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一聲令下,大家急忙將艙蓋關閉,並擰緊閥門,坐在船裏慢慢劃向那個漩渦。


    這麽做絕非將我們暴露於危險之中,我早就有所考量,有信心可以度過這一劫。


    上一次,吳斌和ben乘坐的救生艇要小一號,他們毫無心理準備就被海水卷進了漩渦裏,所以遭遇不測,實屬正常。


    我們的救生艇長約85米,搭載七個人,總重量加起來將近5噸。而且我們事先發現了危險,及時關閉了艙蓋,是有備而來的。


    救生艇在漩渦的作用下,速度開始加快。


    我喊道:“大家慢慢往迴劃船,不要被它一下子卷進去。”


    如果我們衝進漩渦裏,海水有可能將救生艇傾覆,就算擰緊艙蓋不會發生海水倒灌,翻船造成的肢體碰撞,也會讓我們受傷,甚至重傷。


    救生艇以很慢的速度靠近漩渦中心,我的手裏全都是汗水,接下來會發生什麽,誰都不敢保證。


    在海水的推動下,小船終於駛了進去。


    “不要再劃船了,大家都抓緊橫欄。”


    說完,我扔了手裏的船槳,把身邊林紅音、楊采薇和歐陽彤拉到懷裏,四個人緊緊抱在一起,手臂抓住船舷一側的橫欄。


    吳斌在另一側,和女造船師奈子小姐、艾希三個人,也都牢牢把住橫欄。


    救生艇進入到漩渦中心,船體快速旋轉起來,好在這艘船的重量比較大,旋轉速度不至於讓我們頭暈目眩。


    但是,如果救生艇衝不出去,一直在漩渦裏轉的話,什麽人都受不了。


    不知不覺間,小船已經在漩渦裏轉了十多圈,我們的臉上開始泛黃,頭暈惡心,有暈車感。


    “咱們必須得衝出去,要不然都暈倒了。”楊采薇喊道。


    我點頭說:“大家慢慢伸出船槳,朝著同一個方向劃船,記住不要劃得太快。”


    一旦劃得太快,在渦旋的離心力作用下,小船會以很高的速度衝出漩渦中心。倘若空氣牆就在周圍海域,我們的救生艇就會高速撞上去,最輕也會船體受損,嚴重的話還可能像吳斌和ben遭遇的那樣,沉船落海。


    人多力量大,在漿片驅動下,小船終於突出漩渦中心,航行速度至少十幾米每秒。


    這麽快的速度,要是撞上空氣牆,肯定沉船。


    “快,往迴劃減速。”


    救生艇速度降了下來,衝出漩渦中心三十多米的時候,突然撞上了一團空氣。


    劇烈的震動,將船裏的人全都跌倒,幸虧及時減速,要不然這艘船就完蛋了。


    等救生艇穩定下來,我們全都激動不已,因為終於找到了朝思暮想的空氣牆。隻要找到了隔牆,世界出口還會遠嗎?


    它一定就在牆的某個邊緣。


    與我們的激動相比,艾希似乎更加興奮。


    這個原本冷麵如霜的部落女人,居然第一次臉紅了,她的臉紅不是因為羞澀,而是她生平第一次近距離膜拜“海神”。


    閥門被擰開,我和吳斌兩人合力將艙蓋頂開。


    天還是那麽藍,海還是那麽靜,世界還是那麽安寧,隻是我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下來。


    我抄起一根木漿,往兩邊揮舞著,很快便碰觸到一麵看不見的空氣牆,木漿與牆碰撞時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可見它不屬於任何一種物質。


    “在這裏。”


    眾人聽完,全都圍攏過來。


    就像ben迴憶的一樣,那麵空氣牆就像是曝露在陽光下的玻璃幕牆,表明湧動著一股暖流。


    按照我們原定的計劃,兩個人負責用木漿接觸空氣牆,四個人負責沿牆劃船尋找出口,這樣可以保證我們不會與那麵牆失之交臂。


    艾希沒有任何任務,和她無法用語言溝通。


    一邊尋找出口,我們一邊迴憶剛才的離奇遭遇,為什麽苦苦搜尋五天都沒有找到,反而隻要漩渦一出現,那麵空氣牆也會跟著出現。


    “漩渦一定是傳送門。”楊采薇說道:“咱們的救生艇進去後,被它傳送過來的。”


    這種網絡小說裏的低能設定,很難讓人信服,不符合邏輯思維的東西,是站不住腳的。


    我們踏在求生之路上,而非躺在夢境之旅中。


    “以後不準再提這種低智商的東西,多想想科學的解釋,老做夢純屬耽誤時間。”


    楊采薇被我嗆得一臉怒氣:“你牛逼,那你倒是說說看,這到底怎麽迴事。”


    “要是我知道答案,還用得著征求大家的看法了嗎?”


