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江離說了第一個謊,本就已經窘迫了,此時更是支吾著答不上來。
李祐溫不願逼他,隻柔聲說道:“江離何必包庇。”
顧江離無法,一咬牙道:“陛下今日午門答應了臣,入中宮便將內侍處置權一併交給臣。陛下既已和臣定了婚約,臣懇請陛下先一步放權,此事交由臣處理,定讓陛下滿意。”
第44章
帝後和睦是國家穩定的基礎,是天下夫妻的典範。李祐溫自然知道這個道理,這是定婚約後顧江離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她雖然感到失望,但也不應該駁了他的麵子。
李祐溫正想答應他,忽然想起來陰雲霽的身體還沒有恢復。真要這時候抬顧江離,勢必要壓了他,也不知他那個羸弱的身體能不能承受得住。
李祐溫思索片刻,折中了一下,揉著眉心說道:“江離不必擔心,朕不要他的命。”下旨道:“著川柏除禦前太監總管一職,以後就去幹清宮守門。”
各退一步,顧江離本意不是奪權,也就罷了。川柏保了海棠心裏長舒了一口氣,謝恩後便安靜的退出去了。海棠心裏不是滋味,但知道這兩人為了她做了什麽努力,也就默默的咽下去,跟著退下了。
*
禦書房裏恢復平靜,隻有李祐溫知道,又有一個相伴多年的人遠離了她。
她早就過去了會對這種事憤怒的年紀,她隻覺得倦怠,可是不得不打起精神。
李祐溫勾動唇角,賜了顧江離的座,柔聲問道:“江離有什麽事嗎?”
顧江離眉目間流動著和煦的春風,聲音清醇如美酒,隻說道:“陛下,婚事應當如何安排?”
李祐溫無意識的摩挲著腰間的牡丹紋玉佩,心裏不上不下的吊著,說道:“皇家的婚事都是定在春天,萬物生機意頭好。等轉過年的春天,讓欽天監挑個吉日,內務府採買。隻是明年說不定要大選,朕心裏還沒定下來。”
不論選秀是在大婚前還是後,李祐溫都覺得會委屈了顧江離,她的意思是或者晚幾年,或者就算了。她沒什麽大選的必要。
顧江離雖然想過這種局麵,可是親耳聽到李祐溫的話,心裏還是有些酸痛。
他閉了閉眼,腦中滾過一圈聖賢古訓,終還是艱難開口:“陛下,自古皇嗣為第一要務。臣雖愚鈍也知後宮盈廣乃是國家之福。臣萬不敢因一己之私而被指善妒,累及百姓不安,社稷動盪。臣還請陛下照例採選。”
李祐溫搭在梨花椅扶手上的長指一緊,側首看著顧江離,桃花眼裏墨色濃重,看不清是什麽情緒,隻輕輕說道:“是麽。”
果然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客氣得總像是初次見麵。娶妻娶賢,她能立如此賢德之人為皇夫,算是福分了。
她早知皇宮何等所在,不應該奢望太多。
倘若真是有愛,怎麽可能毫無芥蒂呢。難道是他顧慮太多?李祐溫還想再爭取一下。
她看著顧江離認真說道:“江離,你要是害怕善妒的名聲,朕可以表明態度與你無關,你不要委屈自己。”
顧江離心裏一暖。可是所謂規矩體統,就是即便知道遵守了會讓自己難過,也是要照著做的,否則天下何以安定?
顧江離視線低垂,聲音卻堅定,說道:“陛下豈不聞漢宮班婕妤辭輦進賢,禮匡君臣。臣即便入宮,仍應守君臣之別。臣不敢為嬖倖陷陛下於無道。”
李祐溫心裏些微的悸動終於歸於沉寂,仿佛它從來沒有出現過。
規矩,禮法和看不見的束縛,皇城和她的人生應該由這些組成,那不可理喻的希望不在這範疇之內。
李祐溫輕輕一笑,聲音縹緲:“嬖倖啊,江離真是清高入骨。既然你都說得如此直白了,朕怎麽忍心讓你難做。朕若是此時公布皇夫的人選,群臣恐怕疑心你早有獻媚之舉,於你名聲有礙。不如來年你也一起參選,到時朕再立你,天下便沒有議論了。”
這也是顧江離今日到禦書房想說的,聞言便應了下來。
兩人商議妥當,便無別話。靜默半晌,李祐溫沒有發話讓他退下,顧江離卻想離開了。
顧江離起身拜退,說道:“陛下,臣不宜久留禦書房,於禮不和。臣告退。”
李祐溫止住他,“你是朕未來皇夫,你就留在這多陪朕一會。”
顧江離目光微動,說道:“陛下,如此臣更不敢久留。後宮不得幹政,臣日後皆不宜來禦書房,恐有幹政之嫌。”
李祐溫抬起頭,定定的看了他一瞬。忽然淡淡一笑,說道:“江離提醒得是,朕一時忘了,如此你就先迴府吧。”
門扇開合,發出輕輕的響動,不疾不徐的腳步慢慢離去,禦書房裏隻剩李祐溫一人。
滿架的古書,累牘的奏摺,旁邊一席小案空無一人,落了些微的灰塵。香爐裏蘇合香的裊裊細煙籠罩房中,仿佛漫漫大霧野曠蒼茫。
李祐溫獨自倚坐在梨花木的扶椅裏,雙目微闔,遮住了眼中的悲憫。
她的聲音輕輕的,對著早已離開的人說道:“中秋宴時你一曲琴音,破千裏冰雪而引春來。朕以為你會是朕的知己,如今看來,是朕自誤了。”
無人聽見卻字字清楚,越到後語調越寒,終於凍徹心扉。
</br>
李祐溫不願逼他,隻柔聲說道:“江離何必包庇。”
顧江離無法,一咬牙道:“陛下今日午門答應了臣,入中宮便將內侍處置權一併交給臣。陛下既已和臣定了婚約,臣懇請陛下先一步放權,此事交由臣處理,定讓陛下滿意。”
第44章
帝後和睦是國家穩定的基礎,是天下夫妻的典範。李祐溫自然知道這個道理,這是定婚約後顧江離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她雖然感到失望,但也不應該駁了他的麵子。
李祐溫正想答應他,忽然想起來陰雲霽的身體還沒有恢復。真要這時候抬顧江離,勢必要壓了他,也不知他那個羸弱的身體能不能承受得住。
李祐溫思索片刻,折中了一下,揉著眉心說道:“江離不必擔心,朕不要他的命。”下旨道:“著川柏除禦前太監總管一職,以後就去幹清宮守門。”
各退一步,顧江離本意不是奪權,也就罷了。川柏保了海棠心裏長舒了一口氣,謝恩後便安靜的退出去了。海棠心裏不是滋味,但知道這兩人為了她做了什麽努力,也就默默的咽下去,跟著退下了。
*
禦書房裏恢復平靜,隻有李祐溫知道,又有一個相伴多年的人遠離了她。
她早就過去了會對這種事憤怒的年紀,她隻覺得倦怠,可是不得不打起精神。
李祐溫勾動唇角,賜了顧江離的座,柔聲問道:“江離有什麽事嗎?”
