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一家企業要興盛,趕上好時候,運氣好,加上掌舵的人沒犯大錯,興許能成事。
在民國,做生意的,隻要不是投機倒把,想幹一番事業的,都有一道邁不去的坎——洋行。
英國人的洋行,美國人的洋行,日本人的洋行……
從小到一個螺絲螺絲帽,大到輪船汽車,不管大小的生意,洋行都做。像怡和洋行,在蘇州河邊上就有包裝工廠,組裝機械配件,然後出售。想要在如此環境中,脫穎而出,確實不容易。
以至於在民國,除了早期的官辦工業興盛了一段時間,隨著政府在工業上不再投入,整個國家的工業大環境,就一直沒有多少起色。擺在眼前的就是紗廠,紡織工業,歐洲的戰爭結束了,棉花的產量降低,加上各地戰爭不斷,民族資本業將麵臨一個很大的危機。首當其衝的就像是大生紗廠、恆豐紗廠,這一類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廠。
如果沒有銀行業的支持,還有銀行公會在政治地位上的提高,這些民族資本集中的產業,將很快成為洋行的眼中釘,首當其衝的成為其要擠垮的對象。
而銀行無法給予及時的支持,也是這些紗廠最終走向倒閉的原因。
當然這些話,王學謙是不會說的。但是他可以說的有很多,民國本土銀行有很多外國銀行沒有的優勢,比方籌集資金容易,辦事點多,如果整個行業聯係緊密,那麽外國銀行就很難針對民國的銀行業下手。但同時,民國沒有像樣的工業,沒有足夠的工廠,對於銀行業來說將失去其擴張的機會。
這也是民國的銀行業雖然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中前期,發展迅速,但是整個行業來說。大銀行在工業國家中連小弟弟的都不是。
就像是王學謙當初在紐約收購的第一家銀行,代美商業儲蓄銀行,一家不入流的社區銀行,小的不能再小的銀行。但是這家銀行的資產也超過了500萬美元。
而資產500萬美元的銀行,就算是十年後的民國銀行界,也是一流的大銀行。
尤其是眼下的銀行業,更是混亂,有的經理是留學歸來的高材生。學習的是西方的銀行模式。這些人更加重視行業內部的合作和發展,很少有人會想老子一人打天下的。但是這個時期的民國,還有一些根本稱不上銀行,但在行使銀行職權的機構,比如說錢莊。
想要整合行業,本來就不容易。不僅僅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良性的競爭,還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好在上海,第一家商業學校已經籌備完成,就等開學了。
馬寅初不情願的當上了這家學校的校長。而銀行公會成了這家學校最大的投資者,每年將投入的資金不少於50萬。招收的學生也從中學中招考,當然學費全免是一個優勢。至少吸引不少學子報考的原因就是,畢業之後能夠在收入不錯的銀行找到職位。
一開始,王學謙也不想這麽幹,因為發展太慢。
學生從學習記賬,到最後能夠勝任銀行工作,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本來想著隻要資本充裕,那不是分行遍地開花,生意做遍天下?
可事實。根本就不是這麽迴事。
就像是被擱置的‘漢冶萍’收購計劃一樣,王學謙一開始也想著把這家鋼鐵聯合企業接手過來,然後就能大幹一場,鋼鐵洪流的目標就能實現了。
而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麽迴事。
張之洞當初找英國人來設計‘漢冶萍’的時候,是準備這家工廠建成鋼鐵巨無霸的,一百萬噸的鋼鐵年產量,也說得過去。可問題是,誰家百萬噸的鋼鐵公司,附屬的煤礦一年隻能供應三十萬噸的?
按照生產一噸鋼。需要一噸二煤炭來計算,漢冶萍的產量也隻能在二十五萬噸左右晃蕩,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工人。
沒有熟練的工人,隻能自己培訓,招工也不容易,民國可沒有什麽技校、中專什麽的。技術人員,要麽身份高的嚇,甩出的‘派斯’要麽是伯明翰大學的學位,或者是芝加哥大學的碩士。
這樣的人,放在車間裏屈才了,放在研究所,根本就用不了多少。
還有一種就是連數都數不明白的農民,倒是有把子了力氣,可一說到技術,開口就是一句外語:“你說了個啥?”
