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解決了最大的心理壓力,大生紗廠的掌舵人張謇忽然發現,自己肩上的壓力一下子沒有,感覺無比的輕鬆和自然。這是他這輩子都沒有感受過的,就像是翱翔於空中的飛鳥,俯瞰著自己人生的記憶點滴。
就算是他眼下還無法卸掉大生紗廠董事長的職務,可身上的壓力已經沒有了,自然不存在為紗廠的生存而擔憂。
而王學謙從美國買來的棉花,也解決了紗廠的原料問題,甚至不僅僅是大生紗廠,連聶雲台,民國其他的紗廠都可能獲得足夠的好處。這讓他內心對王學謙的欣賞更進了一步。參觀蕭山工業區規劃的時候,感受到了全所未有的新意,還有政府在工業化中擔任的責任和承擔的重要角色。
一切都是那麽的新鮮,同時又感覺自己這幾十年來,宛如井底之蛙一樣,********地以為,實業是資本家的工作,和政府沒有多少關係。
當然,張謇的實業救國之中,其實獲得政府的支持也就開始的幾年時間。兩江總督劉坤一幫了他不少忙。
忽然想到了退休之後,是享受天倫之樂,還是找點事幹,讓張謇有點舉棋不定。
似乎西方世界的大人物在卸任之後,會寫迴憶錄打發時間,自己要不要寫?
寫中狀元的秘籍?
民國已經沒有科舉,考公費留洋的資格,他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寫做生意?
大生紗廠都快倒閉了,就不丟這個人了。
難道要寫辦學?
張謇名下資助的學校大部分都是中等學校,大學好像一家都沒有,在上海算是有一家,不過簡陋地讓他都看不過去,更不要說名聲了。不過憑借他在官商兩界的地位,拉到辦學資金應該不算太困難。
大部分民國的高官,或者是商場的巨擘在迴鄉之後,很多會將教育作為晚年發光發熱的舞台。這和東方文化之中,立德的思想是分不開的。隻是影響力上稍微欠缺一點,加上參觀浙江的教育改革,張謇發現自己投身教育的意義不大。
王學謙是天才嗎?
可能是,可能不是。
但毋庸置疑的是,王學謙的眼界開闊的程度,已經不是他們這些老派的先驅者能夠比得上的了。尤其是在民生、教育、經濟等領域,這些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更是有著讓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不僅僅是腦力上的優勢,而是開闊的眼界自然而然的勝人一籌。
而浙江這兩年經濟的騰飛,也讓張謇吃驚不已。不同於他的大生紗廠那種從無到有的建設,而是從下至上的革命化的進步,讓張謇吃緊不已的同時,開始反思。
教育恐怕還是民國未來進步最重要的動力。
而這種念頭,在民國其他地區恐怕都沒有存在過,東方人注重教育,更在於文明和道德上的豎立,忽略了科學和技術上的探索,這導致東方式的教育更多的是說教,而並非動手和實踐。
正當張謇和陶行知等人越來越熟悉,準備在浙江取經學習的時候,王學謙辦公室的秘書找到他,告訴他大生紗廠的資產重組方案。規定的股份張謇不在乎,張家不需要靠著紗廠當富二代,南通的張家是書香門第,子弟對於財富的需求並不像是軍閥那樣,有著無休止的貪念。而因為大生紗廠已經瀕臨破產,且資不抵債,張謇在紗廠的股份不會太多。
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的股份不能算是讓人滿意,但絕不會讓張謇覺得難以接受。
可王學謙在督軍府的會客廳裏說的第一句話,讓張謇目瞪口呆:“這次大生紗廠的重組方案交給東方投資銀行,具體方案讓東方銀行的總經理衛挺生博士解釋一下。”
衛挺生站起來,對周圍人示意,其實也就幾個核心人物,葉景葵算是有幸跟著張謇參加。聶雲台是來學習取經的,還有一部分浙江的政府官員。
衛挺生屬於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家夥,一開口,就把大部分人嚇傻了:“大家都認為,破產和資不抵債的資產重組是將錢丟在水裏,眼睜睜地看著錢打水漂。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過於武斷的,缺乏對經濟社會了解的。現在我要說的是,如何在資產重組之中掙錢!”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不是用自己的錢,賺客戶的錢;而是用客戶的錢,賺自己的錢。在資本市場上,就變成了用股民的錢,賺市場內的錢……原始的‘雞生蛋,蛋生雞’的那套理論已經過時了。”
張謇很納悶,也很憋屈,如果破產都能賺錢,他的大生紗廠至於讓給王學謙嗎?
