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溫對陰雲霽的寵信有些過頭,而她自己仿佛還沒有發現,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恐怕李祐溫被陰雲霽宦官的身份蒙蔽了,這些沒根兒的東西對權勢的渴望未必比常人少。
賀希夷想去勸諫,可惜自己明升實放戴罪之身,手裏又沒有證據,何必徒勞惹人厭煩。他也不想親耳聽到李祐溫承認,她寵信陰雲霽是因為他給了她一直希冀的東西。
他隱約能夠猜到陰雲霽受寵的原因,可是他半是不屑半是漠視,生生放棄了這最後的一次機會。
*
賀希夷走的那天,街道肅清長安門開,他領著五千自願追隨他到邊關的禁衛軍兵士,從宮中奔赴遠方。
五千兵馬裝備整齊,盔甲鋥亮,人人筆挺英武,騎著高頭大馬。
賀希夷更是當先一騎白馬白盔,腰懸窄長陌刀,帶著一身朝氣和肅殺,緩緩牽轡而行。
街道兩側的臨街的窗子都被推開了,滿城的百姓都擠在各家的窗前,歡唿雀躍的看著這些去戍邊的好兒郎。
賀希夷心如擂鼓,熱血沸騰。即將奔赴邊關,去投身大漠黃沙,這才是他的願望,這才是他應該去的地方。
他反覆的告訴自己終於實現了十四年來的夙願,竭力的忽視身後的視線,終究沒有再迴頭。
*
李祐溫在北定樓上目送賀希夷遠離,五千兵馬一路蜿蜒出京,仿佛猛虎出於閘。
李祐溫看著賀希夷得償所願,唇邊也浮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不管怎樣,自己總算實現了對朋友的承諾。
去關外看看,上陣殺敵親手保護自己的子民,何嚐不也是她的願望。李祐溫下意識的踏出一步,似乎想要追上這隊兵馬,卻直接撞上窗牆。
這一撞讓李祐溫清醒不少,目之所及最遠也隻能到長安門口,直到這隊人馬中的最後一人走出了李祐溫的視線,她才收迴目光。
李祐溫迴頭看著陰雲霽,自嘲的笑了笑。這笑容和往日沒什麽不同,甚至連弧度都一模一樣,卻仿佛耗盡了心神。
李祐溫笑道:“走吧,咱們再去送送太後他們。”說罷,下了角樓,步履逐漸堅定了起來。
*
陰雲霽在原地站了一會,目光眺望著賀希夷遠去的方向。他神色幽深難辨,唇邊沁出一絲冷笑。忽然走到窗邊,伸手接住了從東廠飛來的信鷹。
畢方之前得到的命令是在賀希夷走的這天將信鷹放到北定樓,此時正好趕到。
最近李祐溫多經離分,正是情緒低落心神脆弱的時刻。陰雲霽打定了主意,要趁此機會陪在她身邊,希圖可以趁虛而入。
因此他抽不出時間趕往東廠,東廠的一應事宜都要依靠這隻豢養多年的信鷹。陰雲霽從懷裏抽出準備好的指令,小心的係在信鷹的腿上,一伸手放了出去,北定樓的隨侍都追著李祐溫走了,沒有人看見這一幕。
接著,陰雲霽快步下樓,隻耽誤了片刻就追上了李祐溫的禦輦,看起來隻是像被不重要的小事絆住了,便誰也沒有在意。
*
矯健的信鷹盤旋了一會就落迴了東廠。畢方卸下紙條,叫來了瞿如,說道:“果然不出督主所料,皇上今日果真去了北定樓。若不是這樣,那鷹不知要在偌大的宮裏飛多久才能找到督主,難保不被人發現。
