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鎮,河對麵曾經是龐家的儲備倉庫,龐家曾經在那兒存放彈藥和糧食,我覺得以後我們的宣傳部門和重要物資都可以放在那兒。”


    趙誌國手中已經不缺錢了,從呂正那兒來的金銀珠寶還有一堆。


    隻可惜商路不通,小鬼子那邊自然不用說,他們巴不得趙誌國窮的一點物資都沒有呢。


    晉綏軍此時自己的物資都不夠用呢,尤其是在軍用物資方麵,任何勢力都看得比較急。


    “行,以後就把那兩個地方作為我們後勤的總機關所在地!”


    “教導員,我們得想個辦法,把這些錢都花出去才行,把這些錢,變成我們部隊最需要的物資。”


    有錢花不出去,這才是最難受的問題。


    “要不我去並州方向走一趟?在並州地區,我算是生麵孔,去並州地區,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馬修文不像趙誌國他們。


    趙誌國他們都在並州掛了號了,懸賞令雖不說滿大街都是,但在軍隊中,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馬修文作為一個生麵孔,也不容易引起晉綏軍方麵的注意力。


    而且這次馬修文要去並州采購物資,印刷機器,油墨以及紙張,這些東西並不是軍用物資,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他可以借著這個名字,暗中聯絡購買軍火事宜。


    “行嗎?你在並州地區人生地不熟的,去了並州也是兩眼一抹黑。”


    購買軍事物資可不是在大街上找個商鋪就能夠買到的。


    就算能夠買到,有一些掌握著資源的人,他們隻賣給熟人,絕不會賣給一個陌生人,以降低自身的風險。


    “你看你說的,就以為你認識人?我難倒就沒有幾個朋友了?而且並州這麽大的一個城市,我們總有幾個地下人員吧?”


    經馬修文這麽一提醒,趙誌國立刻想到了那個姓顧的組長,還有姚鵬舉日日夜夜思念的顧寧兒。


    “也對,現在的狀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趙誌國說,“到時候你幫我打聽一個人唄。”


    “誰?”


    “顧寧兒,如果我沒猜錯,她應該是我們的人。”趙誌國說。


    “顧寧兒?不是你在外邊惹下的風流債吧?”


    “我可沒那麽多桃花運,是姚鵬舉一見鍾情的人,當初在並州城內也算是有一麵之緣,要是能夠打聽到一些消息,姚鵬舉自然會很高興的。”


    “你這個隊長,還給自己的部下安排對象呢?”


    “難得在戰爭中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我隻提供機會,至於緣分如何,那就看姚鵬舉有沒有機會抱得美人歸了。”


    “行,作為教導員,部隊軍官的感情,我也有責任維護,我會盡量打聽一下這個消息。的。”


    “我讓姚鵬舉帶著戰士們保護你。”


    “不用,人太多了紮眼!把呂正借給我幾天,再挑兩個普通士兵跟著就行了。”


    “呂正,保護好教導員知道嗎?”


    “啊?怎麽又是我,我剛迴來,還想好好休息幾天呢。”


    “行,你既然不願意去,我就派別人去,以後我再也不派你出去執行任務了,你就一直留在我身邊,隻要做錯了一件事情,你就小心你的屁股吧。”


    “別別別,有事兒咱們好商量,就是讓我去老姚的手底下訓練兩天。”呂正念念不忘。


    “我說你怎麽迴事?做事情為什麽總要講條件?我告訴過你多少次,我是你的上級,我說的話就是命令,知道什麽叫命令嗎?”


    作為軍人,命令要不折不扣的執行。


    現如今,呂正仍舊沒有作為軍人的思想覺悟。


    趙誌國對呂正的表現有些失望,但還是期望他能夠有機會得到改正。


    “不行就不行唄,我跟教導員去就是了。”


    其實趙誌國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後悔把呂正拉到了自己的部隊中。


    像呂正這樣的人,心永遠像鳥兒一樣,軍隊的軍規在他眼中就像不存在一樣。


    罰也罰了,打也打了,可總是這種姿態在軍隊裏,對普通士兵的影響也不小。


    馬修文也跟趙誌國說,路上一定會好好跟呂正溝通一下的。


    當年冬天,一件改變華夏命運的事情發生了,為了挽救民族存亡,一位東北軍的領頭羊和一位西北軍的優秀將領實行了兵諫,華夏的所有軍隊,不分派係,一致對外,共同抗日。


    雖然雙方達成了協議,但在軍隊領導權的問題上,雙方展開了長達大半年的談判,部隊改編過程,似乎是遙遙無期。


    日軍在得知華夏軍隊一致對抗他們的時候,也加緊了對華夏北方的用兵。


    小鬼子可不想看著雙方都把槍口對準他們,當年深冬臘月,日軍對晉綏軍展開了一次突襲。


    以大部隊正麵進攻牽製,小規模滲透後方偷襲的計策,頻頻襲擊晉綏軍重要的軍事設施。


    晉綏軍本來就難以支撐住日軍正麵的進攻,沒有多少兵力來保護他們的後方運輸部隊,導致大量物資被毀,無法運送到前線。


    兩天之後,前線不止是彈藥告急,所有物資都急缺。


    晉綏軍防線岌岌可危!


    在一個月前,馬修文成立起來的宣傳部門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刊報紙,覆蓋地區隻是安陽鎮和周邊的村莊。


    報紙上鮮有文字,大部分是圖畫,這些都是孫思瑩和學校的老師們共同創作的。


    在兩方開始談判的時候,他們立刻畫了一份報紙。


    報紙上一共有三個人物,一個是帶著青天白日徽章帽子的士兵,一個是帶著紅色五角星軍帽的士兵,兩個人在共同的戰壕裏,把槍對準了留著衛生胡的小鬼子。


    這種宣傳方式很快就受到了百姓的歡迎。


    因為他們就算看不懂字,也知道這幅畫講述的是什麽。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宣傳畫,讓附近的百姓開始關注起趙誌國他們這支軍隊。


    然而宣傳部門剛成立一個月之後,趙誌國從崔榮興他們這兒得到了一份情報。


    在望縣的日軍最近常提起一個地名,安陽鎮!


    崔榮興並不知道趙誌國的部隊就駐紮在安陽鎮,他也不知道小鬼子為什麽屢次提到安陽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鐵血狂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籬酒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籬酒吧並收藏抗日之鐵血狂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