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榮興眼見自己的士兵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對方槍聲一響,他的部隊就要潰散一大半。
於是崔榮興又給川月智發了數封電報求援。
川月智看到電報之後,仍舊按兵不動。
華夏軍隊每次都能夠提前發現他們的行動,這已經說明望縣內有趙誌國的眼睛。
短時間內川月智肯定是無法抓到華夏的情報人員,所以他必須想辦法瞞過這雙眼睛。
“傳令下去,所有部隊集結待命!”
川月智也不想讓崔榮興的皇協軍部隊全軍覆沒。
如果皇協軍被打得沒有戰鬥力了,以後隻能靠他們自己出城,麵對四處遊擊的趙誌國部隊,他們肯定會損兵折將。
偽軍戰鬥力雖然不行,但不得不承認他們是不錯的炮灰。
望縣的日軍部隊集結了起來,但他們卻接到了川月智一個奇怪的命令。
部隊從城西門出繞道城東門再迴到營房。
小鬼子士兵非常納悶,但他們還得執行命令。
日軍集結出城,高倉安排的情報人員發現,立刻跑步向高倉他們匯報,以免被日軍給包夾。
高倉安排的人剛離開不久,日軍繞了一圈又返迴了望縣。
日軍出城的情報傳到高倉這兒,他隻能下令讓部隊撤退到安全區域。
可左等右等,就是沒有等到日軍的援兵。
“看來我也上了小鬼子的當!”
高倉嘲諷著自己,他們經常耍弄小鬼子於股掌之間,沒想到被小鬼子給耍了一次。
此時高倉已經明白川月智已經開始跟他們鬥智鬥勇了。
路途遙遠,華夏部隊長期在日占區,補給困難,隻要遲滯高倉他們的一次進攻,就能夠讓他們消耗更多的補給。
帶部隊行動之前,趙誌國已經提醒過高倉,川月智這個鬼子不簡單。
第一次交手,雙方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刀兵相見,但川月智隻是讓部隊在望縣轉了一圈,就讓高倉退兵了,已經說明問題了。
而且川月智也判斷出來,這支華夏部隊戰鬥力不強,兵力不足,要不然不會在他們出城轉一圈之後,高倉就帶著部隊直接撤退。
川月智也恨自己手中兵力不足,如果皇協軍團的戰鬥力跟他們日軍相當,川月智直接派兵把守住進山的道路。
沒有了退路,高倉他們就失去補給,也沒有了援軍,戰鬥力再強,也會被活活耗死。
但川月智知道,趙誌國手中有一支部隊戰鬥力很強,曾經把他和他的部隊打得非常狼狽。
而且望縣還需要兵力駐守,兵力太少,顧此失彼,這就是川月智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
他要集中起優勢兵力來,先將找到那支部隊,報仇雪恨,然後再一步步收拾趙誌國手中的其他部隊。
崔榮興這邊得知了周圍華夏軍隊撤退之後,他立刻帶著部隊再次轉移了駐紮位置。
每換一次駐紮的村子,崔榮興的部隊就靠近一次望縣。
其實崔榮興的部隊每次駐紮在哪兒,都是川月智通過電台給崔榮興安排的。
川月智的目的很明顯,他想來一個溫水煮青蛙,一步步把高倉的部隊引到往望縣附近。
越靠近望縣,日軍支援的速度會越快,當到達高倉他們跑不了的位置時,川月智會果斷派兵出擊的。
隻要把高倉的部隊給全殲,趙誌國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自從得知在望縣地界上活躍的華夏軍隊是趙誌國的部隊之後,光穀司給了川月智一道特殊的命令,隻要川月智開口,他會給望縣增兵的。
這也是川月智的底氣。
但是皇協軍的異常舉動引起了高倉的警覺。
高倉又不是剛出軍校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士兵,而且他們對望縣地界的熟悉程度遠比隻會看地圖的川月智。
“小鬼子這是想釣魚嗎?這釣魚手法也太低端了吧?”
這麽低級的計謀也虧川月智能夠想的出來。
“他不會是想用這麽低級的辦法來掩蓋其他行動吧?”