    “既然你不知道,憑什麽說我智商低。”


    “我什麽時候說你智商低了,隻是你的那種想法太不切實際,多想想有用的行不行。”


    “你看看你看看,口口聲聲說我想法智商低,不就是影射我這個人智商低,你以為我傻是吧。”


    又一輪口舌之爭,楊采薇和我簡直就是上輩子的冤家對頭。說起來,我又迴憶起奧利婭先知講的那段往事,維京人在進攻聖蒂斯堡女修道院時,曾經有人提到過“鐵匠的女兒”。據說那個女人的脾氣就很火爆,整個村落都沒人敢娶她,最後這位維京女戰士,竟然喜歡上一個黃皮膚的東方人。


    那個鐵匠的女兒正是楊采薇,她一箭射爆怪獸的前世碎片,我至今都記憶猶新。


    “好了小薇,咱倆別爭了,是我不好。”想起前世的淵源,我主動退一步,向她承認錯誤。


    楊采薇就是這樣,隻要你硬,她比你更硬,隻要你軟,她就徹底敗下陣來。就像現在這樣,剛剛還要跟我動手的楊大小姐,突然害羞的不知所措。


    “咳咳,那個……其實是我先頂撞你的,別介意啊領導,我錯了。”


    我倆的表現,讓旁觀者目瞪口呆。


    林紅音拉了我一把,趴過來小聲說:“看來你找到了對付小薇的辦法,很管用哦。”


    我傻傻笑了一聲,點頭默認。跟大小姐示弱,看來的確可以製住她的臭脾氣。


    這時,女造船師奈子說:“我好像知道渦旋和空氣牆同時存在的秘密了。”


    她算不上是科學家,但是絕對的唯物者,肯定不會說出漩渦是傳送門的荒謬結論。


    奈子繼續說道:“我懷疑海麵下的空氣牆可能有漏洞,外麵大世界的海水與裏麵小世界的海水流通,形成了小範圍洋流,體現在海麵上,就會形成天然的海水漩渦。”


    聽完她的分析,我們都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奈子取了空椰子殼,彎下腰從海裏舀了滿滿一椰子殼海水。


    “大家都過來看。”


    說著,她用刀尖將椰子殼底部刺破一個小洞,海水很快從裏麵流出來,並在椰子殼裏形成一個很小很小的漩渦。


    這隻是一個實驗,縮小版的實驗。


    如果把椰子殼放大幾百倍,幾千倍,就很容易理解海麵上的漩渦了。


    就像奈子小姐推測的那樣,周圍的空氣牆深入到海底,在下方肯定有孔洞,兩個世界的海水在壓力差作用下相互流通,於是在海麵上形成了漩渦。


    而且,從漩渦的大小可以判斷孔洞的大小。


    “也就是說,以後我們隻要找到海麵的漩渦,就一定可以在周圍找到空氣牆。”


    想想剛才,我們將救生艇劃入海水漩渦,是多麽愚蠢而又危險的決定。


    不過,如果不這麽做,可能我們也發現不了空氣之牆。付出不一定有迴報,但是收獲一定要付出必須的代價。


    楊采薇很快想到一個,幾乎讓人絕望的問題:“既然牆洞在海水以下,莫非世界出口藏在海底,那得多深啊。”


    大家都沉默了,如果真像她說的那樣,就算找到世界出口,我們也不可能安全穿越過去,畢竟沒有潛水艇深入海底。


    不過很快,林紅音的話就打消了我們的疑慮。


    她說:“出口在海底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你們想想大家是怎麽來到這裏的,我們可都是乘坐救生艇漂流過來的。還有那艘3000噸的軍艦都能進來,可見出口不但在海麵上,而且非常寬敞。”


    林紅音的話,讓我們重拾信心。


    為了驗證漩渦和空氣牆同時存在的關係,我們沒有沿著已經發現的牆麵航行,而是故意遠離。


    救生艇劃出去十幾公裏,我們在海麵上發現了第二個漩渦,比剛才那個要大得多,如果靠近就會被它吞沒船毀人亡。


    我說:“這邊水流很急,咱們就在漩渦周圍一百米搜尋吧。”


    救生艇以緩慢速度徜徉在漩渦周圍,沒多久,我們便在附近海域找到了空氣牆,它光滑溫熱,看不見但卻摸得著。


    成功了,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空氣牆的位置了,漩渦就是最好的海上標記。


    就在這時,忽然發現海麵上漂浮著一塊反光的白板。這是多麽讓人驚喜的發現,白板出現在這裏,說明世界出口就在周圍,它是從外麵那個世界漂過來的工業產物。


    等我們靠近後,更讓人驚喜的是,那塊白板上居然印有鮮豔的五星紅旗,它來自祖國。


    “周圍肯定有咱們華夏的船隻。”歐陽彤激動地跳了起來:“要迴國了,終於要迴國了。”


    林紅音卻憂慮的說道:“看這塊白板的受損程度,那艘船可能出事了,你們看上麵有很明顯的燃燒痕跡,恐怕是火災吧。”


    我覺得她們兩個都說錯了。


    “這塊白板是火箭發射時,保護衛星內部結構不受氣動、高溫和噪音破壞的‘整流罩’,它不是從船上掉下來的東西。”


    聽完我的話,女人們都很失落。


    她們一定也都看過衛星發射現場的電視直播,火箭發射後,會相繼掉落下來很多東西。


    比如箭塔分離時的機械手臂,升空後的液體燃料助推器,再有就是我們麵前的這塊戶型白板,它叫做火箭整流罩。


    當火箭飛上10-14萬米高空時,整流罩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從而脫離箭體,被拋到太空,最後降落到地球表麵。


    我不像他們那樣失落,反倒為祖國感到驕傲。


    整流罩出現在這裏,說明我們又成功發射了一顆衛星。


    ……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知道,它的意義遠超過一顆人造衛星,它是“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


    2016年9月15日(農曆八月十五),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在長征二號ft2運載火箭的護送下,成功升上太空。它的圓滿發射,昭示著華夏外太空研究與開發又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而那天,我們一船人剛好也在仰望夜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女老師荒島求生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傅嚴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傅嚴傑並收藏和女老師荒島求生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