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上海如今的局麵,著實讓人看不懂。
一方麵,持續一個多月的大罷工,罷課和罷市,讓市麵上看上去比以往蕭條了一些。但也隻是蕭條了一些而已。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蕭條不過是對於英國人來說,還有英國洋行和銀行,但是上海有英國人,但也不僅僅是英國人。不可否認,英國人在上海的實力是最強的,但是除去英國人,還有美國人,法國人,日本人……
作為一個開放性質的城市,英國人走了,自然有的是人填補英國了離開留下的空白。
比方說,美國人。
相比冷冷清清的英國洋行和公司,美國人在上海的洋行一再刷新銷售記錄。比方說,連英國人一直牢牢控製在手中的造船廠和船舶五金行業,美國公司也開始涉入這個行業了。
所以,罷工和罷市,對英國人來說是災難,但是對其他列強的資本家來說,絕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盛宴。很多人都還稀裏糊塗的,就發財了。
沒有人知道,英國人是否會挽迴這樣的局麵。
但是得到好處的人,都希望英國人能夠從上海離開。
畢竟,這座城市被英國人控製的時間太長了,是該換一個主人了。眼下,看來最得意的好像是美國人,當然美國人也最有可能取代英國人在上海的地位。
不過,稍微有點遠見的人,對這場爭鬥,對於民國來說,並非是好事,當然了也並非是壞事。就像是兩年前在巴黎的一幕一樣,民國作為戰勝國,被英國人和法國人擺了一道。最後的結果就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私自做主,把德國在亞洲的利益,稀疏讓給了日本人。其實這些年,英國人做的這些醃臢事,一點都不少。就像是阿拉伯,土耳其的殖民地。但是隨著一戰之後,土耳其戰敗,阿拉伯人終於看到了希望,滿心期待的去巴黎參加和會。
但結果是,阿拉伯半島一下子變成了英國人的殖民地。
這就說明,弱者是沒有人權的。
弱國,沒有主權。
所以,民國人雖然知道國家不給力,怪不得別人。但是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帝國,因為罷工、罷市,弄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心情也頓時舒暢了許多。總覺得,這事就跟仇人一樣,要是仇人倒黴,雖然不是喜事,勝似喜事。
一方麵,英國人老霸道了。就像是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原本德國在工部局中擁有一個董事席位,但是德國戰敗之後,英國人就把這個席位讓給了日本人。
誰都能看出來,英國人和日本人是穿一條褲子的。
當然,在民國,要說名聲的話,這兩個國家在民國人眼中是最為可恨的。所以,即便美國人也不是什麽好鳥,可是很多有識之士也都捏著鼻子認了。
而且美國人會做人,比方說在天津,很少能夠聽到美**營裏出現騷擾當地百姓的事發生。雖然在附近的當地人的嚴重,美**隊都是一些老爺兵,但是出手闊綽,軍紀是差一點,估計和民國最差的軍隊有的一比。但是美國人有錢,不還價,還大方,說句不好聽的,美國在天津的駐軍中,大部分士兵都把自己的軍餉,貢獻給當地的娛樂事業了,而且還樂此不疲。這就要比摳門的小鬼子強的多。也比動不動擺天下第一帝國的英國人順眼的多。
就算都是強盜,稍微將點道理的強盜,在不明真想的群眾眼中,總是要比其他強盜可愛一點。
哪怕隻是一點,也是好的。
所以,弄來弄去,英國人在上海的局麵,變成了牆倒眾人推的頹勢,稍有不慎,真有被趕下列強霸主的危險。當然,除非英國人真的敢於發動一場戰爭。當然,現如今,英國想要在民國發動一場戰爭,可不像當你八國聯軍那會兒,出來打仗的都是以‘民間組織’為主力的義和團。
而是經過長期戰爭洗禮的新軍隊。
北洋的陸軍,雖然重武器不多,但也不是英國人稍微出動幾萬人,就能決絕的。
加上利益在前,原本跟隨英國人的那些小弟們,是否會聽英國人的,也不太好說。
眼瞅著,美國的資本家一點點的蠶食英國在華利益。如果裏丁伯爵再不認清形勢,或者說拖延一段時間,硬頂壓力的話,結局真的很難說清楚了。
上海駐滬總領事公館內,裏丁伯爵仔細的查看著每一份報紙。在租借內,除了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之外,還有諸如《山海泰晤士》、《大美時報》等等報紙。
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對西文報紙總是比較寬容的。所以,在報道上,很多報紙不用擔心,落了誰的麵子。因為這些報紙,是給在上海的英國人、美國人看的,可不是給民國看的。自然會更詳細的分析本國的情況。
放下報紙,裏丁伯爵長歎一口氣。
《字林西報》上的文章,很多都針對了租界當局,不理智的行為,倒是英國在民國的利益受到巨大損失。說的是租借當局,其實指的就是英國領事館。
一份,英國人為口舌的報紙,都開始指責自己政府的無能了。可見,這是在上海的英國僑民和企業對國家不滿,更多的是,委婉的督促當局,盡快解決矛盾。
連本國的僑民都開始不滿了,總領館還能怎麽辦?