督主的吩咐到了,讓咱們把邊境的那些偽裝成戎夷的人手撤迴來。路上仔細些,專挑小路走,別跟賀希夷的禁衛軍撞上。”
瞿如笑了笑,說道:“讓他們去作亂不容易,撤迴來還不容易?沒幾日就迴來了,保管神不知鬼不覺。
都說邊軍厲害,我看也是盛京離得遠,消息都傳假了。那邊軍還沒禁衛軍厲害,咱們都是假戎夷,按督主的吩咐,隻騷擾一下,把水攪渾逼賀希夷出京就成,還沒真刀真槍的劫掠呢,邊軍就連咱們的毛都沒抓住。
要是真戎夷來了,刀刀見血,指不定能不能擋住呢,可見這邊軍問題也不少。”
畢方點點頭,“這話咱們也就跟著督主能說說。督主也看出來了,隻是不知他老人家如何打算。賀希夷這次去北關大營,夠他喝一壺的了。”
瞿如擠擠眼睛,笑道:“豈不知督主就是想讓他喝這一壺呢?成天介的不知天高地厚,跟督主別苗頭,這下可清淨了,上北關喝西北風去吧。”
畢方和瞿如攏了攏手,心照不宣的笑了。
*
錢婉去皇陵,李祐溫按照孝道,還是要送一送的。
慈寧宮的諸多侍女都發配去了別的宮,往來宮人少了,就顯出蕭條淒涼的景象。
錢婉仍舊找出了中宮朝服冕旒,此時應當算是違製,但也沒人管她。她如同往日一般,穿戴得雍容華貴,神情趾高氣昂,絲毫看不出即將要去皇陵孤苦之地終老的樣子。
錢婉在中殿等著時辰,見了李祐溫第一麵,淡淡的開口道:“皇帝,你來了。”
李祐溫知道這大概是她們此生最後一次見麵了,就算是石頭對著二十年也不一樣了。錢婉按照身份應該是替代她母親照料她的人,可惜紛紛擾擾纏雜其中,誰也理不清該如何相處了。
李祐溫微微一笑,說道:“是,朕按理當送太妃一程。”
錢婉垂了垂眼皮,顯得波瀾不驚,說道:“皇帝殺伐果斷,一旨誅了我錢氏九族,上千條人命。更殺了我的父親,哀家應當恨你。”
</br>
賀希夷想去勸諫,可惜自己明升實放戴罪之身,手裏又沒有證據,何必徒勞惹人厭煩。他也不想親耳聽到李祐溫承認,她寵信陰雲霽是因為他給了她一直希冀的東西。
他隱約能夠猜到陰雲霽受寵的原因,可是他半是不屑半是漠視,生生放棄了這最後的一次機會。
*
賀希夷走的那天,街道肅清長安門開,他領著五千自願追隨他到邊關的禁衛軍兵士,從宮中奔赴遠方。
五千兵馬裝備整齊,盔甲鋥亮,人人筆挺英武,騎著高頭大馬。
賀希夷更是當先一騎白馬白盔,腰懸窄長陌刀,帶著一身朝氣和肅殺,緩緩牽轡而行。
街道兩側的臨街的窗子都被推開了,滿城的百姓都擠在各家的窗前,歡唿雀躍的看著這些去戍邊的好兒郎。
賀希夷心如擂鼓,熱血沸騰。即將奔赴邊關,去投身大漠黃沙,這才是他的願望,這才是他應該去的地方。
他反覆的告訴自己終於實現了十四年來的夙願,竭力的忽視身後的視線,終究沒有再迴頭。
*
李祐溫在北定樓上目送賀希夷遠離,五千兵馬一路蜿蜒出京,仿佛猛虎出於閘。
李祐溫看著賀希夷得償所願,唇邊也浮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不管怎樣,自己總算實現了對朋友的承諾。
去關外看看,上陣殺敵親手保護自己的子民,何嚐不也是她的願望。李祐溫下意識的踏出一步,似乎想要追上這隊兵馬,卻直接撞上窗牆。