難道他不會自己掙這份錢?
可張謇絕對想不到的是,在民國,王學謙也好,衛挺生也罷,都有這份底氣說讓破產變成最賺錢的買賣。因為他們手裏握著一個別人沒有的優勢資源——華商證券交易所的幕後大老板。
作為裁判,他們想要這麽做,就這麽做。隻要不是太過分,就不會搞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當然,也需要被處置的資產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而大生紗廠恰好就是這麽一家公司,作為兩年前的明星上市公司,現在股市的垃圾股,大生紗廠的股票在別人手裏可能是快要變成一張廢紙了,而在衛挺生的手裏,這將是一張能夠創造奇跡的財富契約。
不管是王學謙是否決心救大生紗廠,衛挺生的布局已經開始,通過報紙,媒體的傳遞,甚至街頭小道消息的傳播,讓大生紗廠的股票價值越來越低,而同時他手中控製著大量的紗廠股份。總數已經超過五成,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至少是對張謇來說如此,從某種規則上來說,張謇已經失去了大生紗廠的實際管理權力。
就算是一身輕鬆的張謇,聽著衛挺生滿是魔性蠱惑嗓音的話,也是後怕不已。
他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早就不具備控製大生紗廠的股份了。當然,一開始並不是這樣,因為這兩年裏,尤其是去年,紗廠行業受到了最為慘重的壓力,而且不少紗廠的借款到期,而大生紗廠不具備還款的能力,隻能采取非常的手段,借款轉化成了股份。
這個方案原本是銀行和錢莊提出來的方案,那時候的大生紗廠是民國的明星企業,在利潤上,僅次於盧漢鐵路。可盧漢鐵路是什麽規模,投資近5000萬的資源,根本就不是大生紗廠能夠相提並論的。大生紗廠在投資者的眼裏,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金雞,自然股份要比貸款有用的多。
拿到了股份的錢莊和銀行並沒有因為完成了他們的預定目標而沾沾自喜,反而是被套牢了的無奈。
沒有了紗廠固定的高額利息,而分紅卻變得遙遙無期。規模小的錢莊自然無法承受,錢莊是需要現金流來支撐的,沒有現金流,錢莊就會因為銀庫的不足,一旦發生擠兌的風潮,倒閉隻是旦夕之間而已。連一代巨富胡雪岩都是倒在了錢莊擠兌的風波之下,更何況揚州等地的小錢莊呢?
好在大生紗廠是上市公司,沒有利息,還能在股市上兌換出去,就算是虧錢,也認了。
很快,上海的華商政權交易所內,大生紗廠的股票開始多了起來,價格股價越來越低,反而交易所內大生紗廠的股票卻越來越多,價格一日三變,簡直已經到了讓人絕望的地步。
這時候,大部分想要脫手的錢莊銀行都已經束手無策了,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接手他們手中的股票。
衛挺生隻要指使人做的隱秘一點,很難讓人發現,因為整個交易所上下都是他的人,沒理由還被人看出端倪來。如果他這樣的身份想要操控股價都失敗的話,華爾街的財團們早就破產了。
“張先生,這裏有幾份文件需要你簽署。”
張謇看了一眼給他巨大震撼的衛挺生,頗有點擔心的點頭道:“好吧。”
“這個……破產申明,是需要登報的嗎?”
