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國並沒有停下腳步,跟著隊伍一直向前走:“你高倉打仗怎麽越來越沒自信了?是不是惦記上哪個小姑娘,怕自己死了,再也見不到她了?”
“團長,天地良心啊,跟小鬼子打仗,我高倉什麽時候慫過,可是團長您想想,在我們手中死掉的士兵,前前後後總有三千人了吧?這些士兵都是自願當兵的,我們總不能拿著他們的命當劈柴燒吧?”
這一仗仗下來,士兵的屍體都已經能夠填平這山裏的一道溝壑了,用屍山血海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這一仗我們不會犧牲太多的人,小鬼子兵力是比我們多,但他們在明處,我們在暗處。”
日軍並不知道六十八師的存在,隻要行蹤不暴露,他們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
“真的?”高倉問。
“我什麽時候騙過你?跟著我這麽長時間了,雖然我們每一仗都打得很艱難,但我什麽時候不在減少士兵的傷亡?”
沒有人比趙誌國更尊重普通戰士們的性命了,但為了勝利,有時候還是需要必要的犧牲的。
“抓緊時間行軍,傳令下去,所有士兵不得大聲喧嘩,否則執行戰場紀律。”
日軍的行軍速度不快,六十八師的行軍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會跟日軍拉得太近了。日軍的通訊兵一直背著電台,能夠隨時跟他們的任何一直部隊保持著聯絡。
山巒陡峭,兩側的山壁上布滿了半人多高的灌木和草叢,隻要有人趴進去,根本發現不了。
越深入大山,趙誌國也越感覺到了大山的敬畏,人在大山麵前就像螻蟻一般,壓迫的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停止行軍!”
突然前方隊伍停了下來,一個士兵前來報告,日軍突然停下腳步,原地休息,前方製高點上已經有日軍在站崗放哨,隻要他們的部隊通過前方道路的拐彎處,可能就會被高點的日軍發現行蹤。
“師長,我帶人上去看看!”
趙誌國他們不確定日軍停下所謂何事,如果小鬼子決定在此處設伏,肯定會修築工事的。
姚鵬舉帶著兩個狙擊手一路上保護著趙誌國來到了拐彎的地方。
趙誌國隱藏在一塊巨石後方,拿著望遠鏡看著遠處的高點,高點上方有兩名日軍士兵在站崗,但趙誌國不敢探出去看道路上的渡邊聯隊在做什麽,隻要他離開拐彎的地方,有很大可能會被日軍崗哨給發現。
“團長,要不要再摸近一點偵察一下?”姚鵬舉詢問。
“我去吧,我一個人去,人越多越容易暴露目標。”
道路兩側厚厚的灌木叢倒是可以提供掩護,但灌木叢隻要有太大的動靜,就會引起日軍的注意。
“團長,有我們在,哪兒有你去的道理。”姚鵬舉笑著說。
特戰隊什麽髒活累活沒幹過,偵察這種小事兒,對他們再熟悉不過了。
說完姚鵬舉把身上的裝備給卸下來交給了身後的兩個士兵,然後快速移動到了草叢中隱蔽了起來。
兩個士兵也立刻做好了戰鬥準備,用槍瞄著高處的日軍,如果高處的日軍發現了姚鵬舉,這兩個狙擊手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開槍,將高處的日軍給擊斃,隻有這樣隱藏著的姚鵬舉才不會被日軍給發現。
趙誌國滿意地看著兩個狙擊手,然後小聲詢問:“那兩個小鬼子距離至少在六百米,有把握嗎?”