高倉的警惕性並沒有放鬆,跟川月智的第一迴合交手,雖然他們沒有損失什麽,但川月智跟他們以往遇到的小鬼子軍官不同。
以往的小鬼子軍官,仗著武器裝備好,士兵作戰素養強,日軍指揮官往往不會把華夏軍隊當成重要的對手。
被姚鵬舉打過一次的川月智對趙誌國這個對手格外的重視,所以他不會掉以輕心。
高倉也認定了川月智這麽做背後肯定有什麽手段。
“難道?”
高倉突然想到了什麽:“一排長,安排偵察兵,向山口方向偵察,記住了,日軍修建據點的三個方向都要偵察!”
望縣地界上可不止有崔榮興偽軍一個團,還有一個本地偽軍團,雖然兵力不多,但是對日軍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川月智已經判斷出高倉他們兵力並不多,而且補給還非常困難。
所以川月智做了三手的準備,第一手準備就是利用崔榮興引誘高倉向望縣靠近。
第二手就是川月智自己。
而望縣的本地偽軍也做好了準備,隻要川月智一聲令下,他們會立刻在距離高倉部隊最遠的山口開工修建據點。
等高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據點說不定就已經成型。
一個據點修建起來,下一個據點利用同樣的辦法。
當日軍逐漸把據點修建起來的時候,川月智就不用再四處分兵,讓其他方向上發生的情況擾亂他的部署。
戰爭除了雙方兵力的搏殺之外,就是決策者鬥智鬥勇的過程。
川月智在做著精妙部署的時候,高倉也意識以川月智的能力,望縣地界上的兵力部署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麽簡單。
高倉也留了一個心眼,在崔榮興向望縣方向一步步撤退的時候,他也隱去了蹤跡。
華夏部隊就像是從望縣蒸發了一樣,川月智卻警惕了起來。
“難道他們識破了我的計劃?”
望縣本地的偽軍還沒有離開縣城,除非在川月智的指揮部裏找趙誌國安排的人,要不然計劃不可能泄露的。
“他們可能識破我的釣魚計劃,但絕對沒有想到的我第二個計劃!可是到底哪兒出了問題?”
於是崔榮興又給川月智發了數封電報求援。
川月智看到電報之後,仍舊按兵不動。
華夏軍隊每次都能夠提前發現他們的行動,這已經說明望縣內有趙誌國的眼睛。
短時間內川月智肯定是無法抓到華夏的情報人員,所以他必須想辦法瞞過這雙眼睛。
“傳令下去,所有部隊集結待命!”
川月智也不想讓崔榮興的皇協軍部隊全軍覆沒。
如果皇協軍被打得沒有戰鬥力了,以後隻能靠他們自己出城,麵對四處遊擊的趙誌國部隊,他們肯定會損兵折將。
偽軍戰鬥力雖然不行,但不得不承認他們是不錯的炮灰。
望縣的日軍部隊集結了起來,但他們卻接到了川月智一個奇怪的命令。
部隊從城西門出繞道城東門再迴到營房。
小鬼子士兵非常納悶,但他們還得執行命令。
日軍集結出城,高倉安排的情報人員發現,立刻跑步向高倉他們匯報,以免被日軍給包夾。
高倉安排的人剛離開不久,日軍繞了一圈又返迴了望縣。
日軍出城的情報傳到高倉這兒,他隻能下令讓部隊撤退到安全區域。
可左等右等,就是沒有等到日軍的援兵。
“看來我也上了小鬼子的當!”
