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開玩笑的幾人被這聲音打斷,不約而同地望向門口。
進門的是個五十歲出頭婦女,穿著打補丁的衣服,衣服雖然破舊了些,但是洗得很幹淨。她頭上包著一塊藍色的頭巾,跟抗日戰爭片裏麵的老鄉形象差不多。
婦女叫周昌菊,住在村子最外圍,雖說是一個村子的,但是跟李翰林家隔著三座山。所以李翰林並沒有認出她來。
“菊花嫂子,你這大老遠的跑來,莫不是有啥急事?”蔣秀琴作為村婦女主任,自然是認識周昌菊的。
周昌菊沒想到蔣秀琴會在這裏,有些意外,“喲喂,蔣主任也在哩,也莫啥大事兒。俺就是想找李醫生幫我個忙。”
周昌菊跟蔣秀琴打了個招唿,眼睛卻在屋子裏掃視。
兩家隔得太遠,李翰林離開家也好幾年了,別說李翰林不認識周昌菊,就連周昌菊也不認識李翰林。
所以他這番打量,其實就是在找李翰林。
“這位大娘,您是家裏有病人?還是有藥草送來賣?”李翰林主動站了出來,迎向周昌菊。
對方指名道姓要找他,肯定是有正事,他仔細想了想,好像也就看病或者草藥收購這兩件事能跟周昌菊扯上關係。
周昌菊確定了李翰林的身份後,搖了搖頭,“李醫生,都不是。”
這讓李翰林納了悶兒,頓時一頭霧水,“那您這是?”
李翰林剛說完,周昌菊突然向前邁出一步,撲通一下跪在了李翰林麵前,“李醫生,你行行好,給我一條活路吧!”
她的舉動太過突然,不但是李翰林懵了,連其他人都愣是沒反應過來。
這讓李翰林心底一沉,周昌菊說的話意味太明顯了,好像是自己做了什麽事情,讓她沒有活路似的。
“李翰林,你到底幹了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讓人家老大娘都找上門來了。”沈夢恬是個急性子,第一時間就來了火氣,質問起了李翰林。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咋迴事兒。”李翰林無辜地聳聳肩,彎下腰去攙扶周昌菊,“大娘,你有要求盡管提,先起來再說。”
被一個長輩下跪,李翰林覺得很不自然,趕緊把周昌菊拉起來,後者卻不為所動,一臉哀求地說道:“你先答應我,你要是不答應,我就跪在這裏不起來了。”
“您這不是折我的壽嗎,先起來說,我聽聽具體什麽事兒再做決定。”李翰林增加了點力氣,一邊勸慰,一邊把周昌菊往上扶。
周昌菊連連掙紮,將李翰林的手推開,一副李翰林如果不同意,她就不起來的架勢。
李翰林怕自己太用力傷著她,隻能任由她脫離自己的攙扶。
這時候,蔣秀琴總算是反應了過來,趕緊跑到周昌菊身邊,說道:“菊花嫂子,你這可使不得。你可是長輩,怎麽能跟一個晚輩下跪呢。你快起來,有什麽事就跟翰林說。我跟你保證,我這侄子絕對心善,一定會滿足你的要求的。”
“真的?”蔣秀琴作為村婦聯主任,在婦女當中還是有一定的聲望的,所以周昌菊聽了她的話,頓時相信了幾分,也就沒有抵觸蔣秀琴去攙扶她。
蔣秀琴趁機扶起周昌菊,微笑道:“我哪能騙菊花嫂子你啊!對吧,翰林,你可能答應你周大娘的要求喲。”
既然蔣秀琴已經發話了,李翰林也隻能硬著頭皮應承下來,給周昌菊找了條凳子遞到她跟前,“大娘,您得先說手有什麽要求,不然我也不知道怎麽能幫到您?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周昌菊聽後,想了想,好像李翰林說得很有道理,這才打消了以下跪要挾的念頭,對李翰林說道:“不瞞你說,俺這趟來,是為了咱們村子要通公路的事情。”
李翰林點點頭,“是有這麽迴事,而且已經能敲定下來。要是進度正常的話,顧及明年開春就能通上。”
修路的事情早在兩個月前就有消息傳出去,就連上次到鎮上開會官方公布都過了快一個月了。
李翰林有些不明白,為何周昌菊現在跑過來跟他提這個事。
周昌菊緩了口氣,突然話鋒一轉,“昨天你不是在廣播上說了嗎,清理公路障礙,要把沿路的樹都砍了,還說願意出勞力的人,每天能有三十塊錢的補貼。俺尋思著,看看俺家能不能去人。”
“沒錯,廣播是我親口報的,肯定不唬人。大娘這是要給我大爺報名,還是給我兄弟報?”李翰林總算是弄明白了周昌菊來這裏的目的,點著頭反問道。
不過他有點想不通,這鄉裏鄉親的,隻要願意出勞力,他肯定不會不同意,這周昌菊也犯不著給他下跪來請他答應。
果不其然,事實證明李翰林並沒有多慮,周昌菊聽李翰林一問,臉色有些慘白,猶豫了一下才搖著頭迴答道:“都不是,俺是給俺自己報名的。”
“您……自己?”李翰林被驚了一下,有些不相信,“為啥不讓我大爺和兄弟來呢?”