“交易所所屬的《證券報》在頭版頭條首次刊登,然後各大報紙會相繼訃告。”衛挺生解釋道。
“這是……股份轉讓,可是這家紗廠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張謇鬱悶的看著轉讓協議上,屬於他名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將給一家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公司。
不僅如此,他名下最後的百分之十,也就是王學謙允諾給他的那部分股份也會掛在這家公司名下。可問題是,這家公司取了一個高端到讓他都覺得心潮澎湃的名字,可給他的感覺是,越是那種故作玄虛的名字,越有可能是皮包公司。
“這家集團公司,早就成立了,沒有辦公場所,沒有實體經濟,隻有資本報告。不過很快,這家公司就成為民國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這些您就不要擔心了。”
“另外,您轉讓股份,還能獲得一筆十萬元的轉讓金,這是支票。”
賤賣,絕對是賤賣。
可張謇不知道的是,衛挺生的臉上還有種給張謇賺了大便宜的樣子。這讓他很好奇,那些大生紗廠的股東們,到底付出了什麽代價,才將自己手中的股票換成了錢。
如果張謇問的話,衛挺生一定會自豪的說道:“白菜,大生紗廠就值一個白菜的價。”
好在張謇給予對王學謙的信任,並沒有多問。拿著毛筆的手有點顫顫巍巍地將文件一份份地簽署完成,年紀大了,拿毛筆的手腕就有點不太穩定。
張謇簽署完所有的文件,仰起頭迷惘的看著衛挺生:“然後呢?”
“等著明天的報紙,刊登大生紗廠破產的消息。”
“這就能掙錢了?”
“開什麽玩笑?”衛挺生作為奸商中的一員,這麽可能將最關鍵的部分告訴張謇,其實告訴他也沒問題。可張謇期待的眼神會不會也想著要分錢的意思?
這份錢可和張謇沒什麽關係,是投資銀行的利潤,想要從衛挺生的兜裏翻出錢來,除非是王學謙,誰讓他是大老板?或者是長得禍國殃民的美女,老衛自從在燕京官場坐了幾年的冷板凳之後,內心早就被官場腐化,可就是沒人給他機會。
跟著王學謙之後,一顆不再安分的心,再也平靜不了了。
第二天下午,張謇在上海接受了《申報》的專訪,情緒低落的表示,大生紗廠已經無力償還債務,隻能申請破產。作為上市公司,大生紗廠的董事會不具備無限償還責任,一旦申請破產成功,那麽對於債權人來說,他們的錢隻能打水漂了。
去紗廠搬家當?
除非瘋了,大生紗廠值點錢的家當就是織布機,一架大機器,從頭到尾,至少十幾米,誰搬得動?
於是,大生紗廠的股票在上海灘馬路上瘋狂交易起來……持續了三天之後。大生紗廠破產進入程序,而衛挺生也終於控製了大生紗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最後的那百分之十,要麽持有者根本不知道,要麽人在外地,根本就趕不迴來。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一家名叫東方紡織集團的公司,收購了大生紗廠的股份之後,表示將借殼上市。
而原有大生紗廠的股份,將按照比例兌換這家新公司的股票。
幾乎在一夜之間,大生紗廠的股票竟然如同火箭一般,衝上雲霄,這種過山車一般的過程,僅僅是在一個禮拜之內發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張謇也好像感覺到了一絲異樣,如果衛挺生將先期收購的股票放出一部分,他投入的錢就已經收迴來了。
這種賺錢的方式,比搶劫都快。
不過作為道德君子的張謇,對此嗤之以鼻,橫批四個大字:‘歪門邪道’。
可張謇連一個正兒八經鄙視的表情都沒有做完的功夫,他就慌了,衛挺生要賣大達輪船公司。這是大生紗廠所屬的產業之一,也是被張謇寄予厚望的產業,因為這家輪船公司打破了英國人在長江航線上的壟斷地位,是民族資本的象征。
情感上勝於一切的民國,這家公司要是落在外國洋行手裏,肯定會要鬧出天大的事來。
雖說,王學謙也給張謇打過預防針,這家長期虧損的輪船公司一定要賣掉,但這一刻,張謇不淡定了,滿世界的尋找本國買家,收購這家輪船公司。
拍賣就定在這周末的環球大廈的主宴會廳裏,請柬已經發出去了,衛挺生卻有點擔憂,給王學謙去了一個電話,就說了一句話:“我要一個托。”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王學謙的聲音再一次傳過來:“要一個什麽樣的托?”
