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
八月份是很多大學大一新生報到的季節,在擁擠的火車上到處可見在家長陪伴之下的大一新生,他們多半都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全然沒有注意到父母的不舍和擔心。蘇彤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臉的憂鬱,在她身上看不到應有的興奮。
“爸媽:你們快下車吧!車一會兒就開了,有我在你們就放心迴去吧!”看著父母被擁擠的人群擠來擠去,蘇盈有些心疼。
“是啊!爸媽,下車吧!一會兒人多該不好下了”
“那你們路上小心,蘇盈照顧好妹妹”母親顯然還是不太放心,兒行千裏母擔憂,說著說著眼睛卻濕潤了。
“媽:瞧你,我不過是出去上學,又不是不迴來了”
“家裏一下子少了兩個人,心裏空落落的”
“跟孩子說這些幹嘛!快點吧,不然真下不去了”父親也在一旁催促
送蘇彤去上學的是她的二姐,因為曾經在那座城市裏讀過大學,相對熟悉,所以父母就讓她來送蘇彤上學,還有就是蘇彤和二姐的感情很好,妹妹要離家去外地讀書了,姐姐當然會有很多不舍,這可能也是她要送蘇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就是父母前一段時間送她三姐去另一個城市上大學,剛剛迴來太累了,蘇彤也不忍心再折騰父母,畢竟他們年歲已高,經不起這麽折騰。
走出車站就可以看到很多學校的條幅,這對一座城市而言是一道獨特的風景。蘇彤幫二姐提著箱子找到自己學校所在的位置,在接站的師兄師姐的幫助下她們很快就上了負責接站的校車。校車停停走走,在繁華的街道穿梭,似乎並不是很遠的距離卻走了很長時間才到達她的大學——xx大學,一座有著優良傳統的學校。
學校裏一片熱鬧景象,蘇彤的冷漠與之格格不入。二姐當然看出妹妹的心事。
“怎麽一路上都不高興啊!一點都不想上大學應該有的樣子”
“有什麽好高興的,上的又不是清華”
開學第一天要做的事很多,交各種費用,辦入學手續,不過這些多半都不用新生親曆而為,父母會一樣一樣的辦好,這可能是和孩子分開之前他們能為孩子做的最後一件事,所以他們累並快樂著。蘇彤的這些事都是由二姐代勞的,當二姐抱著學校剛放的行李在公寓管理員指引下推開寢室的門,蘇彤的漠然以至於讓寢室的同學產生誤解。
“你是送你姐來上學的嗎?”,問這句話的人是葉子涵,後來蘇彤叫她葉子,因為她覺得這樣叫更親切,葉子涵成了蘇彤大學時代最要好的朋友。對於葉子涵的這句問話,蘇彤隻淡淡地迴答了一句:“不是,是我來上學。”當時蘇彤在想:我暈,就算是我姐年輕也不能這麽問啊,哪有妹妹送姐姐上學的,還是我太老了?說完之後便找到自己的床位,把東西放上。對於有過上學經曆的人來說,收拾床鋪當然是小菜一碟,所以很快二姐就幫蘇彤把床鋪收拾得幹淨利落。
開學的第一天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過去了,晚上的時候蘇彤想起答應要去看自己高中時的好友,於是她和姐姐買了水果打算去好友的學校。可是初來咋到,她不認識路,二姐又好幾年都沒來過了,所以找了半天才找到公交車站,當時的想法真是簡單,怎麽就沒想到打車呢?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到了朋友的學校——xx大學,可是一下車,二姐發現自己的包被人拉開了,第一反應就是看看錢包還在不在,答案是肯定的,錢包早沒了蹤跡,幸運的是二姐新買的手機還在。這趟同學看的損失慘重,現金丟了一千多,銀行卡,身份證都丟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難辦了,銀行卡沒了,取不出錢,接下來的日子要喝西北風了。不過好在白天的時候把學費交了,不然損失就更大了。每次迴想起這些,蘇彤都心有餘悸,這座城市留給她的第一印象實在是太差了。
