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督公不明所以,然而他很好的控製住自己的疑惑,來到小書案旁。
李祐溫從案上拿起一疊沒批過的奏章,連帶著另一隻沾了硃砂的毛筆,一齊遞給了陰督公:“朕記得督公還是司禮監的掌印,批紅應該是分內之事吧。今日奏章多了些,所以特意召督公前來一同攬閱。”
每朝皇帝登基時,朝中大臣皆是舊臣,是故喪期也是新皇與群臣的磨合期。外臣還好說,內侍這種近身服侍的,若是不合心意或是包藏禍心,都是隱患,所以都要暫停曾經的工作,仔細勘察,重新分配。
司禮監權利雖然大,可是仍是內侍為官,所以先帝大行後,這掌印之職一直是暫停的,是繼續任職,還是另換新人,都要等李祐溫重新發話的。
不過陰督公經營多年,早把適合接任的人選剷除幹淨了,就算隨意挑一個不合適的人上來,他也有能力將其拉下來,所以司禮監的掌印隻會是他。
這一點陰督公自己清楚,顧江離清楚,梁國公清楚,百官都清楚,李祐溫處在政治風暴的中心,自然更清楚。司禮監掌印一職,陰督公是穩如泰山。
然而陰督公沒料到自己的復職來得這麽迅速,來得這麽輕描淡寫,還是在李祐溫已經知曉自己昨夜赴了梁國公的宴,收了梁國公的賄賂之後。
瞬間,陰督公的心裏警鈴大作,他飛快的盤算著這究竟是個怎樣的陰謀。是在我的硃批上挑錯,還是在座位上治我僭越,還是奏章上有什麽隱秘。
陰督公當機立斷,迅速跪下來說道:“陛下,朝廷外臣和宮中內侍有才能者不可勝數,臣愚鈍不堪,不敢再忝居此位。”言罷俯首頓地,模樣誠惶誠恐。
李祐溫何嚐不知這一番作態,心中暗暗發笑,悠悠然道:“督公何必自謙若此,滿朝官員,唯有你一人堪當此任。
因為啊,自朕親政,言官和內閣是紛紛上諫章,遞奏摺,互相攻訐。朕滿眼看下來,竟隻有督公一人未受彈劾,恐怕你是滿朝唯一沒有絲毫錯誤的人啊。
朕有如此良臣,又如何能放過呢。”
語氣中滿滿的是對他的信任和誠懇,和對被彈劾的官員的痛心疾首。
陰督公驚懼誠惶的麵具,倏忽裂了一下。
一直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奸佞,如今特殊時期竟成了良臣,陰督公覺得世事有些玄妙。
自己正是被兩大派係拉攏的對象,這個時候有誰會不長眼睛的得罪要討好的人呢。
因為沒被彈劾而重啟舊職,這個理由真是讓人無話可說。自己總不能說出自己的錯來,這不正是給皇上遞把柄呢嗎。
陰督公決定見招拆招,仍舊顫著聲的道:“臣承蒙陛下厚愛不棄,焉能不盡心竭力。
隻是臣一身微軀,怎敢在禦書房,與帝王同處呢。還請陛下恩準,令臣在司禮監內署辦公。”
李祐溫笑容不變,似不在意的道:“你那司禮監內署,離禦書房也不遠,這兩處沒什麽不同。朕自幼立東宮,為防東宮結黨,朕從小讀書都是一個人,沒有伴讀。
朕十分羨慕那些外臣的同窗同年之情,今後你就在禦書房辦公,就當是朕給自己找的同窗伴讀,也算償了朕這個小小的心願。”
陰督公頓口無言,誰能擋著皇帝圓夢呢,再說下去就有指責皇家製度之嫌。陰督公隻好擺出當之有愧的表情,坐在了女帝不遠處的梨花小案上。
奏章都是一些常規的事物,陰督公批起來得心應手。
一時間,兩人無聲無息,慢慢的批著成堆的奏摺。房間裏有著百合花香,梨花木香,硃砂墨香,混雜成了很溫柔的氛圍,在空氣中淡淡的氤氳著。
*
不知不覺中,奏章已經批了一大半。正在這時,海棠提著食盒進來,行了個禮說道:“參見陛下,參見督公。陛下和督公勞心半日,也該注意休息。奴婢做了一些桂花糕,還請陛下和督公用一點。”
李祐溫調笑道:“這卻難得,你多年不碰煙火了,今日怎麽親自下廚了。”
海棠迴笑道:“陛下,您就別笑奴婢了。今時不同往日,今日督公值班,陛下省了不少心力,定然高興。奴婢也有心討個巧,還請陛下和督公賞個臉。”
李祐溫轉頭對陰督公道:“海棠的手藝可是宮中一絕,並不比禦廚差,隻是平日多事纏身,已經多久不下廚了。今日竟借了督公的光,來嚐嚐這桂花糕如何。”
陰督公連道不敢。海棠已將食盒打開,端了兩盤糕點分別放在兩張案前。
桂花糕香氣撲鼻,糕身金黃細膩,看起來十分可口,刀工和火候果然是上乘,越寧樓的大師傅也未必有這個手藝。
然而陰督公心中卻是一沉,因為這桂花糕竟是少見的魚形。
剛進來禦書房時,畢方給了川柏一袋小黃魚,這本是宮中的常事,可是李祐溫想藉此警告他什麽?是告訴他昨夜他在梁國公受賄她已經知道了,還是警告他不要試著收買禦前的人?