“把握不大,但可以試一試!”舉槍瞄準的士兵眼睛一直沒有離開他的目標。
“打高處的敵人,再加上這麽遠的距離,槍口要抬高半寸,你瞄著他的頭,擊中的是胸膛!”趙誌國告訴狙擊手。
“團長,這些經驗您都給我們講過了,我們都算是您的徒弟了。”
狙擊手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他們在戰場上狙殺的敵人並不少。
“看來你們都已經出徒了,至少在專注力這一方麵已經做到了。”
趙誌國發現,在跟這兩個戰士說話的時候,這兩個戰士始終沒有看一眼趙誌國,他們的眼睛也一直死死盯著高處的日軍,隻要日軍有異常舉動,不管能不能擊中目標,都會掩護姚鵬舉的。
姚鵬舉的動作很輕,每次都大動作時,他必然會仔細觀察一番日軍有沒有看向他這個方向。
不過前方的灌木叢也遮擋住了姚鵬舉的視野,讓他無法看清楚日軍到底在做什麽,盡可能的向前靠近,爭取能夠聽到日軍士兵在交談什麽。
行動雖然困難,但還算順利,並沒有被小鬼子發現。日軍停下來隻是休息,並沒有構築工事的打算。不過姚鵬舉也探聽到了幾個小鬼子正在交談,再有五個小時,他們就能夠徹底放鬆了。
日軍停留了半個小時之後,又繼續出發了。
“五個小時?五個小時是戰鬥結束的時間,還是日軍到達目的地時間?”
聽到這個時間,楚捷有些困惑,他們的電台仍舊沒有跟撤退的部隊聯係上,跟撤退的部隊有多遠的距離他們都不知道。
“再有三個多小時天就黑了。”趙誌國提醒。
山中的天黑可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跟山外的天黑是兩碼事兒,如果今天晚上晴空萬裏,月亮高照,說不定還能夠給他們帶來一點光明。
“不管五個小時是日軍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還是結束戰鬥的時間,我們都要跟進他們,命令部隊跟上!”
不管還需要多久,這場戰鬥注定要在晚上打了,除非撤退的部隊在晚上選擇安營紮寨。
部隊還是跟著日軍在大山中行軍,七拐八拐,很多方向感差的士兵都不知道自己到了哪兒,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了。
“大爺的,我怎麽感覺像是在原地打轉一樣?你看看這些山峰,就像雙胞胎兄弟似的,長得也太像了。”一個軍官嘀咕著。
有很多弟兄這輩子第一次見這麽多高山。
“告訴你們一個鑒別方向的辦法,”趙誌國向身邊的弟兄們普及,“山體南側,往往獲得陽光更充分,草木長得也就更茂盛一些,如果在山中迷路了,可以根據這山中的草木分辨方向。”
不管將來這些軍官和士兵會不會在趙誌國手底下,將來行軍打仗用得著的時候,就是能夠救他們命的時候。
“團長,天地良心啊,跟小鬼子打仗,我高倉什麽時候慫過,可是團長您想想,在我們手中死掉的士兵,前前後後總有三千人了吧?這些士兵都是自願當兵的,我們總不能拿著他們的命當劈柴燒吧?”
這一仗仗下來,士兵的屍體都已經能夠填平這山裏的一道溝壑了,用屍山血海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這一仗我們不會犧牲太多的人,小鬼子兵力是比我們多,但他們在明處,我們在暗處。”
日軍並不知道六十八師的存在,隻要行蹤不暴露,他們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
“真的?”高倉問。
“我什麽時候騙過你?跟著我這麽長時間了,雖然我們每一仗都打得很艱難,但我什麽時候不在減少士兵的傷亡?”
沒有人比趙誌國更尊重普通戰士們的性命了,但為了勝利,有時候還是需要必要的犧牲的。
“抓緊時間行軍,傳令下去,所有士兵不得大聲喧嘩,否則執行戰場紀律。”
日軍的行軍速度不快,六十八師的行軍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會跟日軍拉得太近了。日軍的通訊兵一直背著電台,能夠隨時跟他們的任何一直部隊保持著聯絡。
山巒陡峭,兩側的山壁上布滿了半人多高的灌木和草叢,隻要有人趴進去,根本發現不了。
越深入大山,趙誌國也越感覺到了大山的敬畏,人在大山麵前就像螻蟻一般,壓迫的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停止行軍!”
突然前方隊伍停了下來,一個士兵前來報告,日軍突然停下腳步,原地休息,前方製高點上已經有日軍在站崗放哨,隻要他們的部隊通過前方道路的拐彎處,可能就會被高點的日軍發現行蹤。
“師長,我帶人上去看看!”