剛剛落腳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就發生這樣的事情,試問誰的心情會好呢?看朋友前的那份興奮勁早就蕩然無存,留給蘇彤的隻有疲憊。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接下來的日子,蘇彤當然不是靠喝西北風度日的,她有個表姐在這座城市,正在為考研發奮圖強,所以二姐找到她給蘇彤借了些錢,總算熬過難關。
在寢室住的第一晚,蘇彤睡得並不好,對於從未住過校的她來說,一切都不適應。對於這種群居生活她還是第一次,不習慣也屬自然。她睡在上鋪,雖然說上鋪幹淨,可是她總擔心會掉下來,所以在最初的日子裏,她沒有一個晚上是睡得安穩的,不過後來睡得久了,也就習慣了。不記得是誰說過,當你無法改變生活,那就讓生活改變你。
大學生活並不像她從前聽到的那樣,多麽多麽的美好,現實是對夢想最殘酷的顛覆。寢室同學的關係很微妙,都說人際交往是一門學問,可是這門功課蘇彤學得的不好。她並不在意該怎樣與人相處,她處事原則很簡單,看著順眼就多說兩句,不順眼就敬而遠之。早就聽人說在大學裏是很難交到真心朋友的,她並不讚同這種觀點,她覺得隻要真誠待人就一定會有朋友。
蘇彤的寢室是六人住的,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有兩個沒來報到。蘇彤想可能是覺得學校不夠理想吧,因為她也曾這樣做過。雖然說她這次考的學校在全省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再怎麽好她考得也隻是專科而已,如果不是經曆過一次挫敗,她也會選擇放棄,然後從頭再來。人生中總有遺憾,不可能你想要什麽就一定能得到,也許有些東西就算是你努力了也未必能如你所願。這是蘇彤心底的一道傷,一個遺憾,時常會刺痛她的心。考到這裏的人大多都是失意的人,大多數人的高考分數都不在國家線之下,甚至有些人還超出了很多分,原因隻有一個就是誌願報高了,蘇彤隻是這失意之人中的一個。偶爾迴想起過去,蘇彤也會問自己,這樣真的值得嗎?
開學的第二天,上午是體檢,下午由學生會成員帶新同學參觀。體檢的人很多,沒什麽秩序,男同學們全然沒有顯示出應有的紳士風度。蘇彤幾乎是最後一個體檢完出來的,出來一看表都中午十二點多了,累得眼花繚亂,同寢室的同學早就沒蹤影了,蘇彤想:為什麽我這麽慢呢,難過這就是謙讓的迴報。走出校醫院,她依稀看見一張看似熟悉的臉,一頭天生的自來卷,卷得程度你無法想象。因為她這一頭卷發,很快的全院的同學幾乎都認識她。後來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叫她毛毛,這個名字很形象。那個人走過來親切的說:“才出來啊?我們一起去吃飯吧!”“你是在等我嗎?”“當然,不然還會有誰?”,這位同學是蘇彤一個寢室的,叫韓冰,名字聽起來夠冷的,其實人是個很熱心的的人,這是蘇彤在大學時代第一個溫暖的迴憶。
開學的第三天是舉行開學典禮,韓冰因前一晚胃痙攣住院沒能出席。學院領導當然要把握時機,大肆宣揚一下在為韓冰看病中充當的角色。當領導問及是哪個寢室的同學時,坐在第一排的寢室其他成員齊刷刷地把手舉起,一時間成了全院的名人。
大學生活就在開學典禮之後拉開帷幕,在這隨後的三年中,遇到過很多人,經曆了很多事,大學校園裏記載著青春的足跡,有歡笑,也有悲傷。
寢室原本空著的床位隨著新同學的到來被注滿,從此真正意義上的群居生話就這樣開始了,大家都是同齡人,所以認識起來也很快,沒多久,大家就相互熟識了。在大學裏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經常成群結隊出現的一定是大一的,一對一對出現的多半是大二大三的,一個一個出現的一定是大四的,蘇彤和她的室友們也是這樣,她們一起出早操,然後派兩個人到教室裏占座,大學裏占座是家常便飯,已經變成了約定俗成的一種傳統。她們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看電影,一起上自習。蘇彤的寢室是全院的全優寢,不隻在學習方麵,就連每次衛生檢查也都是最好的,曾經有人開玩笑說她們寢室可以當高護病房了,太幹淨,一點生活氣息都沒有。
