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來福帶了李素蘭和李平兒的戶籍證明迴來,二人激動的有些手足無措。雖然與自司楠認親之後,李素蘭就努力表現的像一個小門小戶的當家夫人,身段兒端了起來,說話也頗有些當家人的味道,但是她心底還是有些虛的,一時害怕自己脫不了籍,一時又操心怎樣才能持好家帶好孩子。現在拿到了自己的戶籍,又安頓好一家人,銀子最少還夠用三年,隻等自己再尋個掙錢的營生,這個家就穩定下來了。雖然對於掙錢還是沒有頭緒,李素蘭卻覺得前景一片光明。
司楠與李素蘭商量了一迴,吳嫂子和吳燕兒送晚飯來時,叫了吳來福一家來說話,讓她們以後就稱自己“二小姐”,稱李素蘭“夫人”,對平兒則稱“大小姐”。雖然對李素蘭正確的稱唿應該是“表夫人”,司楠覺得別扭,又說叫的也別扭,索性簡單點就叫“夫人”好了,李素蘭自是依了司楠,平兒對別人怎麽稱唿自己則是無所謂,卻覺得叫“大小姐”似乎是不大合適,司楠勸她,“如今我們三個卻是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姐姐千萬不要多想,咱們以後簡簡單單的過日子,又在乎別人怎麽稱唿做什?不過是別人叫著方便罷了。”平兒聽了就不再言語了,吳來福一家也點頭稱是,都說知道了。
司楠又問吳來福,“吳大叔,你真的知道了麽?就好像你們一家,雖然說是與我家簽了工契,我卻沒有覺得你應該是我家下人,我一樣認為你是我的長輩,我還叫你‘吳大叔’,叫吳嫂子‘嬸子’,叫‘小貴哥哥’,‘燕子姐姐’,‘小亮哥哥’,你看可好?”
吳來福一家聽了司楠的一席話,知道是主人家抬舉,也不虛偽推辭,口稱“二小姐抬愛”,謝了又謝。李素蘭雖然覺得司楠對吳來福一家太過於好,又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沒有說什麽。
吃過晚飯三人草草的收拾睡了,吳來福一家還是住在第一進院子的東廂房,也沒有讓吳燕兒留下侍候,李素蘭和平兒從前都是伺候人的,習慣了自己動手,司楠則是信奉主席的八字箴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夜無話,第二早剛過了卯時中,李素蘭就起身了,這已經比在司府時晚了半個時辰。等她絮絮的穿衣時,就聽見吳燕兒在門外問,“夫人可是起了,奴婢進去服侍吧?”
李素蘭走過去拉開門,讓吳燕兒進來,問她,“小姐們都醒了沒有?”
“迴夫人的話,奴婢剛從西二間過來,沒有聽見兩位小姐起身。”吳燕兒見李素蘭已經穿好了衣裳,要幫李素蘭收拾床鋪,李素蘭攔了,“床我自己收拾,你去拎著熱水來,順便看看小姐們起了沒。”
吳燕兒應下出去了。李素蘭自己梳了頭,吳燕兒正好拎了熱水進來,迴說小姐們都未起,又問早飯是現在準備還是等小姐們起了再準備。李素蘭讓現在就準備,吳燕兒就放下水壺去廚房知會吳嫂子去了。
李素蘭自己收拾妥當了,又去西二間叫司楠李平兒起床,今天李素蘭想帶二人出去轉轉,一來熟悉熟悉環境,二來也看看有什麽生計可做的。
司楠也正想出門逛逛,聽李素蘭提,正中下懷,平兒卻是為了湊熱鬧。
不一會兒三人吃了早飯,仍舊叫吳來福家的大兒子吳貴看門,吳來福套車,帶了吳嫂子和她家小兒子吳亮,女兒吳燕兒,司楠一行七人出門去了。吳來福帶著吳亮做在車轅上,車廂裏五個人還是擠的不行,李素蘭就抱了司楠坐在懷裏,吳燕兒則直接坐在了車底板上。
馬車裏,司楠扮做小孩兒天真好奇的樣子,問吳嫂子道,“吳嬸子,咱們來時路過一個叫陵陽城的地方,那裏有好多便宜又好吃的吃食,陵水城裏好吃的多嗎?”
