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經常怒斥我離經叛道,總有一天會栽個大跟頭。彼時我對天命還沒有敬畏,不相信什麽叫一語成讖。
我到現在也沒明白,我顧嘉遊走在繁華浮世間,從未有分毫留戀,怎麽就會像茫然漁舟子,跌進一片武陵桃源,終其一生無法走出。
那年我十五歲,身量像抽條的竹子,挺拔修長風華正茂。和其他家族的子弟一起,入宮給皇子們當伴讀。
別人都是待選,隻有我可以挑選皇子。禦書房前熙熙攘攘,各家熟識的夥伴互相談話。而我隻覺得喧鬧,他們還以為入學堂是相親相愛,殊不知從今日起就要分黨立派,暗中為敵了。
我一邊狀似熟稔的和上來打招唿的玩伴寒暄,一邊躲開殿前,拐進一片假山透一口氣。一想到未來就要伴隨著無數的明爭暗鬥,我就有些無奈,更多的卻是躍躍欲試。
這朝堂我定要攪起一場腥風血雨濁浪滔天,我才不管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我要下一任帝王不是天選,而是我顧嘉選。
就在這時我聽見假山裏有細微的哭聲,我尋過去便看見撞進一雙迷離瀲灩的桃花眼,隻這一眼便消磨了我此生僅有的薄情。
那是個幼年皇子,比我矮上半頭,衣服雖然華貴,但卻不太合身,像是撿別人挑剩下的。腳下是幾片碎瓷片,上麵明黃描釉,僅看做工便知道是定窯貢品。
那皇子不像是個柔軟性子的,這哭亦不大聲,像是隱忍了許久終於崩潰,因著違背了本心,所以想用力憋迴去,英俊的臉上表情就有幾分猙獰。
這皇子就是秦王李見銘,他繼承了他貌美卻身份低微的母親的容貌,有一雙其他皇室成員沒有的桃花眼。我見到那雙眼睛就知道,皇帝為什麽會臨幸那宮女,當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彼時他也不過十二歲,因為母親是宮女抬上來的,皇帝新鮮了兩天便撩開了手,母家又無權無勢,長年被哥哥姐姐欺負。那天他被人推到在地,摔碎了懷裏禦賜的九龍杯,終於隱忍不住失聲痛哭。
因著老皇帝後宮佳麗眾多,皇子皇女活過十歲的足有九人,其中五子四女,正好暗合九五至尊之數。曲陽定窯迎合上意特製了九龍杯,團龍九條繪於杯底。若是杯中無水則不會顯現,若是杯中倒水,則會有明黃的彩龍浮在水麵,纖毫畢現栩栩如生。
摔碎禦賜之物是重罪,而此事想要化解並不難。我淡淡一笑,費了一些功夫使他信任我,告訴他隻要按我說的做便可。
果然,過後禦書房皇子選伴讀,俱賜下九龍杯做信物,老皇帝看李見銘拿不出來便有不悅。
李見銘俯首說道:“龍翔九天,澤被萬物,豈是杯水可困。兒臣杯中之龍已騰躍而出,迴歸其所。”
這話逗得老皇帝龍心大悅,第一次將李見銘看在了眼裏。而同樣使人出乎預料的是我選擇了做秦王的伴讀。
他年幼我三歲,視我如長兄。我和秦王齊王成為了學院裏的好友。齊王雖是秦王的親弟弟,卻沒有隨母親,而是隨了父親。一起的還有一個小姑娘,隴西錢家的嫡女錢婉。
錢家原本不看好秦王,在得知我選了李見銘後火速將錢婉送過來一同伴讀。與其說他們是相信秦王,不如說他們是相信我這個謀士。
錢家那小姑娘傲氣得很,誰也看不上眼,礙於家族的命令才和我們親近。我和秦王都不喜歡他,齊王卻默默的暗自關注她。