八月份是很多大學大一新生報到的季節,在擁擠的火車上到處可見在家長陪伴之下的大一新生,他們多半都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全然沒有注意到父母的不舍和擔心。蘇彤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臉的憂鬱,在她身上看不到應有的興奮。
“爸媽:你們快下車吧!車一會兒就開了,有我在你們就放心迴去吧!”看著父母被擁擠的人群擠來擠去,蘇盈有些心疼。
“是啊!爸媽,下車吧!一會兒人多該不好下了”
“那你們路上小心,蘇盈照顧好妹妹”母親顯然還是不太放心,兒行千裏母擔憂,說著說著眼睛卻濕潤了。
“媽:瞧你,我不過是出去上學,又不是不迴來了”
“家裏一下子少了兩個人,心裏空落落的”
“跟孩子說這些幹嘛!快點吧,不然真下不去了”父親也在一旁催促
送蘇彤去上學的是她的二姐,因為曾經在那座城市裏讀過大學,相對熟悉,所以父母就讓她來送蘇彤上學,還有就是蘇彤和二姐的感情很好,妹妹要離家去外地讀書了,姐姐當然會有很多不舍,這可能也是她要送蘇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就是父母前一段時間送她三姐去另一個城市上大學,剛剛迴來太累了,蘇彤也不忍心再折騰父母,畢竟他們年歲已高,經不起這麽折騰。
走出車站就可以看到很多學校的條幅,這對一座城市而言是一道獨特的風景。蘇彤幫二姐提著箱子找到自己學校所在的位置,在接站的師兄師姐的幫助下她們很快就上了負責接站的校車。校車停停走走,在繁華的街道穿梭,似乎並不是很遠的距離卻走了很長時間才到達她的大學——xx大學,一座有著優良傳統的學校。
學校裏一片熱鬧景象,蘇彤的冷漠與之格格不入。二姐當然看出妹妹的心事。
“怎麽一路上都不高興啊!一點都不想上大學應該有的樣子”
“有什麽好高興的,上的又不是清華”
開學第一天要做的事很多,交各種費用,辦入學手續,不過這些多半都不用新生親曆而為,父母會一樣一樣的辦好,這可能是和孩子分開之前他們能為孩子做的最後一件事,所以他們累並快樂著。蘇彤的這些事都是由二姐代勞的,當二姐抱著學校剛放的行李在公寓管理員指引下推開寢室的門,蘇彤的漠然以至於讓寢室的同學產生誤解。
“你是送你姐來上學的嗎?”,問這句話的人是葉子涵,後來蘇彤叫她葉子,因為她覺得這樣叫更親切,葉子涵成了蘇彤大學時代最要好的朋友。對於葉子涵的這句問話,蘇彤隻淡淡地迴答了一句:“不是,是我來上學。”當時蘇彤在想:我暈,就算是我姐年輕也不能這麽問啊,哪有妹妹送姐姐上學的,還是我太老了?說完之後便找到自己的床位,把東西放上。對於有過上學經曆的人來說,收拾床鋪當然是小菜一碟,所以很快二姐就幫蘇彤把床鋪收拾得幹淨利落。
開學的第一天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過去了,晚上的時候蘇彤想起答應要去看自己高中時的好友,於是她和姐姐買了水果打算去好友的學校。可是初來咋到,她不認識路,二姐又好幾年都沒來過了,所以找了半天才找到公交車站,當時的想法真是簡單,怎麽就沒想到打車呢?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到了朋友的學校——xx大學,可是一下車,二姐發現自己的包被人拉開了,第一反應就是看看錢包還在不在,答案是肯定的,錢包早沒了蹤跡,幸運的是二姐新買的手機還在。這趟同學看的損失慘重,現金丟了一千多,銀行卡,身份證都丟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難辦了,銀行卡沒了,取不出錢,接下來的日子要喝西北風了。不過好在白天的時候把學費交了,不然損失就更大了。每次迴想起這些,蘇彤都心有餘悸,這座城市留給她的第一印象實在是太差了。
剛剛落腳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就發生這樣的事情,試問誰的心情會好呢?看朋友前的那份興奮勁早就蕩然無存,留給蘇彤的隻有疲憊。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接下來的日子,蘇彤當然不是靠喝西北風度日的,她有個表姐在這座城市,正在為考研發奮圖強,所以二姐找到她給蘇彤借了些錢,總算熬過難關。