“鬼子,洋鬼子,國人不頂用。”衛挺生說出這句話賣良心的話,說明他已經無可救藥地墮落了。(未完待續。)
解決了最大的心理壓力,大生紗廠的掌舵人張謇忽然發現,自己肩上的壓力一下子沒有,感覺無比的輕鬆和自然。這是他這輩子都沒有感受過的,就像是翱翔於空中的飛鳥,俯瞰著自己人生的記憶點滴。
就算是他眼下還無法卸掉大生紗廠董事長的職務,可身上的壓力已經沒有了,自然不存在為紗廠的生存而擔憂。
而王學謙從美國買來的棉花,也解決了紗廠的原料問題,甚至不僅僅是大生紗廠,連聶雲台,民國其他的紗廠都可能獲得足夠的好處。這讓他內心對王學謙的欣賞更進了一步。參觀蕭山工業區規劃的時候,感受到了全所未有的新意,還有政府在工業化中擔任的責任和承擔的重要角色。
一切都是那麽的新鮮,同時又感覺自己這幾十年來,宛如井底之蛙一樣,********地以為,實業是資本家的工作,和政府沒有多少關係。
當然,張謇的實業救國之中,其實獲得政府的支持也就開始的幾年時間。兩江總督劉坤一幫了他不少忙。
忽然想到了退休之後,是享受天倫之樂,還是找點事幹,讓張謇有點舉棋不定。
似乎西方世界的大人物在卸任之後,會寫迴憶錄打發時間,自己要不要寫?
寫中狀元的秘籍?
民國已經沒有科舉,考公費留洋的資格,他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寫做生意?
大生紗廠都快倒閉了,就不丟這個人了。
難道要寫辦學?
張謇名下資助的學校大部分都是中等學校,大學好像一家都沒有,在上海算是有一家,不過簡陋地讓他都看不過去,更不要說名聲了。不過憑借他在官商兩界的地位,拉到辦學資金應該不算太困難。
大部分民國的高官,或者是商場的巨擘在迴鄉之後,很多會將教育作為晚年發光發熱的舞台。這和東方文化之中,立德的思想是分不開的。隻是影響力上稍微欠缺一點,加上參觀浙江的教育改革,張謇發現自己投身教育的意義不大。
王學謙是天才嗎?
可能是,可能不是。
但毋庸置疑的是,王學謙的眼界開闊的程度,已經不是他們這些老派的先驅者能夠比得上的了。尤其是在民生、教育、經濟等領域,這些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更是有著讓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不僅僅是腦力上的優勢,而是開闊的眼界自然而然的勝人一籌。
而浙江這兩年經濟的騰飛,也讓張謇吃驚不已。不同於他的大生紗廠那種從無到有的建設,而是從下至上的革命化的進步,讓張謇吃緊不已的同時,開始反思。
教育恐怕還是民國未來進步最重要的動力。
而這種念頭,在民國其他地區恐怕都沒有存在過,東方人注重教育,更在於文明和道德上的豎立,忽略了科學和技術上的探索,這導致東方式的教育更多的是說教,而並非動手和實踐。
正當張謇和陶行知等人越來越熟悉,準備在浙江取經學習的時候,王學謙辦公室的秘書找到他,告訴他大生紗廠的資產重組方案。規定的股份張謇不在乎,張家不需要靠著紗廠當富二代,南通的張家是書香門第,子弟對於財富的需求並不像是軍閥那樣,有著無休止的貪念。而因為大生紗廠已經瀕臨破產,且資不抵債,張謇在紗廠的股份不會太多。
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的股份不能算是讓人滿意,但絕不會讓張謇覺得難以接受。
可王學謙在督軍府的會客廳裏說的第一句話,讓張謇目瞪口呆:“這次大生紗廠的重組方案交給東方投資銀行,具體方案讓東方銀行的總經理衛挺生博士解釋一下。”
衛挺生站起來,對周圍人示意,其實也就幾個核心人物,葉景葵算是有幸跟著張謇參加。聶雲台是來學習取經的,還有一部分浙江的政府官員。
衛挺生屬於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家夥,一開口,就把大部分人嚇傻了:“大家都認為,破產和資不抵債的資產重組是將錢丟在水裏,眼睜睜地看著錢打水漂。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過於武斷的,缺乏對經濟社會了解的。現在我要說的是,如何在資產重組之中掙錢!”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不是用自己的錢,賺客戶的錢;而是用客戶的錢,賺自己的錢。在資本市場上,就變成了用股民的錢,賺市場內的錢……原始的‘雞生蛋,蛋生雞’的那套理論已經過時了。”
張謇很納悶,也很憋屈,如果破產都能賺錢,他的大生紗廠至於讓給王學謙嗎?