陰督公轉瞬間心念飛動,不對,自從進了禦書房,自己和女帝一直在一起,雖然自己批紅不輟,但是心神一直分了一半在觀察女帝。
外頭什麽時候遞的消息,女帝又是什麽時候做的指示,自己不可能不知道。所以這是川柏和海棠自己做出來的。
</br>
李祐溫從案上拿起一疊沒批過的奏章,連帶著另一隻沾了硃砂的毛筆,一齊遞給了陰督公:“朕記得督公還是司禮監的掌印,批紅應該是分內之事吧。今日奏章多了些,所以特意召督公前來一同攬閱。”
每朝皇帝登基時,朝中大臣皆是舊臣,是故喪期也是新皇與群臣的磨合期。外臣還好說,內侍這種近身服侍的,若是不合心意或是包藏禍心,都是隱患,所以都要暫停曾經的工作,仔細勘察,重新分配。
司禮監權利雖然大,可是仍是內侍為官,所以先帝大行後,這掌印之職一直是暫停的,是繼續任職,還是另換新人,都要等李祐溫重新發話的。
不過陰督公經營多年,早把適合接任的人選剷除幹淨了,就算隨意挑一個不合適的人上來,他也有能力將其拉下來,所以司禮監的掌印隻會是他。
這一點陰督公自己清楚,顧江離清楚,梁國公清楚,百官都清楚,李祐溫處在政治風暴的中心,自然更清楚。司禮監掌印一職,陰督公是穩如泰山。
然而陰督公沒料到自己的復職來得這麽迅速,來得這麽輕描淡寫,還是在李祐溫已經知曉自己昨夜赴了梁國公的宴,收了梁國公的賄賂之後。
瞬間,陰督公的心裏警鈴大作,他飛快的盤算著這究竟是個怎樣的陰謀。是在我的硃批上挑錯,還是在座位上治我僭越,還是奏章上有什麽隱秘。
陰督公當機立斷,迅速跪下來說道:“陛下,朝廷外臣和宮中內侍有才能者不可勝數,臣愚鈍不堪,不敢再忝居此位。”言罷俯首頓地,模樣誠惶誠恐。
李祐溫何嚐不知這一番作態,心中暗暗發笑,悠悠然道:“督公何必自謙若此,滿朝官員,唯有你一人堪當此任。
因為啊,自朕親政,言官和內閣是紛紛上諫章,遞奏摺,互相攻訐。朕滿眼看下來,竟隻有督公一人未受彈劾,恐怕你是滿朝唯一沒有絲毫錯誤的人啊。
朕有如此良臣,又如何能放過呢。”
語氣中滿滿的是對他的信任和誠懇,和對被彈劾的官員的痛心疾首。
陰督公驚懼誠惶的麵具,倏忽裂了一下。
一直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奸佞,如今特殊時期竟成了良臣,陰督公覺得世事有些玄妙。
自己正是被兩大派係拉攏的對象,這個時候有誰會不長眼睛的得罪要討好的人呢。
因為沒被彈劾而重啟舊職,這個理由真是讓人無話可說。自己總不能說出自己的錯來,這不正是給皇上遞把柄呢嗎。
陰督公決定見招拆招,仍舊顫著聲的道:“臣承蒙陛下厚愛不棄,焉能不盡心竭力。
隻是臣一身微軀,怎敢在禦書房,與帝王同處呢。還請陛下恩準,令臣在司禮監內署辦公。”
李祐溫笑容不變,似不在意的道:“你那司禮監內署,離禦書房也不遠,這兩處沒什麽不同。朕自幼立東宮,為防東宮結黨,朕從小讀書都是一個人,沒有伴讀。
朕十分羨慕那些外臣的同窗同年之情,今後你就在禦書房辦公,就當是朕給自己找的同窗伴讀,也算償了朕這個小小的心願。”
陰督公頓口無言,誰能擋著皇帝圓夢呢,再說下去就有指責皇家製度之嫌。陰督公隻好擺出當之有愧的表情,坐在了女帝不遠處的梨花小案上。
奏章都是一些常規的事物,陰督公批起來得心應手。
一時間,兩人無聲無息,慢慢的批著成堆的奏摺。房間裏有著百合花香,梨花木香,硃砂墨香,混雜成了很溫柔的氛圍,在空氣中淡淡的氤氳著。
*
不知不覺中,奏章已經批了一大半。正在這時,海棠提著食盒進來,行了個禮說道:“參見陛下,參見督公。陛下和督公勞心半日,也該注意休息。奴婢做了一些桂花糕,還請陛下和督公用一點。”
李祐溫調笑道:“這卻難得,你多年不碰煙火了,今日怎麽親自下廚了。”
海棠迴笑道:“陛下,您就別笑奴婢了。今時不同往日,今日督公值班,陛下省了不少心力,定然高興。奴婢也有心討個巧,還請陛下和督公賞個臉。”
李祐溫轉頭對陰督公道:“海棠的手藝可是宮中一絕,並不比禦廚差,隻是平日多事纏身,已經多久不下廚了。今日竟借了督公的光,來嚐嚐這桂花糕如何。”
陰督公連道不敢。海棠已將食盒打開,端了兩盤糕點分別放在兩張案前。
桂花糕香氣撲鼻,糕身金黃細膩,看起來十分可口,刀工和火候果然是上乘,越寧樓的大師傅也未必有這個手藝。
然而陰督公心中卻是一沉,因為這桂花糕竟是少見的魚形。
剛進來禦書房時,畢方給了川柏一袋小黃魚,這本是宮中的常事,可是李祐溫想藉此警告他什麽?是告訴他昨夜他在梁國公受賄她已經知道了,還是警告他不要試著收買禦前的人?
陰督公轉瞬間心念飛動,不對,自從進了禦書房,自己和女帝一直在一起,雖然自己批紅不輟,但是心神一直分了一半在觀察女帝。
外頭什麽時候遞的消息,女帝又是什麽時候做的指示,自己不可能不知道。所以這是川柏和海棠自己做出來的。
</br>