說了也等於白說。
其實‘漢冶萍’就算放在王學謙的手裏,也隻能關著生鏽,除了煤礦運作不要費心之外,鋼鐵廠也隻能部分開工。因為根本就沒有那麽多合格的工人。想要開工,還得培訓。不僅如此,基礎的技術員也匱乏,高端的倒是不少,可就算是王學謙在‘黑心商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不好意思給留洋歸來的海龜,每個月發幾十塊錢養家吧?
他真要這麽幹的話,立馬就能成為文化界的公敵,旅歐留美學生中的敗類。
心急之下,王學謙的步子也不由的誇的大了一點,眼前就有一位當著他的麵來訴苦的。
上海商業學校,從籌備起就不缺錢,但是讓作為校長的馬寅初提心吊膽的是,作為學校的校董,王學謙一天一個想法,讓他有種猝不及防的擔憂。
本來第一期開學,準備招收的學生隻有50人,但王學謙當成就反對,少於200人,學校不要辦了。無奈之下,馬寅初隻能去杭州,寧波等地招生,等到銀行年會之後,王學謙又改主意了,要招600的學生。本來200的學生,就已經讓馬寅初心裏負擔極重了,一下子多招收400人,校舍倒是不缺,可老師呢?
“要不你去南京一趟?”
王學謙給馬寅初支招道:“反正東南大學今年招生就一百多人,經濟係估計也辦不成了,你去活動活動,讓學商科的幾個講師來商業學校授課,和郭校長說話的時候就用借,我們搞聯合!”
“得了吧!有借無還是吧?”馬寅初也看出了王學謙的把戲。不太光明:“子高,你也替你哪位師兄著想一下,他老人家求爺爺告奶奶的,才辦了一個學校。統共才隻有四個係。你倒好,挖人連塊的挖,把一個經濟係的老師都挖走了,你讓郭校長怎麽想?要不你去說。”
王學謙托著下巴,思量之後搖頭道:“我怕他見我之情緒太激動。不太好控製。”
馬寅初也倒是光棍,一臉的鄙夷:“你覺得郭秉文見我就有好臉色?”
馬寅初在挖人行動中,算不上急先鋒,但也逃脫不了幫兇的名頭。也就是郭秉文好脾氣,要是換一個脾氣暴躁一點的,說不定就追著他要索命了。
當然,馬寅初在不受待見,去郭秉文辦公室的時候,至少還能享受到一杯熱茶的待遇。但衛挺生的待遇就差很多了,不甩臉子已經算是不錯了。王學謙自認在郭秉文這位校友的心目中的地位和衛挺生屬於難兄難弟的級別,也不準備去找不痛快。
“等等,我想一轍!”王學謙抬手示意,馬寅初不要打斷他的思維。
“省省吧!現如今你我,還有老衛,隻要出現在郭秉文的麵前,這位就像是家裏招賊似的,看人的眼神都不對勁了。這年頭,兔子都學精了,再好的獵人都白瞎!”馬寅初說著自暴自棄的風涼話。其實他也不太好意思再見郭秉文。
總是欺負老實人,讓他老人家的心頭也有種不落忍的同情泛濫。
可郭秉文在教育界的關係非常廣,讓王學謙總覺得是個機會。可又有些無從下嘴的無奈。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湊近對馬寅初問道:“你說我們把商業學校送給他。郭秉文會反對嗎?”
“你瘋了?”隨後,馬寅初像是看精神病一樣,盯著王學謙雙腿緊繃的蹲著,紮馬步狀,仿佛王學謙下一刻就會精神失常,咬人似的。可隨後又懷疑。看王學謙不是那種要瘋的樣子,心頭懷疑起來。
“你不會是憋著什麽壞吧?”