吳嫂子聽司楠問自己,又是吃食方麵的。立時來了興致,“二小姐,吃食方麵的事兒我可是再知道不過了!要說吃食,首先得說咱們陵水城城主歐陽大人,歐陽大人是整二十年前接替老城主接管陵水城的,當時陵水城各行各業都比較落後,人們從山裏收的山珍藥材木材什麽的,都是直接運到陵陽城,在陵陽找師傅炮製再加工。辛辛苦苦跑一趟船所剩寥寥無幾。歐陽大人二十年前才二十一歲,據說很得皇上賞識,聽說要嫁個公主給他,但是歐陽大人當時已有妻子,並且是替歐陽大人守過母孝還生了兒子,咱們大昭有律“女子守孝不出”,就是女人家替丈夫守過孝,不論什麽情況都不能休妻,歐陽大人和歐陽夫人兩情相悅定不會和離,皇上也不能讓歐陽大人休妻,不得已才做罷。”
說了這一些,吳嫂子似是覺得自己太囉嗦了,嗬嗬一笑又開口,“讓夫人小姐笑話了,這些不過一些道聽途說,且聽一聽就作罷。那歐陽大人來了陵水城之後,見大家收了山珍藥材木材之類的隻一股腦兒運往陵陽城,並不在陵水城內進行再加工,而販賣原材料所掙無幾,就發了個告示,號召大家就地加工,還從別的城裏招攬手藝師傅辦了個官學,分門別類的教授各種手藝,每年三月到六月,九月到十二月各一期,其中就有廚師班,陵水城的民眾如果願意學,隻要花少少的錢就可以進去學習,每期學習班結束時,學生們都要進行一番比試,前三名可以拿到城主府的推薦信,不管是自己做小買賣,還是去大的作坊做工,城主府都同樣支持。而廚師班的學生結業時,要在城隍廟外的空地上比試廚藝,陵水城民眾則去城隍廟內領特製的竹簽,憑竹簽可以試吃學生們做的菜,覺得誰做的好就把竹簽送給誰,酉時結束後,得到竹簽最多的三個人,就是這一期最優秀的學生。又過了兩年,歐陽大人把這項比試推廣到了整個陵水城,每年的六月二十日,在城隍廟外舉行廚藝大賽,第一名可以得到獎金二百兩銀子,第二名一百兩,第三名五十兩,另外前十名可以得到城主府的薦書。所以這十幾年來,陵水城的吃食花樣繁多,融匯大昭各地特色風味,在廚藝大賽上展露頭角的廚師也是炙手可熱。”說到這吳嫂子神色一暗,眼圈兒立時紅了,停了停又接著說,“當初我爹爹也是上過廚師學習班的,就是結業比賽也拿了靠前的名次,雖然沒有城主府的推薦,但在比賽結束時當場就被一家酒樓錄用,薪資優渥,可惜我哥哥敗家,不知哪裏學會了賭博,家產輸的一幹二淨,爹爹氣的一病不起,又怕哥哥打我的壞主意,聽說來福哥人才是好的,就急忙讓人上門提親,把我許了他。我倆成親後沒多久就病逝了。”
司楠沒想到吳嫂子有這樣一番坎坷經曆,又聽了吳嫂子這學習班的一席話,正暗暗心驚,開辦學習班,畢業考試,廚藝大賽,這位歐陽大人,怎麽聽起來卻像和自己一樣,是個外來戶呢。
司楠與李素蘭商量了一迴,吳嫂子和吳燕兒送晚飯來時,叫了吳來福一家來說話,讓她們以後就稱自己“二小姐”,稱李素蘭“夫人”,對平兒則稱“大小姐”。雖然對李素蘭正確的稱唿應該是“表夫人”,司楠覺得別扭,又說叫的也別扭,索性簡單點就叫“夫人”好了,李素蘭自是依了司楠,平兒對別人怎麽稱唿自己則是無所謂,卻覺得叫“大小姐”似乎是不大合適,司楠勸她,“如今我們三個卻是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姐姐千萬不要多想,咱們以後簡簡單單的過日子,又在乎別人怎麽稱唿做什?不過是別人叫著方便罷了。”平兒聽了就不再言語了,吳來福一家也點頭稱是,都說知道了。
司楠又問吳來福,“吳大叔,你真的知道了麽?就好像你們一家,雖然說是與我家簽了工契,我卻沒有覺得你應該是我家下人,我一樣認為你是我的長輩,我還叫你‘吳大叔’,叫吳嫂子‘嬸子’,叫‘小貴哥哥’,‘燕子姐姐’,‘小亮哥哥’,你看可好?”
吳來福一家聽了司楠的一席話,知道是主人家抬舉,也不虛偽推辭,口稱“二小姐抬愛”,謝了又謝。李素蘭雖然覺得司楠對吳來福一家太過於好,又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沒有說什麽。
吃過晚飯三人草草的收拾睡了,吳來福一家還是住在第一進院子的東廂房,也沒有讓吳燕兒留下侍候,李素蘭和平兒從前都是伺候人的,習慣了自己動手,司楠則是信奉主席的八字箴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夜無話,第二早剛過了卯時中,李素蘭就起身了,這已經比在司府時晚了半個時辰。等她絮絮的穿衣時,就聽見吳燕兒在門外問,“夫人可是起了,奴婢進去服侍吧?”
李素蘭走過去拉開門,讓吳燕兒進來,問她,“小姐們都醒了沒有?”