顧江離眉目間流動著和煦的春風,聲音清醇如美酒,隻說道:“陛下,婚事應當如何安排?”
李祐溫無意識的摩挲著腰間的牡丹紋玉佩,心裏不上不下的吊著,說道:“皇家的婚事都是定在春天,萬物生機意頭好。等轉過年的春天,讓欽天監挑個吉日,內務府採買。隻是明年說不定要大選,朕心裏還沒定下來。”
不論選秀是在大婚前還是後,李祐溫都覺得會委屈了顧江離,她的意思是或者晚幾年,或者就算了。她沒什麽大選的必要。
顧江離雖然想過這種局麵,可是親耳聽到李祐溫的話,心裏還是有些酸痛。
他閉了閉眼,腦中滾過一圈聖賢古訓,終還是艱難開口:“陛下,自古皇嗣為第一要務。臣雖愚鈍也知後宮盈廣乃是國家之福。臣萬不敢因一己之私而被指善妒,累及百姓不安,社稷動盪。臣還請陛下照例採選。”
李祐溫搭在梨花椅扶手上的長指一緊,側首看著顧江離,桃花眼裏墨色濃重,看不清是什麽情緒,隻輕輕說道:“是麽。”
果然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客氣得總像是初次見麵。娶妻娶賢,她能立如此賢德之人為皇夫,算是福分了。
她早知皇宮何等所在,不應該奢望太多。
倘若真是有愛,怎麽可能毫無芥蒂呢。難道是他顧慮太多?李祐溫還想再爭取一下。
她看著顧江離認真說道:“江離,你要是害怕善妒的名聲,朕可以表明態度與你無關,你不要委屈自己。”
顧江離心裏一暖。可是所謂規矩體統,就是即便知道遵守了會讓自己難過,也是要照著做的,否則天下何以安定?
顧江離視線低垂,聲音卻堅定,說道:“陛下豈不聞漢宮班婕妤辭輦進賢,禮匡君臣。臣即便入宮,仍應守君臣之別。臣不敢為嬖倖陷陛下於無道。”
李祐溫心裏些微的悸動終於歸於沉寂,仿佛它從來沒有出現過。
規矩,禮法和看不見的束縛,皇城和她的人生應該由這些組成,那不可理喻的希望不在這範疇之內。
李祐溫輕輕一笑,聲音縹緲:“嬖倖啊,江離真是清高入骨。既然你都說得如此直白了,朕怎麽忍心讓你難做。朕若是此時公布皇夫的人選,群臣恐怕疑心你早有獻媚之舉,於你名聲有礙。不如來年你也一起參選,到時朕再立你,天下便沒有議論了。”
這也是顧江離今日到禦書房想說的,聞言便應了下來。
兩人商議妥當,便無別話。靜默半晌,李祐溫沒有發話讓他退下,顧江離卻想離開了。
顧江離起身拜退,說道:“陛下,臣不宜久留禦書房,於禮不和。臣告退。”
李祐溫止住他,“你是朕未來皇夫,你就留在這多陪朕一會。”
顧江離目光微動,說道:“陛下,如此臣更不敢久留。後宮不得幹政,臣日後皆不宜來禦書房,恐有幹政之嫌。”
李祐溫抬起頭,定定的看了他一瞬。忽然淡淡一笑,說道:“江離提醒得是,朕一時忘了,如此你就先迴府吧。”
門扇開合,發出輕輕的響動,不疾不徐的腳步慢慢離去,禦書房裏隻剩李祐溫一人。
滿架的古書,累牘的奏摺,旁邊一席小案空無一人,落了些微的灰塵。香爐裏蘇合香的裊裊細煙籠罩房中,仿佛漫漫大霧野曠蒼茫。
李祐溫獨自倚坐在梨花木的扶椅裏,雙目微闔,遮住了眼中的悲憫。
她的聲音輕輕的,對著早已離開的人說道:“中秋宴時你一曲琴音,破千裏冰雪而引春來。朕以為你會是朕的知己,如今看來,是朕自誤了。”
無人聽見卻字字清楚,越到後語調越寒,終於凍徹心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