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國和他手底下的士兵披著偽裝,就趴在他們剛剛戰鬥過的地方。
小鬼子怎麽也想不到趙誌國會在同一個地方伏擊他們兩次。
日軍士兵查看了一番戰場,到處都是燒焦的痕跡。
“報告,沒有發現異常!”
肉眼所及之處,都是無情的草木和山石。
日軍中隊長在望遠鏡中也沒有發現趙誌國部隊埋伏的痕跡。
“這一路上,能夠設伏的地方太多了,真是該死,也不知道我們為何要選這麽一條路。”
一個日軍中隊長抱怨著。
當初為了方便運輸,日軍隻考慮到便利,沒有考慮安全性。
趙誌國突然出手,原本便利的道路,充滿了危機。
連小鬼子都忍不住抱怨,他們選擇的這條路,就是給自己準備的黃泉路。
黃泉路也沒有辦法,他們不可能臨時更改路線。
未知的路線更是充滿了危險。
“我建議,我們中隊先通過,你們留下掩護,等我們通過這片區域之後,再掩護你們通過!”
另外一個日軍中隊長寧願舍棄速度,也想保證自己的安全。
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援軍呢,靠天靠地,靠爹靠娘,都不如靠自己。
小鬼子也知道,保證自己手中兵力充足,在危險到來的時候,他們才更加抵抗風險的衝擊。
就像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你手中的資產越多,越能夠抗住。
兩個日軍中隊相互配合,一個中隊掩護著另外一個中隊前進。
“大隊長,小鬼子越來越謹慎了,我們打不打?”連長問。
“放這一個中隊過去,我們對後邊的日軍下手,沒人打五發子彈,打完就撤!”
日軍兩個中隊的兵力不容小覷。
這兩個中隊的日軍如果配合得當,完全有機會將趙誌國他們包圍。
小鬼子再謹慎,安排地再得當,趙誌國不跟他們糾纏,小鬼子也沒有辦法。
而且這支小鬼子的命令是運輸物資,他們不可能漫山遍野的去追趙誌國。
何況山裏有沒有趙誌國的其他部隊在埋伏,小鬼子也不知道。
等著日軍殿後的中隊要通過時,趙誌國一聲令下。
“噠噠噠”
機槍在這種時候打得最歡,因為不用吝惜彈藥。
小鬼子的部隊是以行軍隊形在前進,沒有掩體。
打這種埋伏,如果運氣好,機槍子彈能夠串糖葫蘆。
“砰砰砰”
周圍槍聲大作,子彈唿嘯而知,有些小鬼子士兵直挺挺的中彈倒地。
活著的小鬼子狼狽不堪,用盡各種姿勢尋找掩體。
“撤!”
槍聲來得快,消失地也快。
有些小鬼子還沒來得及找到趙誌國他們的方位,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一臉懵的小鬼子躲在掩體裏,遲遲不敢露頭。
剛剛機槍的聲音太恐怕了,就算他們沒有看到對方有多少人,但機槍的數量不下於六挺!
密集的彈雨下,他們十幾個士兵連尋找掩體的機會都沒有。
槍聲結束之後,就是日軍傷兵的哀嚎之聲。
打死了日軍二十餘人,受傷了二十餘人。
別看給小鬼子造成的傷亡不大,但小鬼子至少要分出二十幾個士兵來照顧傷員。
槍聲響過後,前方通過的日軍允許向山坡上移動,搶占製高點。
等日軍占領位置之後,隻看到了趙誌國他們的背影消失在了山中。
另外一個中隊長從地上爬起來,臉上都是草木燃燒之後的灰燼。
看著自己士兵的屍體,他是又急又氣,在原地跺著腳。
“屍體留下,帶上傷員,繼續前進!”
日軍中隊長無奈地下達著命令。
無奈地小鬼子隻能繼續前進,同伴的屍體會成為他們的累贅。
小鬼子選擇的這條路注定是邁向地獄的道路。
還沒等小鬼子走出去,趙誌國帶著部隊去而複返。
日軍有一次遭遇到了伏擊,這次伏擊又讓小鬼子丟下了十幾具屍體。
物資還沒有見到,就傷亡了六十多人!