傑彌遜爵士為難的看著裏丁伯爵,見對方沉思冥想的樣子,也不敢打擾,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裏丁伯爵已經不能繼續躲在幕後了,唯一的變數就是,解決這場危機的談判地點是在上海,還是燕京?
可不管是裏丁伯爵,還是傑彌遜爵士都心有不甘啊!
被一場罷工和罷市,龐大的大英帝國竟然被逼迫到這個份上。這那裏是日不落帝國的傳統?帝國的尊嚴還要不要?
可是不解決爭端的話,相信用不了多久,美國商人很快會把在租界內的所有英國生意都接過去。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英國退出民國的利益集團?
裏丁伯爵頭痛的揉著太陽穴,還有一個事情正在困擾著他,美國人想要分家。
其實上海的公共租界原先是包括法租界的。但是在英法租界合並之後不到十年的時間,法國人就退出了公共租界,單獨設立法租界。不過在此之後,公共租界並沒有法國人的退出,而縮小,反而美租界,意大利等國都加入到了公共租界中,民國最大的租界,就在上海誕生了。
可是人誰也沒有想到,美國人在利益麵前,做的是如此絕對。
竟然總部設立在美國的《大美時報》,其實就是《紐約時報》在上海的分支機構。
開始宣揚,把美租界和公共租界分開,單獨設立機構。
美國人要單過,這讓日本人也緊張起來。雖說,公共租界讓日本人設立了一個巡捕所,說白了,就和後世的街道派出所差不多。可是在租界內,日本人孤掌難鳴,除了給英國人搖旗呐喊之外,什麽主也做不了。而日本在上海沒有租界,虹口地區要嚴格的說起來,還是美租界的範圍。這地方除了日本人多一點,什麽好處都沒有撈著。除了編製20個人的巡捕之外,日本是不允許在上海擁有軍隊和武裝的。
小鬼子無奈之下,隻能想了一個變通的招數。
在日本投資租界內工廠裏,設立護廠隊。表麵上是保安,可實際上都是從日本海軍中強製退役的士兵和軍官組成。如果日本在上海有租界的話,就可以直接駐紮軍隊,結果不可同日而語。
要是撐著美國人和英國人鬧分家,或許讓日本人也能在上海有一塊租界。
倒是不錯的好主意,小鬼子的心思也活絡起來了。
雖然領事館上下,都知道談判不過是一個誘餌。這次帝國要是不出點血的話,民國人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這對在歐洲打贏了德國人還不到兩年的英國人,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英國人剛剛維護了世界第一的名頭,卻在遠東,被一群商人和工人,逼的隻能低聲下去的出讓利益,開始談判。
這讓驕傲的英國人怎麽能忍得下去?
傑彌遜爵士還想要堅持:“伯爵閣下,要不……”
“不等了,你馬上用總領事館的電台,給燕京發電報。讓艾斯頓爵士照會民國外交部,我們和民國政府開始談判。”裏丁伯爵終於下定了決心。
傑彌遜爵士遲疑了一下:“可是上海總商會這裏?”
裏丁伯爵決斷道:“能夠和民國政府商談妥當,商人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裏丁伯爵應該已經覺察到了,這次事件鬧的這麽大,商會,群眾,還有民國政府,應該都是有了默契。甚至裏丁伯爵擔憂的是,會不會民國政府在背後推波助瀾?
