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溫答對了上了年紀的幾位,消弭了臣子午門外暈倒的可能,微微鬆了口氣。


    又轉身來到顧江離麵前,皺著眉問道:“諸位愛卿今日有何事議?”


    顧江離身著絳紅獬豸袍,手拿獨山玉笏板,腰間掛著牡丹紋佩,跪在午門外說道:“陛下一連數日罷朝,臣身為禦史,糾察天子百官,肅整朝綱法紀,不敢不進言。”


    李祐溫對上他,總是多包容一些,畢竟是她在心裏欽定的皇夫人選,傷了麵子恐日後不能相敬如賓。


    李祐溫好脾氣的說道:“此事都是朕一時懈怠,朕日後無故不罷早朝,還請各位愛卿安心。朕今日下朝便迴宮溫習祖宗禮法,以圖自省。”


    顧江離仍是跪著未動,淡淡說道:“陛下自是聖明,奈何身邊奸佞擅權,蒙蔽聖聽,懇請陛下罷陰雲霽司禮監東廠之值,收三千營近侍軍兵權,貶陰雲霽為庶民,永不錄用。”說罷跪伏下去,脊骨彎曲,形成優美的弧線。


    李祐溫恍然明白了,顧江離一字一句是想要置陰雲霽於死地,她若不答應他,恐怕午門這些清風傲骨的官員,盡皆要跪到地老天荒。


    李祐溫攏在袖裏的手緊緊攥起。陰雲霽現在還躺在幹清宮生死不明,就算他能醒過來,也要麵對午門這一劫。


    李祐溫忽然發覺陰雲霽的人生竟是如此危機四伏,迷霧重重。位低遭人踐踏,位高遭人忌憚,屬實幽暗艱難。


    幹清宮內一點愧疚,此時一點心疼,糾纏在一起,密密麻麻牽扯著李祐溫的心。


    李祐溫被逼到了絕崖。


    如果今天不拿出個說法,這些言官個個迂腐執拗,如何能勸得迴去。若是殺了幾個,那更是翻了天,這幫言官能跳起來指著鼻子罵。


    說到底那些死諫的,拈住君主的一點錯處就不放,不思如何活著止損,隻慶賀正好有了藉口青史留名。他們根本不管君主是否還有改過的機會,一朝血灑丹樨,將君主推到了無可饒恕的境地,而將自己的名字永載史冊。


    他們豈非就在等著朕犯錯?李祐溫垂下眼眸看著眼前黑壓壓像潮水漫延在午門的人頭,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清流濁流,隻要成黨,對君主來說,皆為禍患。


    她曾以為自己收服了顧江離,就是收服了言黨。如今看來隻要顧江離的意思和她相反,言黨擁護的還是顧江離。


    李祐溫定了定心緒,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她想保陰雲霽,不到萬不得已的境地,她還不想舍掉他。雖然他現在生死難料,但是他活一刻鍾,她就保他一刻鍾。哪怕他現在人事不省,她也不能把他推出去替罪。


    李祐溫鬆開拳頭,神色和悅的說道:“陰雲霽行事妥當,未逾法紀。先帝病重時為祈福曾大赦天下,萬罪並消,他就算真有什麽罪也一筆勾銷。況且朕登基後,陰雲霽又有誅滅錢黨之功。諸位大人,奸佞禍國恐怕言過其實了吧。”


    顧江離搖搖頭,說道:“陛下,見微知著,防微杜漸。陰雲霽權力過大,難保某天壓製不住,到那時悔之晚矣。他能於宮禁馳馬,分明是心懷不軌。今日疏忽縱容,他日養虎為患。陛下不可不防。”


    李祐溫唇邊雖還帶笑,眼中的溫度卻漸漸下降,緩緩對顧江離說:“此事不怪他,是朕一時放縱,今後絕不再犯了。如果諸位愛卿還有異議,朕可以下罪己詔。”


    顧江離心裏一跳,逼李祐溫下罪己詔不是他的本意。罪己詔一出,李祐溫就是當眾承認了帝王有過言行有失,威望會下降,歷朝歷代不到近乎亡國之時輕易不下此詔。


    可是這樣更看出來陰雲霽對李祐溫的影響了。若是李祐溫輕易撂開手,陰雲霽自是無傷大雅。如今李祐溫竟能為他做到這般地步,那陰雲霽不得不除。


    顧江離下定決心,叩首道:“臣等忠心為國,並不是逼迫陛下,而是鏟奸除惡。陛下微末之錯即下詔罪己,臣等心中不安,百姓心中不安。天下動盪,豈是臣等本意?懇請陛下顧念黎民社稷,收迴成算。隻將罪魁禍首梟首即可。”


    李祐溫焉知不能輕易罪己,隻是想震懾一下言官,使他們知難而退罷了。豈料他們拚著讓李祐溫顏麵盡失也要揪著陰雲霽不放。


    李祐溫的眸子早已經徹底冷了下來,陡然伸手,挽住顧江離的胳膊,一使內力,徑直將他從地上拽了起來!


    身後群臣離得遠,不知發生了何事,隻看到顧江離站起來,還以為已經談妥,也都窸窸窣窣的站了起來。


    李祐溫趁著這一瞬時機,將顧江離拉至身前緊挨著她,擋住了眾人目光後,一抽手將他腰間墜著紅穗的玉佩拽了下來,壓低聲音說道:“江離,這玉佩和朕的玉笛同出一塊玉料,佩上的牡丹紋,是中宮的象徵,中宮掌印即是牡丹鳳凰印。朕和你父親顧嘉的意思,你難道不明白嗎?”


    顧江離猝不及防,聞聽此言神情羞赧,耳尖泛紅,露出手足無措的慌亂,說道:“臣明白。”


    李祐溫柔和的容貌光華流轉,長眉一挑,眼中漫上春水迢迢,宴宴淺笑道:“江離既然明白,今日何必帶著這麽多人為難朕呢?等江離入主中宮,區區一介內侍閹人,你指東他不敢往西,那還不是任你驅使?


    日後你有得是機會發落他,不用急於這一時,況且陰雲霽此時高熱,能不能活到午間都難說。朕與江離,君臣一體,就不要為這個不知死活的人生嫌隙了吧,如何?”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祐宦媚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柏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柏歲並收藏祐宦媚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