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港做為閩南一大都會,福建著名的外貿大商港,其店肆鱗次櫛比,商賈鹹聚雲集。當時有詩讚月港:“市鎮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由此可見其繁盛程度。其中豆巷又是月港中最熱鬧的貿易集市。


    沐璟和汪雪嬌、劉小洋帶著各自隨從正穿行在豆巷中。“望海樓”酒家就位於巷口臨岸邊,它是一棟三層的小樓,樓下大堂,樓上兩層皆是雅座。


    沐璟月港吃的第一頓飯就是在“望海樓”,他對這裏的蟹黃湯包讚不絕口。做為標準的大明吃貨,其隨後又多次光顧,對這裏的環境已經頗為熟撚,今天他是反客為主,引得眾人直接上到三樓最大的雅間“聽雨軒”。


    店裏的小二對璟少早就熟悉了,不待其開口,已經熱情地泡上了一壺極品“大紅袍”,然後恭敬地詢問道:“璟少,您今天想嚐嚐什麽?”


    沐璟略一思索,然後對小二說道:“這蟹黃湯包肯定是少不了的,一家來一份;再給我上魚釀豆腐、荔枝肉、佛跳牆、醉糟雞、雞湯氽海蚌、海參羹、涼拌血蚶。好了,暫時先上這些吧!”


    “好嘞,幾位公子、小姐請稍等片刻,菜很快就上齊。”店小二記下菜名後,轉身退出雅間,將門帶上。


    待店小二下樓了,沐璟繼續向對麵的汪雪嬌和劉小洋介紹道,“聽說這望海樓老板娘梅二姐,當年可是福王府上的一名廚娘,色藝雙絕,燒得一手好菜,深得王爺喜愛。後來不知怎的嫁給了一位大海商,前年來此地開了這家望海樓,生意紅火非比尋常啊!


    這蟹黃湯包可是她的招牌菜。等會兒蒸熟的湯包端上來,你們就知道什麽叫‘雪白晶瑩,皮薄如紙’了。那湯包用筷子稍稍一動彈,便可看見裏麵的湯汁在輕輕地晃動,簡直是一種吹彈即破的柔嫩。”


    汪雪嬌聽著眼睛瞪得老大,“璟少,真有這麽絕啊?”


    “那是當然咯!我數了數,每個湯包折皺都在30個以上,且個個細巧均勻,這包包子的手藝可不簡單呐。


    說到餡料,那就更有講究了。先要將精選的老母雞、豬膀骨焯水洗淨,下鍋加水、薑、蔥、料酒一起熬湯至肉爛,然後用漏勺撈出;


    接著將洗淨後的豬肉皮放入雞湯鍋中煮至八成熟撈起剁碎,再放入雞湯中熬製沸騰後,去淨浮沫熬至粘稠,盛入幹淨的容器中冷卻,凝固成皮凍,攪碎待用;


    最後將新鮮豬腿肉剁碎用調味品攪勻,同雞肉、蟹肉、蟹黃和皮凍一起拌勻,這才製成蟹黃湯包餡。”


    汪雪嬌聽沐璟在那繪聲繪色地描述著,自己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旁邊的劉小洋就是本地人,對望海樓蟹黃湯包的典故自然是知曉的,不過出於禮貌還是很認真地聽著。


    見某人經受不住美食的誘惑,他心裏也是好笑。不過,想想人家一個普通的漁家女從小沒見識過這些,有此反應也屬正常。


    正說著,那店小二端著一個木托盤進來了,上麵擺放著三盤蟹黃湯包。


    汪雪嬌見每個盤裏就放著一隻蟹黃湯包,不過個頭比一般的包子大多了,確實如沐璟所言雪白晶瑩,皮薄如紙,吹彈可破。


    這下有口福了!她心裏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年有漁:搶個王爺好成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金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金豬並收藏年年有漁:搶個王爺好成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