這一撞讓李祐溫清醒不少,目之所及最遠也隻能到長安門口,直到這隊人馬中的最後一人走出了李祐溫的視線,她才收迴目光。
李祐溫迴頭看著陰雲霽,自嘲的笑了笑。這笑容和往日沒什麽不同,甚至連弧度都一模一樣,卻仿佛耗盡了心神。
李祐溫笑道:“走吧,咱們再去送送太後他們。”說罷,下了角樓,步履逐漸堅定了起來。
*
陰雲霽在原地站了一會,目光眺望著賀希夷遠去的方向。他神色幽深難辨,唇邊沁出一絲冷笑。忽然走到窗邊,伸手接住了從東廠飛來的信鷹。
畢方之前得到的命令是在賀希夷走的這天將信鷹放到北定樓,此時正好趕到。
最近李祐溫多經離分,正是情緒低落心神脆弱的時刻。陰雲霽打定了主意,要趁此機會陪在她身邊,希圖可以趁虛而入。
因此他抽不出時間趕往東廠,東廠的一應事宜都要依靠這隻豢養多年的信鷹。陰雲霽從懷裏抽出準備好的指令,小心的係在信鷹的腿上,一伸手放了出去,北定樓的隨侍都追著李祐溫走了,沒有人看見這一幕。
接著,陰雲霽快步下樓,隻耽誤了片刻就追上了李祐溫的禦輦,看起來隻是像被不重要的小事絆住了,便誰也沒有在意。
*
矯健的信鷹盤旋了一會就落迴了東廠。畢方卸下紙條,叫來了瞿如,說道:“果然不出督主所料,皇上今日果真去了北定樓。若不是這樣,那鷹不知要在偌大的宮裏飛多久才能找到督主,難保不被人發現。
督主的吩咐到了,讓咱們把邊境的那些偽裝成戎夷的人手撤迴來。路上仔細些,專挑小路走,別跟賀希夷的禁衛軍撞上。”
瞿如笑了笑,說道:“讓他們去作亂不容易,撤迴來還不容易?沒幾日就迴來了,保管神不知鬼不覺。
都說邊軍厲害,我看也是盛京離得遠,消息都傳假了。那邊軍還沒禁衛軍厲害,咱們都是假戎夷,按督主的吩咐,隻騷擾一下,把水攪渾逼賀希夷出京就成,還沒真刀真槍的劫掠呢,邊軍就連咱們的毛都沒抓住。
要是真戎夷來了,刀刀見血,指不定能不能擋住呢,可見這邊軍問題也不少。”
畢方點點頭,“這話咱們也就跟著督主能說說。督主也看出來了,隻是不知他老人家如何打算。賀希夷這次去北關大營,夠他喝一壺的了。”
瞿如擠擠眼睛,笑道:“豈不知督主就是想讓他喝這一壺呢?成天介的不知天高地厚,跟督主別苗頭,這下可清淨了,上北關喝西北風去吧。”
畢方和瞿如攏了攏手,心照不宣的笑了。
*
錢婉去皇陵,李祐溫按照孝道,還是要送一送的。
慈寧宮的諸多侍女都發配去了別的宮,往來宮人少了,就顯出蕭條淒涼的景象。
錢婉仍舊找出了中宮朝服冕旒,此時應當算是違製,但也沒人管她。她如同往日一般,穿戴得雍容華貴,神情趾高氣昂,絲毫看不出即將要去皇陵孤苦之地終老的樣子。
錢婉在中殿等著時辰,見了李祐溫第一麵,淡淡的開口道:“皇帝,你來了。”
李祐溫知道這大概是她們此生最後一次見麵了,就算是石頭對著二十年也不一樣了。錢婉按照身份應該是替代她母親照料她的人,可惜紛紛擾擾纏雜其中,誰也理不清該如何相處了。
李祐溫微微一笑,說道:“是,朕按理當送太妃一程。”
錢婉垂了垂眼皮,顯得波瀾不驚,說道:“皇帝殺伐果斷,一旨誅了我錢氏九族,上千條人命。更殺了我的父親,哀家應當恨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