兩個日軍中隊長,一肚子怒火,卻無處發泄。
最讓日軍無奈的是他們明知道返程的路上必有埋伏,但他們卻不得不走。
這一次物資倒是運送迴來了。
但是日軍聯隊長看到運迴來的可憐巴巴的物資,心裏還想後勤部隊沒給他們留下物資呢。
“就這些?”
“就這些!我們的部隊遇到了伏擊!”
“兩個中隊都沒有辦法保障我們的物資嗎?”
他們可是派出了兩個中隊的兵力,趙誌國隻有一個連。
日軍中隊長憋屈地看著聯隊長:“我們去的時候遭遇到了兩次伏擊,傷亡了六十多人,迴來的時候遭遇到了兩次伏擊,傷亡了一百多人。”
小鬼子返程的時候,是一邊保護物資,一邊抵抗趙誌國他們的進攻。
為了保命,有些小鬼子不得不將物資丟棄。
結果就是很多人活著迴來了,可搶運迴來的物資卻少的可憐。
遺落的物資自然成為了趙誌國他們的口糧,都用不著迴去補給了。
“趙誌國欺人太甚!”
小鬼子聯隊長聽到兩個中隊的遭遇之後,更是憤怒。
趙誌國這種無賴打法,就算是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來了,也頭疼。
根本不跟日軍正麵接觸,在這山裏,趙誌國比日軍熟悉地形。
日軍就是想追,也追不上趙誌國。
等他們以為趙誌國跑了的時候,趙誌國偏偏在他們前邊等著他們,再打一次伏擊。
每次伏擊,讓小鬼子傷亡不了多少人。
可經不起極少程度。
一百六七十人的傷亡,半個多中隊的兵力就這樣沒了。
“聯隊長,您得好好想個辦法,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們不餓死,也得被趙誌國給耗死。”
物資運不過來,部隊還頻繁損失兵力。
小鬼子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日軍聯隊長知道自己被架在了火上。
另外半個聯隊的日軍倒是有戰鬥力,可他們幫不上忙。
剩下的一半兵力,既要運糧,又要保護另外半個聯隊不被趙誌國部隊從懸崖上方攻擊。
“報告,參謀部發電,如若戰場形勢不利,可以交替掩護撤到公路,等待下一步命令。”
日軍參謀部終於發來了電報。
但日軍聯隊長卻沒有感覺到像救星一般。
小鬼子怎麽也想不到趙誌國會在同一個地方伏擊他們兩次。
日軍士兵查看了一番戰場,到處都是燒焦的痕跡。
“報告,沒有發現異常!”
肉眼所及之處,都是無情的草木和山石。
日軍中隊長在望遠鏡中也沒有發現趙誌國部隊埋伏的痕跡。
“這一路上,能夠設伏的地方太多了,真是該死,也不知道我們為何要選這麽一條路。”
一個日軍中隊長抱怨著。
當初為了方便運輸,日軍隻考慮到便利,沒有考慮安全性。
趙誌國突然出手,原本便利的道路,充滿了危機。
連小鬼子都忍不住抱怨,他們選擇的這條路,就是給自己準備的黃泉路。
黃泉路也沒有辦法,他們不可能臨時更改路線。
未知的路線更是充滿了危險。
“我建議,我們中隊先通過,你們留下掩護,等我們通過這片區域之後,再掩護你們通過!”
另外一個日軍中隊長寧願舍棄速度,也想保證自己的安全。
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援軍呢,靠天靠地,靠爹靠娘,都不如靠自己。
小鬼子也知道,保證自己手中兵力充足,在危險到來的時候,他們才更加抵抗風險的衝擊。
就像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你手中的資產越多,越能夠抗住。
兩個日軍中隊相互配合,一個中隊掩護著另外一個中隊前進。
“大隊長,小鬼子越來越謹慎了,我們打不打?”連長問。
“放這一個中隊過去,我們對後邊的日軍下手,沒人打五發子彈,打完就撤!”
日軍兩個中隊的兵力不容小覷。
這兩個中隊的日軍如果配合得當,完全有機會將趙誌國他們包圍。
小鬼子再謹慎,安排地再得當,趙誌國不跟他們糾纏,小鬼子也沒有辦法。
而且這支小鬼子的命令是運輸物資,他們不可能漫山遍野的去追趙誌國。
何況山裏有沒有趙誌國的其他部隊在埋伏,小鬼子也不知道。
等著日軍殿後的中隊要通過時,趙誌國一聲令下。
“噠噠噠”
機槍在這種時候打得最歡,因為不用吝惜彈藥。
小鬼子的部隊是以行軍隊形在前進,沒有掩體。
打這種埋伏,如果運氣好,機槍子彈能夠串糖葫蘆。
“砰砰砰”
周圍槍聲大作,子彈唿嘯而知,有些小鬼子士兵直挺挺的中彈倒地。
活著的小鬼子狼狽不堪,用盡各種姿勢尋找掩體。
“撤!”