砍樹是個力氣活兒,而且也有些危險,就連很多青壯年都不一定幹得下來,就更別說周昌菊這種上了些年紀的婦女了。
李翰林記得自己前一天發廣播通知的時候,明確說過,隻需要青壯年,就連超過六十歲的莊稼老漢,也得根據實際的身體狀況才能決定是否能報名。
這周昌菊說要自己來,實在是讓他為難。
“大娘,您這身體,恐怕是沒辦法幹那種重活的。”李翰林有些難以啟齒,卻不得不委婉地拒絕周昌菊。
他話說到這個份上,其實就是讓周昌菊看清楚自身的情況,主動放棄打算。
哪曉得,周昌菊琢磨出他的意思,非但沒有放棄,反而又是撲通一聲,跪在了李翰林跟前,“李醫生,求求你給俺一條活路吧。”
李翰林始料未及,根本沒來得及阻擋她,看她連眼淚都擠了出來,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大娘,您這是難為我啊。那活路太重,沒點力氣是幹不下來的。”
進門的是個五十歲出頭婦女,穿著打補丁的衣服,衣服雖然破舊了些,但是洗得很幹淨。她頭上包著一塊藍色的頭巾,跟抗日戰爭片裏麵的老鄉形象差不多。
婦女叫周昌菊,住在村子最外圍,雖說是一個村子的,但是跟李翰林家隔著三座山。所以李翰林並沒有認出她來。
“菊花嫂子,你這大老遠的跑來,莫不是有啥急事?”蔣秀琴作為村婦女主任,自然是認識周昌菊的。
周昌菊沒想到蔣秀琴會在這裏,有些意外,“喲喂,蔣主任也在哩,也莫啥大事兒。俺就是想找李醫生幫我個忙。”
周昌菊跟蔣秀琴打了個招唿,眼睛卻在屋子裏掃視。
兩家隔得太遠,李翰林離開家也好幾年了,別說李翰林不認識周昌菊,就連周昌菊也不認識李翰林。
所以他這番打量,其實就是在找李翰林。
“這位大娘,您是家裏有病人?還是有藥草送來賣?”李翰林主動站了出來,迎向周昌菊。
對方指名道姓要找他,肯定是有正事,他仔細想了想,好像也就看病或者草藥收購這兩件事能跟周昌菊扯上關係。
周昌菊確定了李翰林的身份後,搖了搖頭,“李醫生,都不是。”
這讓李翰林納了悶兒,頓時一頭霧水,“那您這是?”
李翰林剛說完,周昌菊突然向前邁出一步,撲通一下跪在了李翰林麵前,“李醫生,你行行好,給我一條活路吧!”