“你聽我說,學校掛靠在東南大學,招收的學生分成兩批,一批學製兩年,算是……肄業,成績合格也發證書。另外一批,就算前60名,延長學製到4年,畢業就有大學文憑。上海商業學校就算是南京東南大學名下的商學院,你覺得郭秉文會反對嗎?”
“舍了名,舍了利,你落下什麽好處了?”
“我隻要人,學費全免,還能享受補貼,但是入學之後就要簽署合同,畢業後進入銀行工作不得少於8年,薪金不會虧待他們,按照行業平均水平。”
王學謙也算是豁出去了,銀行沒有自己培養人才的能力和精力,隻能拜托學習。可這時期的學校,缺乏足夠的經費。一般的大學招收學生在兩位數的,也很多見。
馬寅初沉默了下來,不解道:“這樣你落下什麽好,出錢又出力,最後名聲倒讓別人占去。你就不覺得虧得慌?”
“你別看現在銀行業興旺,但是能夠在社會招收合格的人才很不容易。留學歸來的,就算是日本留學歸來的,一個月沒有兩百塊也打發不了,美國、歐洲正經大學畢業的高學曆人才,沒有三百五,誰會來銀行上班?”王學謙一臉的無奈:“再說社會上招的職員吧,幾乎沒有一個是學商科的,總不能讓老衛和我給新來的員工教借貸記賬法吧?”
馬寅初一想也這麽個理由,倒是便宜了郭秉文,這位一分錢沒花,最後硬是把一個商學院給辦了起來。唯獨該讓馬寅初琢磨的是,學院裏開設的學科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他倒不擔心教師的問題了,因為郭秉文跑這方麵,絕對要比他和王學謙加起來強不是一星半點。
馬寅初拍著胸脯道:“行,這事就交給兄弟了,保證給你辦的穩妥。”
王學謙這才放下了一塊心病,這時候他無比懷念後世的教育製度,雖然被詬病的一無是處。可就是連工廠招工都要高中學曆的時代,讓在民國奮鬥的王學謙怎麽能不羨慕?
就像是上海商業學校,招收兩百個中學生都費勁,更不要說工廠了。
這時代,什麽都缺,就是不缺文盲。
別看美國已經躋身世界第一強國,但是美國人文盲率還是要超過一半,但這樣也比二十年前好多了。在本世紀初,美國的文盲比例甚至達到了九成。
隨著產業越鋪越大,王學謙也發現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每天似乎都有不少事等著他處理。
剛剛送走了馬寅初,另外一位訪客在會客室內等了差不多一個鍾頭多了。
一看辦公室內的落地掛鍾,已經十二點多了。
王學謙拿起電話,打給了秘書,詢問了午餐訂的位置。隨後叫進來了陳布雷:“去會客室!”
“劉總長,恭喜!恭喜!”
“王次長,找你可不容易啊!”
王學謙臉不紅,心不跳道:“都是一些不容刻緩的事,忙的連腳都停不下來。慢待了劉兄,實在抱歉。還請劉總長給王某一個麵子,略盡地主之誼。”
劉思源一聽是吃飯,頓時提著的心放下去了一半,既然是吃飯,當然時間短不了。這些天他天天來銀行堵門,終於逮住了王學謙的行蹤。或者說,王學謙終於來銀行上班了,說起來都是淚啊!