難道他不會自己掙這份錢?
可張謇絕對想不到的是,在民國,王學謙也好,衛挺生也罷,都有這份底氣說讓破產變成最賺錢的買賣。因為他們手裏握著一個別人沒有的優勢資源——華商證券交易所的幕後大老板。
作為裁判,他們想要這麽做,就這麽做。隻要不是太過分,就不會搞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當然,也需要被處置的資產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而大生紗廠恰好就是這麽一家公司,作為兩年前的明星上市公司,現在股市的垃圾股,大生紗廠的股票在別人手裏可能是快要變成一張廢紙了,而在衛挺生的手裏,這將是一張能夠創造奇跡的財富契約。
不管是王學謙是否決心救大生紗廠,衛挺生的布局已經開始,通過報紙,媒體的傳遞,甚至街頭小道消息的傳播,讓大生紗廠的股票價值越來越低,而同時他手中控製著大量的紗廠股份。總數已經超過五成,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至少是對張謇來說如此,從某種規則上來說,張謇已經失去了大生紗廠的實際管理權力。
就算是一身輕鬆的張謇,聽著衛挺生滿是魔性蠱惑嗓音的話,也是後怕不已。
他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早就不具備控製大生紗廠的股份了。當然,一開始並不是這樣,因為這兩年裏,尤其是去年,紗廠行業受到了最為慘重的壓力,而且不少紗廠的借款到期,而大生紗廠不具備還款的能力,隻能采取非常的手段,借款轉化成了股份。
這個方案原本是銀行和錢莊提出來的方案,那時候的大生紗廠是民國的明星企業,在利潤上,僅次於盧漢鐵路。可盧漢鐵路是什麽規模,投資近5000萬的資源,根本就不是大生紗廠能夠相提並論的。大生紗廠在投資者的眼裏,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金雞,自然股份要比貸款有用的多。
拿到了股份的錢莊和銀行並沒有因為完成了他們的預定目標而沾沾自喜,反而是被套牢了的無奈。
沒有了紗廠固定的高額利息,而分紅卻變得遙遙無期。規模小的錢莊自然無法承受,錢莊是需要現金流來支撐的,沒有現金流,錢莊就會因為銀庫的不足,一旦發生擠兌的風潮,倒閉隻是旦夕之間而已。連一代巨富胡雪岩都是倒在了錢莊擠兌的風波之下,更何況揚州等地的小錢莊呢?
好在大生紗廠是上市公司,沒有利息,還能在股市上兌換出去,就算是虧錢,也認了。
很快,上海的華商政權交易所內,大生紗廠的股票開始多了起來,價格股價越來越低,反而交易所內大生紗廠的股票卻越來越多,價格一日三變,簡直已經到了讓人絕望的地步。
這時候,大部分想要脫手的錢莊銀行都已經束手無策了,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接手他們手中的股票。
衛挺生隻要指使人做的隱秘一點,很難讓人發現,因為整個交易所上下都是他的人,沒理由還被人看出端倪來。如果他這樣的身份想要操控股價都失敗的話,華爾街的財團們早就破產了。
“張先生,這裏有幾份文件需要你簽署。”
張謇看了一眼給他巨大震撼的衛挺生,頗有點擔心的點頭道:“好吧。”
“這個……破產申明,是需要登報的嗎?”