而在保定,住在大帥府的曹錕也終於在控製住了燕京城之後,把他的大帥府搬到了西苑。
這裏也是當年皇家園林,就在故宮邊上,距離領事館區也非常近。英國公使艾斯頓出門沒多久,就把曹錕堵在了家裏,這下就是曹錕再膩味和洋人打交道,也躲不掉了。
上海如今的局麵,著實讓人看不懂。
一方麵,持續一個多月的大罷工,罷課和罷市,讓市麵上看上去比以往蕭條了一些。但也隻是蕭條了一些而已。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蕭條不過是對於英國人來說,還有英國洋行和銀行,但是上海有英國人,但也不僅僅是英國人。不可否認,英國人在上海的實力是最強的,但是除去英國人,還有美國人,法國人,日本人……
作為一個開放性質的城市,英國人走了,自然有的是人填補英國了離開留下的空白。
比方說,美國人。
相比冷冷清清的英國洋行和公司,美國人在上海的洋行一再刷新銷售記錄。比方說,連英國人一直牢牢控製在手中的造船廠和船舶五金行業,美國公司也開始涉入這個行業了。
所以,罷工和罷市,對英國人來說是災難,但是對其他列強的資本家來說,絕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盛宴。很多人都還稀裏糊塗的,就發財了。
沒有人知道,英國人是否會挽迴這樣的局麵。
但是得到好處的人,都希望英國人能夠從上海離開。
畢竟,這座城市被英國人控製的時間太長了,是該換一個主人了。眼下,看來最得意的好像是美國人,當然美國人也最有可能取代英國人在上海的地位。
不過,稍微有點遠見的人,對這場爭鬥,對於民國來說,並非是好事,當然了也並非是壞事。就像是兩年前在巴黎的一幕一樣,民國作為戰勝國,被英國人和法國人擺了一道。最後的結果就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私自做主,把德國在亞洲的利益,稀疏讓給了日本人。其實這些年,英國人做的這些醃臢事,一點都不少。就像是阿拉伯,土耳其的殖民地。但是隨著一戰之後,土耳其戰敗,阿拉伯人終於看到了希望,滿心期待的去巴黎參加和會。
但結果是,阿拉伯半島一下子變成了英國人的殖民地。
這就說明,弱者是沒有人權的。
弱國,沒有主權。
所以,民國人雖然知道國家不給力,怪不得別人。但是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帝國,因為罷工、罷市,弄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心情也頓時舒暢了許多。總覺得,這事就跟仇人一樣,要是仇人倒黴,雖然不是喜事,勝似喜事。
一方麵,英國人老霸道了。就像是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原本德國在工部局中擁有一個董事席位,但是德國戰敗之後,英國人就把這個席位讓給了日本人。
誰都能看出來,英國人和日本人是穿一條褲子的。
當然,在民國,要說名聲的話,這兩個國家在民國人眼中是最為可恨的。所以,即便美國人也不是什麽好鳥,可是很多有識之士也都捏著鼻子認了。
而且美國人會做人,比方說在天津,很少能夠聽到美**營裏出現騷擾當地百姓的事發生。雖然在附近的當地人的嚴重,美**隊都是一些老爺兵,但是出手闊綽,軍紀是差一點,估計和民國最差的軍隊有的一比。但是美國人有錢,不還價,還大方,說句不好聽的,美國在天津的駐軍中,大部分士兵都把自己的軍餉,貢獻給當地的娛樂事業了,而且還樂此不疲。這就要比摳門的小鬼子強的多。也比動不動擺天下第一帝國的英國人順眼的多。
就算都是強盜,稍微將點道理的強盜,在不明真想的群眾眼中,總是要比其他強盜可愛一點。
哪怕隻是一點,也是好的。
所以,弄來弄去,英國人在上海的局麵,變成了牆倒眾人推的頹勢,稍有不慎,真有被趕下列強霸主的危險。當然,除非英國人真的敢於發動一場戰爭。當然,現如今,英國想要在民國發動一場戰爭,可不像當你八國聯軍那會兒,出來打仗的都是以‘民間組織’為主力的義和團。
而是經過長期戰爭洗禮的新軍隊。
北洋的陸軍,雖然重武器不多,但也不是英國人稍微出動幾萬人,就能決絕的。
加上利益在前,原本跟隨英國人的那些小弟們,是否會聽英國人的,也不太好說。
眼瞅著,美國的資本家一點點的蠶食英國在華利益。如果裏丁伯爵再不認清形勢,或者說拖延一段時間,硬頂壓力的話,結局真的很難說清楚了。
上海駐滬總領事公館內,裏丁伯爵仔細的查看著每一份報紙。在租借內,除了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之外,還有諸如《山海泰晤士》、《大美時報》等等報紙。
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對西文報紙總是比較寬容的。所以,在報道上,很多報紙不用擔心,落了誰的麵子。因為這些報紙,是給在上海的英國人、美國人看的,可不是給民國看的。自然會更詳細的分析本國的情況。
放下報紙,裏丁伯爵長歎一口氣。
《字林西報》上的文章,很多都針對了租界當局,不理智的行為,倒是英國在民國的利益受到巨大損失。說的是租借當局,其實指的就是英國領事館。
一份,英國人為口舌的報紙,都開始指責自己政府的無能了。可見,這是在上海的英國僑民和企業對國家不滿,更多的是,委婉的督促當局,盡快解決矛盾。
連本國的僑民都開始不滿了,總領館還能怎麽辦?