自然有機會說起國債的事,其實對於劉思源,他本人也對國債包銷並不是太懂行,還是打聽了一些門道,才知道了其中的訣竅。要說在歐美,國債發行根本就不用政府操心,尤其是美國、英國、法國,政局比較穩定的國家,發行國債的機會,都是銀行搶著做的。
可在民國,這生意顛了個個。
堂堂的財政總長竟然求到了銀行公會,對方還不太待見他。
幹巴巴的晾了他快一個禮拜,才總算見到了一個說話夠分量的主。而他開口不提王學謙在銀行公會的身份,而是說起了王學謙‘次長’的身份。
民國的外交次長,雖然他當的極不負責,但站在劉思源的角度,既然國家任命了,你總該為國考慮一下吧!帶著心中的小算盤,劉思源在王學謙的陪同下,來到了霞飛路的一家法國餐廳。(未完待續。)
一家企業要興盛,趕上好時候,運氣好,加上掌舵的人沒犯大錯,興許能成事。
在民國,做生意的,隻要不是投機倒把,想幹一番事業的,都有一道邁不去的坎——洋行。
英國人的洋行,美國人的洋行,日本人的洋行……
從小到一個螺絲螺絲帽,大到輪船汽車,不管大小的生意,洋行都做。像怡和洋行,在蘇州河邊上就有包裝工廠,組裝機械配件,然後出售。想要在如此環境中,脫穎而出,確實不容易。
以至於在民國,除了早期的官辦工業興盛了一段時間,隨著政府在工業上不再投入,整個國家的工業大環境,就一直沒有多少起色。擺在眼前的就是紗廠,紡織工業,歐洲的戰爭結束了,棉花的產量降低,加上各地戰爭不斷,民族資本業將麵臨一個很大的危機。首當其衝的就像是大生紗廠、恆豐紗廠,這一類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廠。
如果沒有銀行業的支持,還有銀行公會在政治地位上的提高,這些民族資本集中的產業,將很快成為洋行的眼中釘,首當其衝的成為其要擠垮的對象。
而銀行無法給予及時的支持,也是這些紗廠最終走向倒閉的原因。
當然這些話,王學謙是不會說的。但是他可以說的有很多,民國本土銀行有很多外國銀行沒有的優勢,比方籌集資金容易,辦事點多,如果整個行業聯係緊密,那麽外國銀行就很難針對民國的銀行業下手。但同時,民國沒有像樣的工業,沒有足夠的工廠,對於銀行業來說將失去其擴張的機會。
這也是民國的銀行業雖然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中前期,發展迅速,但是整個行業來說。大銀行在工業國家中連小弟弟的都不是。
就像是王學謙當初在紐約收購的第一家銀行,代美商業儲蓄銀行,一家不入流的社區銀行,小的不能再小的銀行。但是這家銀行的資產也超過了500萬美元。
而資產500萬美元的銀行,就算是十年後的民國銀行界,也是一流的大銀行。
尤其是眼下的銀行業,更是混亂,有的經理是留學歸來的高材生。學習的是西方的銀行模式。這些人更加重視行業內部的合作和發展,很少有人會想老子一人打天下的。但是這個時期的民國,還有一些根本稱不上銀行,但在行使銀行職權的機構,比如說錢莊。
想要整合行業,本來就不容易。不僅僅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良性的競爭,還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好在上海,第一家商業學校已經籌備完成,就等開學了。
馬寅初不情願的當上了這家學校的校長。而銀行公會成了這家學校最大的投資者,每年將投入的資金不少於50萬。招收的學生也從中學中招考,當然學費全免是一個優勢。至少吸引不少學子報考的原因就是,畢業之後能夠在收入不錯的銀行找到職位。
一開始,王學謙也不想這麽幹,因為發展太慢。
學生從學習記賬,到最後能夠勝任銀行工作,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本來想著隻要資本充裕,那不是分行遍地開花,生意做遍天下?
可事實。根本就不是這麽迴事。
就像是被擱置的‘漢冶萍’收購計劃一樣,王學謙一開始也想著把這家鋼鐵聯合企業接手過來,然後就能大幹一場,鋼鐵洪流的目標就能實現了。
而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麽迴事。
張之洞當初找英國人來設計‘漢冶萍’的時候,是準備這家工廠建成鋼鐵巨無霸的,一百萬噸的鋼鐵年產量,也說得過去。可問題是,誰家百萬噸的鋼鐵公司,附屬的煤礦一年隻能供應三十萬噸的?
按照生產一噸鋼。需要一噸二煤炭來計算,漢冶萍的產量也隻能在二十五萬噸左右晃蕩,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工人。
沒有熟練的工人,隻能自己培訓,招工也不容易,民國可沒有什麽技校、中專什麽的。技術人員,要麽身份高的嚇,甩出的‘派斯’要麽是伯明翰大學的學位,或者是芝加哥大學的碩士。
這樣的人,放在車間裏屈才了,放在研究所,根本就用不了多少。
還有一種就是連數都數不明白的農民,倒是有把子了力氣,可一說到技術,開口就是一句外語:“你說了個啥?”