趙誌國他們不確定日軍停下所謂何事,如果小鬼子決定在此處設伏,肯定會修築工事的。
姚鵬舉帶著兩個狙擊手一路上保護著趙誌國來到了拐彎的地方。
趙誌國隱藏在一塊巨石後方,拿著望遠鏡看著遠處的高點,高點上方有兩名日軍士兵在站崗,但趙誌國不敢探出去看道路上的渡邊聯隊在做什麽,隻要他離開拐彎的地方,有很大可能會被日軍崗哨給發現。
“團長,要不要再摸近一點偵察一下?”姚鵬舉詢問。
“我去吧,我一個人去,人越多越容易暴露目標。”
道路兩側厚厚的灌木叢倒是可以提供掩護,但灌木叢隻要有太大的動靜,就會引起日軍的注意。
“團長,有我們在,哪兒有你去的道理。”姚鵬舉笑著說。
特戰隊什麽髒活累活沒幹過,偵察這種小事兒,對他們再熟悉不過了。
說完姚鵬舉把身上的裝備給卸下來交給了身後的兩個士兵,然後快速移動到了草叢中隱蔽了起來。
兩個士兵也立刻做好了戰鬥準備,用槍瞄著高處的日軍,如果高處的日軍發現了姚鵬舉,這兩個狙擊手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開槍,將高處的日軍給擊斃,隻有這樣隱藏著的姚鵬舉才不會被日軍給發現。
趙誌國滿意地看著兩個狙擊手,然後小聲詢問:“那兩個小鬼子距離至少在六百米,有把握嗎?”
“把握不大,但可以試一試!”舉槍瞄準的士兵眼睛一直沒有離開他的目標。
“打高處的敵人,再加上這麽遠的距離,槍口要抬高半寸,你瞄著他的頭,擊中的是胸膛!”趙誌國告訴狙擊手。
“團長,這些經驗您都給我們講過了,我們都算是您的徒弟了。”
狙擊手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他們在戰場上狙殺的敵人並不少。
“看來你們都已經出徒了,至少在專注力這一方麵已經做到了。”
趙誌國發現,在跟這兩個戰士說話的時候,這兩個戰士始終沒有看一眼趙誌國,他們的眼睛也一直死死盯著高處的日軍,隻要日軍有異常舉動,不管能不能擊中目標,都會掩護姚鵬舉的。
姚鵬舉的動作很輕,每次都大動作時,他必然會仔細觀察一番日軍有沒有看向他這個方向。
不過前方的灌木叢也遮擋住了姚鵬舉的視野,讓他無法看清楚日軍到底在做什麽,盡可能的向前靠近,爭取能夠聽到日軍士兵在交談什麽。
行動雖然困難,但還算順利,並沒有被小鬼子發現。日軍停下來隻是休息,並沒有構築工事的打算。不過姚鵬舉也探聽到了幾個小鬼子正在交談,再有五個小時,他們就能夠徹底放鬆了。
日軍停留了半個小時之後,又繼續出發了。
“五個小時?五個小時是戰鬥結束的時間,還是日軍到達目的地時間?”
聽到這個時間,楚捷有些困惑,他們的電台仍舊沒有跟撤退的部隊聯係上,跟撤退的部隊有多遠的距離他們都不知道。
“再有三個多小時天就黑了。”趙誌國提醒。
山中的天黑可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跟山外的天黑是兩碼事兒,如果今天晚上晴空萬裏,月亮高照,說不定還能夠給他們帶來一點光明。
“不管五個小時是日軍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還是結束戰鬥的時間,我們都要跟進他們,命令部隊跟上!”
不管還需要多久,這場戰鬥注定要在晚上打了,除非撤退的部隊在晚上選擇安營紮寨。
部隊還是跟著日軍在大山中行軍,七拐八拐,很多方向感差的士兵都不知道自己到了哪兒,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了。
“大爺的,我怎麽感覺像是在原地打轉一樣?你看看這些山峰,就像雙胞胎兄弟似的,長得也太像了。”一個軍官嘀咕著。
有很多弟兄這輩子第一次見這麽多高山。
“告訴你們一個鑒別方向的辦法,”趙誌國向身邊的弟兄們普及,“山體南側,往往獲得陽光更充分,草木長得也就更茂盛一些,如果在山中迷路了,可以根據這山中的草木分辨方向。”
不管將來這些軍官和士兵會不會在趙誌國手底下,將來行軍打仗用得著的時候,就是能夠救他們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