“迴夫人的話,奴婢剛從西二間過來,沒有聽見兩位小姐起身。”吳燕兒見李素蘭已經穿好了衣裳,要幫李素蘭收拾床鋪,李素蘭攔了,“床我自己收拾,你去拎著熱水來,順便看看小姐們起了沒。”
吳燕兒應下出去了。李素蘭自己梳了頭,吳燕兒正好拎了熱水進來,迴說小姐們都未起,又問早飯是現在準備還是等小姐們起了再準備。李素蘭讓現在就準備,吳燕兒就放下水壺去廚房知會吳嫂子去了。
李素蘭自己收拾妥當了,又去西二間叫司楠李平兒起床,今天李素蘭想帶二人出去轉轉,一來熟悉熟悉環境,二來也看看有什麽生計可做的。
司楠也正想出門逛逛,聽李素蘭提,正中下懷,平兒卻是為了湊熱鬧。
不一會兒三人吃了早飯,仍舊叫吳來福家的大兒子吳貴看門,吳來福套車,帶了吳嫂子和她家小兒子吳亮,女兒吳燕兒,司楠一行七人出門去了。吳來福帶著吳亮做在車轅上,車廂裏五個人還是擠的不行,李素蘭就抱了司楠坐在懷裏,吳燕兒則直接坐在了車底板上。
馬車裏,司楠扮做小孩兒天真好奇的樣子,問吳嫂子道,“吳嬸子,咱們來時路過一個叫陵陽城的地方,那裏有好多便宜又好吃的吃食,陵水城裏好吃的多嗎?”
吳嫂子聽司楠問自己,又是吃食方麵的。立時來了興致,“二小姐,吃食方麵的事兒我可是再知道不過了!要說吃食,首先得說咱們陵水城城主歐陽大人,歐陽大人是整二十年前接替老城主接管陵水城的,當時陵水城各行各業都比較落後,人們從山裏收的山珍藥材木材什麽的,都是直接運到陵陽城,在陵陽找師傅炮製再加工。辛辛苦苦跑一趟船所剩寥寥無幾。歐陽大人二十年前才二十一歲,據說很得皇上賞識,聽說要嫁個公主給他,但是歐陽大人當時已有妻子,並且是替歐陽大人守過母孝還生了兒子,咱們大昭有律“女子守孝不出”,就是女人家替丈夫守過孝,不論什麽情況都不能休妻,歐陽大人和歐陽夫人兩情相悅定不會和離,皇上也不能讓歐陽大人休妻,不得已才做罷。”
說了這一些,吳嫂子似是覺得自己太囉嗦了,嗬嗬一笑又開口,“讓夫人小姐笑話了,這些不過一些道聽途說,且聽一聽就作罷。那歐陽大人來了陵水城之後,見大家收了山珍藥材木材之類的隻一股腦兒運往陵陽城,並不在陵水城內進行再加工,而販賣原材料所掙無幾,就發了個告示,號召大家就地加工,還從別的城裏招攬手藝師傅辦了個官學,分門別類的教授各種手藝,每年三月到六月,九月到十二月各一期,其中就有廚師班,陵水城的民眾如果願意學,隻要花少少的錢就可以進去學習,每期學習班結束時,學生們都要進行一番比試,前三名可以拿到城主府的推薦信,不管是自己做小買賣,還是去大的作坊做工,城主府都同樣支持。而廚師班的學生結業時,要在城隍廟外的空地上比試廚藝,陵水城民眾則去城隍廟內領特製的竹簽,憑竹簽可以試吃學生們做的菜,覺得誰做的好就把竹簽送給誰,酉時結束後,得到竹簽最多的三個人,就是這一期最優秀的學生。又過了兩年,歐陽大人把這項比試推廣到了整個陵水城,每年的六月二十日,在城隍廟外舉行廚藝大賽,第一名可以得到獎金二百兩銀子,第二名一百兩,第三名五十兩,另外前十名可以得到城主府的薦書。所以這十幾年來,陵水城的吃食花樣繁多,融匯大昭各地特色風味,在廚藝大賽上展露頭角的廚師也是炙手可熱。”說到這吳嫂子神色一暗,眼圈兒立時紅了,停了停又接著說,“當初我爹爹也是上過廚師學習班的,就是結業比賽也拿了靠前的名次,雖然沒有城主府的推薦,但在比賽結束時當場就被一家酒樓錄用,薪資優渥,可惜我哥哥敗家,不知哪裏學會了賭博,家產輸的一幹二淨,爹爹氣的一病不起,又怕哥哥打我的壞主意,聽說來福哥人才是好的,就急忙讓人上門提親,把我許了他。我倆成親後沒多久就病逝了。”
司楠沒想到吳嫂子有這樣一番坎坷經曆,又聽了吳嫂子這學習班的一席話,正暗暗心驚,開辦學習班,畢業考試,廚藝大賽,這位歐陽大人,怎麽聽起來卻像和自己一樣,是個外來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