槍聲來得快,消失地也快。
有些小鬼子還沒來得及找到趙誌國他們的方位,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一臉懵的小鬼子躲在掩體裏,遲遲不敢露頭。
剛剛機槍的聲音太恐怕了,就算他們沒有看到對方有多少人,但機槍的數量不下於六挺!
密集的彈雨下,他們十幾個士兵連尋找掩體的機會都沒有。
槍聲結束之後,就是日軍傷兵的哀嚎之聲。
打死了日軍二十餘人,受傷了二十餘人。
別看給小鬼子造成的傷亡不大,但小鬼子至少要分出二十幾個士兵來照顧傷員。
槍聲響過後,前方通過的日軍允許向山坡上移動,搶占製高點。
等日軍占領位置之後,隻看到了趙誌國他們的背影消失在了山中。
另外一個中隊長從地上爬起來,臉上都是草木燃燒之後的灰燼。
看著自己士兵的屍體,他是又急又氣,在原地跺著腳。
“屍體留下,帶上傷員,繼續前進!”
日軍中隊長無奈地下達著命令。
無奈地小鬼子隻能繼續前進,同伴的屍體會成為他們的累贅。
小鬼子選擇的這條路注定是邁向地獄的道路。
還沒等小鬼子走出去,趙誌國帶著部隊去而複返。
日軍有一次遭遇到了伏擊,這次伏擊又讓小鬼子丟下了十幾具屍體。
物資還沒有見到,就傷亡了六十多人!
兩個日軍中隊長,一肚子怒火,卻無處發泄。
最讓日軍無奈的是他們明知道返程的路上必有埋伏,但他們卻不得不走。
這一次物資倒是運送迴來了。
但是日軍聯隊長看到運迴來的可憐巴巴的物資,心裏還想後勤部隊沒給他們留下物資呢。
“就這些?”
“就這些!我們的部隊遇到了伏擊!”
“兩個中隊都沒有辦法保障我們的物資嗎?”
他們可是派出了兩個中隊的兵力,趙誌國隻有一個連。
日軍中隊長憋屈地看著聯隊長:“我們去的時候遭遇到了兩次伏擊,傷亡了六十多人,迴來的時候遭遇到了兩次伏擊,傷亡了一百多人。”
小鬼子返程的時候,是一邊保護物資,一邊抵抗趙誌國他們的進攻。
為了保命,有些小鬼子不得不將物資丟棄。
結果就是很多人活著迴來了,可搶運迴來的物資卻少的可憐。
遺落的物資自然成為了趙誌國他們的口糧,都用不著迴去補給了。
“趙誌國欺人太甚!”
小鬼子聯隊長聽到兩個中隊的遭遇之後,更是憤怒。
趙誌國這種無賴打法,就算是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來了,也頭疼。
根本不跟日軍正麵接觸,在這山裏,趙誌國比日軍熟悉地形。
日軍就是想追,也追不上趙誌國。
等他們以為趙誌國跑了的時候,趙誌國偏偏在他們前邊等著他們,再打一次伏擊。
每次伏擊,讓小鬼子傷亡不了多少人。
可經不起極少程度。
一百六七十人的傷亡,半個多中隊的兵力就這樣沒了。
“聯隊長,您得好好想個辦法,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們不餓死,也得被趙誌國給耗死。”
物資運不過來,部隊還頻繁損失兵力。
小鬼子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日軍聯隊長知道自己被架在了火上。
另外半個聯隊的日軍倒是有戰鬥力,可他們幫不上忙。
剩下的一半兵力,既要運糧,又要保護另外半個聯隊不被趙誌國部隊從懸崖上方攻擊。
“報告,參謀部發電,如若戰場形勢不利,可以交替掩護撤到公路,等待下一步命令。”
日軍參謀部終於發來了電報。
但日軍聯隊長卻沒有感覺到像救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