有一天我落了香囊在學堂,返迴去取時正撞見錢婉拿在手中打了開來,裏麵是我新寫的詩。
錢婉看到我過來,說道:“我不知道是誰的,所以打開看看,發現了這首詩,這是你的嗎?”她的目光裏有熱切的光芒,我這時才發現她的丹鳳眼笑起來采採風華。
我想到她未來是要和秦王聯姻的,便淡淡一笑,說道:“是齊王的,他落在這裏托我迴來取。”
錢婉依依不捨的將香囊遞給我,說了一句:“寫得真好,不知道能不能送給我。”
我笑得人畜無害,低聲鼓勵她,“你可以去問齊王。”
我出了學堂第一件事便是將這首詩轉送給了李見欽,又傾盡所學教了他一些聯對的方法。他比李見銘還要小上一歲,對我更是言聽計從感激涕零。
就這樣一來二去,錢婉和齊王兩心相許。我和秦王都看在眼裏,並不理會。
之後六年,我陸陸續續用謀逆案處死了太子,私通案扳倒了趙王,貪腐案圈禁了韓王和楚王,軍餉案流放了魏王和吳王。燕王是秦王的長姐,竟被我派去的戲子迷得神魂顛倒,做出私奔的醜事,身敗名裂鬱鬱而終。
就這樣,這一年老皇帝駕崩後,秦王沒有任何阻礙的順利登基,是為平治元年。
這一年他十八,還有兩年可以秋選。我對此並不焦急,如果不出意外,我可以用這兩年讓他愛上我。
如果不出意外。
什麽是意外?就是窮盡人算一生不可得的,轉瞬間老天就給了旁人。我一生謀劃終於到那時才知道不可與天爭。
秦王在和我微服出宮時,遇見了沈丹。一個善良溫婉的女子,笑起來幹淨純粹,滌盪我雙手上數不盡的汙穢。她家裏是盛京的小門小戶,明明連秋選的邊都摸不到,卻一下獲得了帝王的真心。
我在旁邊捏緊白玉的扇骨,眼睜睜的看著李見銘薄如春霧的桃花眼漸漸凝聚在沈丹的身上,心裏想著世事玄妙,不外於此。
</br>
我到現在也沒明白,我顧嘉遊走在繁華浮世間,從未有分毫留戀,怎麽就會像茫然漁舟子,跌進一片武陵桃源,終其一生無法走出。
那年我十五歲,身量像抽條的竹子,挺拔修長風華正茂。和其他家族的子弟一起,入宮給皇子們當伴讀。
別人都是待選,隻有我可以挑選皇子。禦書房前熙熙攘攘,各家熟識的夥伴互相談話。而我隻覺得喧鬧,他們還以為入學堂是相親相愛,殊不知從今日起就要分黨立派,暗中為敵了。
我一邊狀似熟稔的和上來打招唿的玩伴寒暄,一邊躲開殿前,拐進一片假山透一口氣。一想到未來就要伴隨著無數的明爭暗鬥,我就有些無奈,更多的卻是躍躍欲試。
這朝堂我定要攪起一場腥風血雨濁浪滔天,我才不管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我要下一任帝王不是天選,而是我顧嘉選。
就在這時我聽見假山裏有細微的哭聲,我尋過去便看見撞進一雙迷離瀲灩的桃花眼,隻這一眼便消磨了我此生僅有的薄情。
那是個幼年皇子,比我矮上半頭,衣服雖然華貴,但卻不太合身,像是撿別人挑剩下的。腳下是幾片碎瓷片,上麵明黃描釉,僅看做工便知道是定窯貢品。
那皇子不像是個柔軟性子的,這哭亦不大聲,像是隱忍了許久終於崩潰,因著違背了本心,所以想用力憋迴去,英俊的臉上表情就有幾分猙獰。