說了也等於白說。
其實‘漢冶萍’就算放在王學謙的手裏,也隻能關著生鏽,除了煤礦運作不要費心之外,鋼鐵廠也隻能部分開工。因為根本就沒有那麽多合格的工人。想要開工,還得培訓。不僅如此,基礎的技術員也匱乏,高端的倒是不少,可就算是王學謙在‘黑心商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不好意思給留洋歸來的海龜,每個月發幾十塊錢養家吧?
他真要這麽幹的話,立馬就能成為文化界的公敵,旅歐留美學生中的敗類。
心急之下,王學謙的步子也不由的誇的大了一點,眼前就有一位當著他的麵來訴苦的。
上海商業學校,從籌備起就不缺錢,但是讓作為校長的馬寅初提心吊膽的是,作為學校的校董,王學謙一天一個想法,讓他有種猝不及防的擔憂。
本來第一期開學,準備招收的學生隻有50人,但王學謙當成就反對,少於200人,學校不要辦了。無奈之下,馬寅初隻能去杭州,寧波等地招生,等到銀行年會之後,王學謙又改主意了,要招600的學生。本來200的學生,就已經讓馬寅初心裏負擔極重了,一下子多招收400人,校舍倒是不缺,可老師呢?
“要不你去南京一趟?”
王學謙給馬寅初支招道:“反正東南大學今年招生就一百多人,經濟係估計也辦不成了,你去活動活動,讓學商科的幾個講師來商業學校授課,和郭校長說話的時候就用借,我們搞聯合!”
“得了吧!有借無還是吧?”馬寅初也看出了王學謙的把戲。不太光明:“子高,你也替你哪位師兄著想一下,他老人家求爺爺告奶奶的,才辦了一個學校。統共才隻有四個係。你倒好,挖人連塊的挖,把一個經濟係的老師都挖走了,你讓郭校長怎麽想?要不你去說。”
王學謙托著下巴,思量之後搖頭道:“我怕他見我之情緒太激動。不太好控製。”
馬寅初也倒是光棍,一臉的鄙夷:“你覺得郭秉文見我就有好臉色?”
馬寅初在挖人行動中,算不上急先鋒,但也逃脫不了幫兇的名頭。也就是郭秉文好脾氣,要是換一個脾氣暴躁一點的,說不定就追著他要索命了。
當然,馬寅初在不受待見,去郭秉文辦公室的時候,至少還能享受到一杯熱茶的待遇。但衛挺生的待遇就差很多了,不甩臉子已經算是不錯了。王學謙自認在郭秉文這位校友的心目中的地位和衛挺生屬於難兄難弟的級別,也不準備去找不痛快。
“等等,我想一轍!”王學謙抬手示意,馬寅初不要打斷他的思維。
“省省吧!現如今你我,還有老衛,隻要出現在郭秉文的麵前,這位就像是家裏招賊似的,看人的眼神都不對勁了。這年頭,兔子都學精了,再好的獵人都白瞎!”馬寅初說著自暴自棄的風涼話。其實他也不太好意思再見郭秉文。
總是欺負老實人,讓他老人家的心頭也有種不落忍的同情泛濫。
可郭秉文在教育界的關係非常廣,讓王學謙總覺得是個機會。可又有些無從下嘴的無奈。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湊近對馬寅初問道:“你說我們把商業學校送給他。郭秉文會反對嗎?”
“你瘋了?”隨後,馬寅初像是看精神病一樣,盯著王學謙雙腿緊繃的蹲著,紮馬步狀,仿佛王學謙下一刻就會精神失常,咬人似的。可隨後又懷疑。看王學謙不是那種要瘋的樣子,心頭懷疑起來。
“你不會是憋著什麽壞吧?”