傑彌遜爵士為難的看著裏丁伯爵,見對方沉思冥想的樣子,也不敢打擾,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裏丁伯爵已經不能繼續躲在幕後了,唯一的變數就是,解決這場危機的談判地點是在上海,還是燕京?
可不管是裏丁伯爵,還是傑彌遜爵士都心有不甘啊!
被一場罷工和罷市,龐大的大英帝國竟然被逼迫到這個份上。這那裏是日不落帝國的傳統?帝國的尊嚴還要不要?
可是不解決爭端的話,相信用不了多久,美國商人很快會把在租界內的所有英國生意都接過去。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英國退出民國的利益集團?
裏丁伯爵頭痛的揉著太陽穴,還有一個事情正在困擾著他,美國人想要分家。
其實上海的公共租界原先是包括法租界的。但是在英法租界合並之後不到十年的時間,法國人就退出了公共租界,單獨設立法租界。不過在此之後,公共租界並沒有法國人的退出,而縮小,反而美租界,意大利等國都加入到了公共租界中,民國最大的租界,就在上海誕生了。
可是人誰也沒有想到,美國人在利益麵前,做的是如此絕對。
竟然總部設立在美國的《大美時報》,其實就是《紐約時報》在上海的分支機構。
開始宣揚,把美租界和公共租界分開,單獨設立機構。
美國人要單過,這讓日本人也緊張起來。雖說,公共租界讓日本人設立了一個巡捕所,說白了,就和後世的街道派出所差不多。可是在租界內,日本人孤掌難鳴,除了給英國人搖旗呐喊之外,什麽主也做不了。而日本在上海沒有租界,虹口地區要嚴格的說起來,還是美租界的範圍。這地方除了日本人多一點,什麽好處都沒有撈著。除了編製20個人的巡捕之外,日本是不允許在上海擁有軍隊和武裝的。
小鬼子無奈之下,隻能想了一個變通的招數。
在日本投資租界內工廠裏,設立護廠隊。表麵上是保安,可實際上都是從日本海軍中強製退役的士兵和軍官組成。如果日本在上海有租界的話,就可以直接駐紮軍隊,結果不可同日而語。
要是撐著美國人和英國人鬧分家,或許讓日本人也能在上海有一塊租界。
倒是不錯的好主意,小鬼子的心思也活絡起來了。
雖然領事館上下,都知道談判不過是一個誘餌。這次帝國要是不出點血的話,民國人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這對在歐洲打贏了德國人還不到兩年的英國人,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英國人剛剛維護了世界第一的名頭,卻在遠東,被一群商人和工人,逼的隻能低聲下去的出讓利益,開始談判。
這讓驕傲的英國人怎麽能忍得下去?
傑彌遜爵士還想要堅持:“伯爵閣下,要不……”
“不等了,你馬上用總領事館的電台,給燕京發電報。讓艾斯頓爵士照會民國外交部,我們和民國政府開始談判。”裏丁伯爵終於下定了決心。
傑彌遜爵士遲疑了一下:“可是上海總商會這裏?”
裏丁伯爵決斷道:“能夠和民國政府商談妥當,商人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裏丁伯爵應該已經覺察到了,這次事件鬧的這麽大,商會,群眾,還有民國政府,應該都是有了默契。甚至裏丁伯爵擔憂的是,會不會民國政府在背後推波助瀾?
而在保定,住在大帥府的曹錕也終於在控製住了燕京城之後,把他的大帥府搬到了西苑。
這裏也是當年皇家園林,就在故宮邊上,距離領事館區也非常近。英國公使艾斯頓出門沒多久,就把曹錕堵在了家裏,這下就是曹錕再膩味和洋人打交道,也躲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