趙誌國拐跑了。
“團長,您不去多沒意思,聽說那晉陽城裏酒館遍地,好吃的比並州城裏都多,流著油的烤雞,還有那豬蹄兒比我的胳膊都粗。”
“咳咳咳!”
馬修文咳嗽了兩聲。
“那個……政委,要是有條件,我給您帶兩個豬蹄迴來,放心,我一定代最大的那個。”姚鵬舉說。
“老姚,這次任務是先偵察,找到日軍在龍岩河橋梁上的破綻!”馬修文說。
“還有一點,日軍放棄平城到並州城的公路運輸之後,晉陽城就成為了日軍物資的轉運站,晉陽城囤積的物資比以往平城囤積的物資還要多,你知道該怎麽辦。”
趙誌國派姚鵬舉去晉陽,可不隻是為了盯著龍岩河上的橋梁。
“團長我心裏都清楚呢,要不要我給你抗幾門炮迴來?”
“你小子別得意,行動之前,我還得給你上上課,把你腦子裏的弦兒給我繃緊了,尤其是你們手中的新步槍,別給弄丟了,否則你姚鵬舉自己去把槍給我搶迴來。”
“團長,政委,我保證完成任務!”
“行了,你跟丁玉成準備準備,馬上出發,這次偵察任務不輕鬆。”
晉陽對他們部隊來說是一個新的地方,雖然會有人接應他們,但也是人生地不熟。
橋上還有日軍重兵把守,想要炸掉橋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政委,我打算去一趟平城。”
姚鵬舉走後,趙誌國向馬修文申請。
“你把姚鵬舉派出去,你自己去平城?不行,堅決不行!”
村野正雄對他們防備正嚴呢,就算不被小鬼子發現,一旦抓了壯丁,去修工事,沒有十天半個月,小鬼子是不會放人的。
“平城城牆將會是日軍的最後一道防線,我不想在最後一步功虧一簣!”
光穀司聯隊如果全軍覆沒,在日軍沒有補充兵員之前,平城就直接暴露在了趙誌國麵前。
隻要拿下平城的外圍陣地,平城的城牆將是日軍部隊成建製防守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日軍援軍到達之前,不攻破城牆,他們將永遠失去奪取平城的機會。
“就不能派其他人去嗎?你這個團長出了事情,我們不但失去攻打平城的機會,獨立團可能就到此止步了。”
失去趙誌國,獨立團就像失去了靈魂。
縱使建製還在,縱使還會有其他團長接替趙誌國的職務,但獨立團還會一如既往的強大下去嗎?
“放心吧,平城有咱們的地下人員,還有當初晉綏軍撤離平城時,我安排的人!”
李景明已然成了平城地下的最大暗勢力。
幾乎平城所有的乞丐都受過醉香樓的接濟。
有的乞丐也翻身了,但是舊恩不曾忘,仍舊願意為李景明效犬馬之勞。
可以說,如果平城沒有了日軍,李景明完全可以接手整個平城。
隻要給李景明裝備,李景明隨時可以將平城的乞丐武裝起來,變成他的打手。
雖不能跟軍隊抗衡,但也絕對能夠組建起一夥亡命之徒。
隻要李景明還願意把趙誌國當成老板,平城裏的乞丐有一個算一個,隨時都會變成趙誌國手中的“兵”。
“從特戰隊帶兩個戰士,隨身保護你!”
“不行,人太多越容易惹人注意,我自己去就行了。”趙誌國說。
趙誌國還有小鬼子發的良民證呢,通過日軍的關卡不是問題。
“這件事聽我的,安排兩個戰士,不貼身保護,但要沿途跟隨著,萬一有個突發事件,他們也好掩護你。”
“行,聽人勸吃飽飯,那就聽政委的安排。”
平城盡管趙誌國去過很多次,很熟悉那兒,但日軍的布防跟華夏軍隊的布防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