“你聽我說,學校掛靠在東南大學,招收的學生分成兩批,一批學製兩年,算是……肄業,成績合格也發證書。另外一批,就算前60名,延長學製到4年,畢業就有大學文憑。上海商業學校就算是南京東南大學名下的商學院,你覺得郭秉文會反對嗎?”
“舍了名,舍了利,你落下什麽好處了?”
“我隻要人,學費全免,還能享受補貼,但是入學之後就要簽署合同,畢業後進入銀行工作不得少於8年,薪金不會虧待他們,按照行業平均水平。”
王學謙也算是豁出去了,銀行沒有自己培養人才的能力和精力,隻能拜托學習。可這時期的學校,缺乏足夠的經費。一般的大學招收學生在兩位數的,也很多見。
馬寅初沉默了下來,不解道:“這樣你落下什麽好,出錢又出力,最後名聲倒讓別人占去。你就不覺得虧得慌?”
“你別看現在銀行業興旺,但是能夠在社會招收合格的人才很不容易。留學歸來的,就算是日本留學歸來的,一個月沒有兩百塊也打發不了,美國、歐洲正經大學畢業的高學曆人才,沒有三百五,誰會來銀行上班?”王學謙一臉的無奈:“再說社會上招的職員吧,幾乎沒有一個是學商科的,總不能讓老衛和我給新來的員工教借貸記賬法吧?”
馬寅初一想也這麽個理由,倒是便宜了郭秉文,這位一分錢沒花,最後硬是把一個商學院給辦了起來。唯獨該讓馬寅初琢磨的是,學院裏開設的學科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他倒不擔心教師的問題了,因為郭秉文跑這方麵,絕對要比他和王學謙加起來強不是一星半點。
馬寅初拍著胸脯道:“行,這事就交給兄弟了,保證給你辦的穩妥。”
王學謙這才放下了一塊心病,這時候他無比懷念後世的教育製度,雖然被詬病的一無是處。可就是連工廠招工都要高中學曆的時代,讓在民國奮鬥的王學謙怎麽能不羨慕?
就像是上海商業學校,招收兩百個中學生都費勁,更不要說工廠了。
這時代,什麽都缺,就是不缺文盲。
別看美國已經躋身世界第一強國,但是美國人文盲率還是要超過一半,但這樣也比二十年前好多了。在本世紀初,美國的文盲比例甚至達到了九成。
隨著產業越鋪越大,王學謙也發現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每天似乎都有不少事等著他處理。
剛剛送走了馬寅初,另外一位訪客在會客室內等了差不多一個鍾頭多了。
一看辦公室內的落地掛鍾,已經十二點多了。
王學謙拿起電話,打給了秘書,詢問了午餐訂的位置。隨後叫進來了陳布雷:“去會客室!”
“劉總長,恭喜!恭喜!”
“王次長,找你可不容易啊!”
王學謙臉不紅,心不跳道:“都是一些不容刻緩的事,忙的連腳都停不下來。慢待了劉兄,實在抱歉。還請劉總長給王某一個麵子,略盡地主之誼。”
劉思源一聽是吃飯,頓時提著的心放下去了一半,既然是吃飯,當然時間短不了。這些天他天天來銀行堵門,終於逮住了王學謙的行蹤。或者說,王學謙終於來銀行上班了,說起來都是淚啊!
自然有機會說起國債的事,其實對於劉思源,他本人也對國債包銷並不是太懂行,還是打聽了一些門道,才知道了其中的訣竅。要說在歐美,國債發行根本就不用政府操心,尤其是美國、英國、法國,政局比較穩定的國家,發行國債的機會,都是銀行搶著做的。
可在民國,這生意顛了個個。
堂堂的財政總長竟然求到了銀行公會,對方還不太待見他。
幹巴巴的晾了他快一個禮拜,才總算見到了一個說話夠分量的主。而他開口不提王學謙在銀行公會的身份,而是說起了王學謙‘次長’的身份。
民國的外交次長,雖然他當的極不負責,但站在劉思源的角度,既然國家任命了,你總該為國考慮一下吧!帶著心中的小算盤,劉思源在王學謙的陪同下,來到了霞飛路的一家法國餐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