她的舉動太過突然,不但是李翰林懵了,連其他人都愣是沒反應過來。
這讓李翰林心底一沉,周昌菊說的話意味太明顯了,好像是自己做了什麽事情,讓她沒有活路似的。
“李翰林,你到底幹了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讓人家老大娘都找上門來了。”沈夢恬是個急性子,第一時間就來了火氣,質問起了李翰林。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咋迴事兒。”李翰林無辜地聳聳肩,彎下腰去攙扶周昌菊,“大娘,你有要求盡管提,先起來再說。”
被一個長輩下跪,李翰林覺得很不自然,趕緊把周昌菊拉起來,後者卻不為所動,一臉哀求地說道:“你先答應我,你要是不答應,我就跪在這裏不起來了。”
“您這不是折我的壽嗎,先起來說,我聽聽具體什麽事兒再做決定。”李翰林增加了點力氣,一邊勸慰,一邊把周昌菊往上扶。
周昌菊連連掙紮,將李翰林的手推開,一副李翰林如果不同意,她就不起來的架勢。
李翰林怕自己太用力傷著她,隻能任由她脫離自己的攙扶。
這時候,蔣秀琴總算是反應了過來,趕緊跑到周昌菊身邊,說道:“菊花嫂子,你這可使不得。你可是長輩,怎麽能跟一個晚輩下跪呢。你快起來,有什麽事就跟翰林說。我跟你保證,我這侄子絕對心善,一定會滿足你的要求的。”
“真的?”蔣秀琴作為村婦聯主任,在婦女當中還是有一定的聲望的,所以周昌菊聽了她的話,頓時相信了幾分,也就沒有抵觸蔣秀琴去攙扶她。
蔣秀琴趁機扶起周昌菊,微笑道:“我哪能騙菊花嫂子你啊!對吧,翰林,你可能答應你周大娘的要求喲。”
既然蔣秀琴已經發話了,李翰林也隻能硬著頭皮應承下來,給周昌菊找了條凳子遞到她跟前,“大娘,您得先說手有什麽要求,不然我也不知道怎麽能幫到您?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周昌菊聽後,想了想,好像李翰林說得很有道理,這才打消了以下跪要挾的念頭,對李翰林說道:“不瞞你說,俺這趟來,是為了咱們村子要通公路的事情。”
李翰林點點頭,“是有這麽迴事,而且已經能敲定下來。要是進度正常的話,顧及明年開春就能通上。”
修路的事情早在兩個月前就有消息傳出去,就連上次到鎮上開會官方公布都過了快一個月了。
李翰林有些不明白,為何周昌菊現在跑過來跟他提這個事。
周昌菊緩了口氣,突然話鋒一轉,“昨天你不是在廣播上說了嗎,清理公路障礙,要把沿路的樹都砍了,還說願意出勞力的人,每天能有三十塊錢的補貼。俺尋思著,看看俺家能不能去人。”
“沒錯,廣播是我親口報的,肯定不唬人。大娘這是要給我大爺報名,還是給我兄弟報?”李翰林總算是弄明白了周昌菊來這裏的目的,點著頭反問道。
不過他有點想不通,這鄉裏鄉親的,隻要願意出勞力,他肯定不會不同意,這周昌菊也犯不著給他下跪來請他答應。
果不其然,事實證明李翰林並沒有多慮,周昌菊聽李翰林一問,臉色有些慘白,猶豫了一下才搖著頭迴答道:“都不是,俺是給俺自己報名的。”
“您……自己?”李翰林被驚了一下,有些不相信,“為啥不讓我大爺和兄弟來呢?”
砍樹是個力氣活兒,而且也有些危險,就連很多青壯年都不一定幹得下來,就更別說周昌菊這種上了些年紀的婦女了。
李翰林記得自己前一天發廣播通知的時候,明確說過,隻需要青壯年,就連超過六十歲的莊稼老漢,也得根據實際的身體狀況才能決定是否能報名。
這周昌菊說要自己來,實在是讓他為難。
“大娘,您這身體,恐怕是沒辦法幹那種重活的。”李翰林有些難以啟齒,卻不得不委婉地拒絕周昌菊。
他話說到這個份上,其實就是讓周昌菊看清楚自身的情況,主動放棄打算。
哪曉得,周昌菊琢磨出他的意思,非但沒有放棄,反而又是撲通一聲,跪在了李翰林跟前,“李醫生,求求你給俺一條活路吧。”
李翰林始料未及,根本沒來得及阻擋她,看她連眼淚都擠了出來,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大娘,您這是難為我啊。那活路太重,沒點力氣是幹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