“交易所所屬的《證券報》在頭版頭條首次刊登,然後各大報紙會相繼訃告。”衛挺生解釋道。
“這是……股份轉讓,可是這家紗廠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張謇鬱悶的看著轉讓協議上,屬於他名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將給一家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公司。
不僅如此,他名下最後的百分之十,也就是王學謙允諾給他的那部分股份也會掛在這家公司名下。可問題是,這家公司取了一個高端到讓他都覺得心潮澎湃的名字,可給他的感覺是,越是那種故作玄虛的名字,越有可能是皮包公司。
“這家集團公司,早就成立了,沒有辦公場所,沒有實體經濟,隻有資本報告。不過很快,這家公司就成為民國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這些您就不要擔心了。”
“另外,您轉讓股份,還能獲得一筆十萬元的轉讓金,這是支票。”
賤賣,絕對是賤賣。
可張謇不知道的是,衛挺生的臉上還有種給張謇賺了大便宜的樣子。這讓他很好奇,那些大生紗廠的股東們,到底付出了什麽代價,才將自己手中的股票換成了錢。
如果張謇問的話,衛挺生一定會自豪的說道:“白菜,大生紗廠就值一個白菜的價。”
好在張謇給予對王學謙的信任,並沒有多問。拿著毛筆的手有點顫顫巍巍地將文件一份份地簽署完成,年紀大了,拿毛筆的手腕就有點不太穩定。
張謇簽署完所有的文件,仰起頭迷惘的看著衛挺生:“然後呢?”
“等著明天的報紙,刊登大生紗廠破產的消息。”
“這就能掙錢了?”
“開什麽玩笑?”衛挺生作為奸商中的一員,這麽可能將最關鍵的部分告訴張謇,其實告訴他也沒問題。可張謇期待的眼神會不會也想著要分錢的意思?
這份錢可和張謇沒什麽關係,是投資銀行的利潤,想要從衛挺生的兜裏翻出錢來,除非是王學謙,誰讓他是大老板?或者是長得禍國殃民的美女,老衛自從在燕京官場坐了幾年的冷板凳之後,內心早就被官場腐化,可就是沒人給他機會。
跟著王學謙之後,一顆不再安分的心,再也平靜不了了。
第二天下午,張謇在上海接受了《申報》的專訪,情緒低落的表示,大生紗廠已經無力償還債務,隻能申請破產。作為上市公司,大生紗廠的董事會不具備無限償還責任,一旦申請破產成功,那麽對於債權人來說,他們的錢隻能打水漂了。
去紗廠搬家當?
除非瘋了,大生紗廠值點錢的家當就是織布機,一架大機器,從頭到尾,至少十幾米,誰搬得動?
於是,大生紗廠的股票在上海灘馬路上瘋狂交易起來……持續了三天之後。大生紗廠破產進入程序,而衛挺生也終於控製了大生紗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最後的那百分之十,要麽持有者根本不知道,要麽人在外地,根本就趕不迴來。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一家名叫東方紡織集團的公司,收購了大生紗廠的股份之後,表示將借殼上市。
而原有大生紗廠的股份,將按照比例兌換這家新公司的股票。
幾乎在一夜之間,大生紗廠的股票竟然如同火箭一般,衝上雲霄,這種過山車一般的過程,僅僅是在一個禮拜之內發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張謇也好像感覺到了一絲異樣,如果衛挺生將先期收購的股票放出一部分,他投入的錢就已經收迴來了。
這種賺錢的方式,比搶劫都快。
不過作為道德君子的張謇,對此嗤之以鼻,橫批四個大字:‘歪門邪道’。
可張謇連一個正兒八經鄙視的表情都沒有做完的功夫,他就慌了,衛挺生要賣大達輪船公司。這是大生紗廠所屬的產業之一,也是被張謇寄予厚望的產業,因為這家輪船公司打破了英國人在長江航線上的壟斷地位,是民族資本的象征。
情感上勝於一切的民國,這家公司要是落在外國洋行手裏,肯定會要鬧出天大的事來。
雖說,王學謙也給張謇打過預防針,這家長期虧損的輪船公司一定要賣掉,但這一刻,張謇不淡定了,滿世界的尋找本國買家,收購這家輪船公司。
拍賣就定在這周末的環球大廈的主宴會廳裏,請柬已經發出去了,衛挺生卻有點擔憂,給王學謙去了一個電話,就說了一句話:“我要一個托。”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王學謙的聲音再一次傳過來:“要一個什麽樣的托?”
“鬼子,洋鬼子,國人不頂用。”衛挺生說出這句話賣良心的話,說明他已經無可救藥地墮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