高倉嘲諷著自己,他們經常耍弄小鬼子於股掌之間,沒想到被小鬼子給耍了一次。
此時高倉已經明白川月智已經開始跟他們鬥智鬥勇了。
路途遙遠,華夏部隊長期在日占區,補給困難,隻要遲滯高倉他們的一次進攻,就能夠讓他們消耗更多的補給。
帶部隊行動之前,趙誌國已經提醒過高倉,川月智這個鬼子不簡單。
第一次交手,雙方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刀兵相見,但川月智隻是讓部隊在望縣轉了一圈,就讓高倉退兵了,已經說明問題了。
而且川月智也判斷出來,這支華夏部隊戰鬥力不強,兵力不足,要不然不會在他們出城轉一圈之後,高倉就帶著部隊直接撤退。
川月智也恨自己手中兵力不足,如果皇協軍團的戰鬥力跟他們日軍相當,川月智直接派兵把守住進山的道路。
沒有了退路,高倉他們就失去補給,也沒有了援軍,戰鬥力再強,也會被活活耗死。
但川月智知道,趙誌國手中有一支部隊戰鬥力很強,曾經把他和他的部隊打得非常狼狽。
而且望縣還需要兵力駐守,兵力太少,顧此失彼,這就是川月智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
他要集中起優勢兵力來,先將找到那支部隊,報仇雪恨,然後再一步步收拾趙誌國手中的其他部隊。
崔榮興這邊得知了周圍華夏軍隊撤退之後,他立刻帶著部隊再次轉移了駐紮位置。
每換一次駐紮的村子,崔榮興的部隊就靠近一次望縣。
其實崔榮興的部隊每次駐紮在哪兒,都是川月智通過電台給崔榮興安排的。
川月智的目的很明顯,他想來一個溫水煮青蛙,一步步把高倉的部隊引到往望縣附近。
越靠近望縣,日軍支援的速度會越快,當到達高倉他們跑不了的位置時,川月智會果斷派兵出擊的。
隻要把高倉的部隊給全殲,趙誌國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自從得知在望縣地界上活躍的華夏軍隊是趙誌國的部隊之後,光穀司給了川月智一道特殊的命令,隻要川月智開口,他會給望縣增兵的。
這也是川月智的底氣。
但是皇協軍的異常舉動引起了高倉的警覺。
高倉又不是剛出軍校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士兵,而且他們對望縣地界的熟悉程度遠比隻會看地圖的川月智。
“小鬼子這是想釣魚嗎?這釣魚手法也太低端了吧?”
這麽低級的計謀也虧川月智能夠想的出來。
“他不會是想用這麽低級的辦法來掩蓋其他行動吧?”
高倉的警惕性並沒有放鬆,跟川月智的第一迴合交手,雖然他們沒有損失什麽,但川月智跟他們以往遇到的小鬼子軍官不同。
以往的小鬼子軍官,仗著武器裝備好,士兵作戰素養強,日軍指揮官往往不會把華夏軍隊當成重要的對手。
被姚鵬舉打過一次的川月智對趙誌國這個對手格外的重視,所以他不會掉以輕心。
高倉也認定了川月智這麽做背後肯定有什麽手段。
“難道?”
高倉突然想到了什麽:“一排長,安排偵察兵,向山口方向偵察,記住了,日軍修建據點的三個方向都要偵察!”
望縣地界上可不止有崔榮興偽軍一個團,還有一個本地偽軍團,雖然兵力不多,但是對日軍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川月智已經判斷出高倉他們兵力並不多,而且補給還非常困難。
所以川月智做了三手的準備,第一手準備就是利用崔榮興引誘高倉向望縣靠近。
第二手就是川月智自己。
而望縣的本地偽軍也做好了準備,隻要川月智一聲令下,他們會立刻在距離高倉部隊最遠的山口開工修建據點。
等高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據點說不定就已經成型。
一個據點修建起來,下一個據點利用同樣的辦法。
當日軍逐漸把據點修建起來的時候,川月智就不用再四處分兵,讓其他方向上發生的情況擾亂他的部署。
戰爭除了雙方兵力的搏殺之外,就是決策者鬥智鬥勇的過程。
川月智在做著精妙部署的時候,高倉也意識以川月智的能力,望縣地界上的兵力部署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麽簡單。
高倉也留了一個心眼,在崔榮興向望縣方向一步步撤退的時候,他也隱去了蹤跡。
華夏部隊就像是從望縣蒸發了一樣,川月智卻警惕了起來。
“難道他們識破了我的計劃?”
望縣本地的偽軍還沒有離開縣城,除非在川月智的指揮部裏找趙誌國安排的人,要不然計劃不可能泄露的。
“他們可能識破我的釣魚計劃,但絕對沒有想到的我第二個計劃!可是到底哪兒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