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喜臨門!


    望縣的情報線重新打通,平城這邊李景林也送出來了好消息。


    “村野正雄想跟並州方向的日軍對我們進行夾擊?他在做春秋大夢吧?”


    得知村野正雄去並州城的真正目的之後,趙誌國並沒有一絲擔憂,反而嘲諷起了村野正雄。


    並不是趙誌國驕傲自大的目中無人。


    村野正雄去並州求援,明顯是心急吃熱豆腐。


    並州城剛被日軍攻占不久,周邊地區仍舊華夏殘餘軍隊在活動。


    也就是說,並州城不穩,在並州的日軍師團長怎麽可能在並州地區不穩的時候,派出部隊來攻打趙誌國呢?


    一旦進攻失利,正麵的華夏正規軍反撲,到時候日軍占領的並州城可能要麵臨著兩線作戰。


    如果趙誌國是村野正雄,必然會再等上半年的時間。


    村野正雄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之所以不想等,還不是趙誌國正肉眼可見地變得強大。


    “村野正雄或許是真的急了,我就怕他狗急跳牆!”田克誌說。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小鬼子急了,還說不定真咬趙誌國一口。


    何況平城還囤積著大量日軍試驗用的毒氣彈。


    “他既然去並州求援,說不定日軍還沒有動用毒氣彈的準備。並州方向,我們也不能不防。”


    趙誌國他們要往望縣發展,並不意味著就放棄向並州地區擴張。


    地盤越大,縱深越大,他們就越安全!


    “通知高倉,如果有可能,讓他在擴兩個連,條件允許,可向西攻占日軍堅守的城鎮和據點,擴大我軍防區!”


    並州方向的日軍遲早是要對他們動手的。


    既然如此,他們就把戰事發展到日戰區,不能讓戰鬥影響到趙誌國他們核心防區內的經濟基礎建設。


    “團長,我們的部隊繼續這麽擴充下去,真要變成一個師了。”


    擴充部隊不止是要人就行的,對應的後勤物資肯定要跟上。


    沒有後勤的部隊,像姚鵬舉的特戰隊,隻能存在少量。


    想要跟日軍交戰,還要大兵團作戰才行,就像解放華夏的時候,需要大兵團投入將對方的大兵團給吃掉。


    “再加上兩個連,高倉手底下就有九個連的作戰兵力,數目確實多了一些。”


    馬修文也在擔心,部隊瘋狂擴張,會產生不良影響。


    一個營下邊有九個連,估計隻有趙誌國才敢有這樣的想法。


    “嗯……那就先發展民兵,在我們防區外圍的村鎮裏發展兩個連的民兵,安排正規的軍人給他們提供訓練。”


    民兵武裝,戰鬥力雖然差,但同樣可以跟日軍戰鬥。


    尤其是民兵熟悉當地的地形,就是當地活著的地圖,他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對當地的熟悉,躲避日軍的搜捕。


    而且民兵對部隊後勤的依賴比較低。


    拿起武器他們是軍人,放下武器就是普通百姓。


    “這個建議我同意,如果我們兵力方麵實在不夠用的時候,再把民兵歸建到正規作戰部隊中。”


    民兵即是民也是兵。


    趙誌國也曾說過,民族存亡之際,保家衛國的事情不能隻靠軍人,要依靠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


    “我也同意!”


    “報告,三營長派人送來消息,我們的部隊奪取了日軍外圍兩座據點,繳獲一門日式山炮,詢問要不要送迴駐地!”


    趙自明自從到了望縣之後,不敢懈怠!


    他對八路軍當中很多事情沒有搞明白,但他知道,此時他多打擊小鬼子,以後他們的損失會更小。


    “趙大哥,剛當營長不久,就取得了這麽好的戰果,連山炮都弄到了!”田克誌由衷地為趙自明高興。


    “還是師部和劉師長有眼光!”


    馬修文也不得不佩服劉師長做出的決策。


    他當初對於趙自明擔任三營營長一職是持反對意見的,反而師部卻給了支持的意見。


    沒想到趙自明當了營長之後,在望縣地區,積極尋找日軍破綻,不斷襲擾日軍,取得了一個有一個戰果。


    “山炮直接裝備給三營,並通知三營長,我給他一個月的時間,把這三處據點給我拔掉。”


    崔榮興死後,嚴永昌當了趙誌國他們的內應,這讓趙誌國重新把發展望縣地區的計劃提上日程。


    想要讓日軍在望縣地區寸步難行,自然是要圍繞著望縣的交通線進行作戰。


    日軍在公路上的據點是最大的麻煩!


    拔出這些據點之後,日軍的公路安全就無法得到保障。


    “望縣的形勢越來越穩了,隻有望縣以東的三處公路據點還有威脅。”


    在望縣的形勢越來越好。


    “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平城地區周圍發展自己的部隊了。”趙誌國說,“如果平城地區不穩,日軍就無暇顧及望縣!”


    就像自家後院都起火了,誰還去關心大街上發生了什麽。


    如果平城地區的日偽軍頻繁遭到襲擊,日軍肯定會先想辦法穩定平城,而不是支援望縣。


    “現在談發展平城的抗日勢力是不是為時過早?”


    馬修文擔心趙誌國揠苗助長,部隊是要發展,但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


    但現在看來趙誌國似乎是在建空中樓閣,望縣地區的抗日地基還沒有打好,就要去建造平城地區的樓閣,太心急了一些。


    “我們暫時發展的不是明麵上的抗日武裝,而是……私下裏的影響力!”


    平城地區,有日偽軍的重兵,發展抗日武裝,就要整日麵對日偽軍的圍剿。


    趙誌國自然不會傻到把人送去給小鬼子殺。


    “你說的是宣傳?”馬修文立刻明白了趙誌國的意識。


    “對!我們需要的是一唿百應,隻要在平城地區打出旗號,隨時會有數百支隊伍冒出來,響應我們!”


    望縣地區一旦穩定,他們再派人去並州慢慢發展,倒是一步一個腳印了,可這樣的發展周期太慢。


    而趙誌國需要的是他們部隊在某個地方的影響力,就像以後的品牌號召力。


    隻要百姓提起這支隊伍,都會豎起大拇哥,甚至願意投靠這支隊伍,跟著他們一起打小鬼子。


    “嘿嘿嘿,看來我的宣傳部要起大作用了。”馬修文說。


    “還是以前的搭配,宣傳人員,聯絡人員和行動人員,三組搭配!每組人員,不宜過多,派往平城地區,搞抗日宣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鐵血狂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籬酒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籬酒吧並收藏抗日之鐵血狂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