這皇子就是秦王李見銘,他繼承了他貌美卻身份低微的母親的容貌,有一雙其他皇室成員沒有的桃花眼。我見到那雙眼睛就知道,皇帝為什麽會臨幸那宮女,當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彼時他也不過十二歲,因為母親是宮女抬上來的,皇帝新鮮了兩天便撩開了手,母家又無權無勢,長年被哥哥姐姐欺負。那天他被人推到在地,摔碎了懷裏禦賜的九龍杯,終於隱忍不住失聲痛哭。
因著老皇帝後宮佳麗眾多,皇子皇女活過十歲的足有九人,其中五子四女,正好暗合九五至尊之數。曲陽定窯迎合上意特製了九龍杯,團龍九條繪於杯底。若是杯中無水則不會顯現,若是杯中倒水,則會有明黃的彩龍浮在水麵,纖毫畢現栩栩如生。
摔碎禦賜之物是重罪,而此事想要化解並不難。我淡淡一笑,費了一些功夫使他信任我,告訴他隻要按我說的做便可。
果然,過後禦書房皇子選伴讀,俱賜下九龍杯做信物,老皇帝看李見銘拿不出來便有不悅。
李見銘俯首說道:“龍翔九天,澤被萬物,豈是杯水可困。兒臣杯中之龍已騰躍而出,迴歸其所。”
這話逗得老皇帝龍心大悅,第一次將李見銘看在了眼裏。而同樣使人出乎預料的是我選擇了做秦王的伴讀。
他年幼我三歲,視我如長兄。我和秦王齊王成為了學院裏的好友。齊王雖是秦王的親弟弟,卻沒有隨母親,而是隨了父親。一起的還有一個小姑娘,隴西錢家的嫡女錢婉。
錢家原本不看好秦王,在得知我選了李見銘後火速將錢婉送過來一同伴讀。與其說他們是相信秦王,不如說他們是相信我這個謀士。
錢家那小姑娘傲氣得很,誰也看不上眼,礙於家族的命令才和我們親近。我和秦王都不喜歡他,齊王卻默默的暗自關注她。
有一天我落了香囊在學堂,返迴去取時正撞見錢婉拿在手中打了開來,裏麵是我新寫的詩。
錢婉看到我過來,說道:“我不知道是誰的,所以打開看看,發現了這首詩,這是你的嗎?”她的目光裏有熱切的光芒,我這時才發現她的丹鳳眼笑起來采採風華。
我想到她未來是要和秦王聯姻的,便淡淡一笑,說道:“是齊王的,他落在這裏托我迴來取。”
錢婉依依不捨的將香囊遞給我,說了一句:“寫得真好,不知道能不能送給我。”
我笑得人畜無害,低聲鼓勵她,“你可以去問齊王。”
我出了學堂第一件事便是將這首詩轉送給了李見欽,又傾盡所學教了他一些聯對的方法。他比李見銘還要小上一歲,對我更是言聽計從感激涕零。
就這樣一來二去,錢婉和齊王兩心相許。我和秦王都看在眼裏,並不理會。
之後六年,我陸陸續續用謀逆案處死了太子,私通案扳倒了趙王,貪腐案圈禁了韓王和楚王,軍餉案流放了魏王和吳王。燕王是秦王的長姐,竟被我派去的戲子迷得神魂顛倒,做出私奔的醜事,身敗名裂鬱鬱而終。
就這樣,這一年老皇帝駕崩後,秦王沒有任何阻礙的順利登基,是為平治元年。
這一年他十八,還有兩年可以秋選。我對此並不焦急,如果不出意外,我可以用這兩年讓他愛上我。
如果不出意外。
什麽是意外?就是窮盡人算一生不可得的,轉瞬間老天就給了旁人。我一生謀劃終於到那時才知道不可與天爭。
秦王在和我微服出宮時,遇見了沈丹。一個善良溫婉的女子,笑起來幹淨純粹,滌盪我雙手上數不盡的汙穢。她家裏是盛京的小門小戶,明明連秋選的邊都摸不到,卻一下獲得了帝王的真心。
我在旁邊捏緊白玉的扇骨,眼睜睜的看著李見銘薄如春霧的桃花眼漸漸凝聚在沈丹的身上,心裏想著世事玄妙,不外於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