在寢室住的第一晚,蘇彤睡得並不好,對於從未住過校的她來說,一切都不適應。對於這種群居生活她還是第一次,不習慣也屬自然。她睡在上鋪,雖然說上鋪幹淨,可是她總擔心會掉下來,所以在最初的日子裏,她沒有一個晚上是睡得安穩的,不過後來睡得久了,也就習慣了。不記得是誰說過,當你無法改變生活,那就讓生活改變你。
大學生活並不像她從前聽到的那樣,多麽多麽的美好,現實是對夢想最殘酷的顛覆。寢室同學的關係很微妙,都說人際交往是一門學問,可是這門功課蘇彤學得的不好。她並不在意該怎樣與人相處,她處事原則很簡單,看著順眼就多說兩句,不順眼就敬而遠之。早就聽人說在大學裏是很難交到真心朋友的,她並不讚同這種觀點,她覺得隻要真誠待人就一定會有朋友。
蘇彤的寢室是六人住的,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有兩個沒來報到。蘇彤想可能是覺得學校不夠理想吧,因為她也曾這樣做過。雖然說她這次考的學校在全省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再怎麽好她考得也隻是專科而已,如果不是經曆過一次挫敗,她也會選擇放棄,然後從頭再來。人生中總有遺憾,不可能你想要什麽就一定能得到,也許有些東西就算是你努力了也未必能如你所願。這是蘇彤心底的一道傷,一個遺憾,時常會刺痛她的心。考到這裏的人大多都是失意的人,大多數人的高考分數都不在國家線之下,甚至有些人還超出了很多分,原因隻有一個就是誌願報高了,蘇彤隻是這失意之人中的一個。偶爾迴想起過去,蘇彤也會問自己,這樣真的值得嗎?
開學的第二天,上午是體檢,下午由學生會成員帶新同學參觀。體檢的人很多,沒什麽秩序,男同學們全然沒有顯示出應有的紳士風度。蘇彤幾乎是最後一個體檢完出來的,出來一看表都中午十二點多了,累得眼花繚亂,同寢室的同學早就沒蹤影了,蘇彤想:為什麽我這麽慢呢,難過這就是謙讓的迴報。走出校醫院,她依稀看見一張看似熟悉的臉,一頭天生的自來卷,卷得程度你無法想象。因為她這一頭卷發,很快的全院的同學幾乎都認識她。後來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叫她毛毛,這個名字很形象。那個人走過來親切的說:“才出來啊?我們一起去吃飯吧!”“你是在等我嗎?”“當然,不然還會有誰?”,這位同學是蘇彤一個寢室的,叫韓冰,名字聽起來夠冷的,其實人是個很熱心的的人,這是蘇彤在大學時代第一個溫暖的迴憶。
開學的第三天是舉行開學典禮,韓冰因前一晚胃痙攣住院沒能出席。學院領導當然要把握時機,大肆宣揚一下在為韓冰看病中充當的角色。當領導問及是哪個寢室的同學時,坐在第一排的寢室其他成員齊刷刷地把手舉起,一時間成了全院的名人。
大學生活就在開學典禮之後拉開帷幕,在這隨後的三年中,遇到過很多人,經曆了很多事,大學校園裏記載著青春的足跡,有歡笑,也有悲傷。
寢室原本空著的床位隨著新同學的到來被注滿,從此真正意義上的群居生話就這樣開始了,大家都是同齡人,所以認識起來也很快,沒多久,大家就相互熟識了。在大學裏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經常成群結隊出現的一定是大一的,一對一對出現的多半是大二大三的,一個一個出現的一定是大四的,蘇彤和她的室友們也是這樣,她們一起出早操,然後派兩個人到教室裏占座,大學裏占座是家常便飯,已經變成了約定俗成的一種傳統。她們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看電影,一起上自習。蘇彤的寢室是全院的全優寢,不隻在學習方麵,就連每次衛生檢查也都是最好的,曾經有人開玩笑說她們寢室可以當高護病房了,太幹淨,一點生活氣息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